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加强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培养贫困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和学风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高等职业学院贫困生逐渐增多,贫困生群体的教育管理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据近三年的资料统计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人次从2009年的2081人到2012年的2607人,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全院总人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19.12%上升到2012年的20.86%。因此做好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我院近1000名的贫困生,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基于我院对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思考,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现状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一般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和城镇的低收入家庭。一方面,这些学生深知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因而他们会比其他学生更加珍惜在校的读书机会。另一方面,家庭的重担、物质的匮乏、消费观的简单和对现代事物的落后认识等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1.贫困生群体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贫困生来自五湖四海,贫困生的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受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部分贫困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坚定的人生目标,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经常活跃于学院的各种比赛和学生干部工作的舞台上,成为学校中学生的榜样。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的思想堕落,有自卑心理、焦虑感、性格孤僻、心理压抑和敏感多疑等性格特征,他们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感恩和责任意识不强,对大学和未来生活没有很好的规划和很大的冲劲,甚至部分学生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贫困生素质的差异让我们对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担忧。
2.群体基数大,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始终秉承“让每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宗旨,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奖、勤、助、贷、免”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了更好的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诚信和责任等思想教育,建立了一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管理小组,同时也定期开展了感恩、自立自强等系列的活动,为贫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于贫困生群体基数大,以及教学和教师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显得有心无力,对贫困生的教育基本是整体的说教式和个别的谈心,很难对每一个贫困生做到细致地跟踪和教育管理。
3.贫困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贫困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是贫困生实现自我“解困”的重要力量。贫困生创新能力的特点是表现流畅性、新颖性和自信心差;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较差;周全性、评鉴力、好奇心和独立性较好。但是,对我院贫困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调查如图1所示,从图表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整体比较低下。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性
1.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贫困生这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相对于其他层次和群体的大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做好贫困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
2.是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贫困生群体的思想具有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通过对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他们的素质,形成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另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加强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可以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教育和管理的实施途径
1.充分发挥优秀贫困生的榜样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问卷调查了解,我院很多学习和工作的佼佼者都是来自家庭困难的学生,有23%的贫困生专业排名在前五名,26.6%的贫困生获得过奖学金,60%的贫困生担任学院、系部或班级的干部。学院通过开展国家励志奖学评选、十大校园之星评选、自律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评选出优秀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先进事迹,利用各种媒体在校内外宣传,通过举办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等形式让广大同学了解榜样、学习榜样。青少年是处于容易产生偶像崇拜的人格发展关键期,而这些佼佼者作为校园人际传播的活跃分子,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看得见摸得着,能给贫困生真真實实的感受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2.定期开展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提高贫困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在对贫困生的调查中,贫困生最希望的是自己学业有成、工作顺利。鉴于贫困毕业生普遍素质较差的事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从贫困生进入学校就开始指导他们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职业关键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关键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是自我解决问题,自我不断学习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引导贫困生学会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正确认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丰富多维度的校园对话平台,提高贫困同学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和执行能力,带动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最后,制定合理的方案,开展贫困生团体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
3.定期开展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教育。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从他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他们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自己的紧张和迷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他们更多的是担忧、焦虑、自卑、抑郁。作为教师,必须直面学生的悲观情绪,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学院开展“青春舞动梦想,自强点亮人生”、“态度与责任伴我成长”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观骄傲地面对生活。
4.定期开展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贫困生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组织贫困生观看《感动中国》等感恩教育片、组织贫困生到福利院参观慰问、举行“感恩与自强”征文比赛等活动。
高职贫困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多个角色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够很好地完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贫困生群体的优势,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生问题,加强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让这个群体能够成为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作为学校学生的榜样,共同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尹国琦,滕翠云.做好高职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
[2]孔瑜.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教育方式的探索[J].创新教育,2012,(2).
[3]齐怡.论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贫困生的教育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4]沃意琳,吕勇.高职贫困生自立自强教育刍议[J].时代教育,2010,(9).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高等职业学院贫困生逐渐增多,贫困生群体的教育管理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据近三年的资料统计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人次从2009年的2081人到2012年的2607人,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全院总人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19.12%上升到2012年的20.86%。因此做好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我院近1000名的贫困生,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基于我院对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思考,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现状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一般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和城镇的低收入家庭。一方面,这些学生深知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因而他们会比其他学生更加珍惜在校的读书机会。另一方面,家庭的重担、物质的匮乏、消费观的简单和对现代事物的落后认识等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1.贫困生群体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贫困生来自五湖四海,贫困生的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受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部分贫困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坚定的人生目标,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经常活跃于学院的各种比赛和学生干部工作的舞台上,成为学校中学生的榜样。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的思想堕落,有自卑心理、焦虑感、性格孤僻、心理压抑和敏感多疑等性格特征,他们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感恩和责任意识不强,对大学和未来生活没有很好的规划和很大的冲劲,甚至部分学生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贫困生素质的差异让我们对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担忧。
2.群体基数大,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始终秉承“让每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宗旨,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奖、勤、助、贷、免”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了更好的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诚信和责任等思想教育,建立了一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管理小组,同时也定期开展了感恩、自立自强等系列的活动,为贫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于贫困生群体基数大,以及教学和教师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显得有心无力,对贫困生的教育基本是整体的说教式和个别的谈心,很难对每一个贫困生做到细致地跟踪和教育管理。
3.贫困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贫困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是贫困生实现自我“解困”的重要力量。贫困生创新能力的特点是表现流畅性、新颖性和自信心差;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较差;周全性、评鉴力、好奇心和独立性较好。但是,对我院贫困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调查如图1所示,从图表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整体比较低下。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性
1.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贫困生这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相对于其他层次和群体的大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做好贫困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
2.是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贫困生群体的思想具有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通过对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他们的素质,形成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另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加强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可以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教育和管理的实施途径
1.充分发挥优秀贫困生的榜样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问卷调查了解,我院很多学习和工作的佼佼者都是来自家庭困难的学生,有23%的贫困生专业排名在前五名,26.6%的贫困生获得过奖学金,60%的贫困生担任学院、系部或班级的干部。学院通过开展国家励志奖学评选、十大校园之星评选、自律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评选出优秀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先进事迹,利用各种媒体在校内外宣传,通过举办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等形式让广大同学了解榜样、学习榜样。青少年是处于容易产生偶像崇拜的人格发展关键期,而这些佼佼者作为校园人际传播的活跃分子,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看得见摸得着,能给贫困生真真實实的感受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2.定期开展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提高贫困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在对贫困生的调查中,贫困生最希望的是自己学业有成、工作顺利。鉴于贫困毕业生普遍素质较差的事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从贫困生进入学校就开始指导他们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职业关键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关键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是自我解决问题,自我不断学习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引导贫困生学会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正确认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丰富多维度的校园对话平台,提高贫困同学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和执行能力,带动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最后,制定合理的方案,开展贫困生团体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
3.定期开展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教育。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从他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他们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自己的紧张和迷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他们更多的是担忧、焦虑、自卑、抑郁。作为教师,必须直面学生的悲观情绪,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学院开展“青春舞动梦想,自强点亮人生”、“态度与责任伴我成长”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观骄傲地面对生活。
4.定期开展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贫困生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组织贫困生观看《感动中国》等感恩教育片、组织贫困生到福利院参观慰问、举行“感恩与自强”征文比赛等活动。
高职贫困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多个角色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够很好地完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贫困生群体的优势,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生问题,加强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让这个群体能够成为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作为学校学生的榜样,共同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尹国琦,滕翠云.做好高职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
[2]孔瑜.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教育方式的探索[J].创新教育,2012,(2).
[3]齐怡.论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贫困生的教育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4]沃意琳,吕勇.高职贫困生自立自强教育刍议[J].时代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