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结村位于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最北边。1995年,来自宁夏中南部山区的固原、海原、同心等8个县区的1000多户移民迁居此地。2005年,张生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个烂摊子。“我就是看不得村里人受穷。”13年来,张生明一直在为自己的铮铮誓言努力着,奋斗着,团结村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移民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发生着一串串令人惊叹的变化。

抓党建带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刚上任,张生明就遇到了难题。2006年1月,上级送来慰问贫困户的米面油,分配到一半,就被村民们抢了不少,没领到的村民又到镇里去上访。张生明铁着脸挨家挨户上门要。“公家的东西你们为啥抢?”“不为啥,就觉得你们分配不公平。”东西要回来了,张生明心里也亮了:“老百姓就怕村干部闷着头开小会,要干就干到明面上。”张生明想约谈前村委会主任杨德明,找了几次都见不着人,他干脆一屁股坐到了杨德明家。“老杨,现在村里情况你了解,上级领导都没法从咱村过,好政策也到不了咱村,再这么耗下去,老百姓一辈子都受穷!”张生明说:“我来找你,就是希望你做咱村理财小组的负责人,章子你们管,全程监督!”不仅杨德明,当时村里能说上话的几个村民,都被张生明请进了理财小组,一枚印章分五瓣,大到修路修渠,小到电费水费,理财小组不盖印,谁都不能拍板。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张生明又建起了村务公开栏,成立村民代表会,36位村民代表全部由老百姓推选产生。“张生明,能行!”几件事暖了村民的心,张生明也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要想富,首先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产业不突破就是班子无能,村民不和谐就是班子失职。”张生明从选优配强班子入手,狠抓班子建设,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抓发展有本事、具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的能人担任村干部。同时,他还注重把“双带”能力强的农民、优秀回乡毕业生发展为党员,并充实到班子队伍中。在不断的摸索中,张生明自创了“一带双促进”的党建工作机制,即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引导全村发展枸杞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强和谐民风建设。


张生明在村史馆里向记者讲述团结村的历史

  为了充分挖掘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在张生明的倡导下,团结村成立了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枸杞种植协会。协会按照“支部引领、合作社组织、党员包户、示范户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设立9个功能党小组,建立了产前培育、田间管理、鲜果采摘、加工包装、宣传销售等14个党群共富联合体,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构筑了坚强堡垒。同时,大力实施“先富带后富”致富工程,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传帮带以及村民互帮互带等方式,使36户富裕户和40户贫困户结对发展,通过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形成了富与贫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帮互促良好氛围。村民田虎原来是村上的混混,在张生明的带动和帮扶下,他家里的二十几亩地全部种上了枸杞,没有苗子免费送,技术不懂随时教,如今田虎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团结村民在枸杞加工厂里工作

  團结村党群活动服务站的建立为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服务群众提供了阵地,村民的养老、医疗、计划生育等各项事务都可以在这里办理。走进一楼大厅,村史馆里详细记录着团结村的变化;二楼健身室摆满了各种健身器材;医疗室里经常有医务人员为村民讲授医疗健康课……“我们团结村外出打工人员多,‘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同时,村民对创业就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党群活动服务站成立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张生明告诉记者。

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


  “以前村里种粮食,收成不行,全靠打工过日子,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搞了合作社种枸杞,收入提高了,日子好过多了!”村民刘天军说,让全村人尝到幸福滋味的人就是张生明。2005年,团结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2016年,团结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00元。10多年间,团结村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别人给我们村捐来的衣服鞋子,村民只要一听到消息都来抢,现在不仅没人抢,村民都还往外捐呢!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村民田春梅自豪地告诉记者。
  团结村现有658户3050人,共有5000亩土地,村民们曾经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张生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从枸杞种植中尝到甜头的他决心带领村民一同走上致富路。2007年,张生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倡议大家种枸杞,成立枸杞种植合作社。“咱从没种过这玩意,能挣钱不?”不少村民表示反对。张生明拍着胸脯保证:“我给大家落实苗子,落实补助,我负责跑市场,挣不到钱大家赶我走。”张生明带着村干部开始四处跑:7趟农牧局,争取到了免费苗;8趟民政局,给村民每户拿到每月500元补助;3趟扶贫办,把村里1000多米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技术上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张生明就从农科院枸杞种植基地请来专家手把手地教。2008年,张生明自掏腰包1万多元注册了“塞上奇源香”商标送给了合作社。这一年,枸杞丰收,一般枸杞市场价格每斤15元。团结村的有机枸杞打出了自己的品牌,100多元每斤的价格还供不应求,当年团结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4000元,合作社社员也从61人增加到382人。
  团结村的枸杞出了名,张生明又琢磨着怎样提高枸杞品质。2010年,团结村546亩枸杞经过层层检验,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目前还有750亩正在认证中,这在宁夏尚属首家。张生明告诉记者,普通枸杞一亩地的收入在6000元左右,而有机枸杞则能达到16000元。2015年,团结村自费400万元建起了2400平方米的枸杞深加工工厂,从过去的散装销售到自制精包装销售,产品档次大幅度提升,年产量达200吨,产值1600万元,产品远销香港以及北上广等46个大中城市。2017年,团结村枸杞产值超过3000万元,纯收入9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元,枸杞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70%以上。   在充分发挥枸杞特色产业龙头作用的同时,张生明还带领群众积极拓宽增收渠道。由本村17名劳务经纪人带领600余名村民外出打工,年创收700万元;以本村运输协会为依托,调动24辆大货车跑运输,年纯收入1000余万元。2015年,团结村全部实现脱贫销号,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不断提升。


团结村枸杞喜获丰收

  共同致富,还要共同享福。“照着城里的样子建设团结村。”2014年,团结村启动美丽村庄建设,共投资2100余万元,新修村道6.8公里,新建了民族团结广场,硬化小巷道22条,安装太阳能路灯165盏,植树1500余株,切實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缺乏文化娱乐场地的问题。

加强和谐民风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


  随着枸杞产业的发展,团结村党组织强了,农民富了,张生明开始在村民中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倡导建设和谐民风。通过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民族团结广场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同时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实现了全村巷道全硬化,自来水入户率、通电率、电视信号、固定或移动电话全覆盖,为和谐民风建设打好了基础。回汉群众在同劳动、同娱乐中不断加深了解和包容,互相尊重和团结干事的氛围渐渐形成。此外,团结村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并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通过镇村党组织党员干部对村群体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上访、接访、排查调处、多方联动民调、整治转化等,避免了农村群体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的团结村回汉群众亲如一家。张生明告诉记者,无论春节、元宵节全村群众都一起过,农忙的时候,回汉群众总是结成对子一起干活,各自发挥特长互相帮忙。刚来团结村两年的大学生村官郝玲说,现在的团结村,是名副其实的团结村。
  凭着活络的脑子、敢于担当的魄力和一心为民的情怀,张生明带领团结村村民奔上了致富的“快车道”。“就是看不得村里人受穷”,张生明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誓言,为团结村3000余名村民创造了幸福和谐的新生活。G
  责任编辑:何青芳
其他文献
“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今天,我们重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更加强化我们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以党的诞生
期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寄托了厚望,并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是党对广大青年发出的号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关心和希望,是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  做有理想的青年。理想是青春远航的灯塔,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
期刊
银川都市圈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适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展趋势、加快区域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赋予了银川市“走在前、作表率”的历史担当和光荣使命。目前,银川都市圈建设初步儲备涉及产业协作、基础配套、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三年滚动项目133个,总投资1727亿元。部分重点项目已经全面启动,石墨烯储能材料生产线开始改造,比亚迪年产20万辆电动乘用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应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良方利药,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行动指南。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将它置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期刊
编者按:2017年12月22日,自治区召开银川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坚持创新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绿色、智慧、宜居的银川都市圈。本刊对会议发言予以刊登,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建设银川都市圈,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
期刊
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石嘴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作为转型發展、全面振兴的重大机遇,按照自治区《银川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总体部署,找准定位、精心谋划、突出特色,加快建设新型工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美丽之城、和谐宜居之城,打造银川都市圈的靓丽北翼,推动石嘴山由“宁夏工业的摇篮”向“科技创新的摇篮”转变、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转变。  坚持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现实国情,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作出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宁夏加快银川都市圈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结合宁夏实际,顺应发展要求,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提出“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发挥银川首府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宁东基地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品质提升带来历史性机遇。宁东基地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扎实推进宁东基地“12111”发展战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产城融合为着力点,务实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宁东基地转型发展。  推进产业发展协作互补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根据都市圈功能
期刊
加快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的十九大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吴忠市全面落实石泰峰书记“吴忠要在融入银川都市圈上取得新突破”的要求,坚定不移“融入银川、发展吴忠、服务全区”,着力构建银川都市圈南翼增长极。  坚持发展机制一体化引领  着眼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一体化发展大局,突破各自为政、关门算账的局部思维,认真落实《宁夏空间规划》,以“一盘棋”理念编制《吴忠市空间规划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精神,现就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