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大势所趋。历史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中的“小学科”,往往不被学生重视,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什么是高效课堂?百度的解释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了一股热潮,特别在我校积极构建阳光型学校、创办阳光教育的背景之下,构建高效课堂更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历史学科,作为大多数老师及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小学科,该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我们亟须思考。
有言论指出“高效課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这就指导我们,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需要历史教师进行高效的历史教学。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略谈对于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高效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障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是搞好教学的保证,更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和环境,对教与学都是有益的。因此,在讨论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历史学科作为学生心目中的“小学科”,中考分值只有60分,在应试教育依旧占“上风”的背景下,许多学生还是以语数外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加上部分家长的错误引导,将历史学科归为“副科”行列,对该学科极不重视。因此,在历史课堂表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做与历史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抓紧历史课堂的时间完成语数外的作业。
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纠正风气,改善课堂纪律。有人说,初中的课堂,三分靠知识,七分靠管理。我想这是有道理的。那么如何改变现有的局面,保证良好的历史课堂纪律呢?
1. 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在历史课堂,我们运用课本剧、视频、音乐、图片甚至一些古物或者实物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希望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我将学生的特长引进我的历史课堂,用新疆音乐和舞蹈再现了丝绸之路上的美好风光,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生动了历史课堂,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印象。
2. 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师生间互信关系。人是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情感的纽带。当学生不愿与老师谈学习时,就让老师与学生谈“感情”吧。每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都有他们在学习中受伤的故事,作为教师要主动接近孩子,在学习上耐心地帮助他们,在生活上悉心地关怀他们。只要教师肯用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感受得到,课堂之上,他们自然会对自己不收敛的行为感到惭愧。
3. 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然是一个懂得赏罚分明的老师。历史课堂上,奖惩机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减少学生历史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然而奖励、惩罚需要原则作为保证,奖励不可泛滥,要简单,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惩罚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做到“对事不对人”。
二、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划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已经成了课改的基本形式。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小组学习只是个体活动的“拼盘”,并非理想中的合作学习。马兰在《多彩合作课堂》一书中提到“小组学习这种‘小群体’式学习方式为什么时常流于形式,出现开无轨电车、搭便车的尴尬情景,就是因为责任混淆不清,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同伴的学习负责’的承诺机制尚未确立或者形同虚设。只有当每一个小组成员确立了自己主人翁地位、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独特作用、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看到了同伴的才能时,合作的局面才会出现,合作的意识才可能真正形成”。而形成合作局面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理分工,做到“责任到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
三、 立足学情诊断,关注目标达成
今年我区教学年会的主题就是“立足学情诊断,关注目标达成,构建高效课堂”。课堂要高效,教师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我们的学生处在不同的学习层次,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构思、设计。我们的课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制定目标并实施教学。
例如,在初三一轮复习中,当复习到“近代化探索”这一专题时,针对后进班级的学生,我定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和特点,知道中国近代化探索四个步骤: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是从技术、制度、思想和文化四个角度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而对于A层次以上班级的学生,我为其制定的目标是,除了要知道以上所述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内容、过程及特点以外,还要学会融会贯通,与世界史中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的近代化过程及特点相对比,得出两者的区别并从名家言行证实这一观点。
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进行检测。除了常规的白纸黑字式的试卷检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我们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不论采取何种方法,一定要注意适当、灵活地评价学生。《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一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几种灵活的评价方式,如“知识网或知识树”,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并用网状结构图或树形图总结整理出来;“总结发言”要求学生缜密思考,将各部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四、 不断丰富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随时应对各种问题出现
人们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身要有一桶水。
我们的课堂,尤其是A层次以上的班级,往往会有一些爱钻“牛角尖”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很广,随时提出一些有可能难住你的问题。历史学科本身包罗万象,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以应对各种“刁难”。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什么是高效课堂?百度的解释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了一股热潮,特别在我校积极构建阳光型学校、创办阳光教育的背景之下,构建高效课堂更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历史学科,作为大多数老师及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小学科,该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我们亟须思考。
有言论指出“高效課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这就指导我们,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需要历史教师进行高效的历史教学。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略谈对于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高效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障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是搞好教学的保证,更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和环境,对教与学都是有益的。因此,在讨论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历史学科作为学生心目中的“小学科”,中考分值只有60分,在应试教育依旧占“上风”的背景下,许多学生还是以语数外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加上部分家长的错误引导,将历史学科归为“副科”行列,对该学科极不重视。因此,在历史课堂表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做与历史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抓紧历史课堂的时间完成语数外的作业。
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纠正风气,改善课堂纪律。有人说,初中的课堂,三分靠知识,七分靠管理。我想这是有道理的。那么如何改变现有的局面,保证良好的历史课堂纪律呢?
1. 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在历史课堂,我们运用课本剧、视频、音乐、图片甚至一些古物或者实物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希望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我将学生的特长引进我的历史课堂,用新疆音乐和舞蹈再现了丝绸之路上的美好风光,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生动了历史课堂,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印象。
2. 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师生间互信关系。人是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情感的纽带。当学生不愿与老师谈学习时,就让老师与学生谈“感情”吧。每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都有他们在学习中受伤的故事,作为教师要主动接近孩子,在学习上耐心地帮助他们,在生活上悉心地关怀他们。只要教师肯用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感受得到,课堂之上,他们自然会对自己不收敛的行为感到惭愧。
3. 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然是一个懂得赏罚分明的老师。历史课堂上,奖惩机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减少学生历史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然而奖励、惩罚需要原则作为保证,奖励不可泛滥,要简单,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惩罚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做到“对事不对人”。
二、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划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已经成了课改的基本形式。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小组学习只是个体活动的“拼盘”,并非理想中的合作学习。马兰在《多彩合作课堂》一书中提到“小组学习这种‘小群体’式学习方式为什么时常流于形式,出现开无轨电车、搭便车的尴尬情景,就是因为责任混淆不清,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同伴的学习负责’的承诺机制尚未确立或者形同虚设。只有当每一个小组成员确立了自己主人翁地位、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独特作用、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看到了同伴的才能时,合作的局面才会出现,合作的意识才可能真正形成”。而形成合作局面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理分工,做到“责任到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
三、 立足学情诊断,关注目标达成
今年我区教学年会的主题就是“立足学情诊断,关注目标达成,构建高效课堂”。课堂要高效,教师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我们的学生处在不同的学习层次,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构思、设计。我们的课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制定目标并实施教学。
例如,在初三一轮复习中,当复习到“近代化探索”这一专题时,针对后进班级的学生,我定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和特点,知道中国近代化探索四个步骤: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是从技术、制度、思想和文化四个角度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而对于A层次以上班级的学生,我为其制定的目标是,除了要知道以上所述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内容、过程及特点以外,还要学会融会贯通,与世界史中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的近代化过程及特点相对比,得出两者的区别并从名家言行证实这一观点。
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进行检测。除了常规的白纸黑字式的试卷检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我们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不论采取何种方法,一定要注意适当、灵活地评价学生。《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一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几种灵活的评价方式,如“知识网或知识树”,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并用网状结构图或树形图总结整理出来;“总结发言”要求学生缜密思考,将各部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四、 不断丰富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随时应对各种问题出现
人们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身要有一桶水。
我们的课堂,尤其是A层次以上的班级,往往会有一些爱钻“牛角尖”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很广,随时提出一些有可能难住你的问题。历史学科本身包罗万象,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以应对各种“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