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下关区宝塔桥街道社教委、关工委长期以来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帮教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创立了关爱工作团,各社区分别设立了关爱工作组和帮教小组,在社区中吸纳热心青少年教育的“五老”参与社教委、关工委的工作中来,通過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帮教活动,有效转化问题学生,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立关爱工作团 有效的开展工作
南京市下关区宝塔桥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在70~80年代是下放回宁人员多,至今还有47户拼住户,现在是低收入家庭多,辖区人口有9万多人(含流动人口),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500人,有36%是外来务工子女。每个学生的家庭发展不均衡,在孩子的教育上条件和方法也不同,有些同学读完初中就辍学在家,成天无事生非打架斗殴,上网吧,甚至还有在校读书的学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缺少家庭的亲情教育和沟通交流,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为转化问题学生专门成立了“关爱工作团”,各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关爱工作组。同时还推荐一些愿意为青少年奉献,有工作能力和经验的80名老同志参与关爱工作组的工作。他们对行为和思想上有问题的青少年进行调查摸底,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1.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
在寒暑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青少年学习有关的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燕江路社区在“六一”儿童节组织社区里25名青少年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参加普法学习的青少年知道自己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
象山社区学校每年组织社区里的青少年参观戒毒所,同时对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每年的6.26禁毒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综治办为滨江中学的840名学生开展远离毒品健康成长的教育,同时学生还用漫画、手抄报的形式在社区里进一步宣传。
每年的寒暑假,社区假日学校第一课就是法制教育,社区民警以案说法,今年听讲的青少年达1400人,还要求青少年懂法、知法、守法,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去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各社区学校组织青少年观看文明礼仪纪录片达13场,参加收看的青少年有560人,在社区“五老”的带领下,组织小红帽义务交通宣传员在汽车站进行文明交通岗的宣传,共有100多人参加。
2.用爱心让问题学生的青春重新绽放
我们街道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由于在校不听从老师的教育,在家不听父母的管教,由本人和家长、学校同意送到建宁中学就读,这些学生也纳人了社区关爱帮教的范围。我们实施了分步帮教:l、到原校了解为什么到工读学校;2、到社区了解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的情况;3、与这些学生零距离交谈;4、找一些“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教。找他们常谈心,融感情,帮助“双困”生走上正路。 2007年我们有5名学生(其中,2名女生、3名男生)在工读学校,分别有学生的社区选派5名关爱工作的老同志与他们开展手拉手交朋友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不提过去,只看现在;二是发现成绩,及时表扬;三是交流思想,融入感情。有个叫彭武恺君的女同学在家不听话,在学校翻墙逃学,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和社区的老同志一同找她谈心,做思想工作,同时还送一些英雄人物的书给她看,经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努力,这个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学校安心学习,在家孝顺父母,寒暑假到社区参加公益劳动,毕业时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中专校。2008年有5名学生在工读学校,同样我们给予了他们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规定每月的最后一个周的周二下午成为交流日,老少在一起各自汇报学校和社区的情况和所见所闻,交流思想,融入感情。有一个叫胡俊杰的同学开始对我们很反感,通过我们的多次接触,他才愿意接受我们,他说自他来到这所学校,原校从来没人来看过他,甚至他的父母也没来看过他,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情绪有时低落有时偏激。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和燕江路社区社教委、关工委的王主任、邵主任主动和他家长联系,要求家庭多关心孩子,常和孩子沟通,通过和我们一年多的帮教工作,08年毕业前他已人了团,同时还考取了汽车维修专业学校,2009年有4名学生(1名女生、3名男生)在工读学校,同样我们一如既往的给予关心帮助,还给他们每人订一份《家教周刊》和《关心下一代报》,定期给他们送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李朝勇同学今年要毕业了,家里让他不要再上学了,他找到刘国璋老人与他交流了自己的思想,还想继续上学,刘国璋老人立即赶到李朝勇家做他家长的工作,让孩子继续上学。还有一个叫朱膳桥的学生一度时期旷课逃学,杨寿喜老人和他的家长日夜帮助寻找,最后在一个过去的同学家找到了,劝他要回学校,继续上学,完成学业,对于工读学校的学生,我们从不放弃,让他们和健康的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
加强失足青少年的转化工作
在帮教转化工作中,我们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帮助失足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思想认识,稳定思想情绪,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与街道有关部门一起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就业、住房等实际问题。
1,动真情,讲道理,做失足青少年的贴心人 社区教育中心高度关注本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那些曾经失足过的青少年,更是我们帮教的重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人手,一位家住象山小区25幢的小陈因盗窃罪被判刑,服刑期间家长不去探望。刑满释放后,家人也不愿意接纳他,小陈情绪低落,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社区教育中心、关工委得知这一情况后,先把小陈安排在社区里住下,稳定他的情绪,以免重犯。关工委主任洪兆珍和常务副主任朱锁东上门做家人工作,他们不怕碰钉子,一次不行,两次。经过多次登门劝说,真情感化了他的家人,最后家人还是接受了小陈,同时,社教委、关工委还委托老同志与他结成帮教对子,经常与他谈心,参与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如参观部队、戒毒所,帮助独居老人等。另一方面,社教委、关工委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他生活的问题,通过社保所的培训。目前小陈在一家物流公司作运输工。还有一位家住水关桥的小管,因盗窃三次劳教。当他回来后,父亲拆迁,不知去处,他找了社区,并虎视眈眈地说:如果你们不解决我的住房和生活,你们就没有好日子过,反正我是进过牢房的人,再进一次也不怕。社教委、关工委针对这样情绪激动,又我行我索的小管首先给予安慰,接着通过派出所及开发商帮助 寻找他的父亲。社教委、关工委的真情感化了小管的心灵,他对社教委、关工委洪主任说:“我这样对你们,你们还帮我寻找父亲,暂时安排暂住地,还自己掏钱给我吃饭,我实在不应该。”社教委、关工委的老同志还四处奔波为他寻找生活的出路,最后通过熟人介绍,他到一家牛奶站做了一名送奶工,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他看见社教委、关工委曾经关心他的人就说:“要不是你们,我可能又要进去了,多亏你们帮我一把,拉我一下,才有今天劳动换来的快乐。”
2.办实事,解难题,帮助矫正青年走向光明
方家营社区有一名叫朱超的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困难,又没有生活来源,社区帮他办了低保,他为了感谢社区,报答社会,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在去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一人连续拖几车垃圾,给社区居民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做好帮教工作,金陵二村社区有一个叫许明的年轻人,因打架斗殴触犯了法律,在社区进行矫正。一段时期经常到社区闹事,因为没有工作,每天无所事事,社教委、关工委沈主任与驻地单位联系,帮他在一家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稳定了他的情绪,缓和了家庭矛盾,解决了生活问题。
3.关心弱势群体,关爱他们成长
我们街道对于那些服刑人员的子女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享有和其他孩子同样的权利,让他们的心灵不受到创伤。金陵六村有一个叫张毅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贩毒,没人照顾他,成天逃学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小偷小摸。社区社教委、关工委杜主任听到这件事,主动与孩子的婶婶联系,要求她做好孩子的法律监护人,同时跑到学校找校长,找老师,在学习上给予更好的帮助,跑社区跑街道给孩子办低保,孩子的基本生活解决了,在思想上仍不放松,杜主任隔三差五找他谈心,到学校了解情况。有一次张毅生病,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和杜主任带着礼物一起看他,他激动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张毅由于长期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教育,自控能力又差,社会上的小混混还经常找他一起偷东西,有一次这些人来找张毅去船厂偷钢铁,他把这情况及时告知了社区民警和杜主任,得知这个信息后,通知了那个工厂,使工厂没有损失,杜绝了盗窃事件发生。
4.协助司法机关,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正工作
本辖区有5名未成年人犯罪,其中2008年犯罪2人,2009年犯罪3人。他们犯罪的类型有3人聚众斗殴,2人盗窃。其家庭结构1人是单亲家庭,3人父母均有一方是个体经营者,其中有2人是外来人口,1人家庭正常。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缺乏对子女的亲情教育和沟通交流,受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要面子、讲排场、搞攀比、高消费、讲究哥们义气,缺乏自制力,个人英雄主义严重造成他们迷失了方向,触犯了法律,得到处罚。
本辖区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采取了以下帮教措施:
(1)建立“街道、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管理模式,由被帮教人和街道、社区签订协议书,其监护人认定对他们进行三对一的帮教。
(2)每周听帮教对象电话汇报一次:每月走访家庭与本人和监护人谈心交流一次:每季度对其表现进行测评一次;每半年组织学习一次法律法规或爱国主义教育:一学期进行在学校成绩汇报一次。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帮教,让他们经常在我们的视线范围,杜绝新的犯罪事情发生。
(3)对困难家庭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参保进保或就业安置。
(4)积极支持他们进校读书,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技能的培训,今年在街道保障所的支持配合下,举办了保健、推拿、刮痧的培训,参加人数有20人,我们还为一位未成年人介绍到宁华物流参加电脑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展未成年人
零犯罪社区的创建活动
我们街道有11个社区,其中有8个社区没有未成年人犯罪,占零犯罪社区的72%。对社区的外来人口,特别是未成年人,子女能人學人托的问题,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外来人口生活学习稳定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减少,社会和谐氛围越来越好,青少年犯罪率将会下降,甚至为零。
在青少年帮教工作中,我们做到“三贴紧,三融入”。一是贴紧中心,融入大局。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和零犯罪社区协调发展。二是贴紧实际,融入生活。对那些确有家庭困难在工作中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寻找工作解决生活问题。三是贴紧本人,融入家庭。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手拉手活动,要求家庭不要遗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在帮教工作中的体会是,一是以关心教育为主,辅以生活帮助;二是与家庭成员紧密配合;三是注重人格尊严,创设和谐的生活氛围。用我们的真情和行动感化他们,同时我们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时,结对采取“五多”的方法:
有空多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多谈心,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寻找共同语言,进行帮教。
平时多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那些帮教对象,观察他们的心里变化的外部环境,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感情多投入:要以自己的爱心去关心他们,通过不间断的感情转化,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成绩多肯定:注意挖掘亮点,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不间断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缺点多指出:帮教工作持之以恒,不怕反复,发现不足之处,多引导多指正,不断推动知错就改,鼓励他们有前进的勇气。
成立关爱工作团 有效的开展工作
南京市下关区宝塔桥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在70~80年代是下放回宁人员多,至今还有47户拼住户,现在是低收入家庭多,辖区人口有9万多人(含流动人口),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500人,有36%是外来务工子女。每个学生的家庭发展不均衡,在孩子的教育上条件和方法也不同,有些同学读完初中就辍学在家,成天无事生非打架斗殴,上网吧,甚至还有在校读书的学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缺少家庭的亲情教育和沟通交流,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为转化问题学生专门成立了“关爱工作团”,各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关爱工作组。同时还推荐一些愿意为青少年奉献,有工作能力和经验的80名老同志参与关爱工作组的工作。他们对行为和思想上有问题的青少年进行调查摸底,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1.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
在寒暑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青少年学习有关的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燕江路社区在“六一”儿童节组织社区里25名青少年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参加普法学习的青少年知道自己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
象山社区学校每年组织社区里的青少年参观戒毒所,同时对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每年的6.26禁毒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综治办为滨江中学的840名学生开展远离毒品健康成长的教育,同时学生还用漫画、手抄报的形式在社区里进一步宣传。
每年的寒暑假,社区假日学校第一课就是法制教育,社区民警以案说法,今年听讲的青少年达1400人,还要求青少年懂法、知法、守法,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去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各社区学校组织青少年观看文明礼仪纪录片达13场,参加收看的青少年有560人,在社区“五老”的带领下,组织小红帽义务交通宣传员在汽车站进行文明交通岗的宣传,共有100多人参加。
2.用爱心让问题学生的青春重新绽放
我们街道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由于在校不听从老师的教育,在家不听父母的管教,由本人和家长、学校同意送到建宁中学就读,这些学生也纳人了社区关爱帮教的范围。我们实施了分步帮教:l、到原校了解为什么到工读学校;2、到社区了解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的情况;3、与这些学生零距离交谈;4、找一些“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教。找他们常谈心,融感情,帮助“双困”生走上正路。 2007年我们有5名学生(其中,2名女生、3名男生)在工读学校,分别有学生的社区选派5名关爱工作的老同志与他们开展手拉手交朋友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不提过去,只看现在;二是发现成绩,及时表扬;三是交流思想,融入感情。有个叫彭武恺君的女同学在家不听话,在学校翻墙逃学,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和社区的老同志一同找她谈心,做思想工作,同时还送一些英雄人物的书给她看,经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努力,这个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学校安心学习,在家孝顺父母,寒暑假到社区参加公益劳动,毕业时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中专校。2008年有5名学生在工读学校,同样我们给予了他们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规定每月的最后一个周的周二下午成为交流日,老少在一起各自汇报学校和社区的情况和所见所闻,交流思想,融入感情。有一个叫胡俊杰的同学开始对我们很反感,通过我们的多次接触,他才愿意接受我们,他说自他来到这所学校,原校从来没人来看过他,甚至他的父母也没来看过他,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情绪有时低落有时偏激。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和燕江路社区社教委、关工委的王主任、邵主任主动和他家长联系,要求家庭多关心孩子,常和孩子沟通,通过和我们一年多的帮教工作,08年毕业前他已人了团,同时还考取了汽车维修专业学校,2009年有4名学生(1名女生、3名男生)在工读学校,同样我们一如既往的给予关心帮助,还给他们每人订一份《家教周刊》和《关心下一代报》,定期给他们送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李朝勇同学今年要毕业了,家里让他不要再上学了,他找到刘国璋老人与他交流了自己的思想,还想继续上学,刘国璋老人立即赶到李朝勇家做他家长的工作,让孩子继续上学。还有一个叫朱膳桥的学生一度时期旷课逃学,杨寿喜老人和他的家长日夜帮助寻找,最后在一个过去的同学家找到了,劝他要回学校,继续上学,完成学业,对于工读学校的学生,我们从不放弃,让他们和健康的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
加强失足青少年的转化工作
在帮教转化工作中,我们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帮助失足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思想认识,稳定思想情绪,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与街道有关部门一起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就业、住房等实际问题。
1,动真情,讲道理,做失足青少年的贴心人 社区教育中心高度关注本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那些曾经失足过的青少年,更是我们帮教的重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人手,一位家住象山小区25幢的小陈因盗窃罪被判刑,服刑期间家长不去探望。刑满释放后,家人也不愿意接纳他,小陈情绪低落,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社区教育中心、关工委得知这一情况后,先把小陈安排在社区里住下,稳定他的情绪,以免重犯。关工委主任洪兆珍和常务副主任朱锁东上门做家人工作,他们不怕碰钉子,一次不行,两次。经过多次登门劝说,真情感化了他的家人,最后家人还是接受了小陈,同时,社教委、关工委还委托老同志与他结成帮教对子,经常与他谈心,参与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如参观部队、戒毒所,帮助独居老人等。另一方面,社教委、关工委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他生活的问题,通过社保所的培训。目前小陈在一家物流公司作运输工。还有一位家住水关桥的小管,因盗窃三次劳教。当他回来后,父亲拆迁,不知去处,他找了社区,并虎视眈眈地说:如果你们不解决我的住房和生活,你们就没有好日子过,反正我是进过牢房的人,再进一次也不怕。社教委、关工委针对这样情绪激动,又我行我索的小管首先给予安慰,接着通过派出所及开发商帮助 寻找他的父亲。社教委、关工委的真情感化了小管的心灵,他对社教委、关工委洪主任说:“我这样对你们,你们还帮我寻找父亲,暂时安排暂住地,还自己掏钱给我吃饭,我实在不应该。”社教委、关工委的老同志还四处奔波为他寻找生活的出路,最后通过熟人介绍,他到一家牛奶站做了一名送奶工,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他看见社教委、关工委曾经关心他的人就说:“要不是你们,我可能又要进去了,多亏你们帮我一把,拉我一下,才有今天劳动换来的快乐。”
2.办实事,解难题,帮助矫正青年走向光明
方家营社区有一名叫朱超的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困难,又没有生活来源,社区帮他办了低保,他为了感谢社区,报答社会,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在去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一人连续拖几车垃圾,给社区居民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做好帮教工作,金陵二村社区有一个叫许明的年轻人,因打架斗殴触犯了法律,在社区进行矫正。一段时期经常到社区闹事,因为没有工作,每天无所事事,社教委、关工委沈主任与驻地单位联系,帮他在一家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稳定了他的情绪,缓和了家庭矛盾,解决了生活问题。
3.关心弱势群体,关爱他们成长
我们街道对于那些服刑人员的子女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享有和其他孩子同样的权利,让他们的心灵不受到创伤。金陵六村有一个叫张毅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贩毒,没人照顾他,成天逃学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小偷小摸。社区社教委、关工委杜主任听到这件事,主动与孩子的婶婶联系,要求她做好孩子的法律监护人,同时跑到学校找校长,找老师,在学习上给予更好的帮助,跑社区跑街道给孩子办低保,孩子的基本生活解决了,在思想上仍不放松,杜主任隔三差五找他谈心,到学校了解情况。有一次张毅生病,街道社教委、关工委和杜主任带着礼物一起看他,他激动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张毅由于长期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教育,自控能力又差,社会上的小混混还经常找他一起偷东西,有一次这些人来找张毅去船厂偷钢铁,他把这情况及时告知了社区民警和杜主任,得知这个信息后,通知了那个工厂,使工厂没有损失,杜绝了盗窃事件发生。
4.协助司法机关,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正工作
本辖区有5名未成年人犯罪,其中2008年犯罪2人,2009年犯罪3人。他们犯罪的类型有3人聚众斗殴,2人盗窃。其家庭结构1人是单亲家庭,3人父母均有一方是个体经营者,其中有2人是外来人口,1人家庭正常。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缺乏对子女的亲情教育和沟通交流,受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要面子、讲排场、搞攀比、高消费、讲究哥们义气,缺乏自制力,个人英雄主义严重造成他们迷失了方向,触犯了法律,得到处罚。
本辖区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采取了以下帮教措施:
(1)建立“街道、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管理模式,由被帮教人和街道、社区签订协议书,其监护人认定对他们进行三对一的帮教。
(2)每周听帮教对象电话汇报一次:每月走访家庭与本人和监护人谈心交流一次:每季度对其表现进行测评一次;每半年组织学习一次法律法规或爱国主义教育:一学期进行在学校成绩汇报一次。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帮教,让他们经常在我们的视线范围,杜绝新的犯罪事情发生。
(3)对困难家庭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参保进保或就业安置。
(4)积极支持他们进校读书,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技能的培训,今年在街道保障所的支持配合下,举办了保健、推拿、刮痧的培训,参加人数有20人,我们还为一位未成年人介绍到宁华物流参加电脑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展未成年人
零犯罪社区的创建活动
我们街道有11个社区,其中有8个社区没有未成年人犯罪,占零犯罪社区的72%。对社区的外来人口,特别是未成年人,子女能人學人托的问题,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外来人口生活学习稳定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减少,社会和谐氛围越来越好,青少年犯罪率将会下降,甚至为零。
在青少年帮教工作中,我们做到“三贴紧,三融入”。一是贴紧中心,融入大局。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和零犯罪社区协调发展。二是贴紧实际,融入生活。对那些确有家庭困难在工作中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寻找工作解决生活问题。三是贴紧本人,融入家庭。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手拉手活动,要求家庭不要遗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在帮教工作中的体会是,一是以关心教育为主,辅以生活帮助;二是与家庭成员紧密配合;三是注重人格尊严,创设和谐的生活氛围。用我们的真情和行动感化他们,同时我们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时,结对采取“五多”的方法:
有空多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多谈心,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寻找共同语言,进行帮教。
平时多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那些帮教对象,观察他们的心里变化的外部环境,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感情多投入:要以自己的爱心去关心他们,通过不间断的感情转化,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成绩多肯定:注意挖掘亮点,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不间断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缺点多指出:帮教工作持之以恒,不怕反复,发现不足之处,多引导多指正,不断推动知错就改,鼓励他们有前进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