曾老师的微笑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14日上午,在漳州古城孔庙广场举行林语堂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杨骚文学馆开馆仪式。
  参加仪式后,我骑自行车回家,路上想,这三个文学馆其中的两位作家,许地山与杨骚,都是我的校友,校友者,曾在同一学校工作或学习过的一群人之称谓也。许地山曾于1911年和1917年在漳州一中的前身汀漳龙师范简易科、省立二师任教,杨骚则于1918年从省立第八中学(也是漳州一中的前身)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而我则是1966届的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生,如此想来,便有点沾沾自喜。
  想着想着,自行车拐进青年路,突然,我发现在我的前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叫了一声,曾老师。
  85岁的曾老师也骑着自行车,他一刹车,两脚点地,停了下来。我连忙下车,赶前一步。他叫了一声我的名字,一如既往,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仿佛有一股清泉从我的心中淌过。
  曾老師是我在漳州一中就学时的物理老师。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我不是个好学生,好动,上课不专心,有时还会和邻座的同学说悄悄话,影响别人。可是,曾老师的课,我从来不乱动,也不说悄悄话,不是我一下子变乖了,而是他的课上得好,既有吸引力又有亲和力,他能把没有味道的物质运动和物理结构说得津津有味,他描述许多生活中常见而我们却熟视无睹的现象,从中引出物理定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一听就懂。他提问的口气,他的浓眉,他环视学生的目光,他微微眯着眼睛的微笑……无不给我既威严又亲切的温暖,在师道尊严中透着关爱和希望。下课后,同学们喜欢围上讲台,问东问西,不管问什么,曾老师都能微笑作答,不厌其烦。他的回答风趣幽默,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得到知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有知识真好,我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也像曾老师一样,懂得那么多。他在无形中鼓励着我,努力向知识靠拢,争取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有位一中校友在回忆曾老师的文章《永远的师长》一文中,提供了我所不了解的曾老师的另一个侧面:三年困难时期,曾老师当班主任,带学生到圆山农场劳动,“曾老师和我们一起与农民下水田劳作,种菜建房,掏粪挑肥……工休时,全班集中在庙前大树下,曾老师连续几次朗读《中国青年》连载的冼星海的故事,讲评有关毛主席‘三好’指示的材料,灌输党的教育改革思想,用榜样和典型激励我们,同学们受到很大的教育,连旁边听的和尚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也曾到一中的圆山农场劳动过,农场办在岱仙岩,所以有和尚旁听。
  从一中毕业之后,我听说曾老师当了一中的领导,不久又听说,他调到漳州市教育局(当时叫市教委)当领导去了。我为他感到高兴,但原来亲切的曾老师似乎就变得陌生一些。有一次,记不清是哪一年,我在路上走着,突然有人叫我,那声音那么亲切,又有些遥远。定睛一看,我们的曾老师正微笑地站在我的面前,那是在胜利路,在母校漳州一中的附近。我仿佛一下子回到学生时代,那种感觉,至今难忘。曾老师叫我的名字,与多年前一样,用的是本地话,他的本地话有点平和九峰腔,我名字后面的那个“河”字,显得十分丰沛,我心里想,曾老师的学生那么多,又时隔多年,怎么还记得我呀!没想到,他笑着问,最近有什么新作问世啊?原来,他不仅记得我,还关心着我的成长!一时间,我深切地感到师恩永在,这世界十分美好。
  老师,自古以来有许多称谓,比如,夫子、西席、讲席、师长、先生、园丁等等,我最喜欢“园丁”这个代称。我想,曾老师一定也喜欢,所以,他惠赠我的那本著作,书名就叫《芝山园丁吟草集》(出版单位:漳州市图书馆,准印证号:[漳]新出2016024)。所以,这集子的卷首诗题目就叫《园丁自赞》:
  一从十九入师班,
  遂使终生荐杏坛。
  润物无声滋绿叶,
  陶形有象塑香兰。
  强唇健笔唯勤恳,
  夜烛晨钟未等闲。
  且喜三千桃李艳,
  芬芳万里慰秋颜。
  这是老师的心声。老师“少时为家庭生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课业之余,还需下地从事农业劳动。”(引自《芝山园丁吟草集》一书的“自序”。)1954年2月到漳州一中任教,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是我们心中榜样。
  《芝山园丁吟草集》是曾老师的诗词联集,作为物理老师,吟诗作对应该算是“业余爱好”吧,但我从这集子中,却看到一位胸襟开阔、心系天下、热爱祖国、忠于党的人民教师的品格与担当。
  1997年6月香港回归,他作《迎回归赞》,诗云:
  十亿欢腾荡碧霄,
  迎归盛会紫旗飘。
  银花洗雪百年耻,
  铁柱铭书一代骄。
  澍雨频施滋港九,
  春风长惠绿伊包。
  联珠合璧酬民意,
  伟业丰功尽舜尧。
  十年后的2007年5月,他再作《香港回归十周年感赋》:
  十载还珠喜气扬,
  光风霁月紫荆香。
  已连禹甸同荣辱,
  更向环球共贸商。
  断梦“殖民”悲落叶,
  扬眉兴港颂华章。
  关山万里增娇色,
  世纪功勋日月长。
  从世界风云到国家大事,到从社会巨变到地方掌故,曾老师无不关切:从《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到《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从《党旗颂》到《“神十”科技赞》;从《台湾观感》到《开漳圣王赞》;从家乡的乡贤《廉政公曾萼赞》到全国的榜样《雷锋精神赞》;从异地风情《游新疆》到咏花诗《三咏君子兰》;从现实的巨变《古雷新貌》到历史思考《辛亥百年》……
  学习欣赏曾老师的作品,我不时地想起在无锡东林书院看到的明代顾宪成的那对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
  那天的偶然相遇,耄耋之年的曾老师,在我印象中,依然那么矫健,那么富有朝气。为了拿有关资料,我跟随他上他家,他家住在通北路的一中宿舍区。他说,在市教委工作时,政府分给他一套房子,他没要,他喜欢住这里。说这话时,他眯着眼睛微笑着。我体会他的意思,他就是个老师,他喜欢当老师,喜欢漳州一中这所百年老校的氛围。
  曾老师的家在三楼,刚进门,我看到自己迎面走来,吓一跳。原来厅里有一面大镜子,把整个客厅映照得光洁明亮。师母为我泡茶,并端出一盘点心——一个精致的盘子上放着四块糕点,正正方方,黄黄灿灿,十分诱人。
  老师向师母介绍我,师母微笑着,做了一个“请用”的手势。我端起杯子,品一口茶,顿觉清爽宜人。
  教师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天地君亲师”,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是传统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曾庆文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他的教诲,他的微笑,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其他文献
我在金湾念书的时候,有两次我单方面落实的初恋,充其量是对女生的好感,相对于经典恋爱的容量,我的情事可以忽略不计。  那一年,云朵在我眼前像花一般开放,我上大学了,至今我都无法忘记在科干院盛开紫荆花的路上那种我将有新开始的欣欣然的心情,迎接新生的自愿者都有着无私地接纳你的笑容。在艺术设计学院报名处,我看见一个女生背着一把小提琴在登记,于是在那一整天和日后的很多时间里,她像白天的一首流动的静夜思留在我
期刊
这个隐藏在闽西南峰峦叠嶂之间的古老村落,历史上叫作“长教”,更早的时候叫作“张窖”。明洪武四年(1371)的春天如期来临,这个地方注定要起一些变化。一个叫作简德润的私塾先生得到风水师的喻示,从西北十里的村子觅龙寻踪至此,入赘张姓人家,连生三子,又娶卢氏生了五子,据说家里的母鸭每天都生双蛋,添丁又发财,很快成为当地的大户人家,子孙均以“张简”为姓。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叫作张简逢泰的子孙进京赶考,金
期刊
柔软的东西能带来很美好的感觉,比如赤足走在沙滩上,脚底传来柔柔的痒;或浮沉于碧澈的湖水中,仰望天上绵绵的云;甚至将自己窝进沙发的怀里,轻抚一只猫的皮毛。此皆最惬意的时刻,让人流连而忘情。  沉醉于杨柳轻风杏花春雨,动情于柳絮扑天惹帘沾帏,或放逐脚步于无际的雪野,在那一片柔软的洁白上写下自己的足迹。在月色柔和的夜色里,躺在床上,一枕甜蜜的旧梦让心境无比盈然。无论柔软的感触还是柔软的心緒,都能将生命点
期刊
近日,笔者前往漳州芗城天宝镇区九一八街拜访94岁高龄的健康老人韩先生。一到韩先生家门口,便能见到他自己书写的春联:“言之高下在于理,道无古今惟其时”。那字体颇为刚劲有力,很难想象出自老先生之手。一进门,韩先生正同几位老人朋友在聊天。韩先生看上去比他的年龄还年轻。他身材不高,却很康健,笑容可掬。笔者说,没想到韩先生的身板还这样硬朗。韩先生说他的身骨是年轻时练就的。原来他年轻时,曾挑货担到南靖县金山圩
期刊
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当璀璨的灯光将公园装扮得五彩缤纷,当行色匆匆的人流涌入站前广场候机大厅,当年味正浓的时候,无论忙活一年的农民工,还是在外工作的游子,都归心似箭,拎上大包小包回家过年。  每逢准备回老家过年时,孩子就会嘀咕,在城里待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回老家过年。因为老家有儿时熟悉的年味,有儿时玩过的伙伴,更有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回家过年,我们年年以这样的方式体味着过年的幸福和甜蜜。儿时,我们津
期刊
在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文字中,我一直记得这样一个小细节:她喜欢吃柑橘,巷口有人卖桶柑,还买了三斤提回家。那桶柑叶子碧绿坚挺,和皮色的“金”相映衬,她说提了一袋“金碧辉煌”回家,心中喜不自胜。  然到家发现,她的公公也买了一袋同样的桶柑,还高兴地教她买这种橘子,要拣没有梗没有叶的这种买才划算。  她什么都没说,悄悄把那袋金碧辉煌拎进了自己的卧房。她以为从穷苦日子过来的公公是对的,而自己也没有错。  “
期刊
一切,皆不是偶然的约见,也不是纯属的巧合;一切的偶然,皆孕育于必然之中。归属,不仅仅是物质有意抑或无意的坐落,更是精神指向安身立命的处所。就如同埔尾村这一块来自广东河源、蕴育于海底数百万年前的 “菊花石”!  当我走进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埔尾村,映入眼帘的“进士坊”“明大参白石林公重兴官港水利功德碑”“白石祠”等文物史迹,深深地镌刻于脑海之中。而走进“端本堂”大门左侧、遇见摆放在门厅一隅的“菊花石
期刊
初上京城  首次上北京是在1987年的元宵节。  春节刚过不久,我和立群兄奉命到文化部办事,因时间紧迫,就在元宵节的当天,从福州火车站买了站票就匆忙上路。从福州到北京特快列车开了两天两夜,我和立群兄也站了两天两夜,列车终于在两天后的凌晨抵达首都北京。  那年,北京天气出奇的冷。一下火车, 飘飘洒洒的小雪夹着西伯利亚的寒风扑脸而来,身子不禁打了个冷颤。好在首次到北京心是热的,多少抵御了些寒意。  初
期刊
清晨还满脸笑呵呵的天,不知為何突然一脸不快,从刚才四级的风力猛刮起七级大风,一阵紧似一阵。  此刻,正在海边行走。出门前没有看天气预报,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无奈独自在肆虐的风中发抖,冷!适才的沉稳与淡定荡然无存。一路小跑着,躲着风的纠缠,想找一处温暖的地方避寒。可是这风却无孔不入,那样执着又热烈地追随着我,想甩也甩不掉。索性就伸长脖子,握紧拳头,挺起胸膛,勇敢面对。如此,感觉不再那样冷了。  路过一
期刊
从小生长在南门海边的缘故,对南门湾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儿时的生活情景,犹如电影蒙太奇叠现在眼前,勾起片片回忆与眷念。  海边的童年时光  每到夏天,对生活在南门海边的男孩子来说,海边就是他们的娱乐世界。天刚刚露出鱼肚白,满载小剥皮鱼归来的罾船在真君宫前靠岸,不一会儿又是从澳岬尾灯捕船过驳来小舢板,一个浪头打过来,鱼多多少少会被刮到海里,小孩子们急忙抄起手里的网兜猛捞。捞少了自己吃,捞多了还可上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