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成为基层社区管理与实践新的探索与研究方向。本文以南充市M社区为例,通过深入调研,从微观的实证研究角度研究该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希望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规范化。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技术治理
一、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践运作
(一)形成“461233”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做好基础工作
M社区通过测量、推算、画格等方式把社区管辖范围形成“461233”体系。即四个片区、六个网格区、十二个网格组、三十个楼院小区和三百个住户代表组。并在不同层次的网格管理体系中聘请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对社区进行分层分类、分范围的管辖,实现M社区范围内的管理人员全覆盖。
(二)建立五个“一本通”,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为了能及时掌握和了解社区管辖范围内所有人员的详细信息,同时也能将民政救济、劳动保障、安全维护等基础工作夯实,M社区建立了五个“一本通”,形成该社区管理的一张名牌。五个“一本通”即指居民组长“一本通”、 党小组长“一本通”、退管组长“一本通”、楼长工作“一本通”、流动暂住人口管理“一本通”。通过该项五个“一本通任务”,做到百分百摸清社区常驻人员和挂靠人员的基本信息,百分百掌握社区党员与志愿者信息,为增强社区工作群众参与性积极保障资源,同时百分百知道社区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下岗人员、低保人员、重大变故家庭等需要社会保障与救助的人员情况。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作为社区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通过一本通能及时且百分百掌握社区重点监控人员的第一手资料,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三)动员“十大员力量”,做好社区群众基础
动员“十大员力量”是巧妙运用多元主体力量,优化社區管理的重要举措。将人口信息、安全维稳、政策宣传、计划生育报告、守楼护院保洁、文体活动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未成年人教育、民事纠纷调解、特殊人群帮助等十项工作负责人员融入到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和优势,减轻政府和社区管理者的职能压力,形成政府、社区管理者与社区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障了各项工作在群众中良好开展的基础。
二、M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一)方便居民办事,转变社区工作作风
在M社区网格化管理中,通过推出的“一站式”92项服务、“定期入户”、“A、B岗制度”等方式紧密了社区居民与社区干部之间的关系,为居民群众办事实实在在提供便利,转变了社区居民办事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工作与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与好评度。
(二)顺畅信息渠道,提升社区管理效能
M社区顺畅信息渠道从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通过“社区E通”和“网格E通”及时掌握社区的动态,从网格员的日常工作来看主要体现为通过定期走访与排查,收集社区社情民意情况,采集、处理、上报在社区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以尽量短的时间收集尽量多的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在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同时方便了上级网格中心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直接联系,及时解决设社区内存在的情况,提高了社区公共服务效率,提升了社区管理效能。
(三)改善辖区面貌,扭转社区治安
通过社区“十大员力量”,加强社区的群防群管工作,积极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法治建设的意识。同时通过加强社区的普法宣传力度,使居民恪守懂法、守法、用法,为改善社区治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工作,通过重点帮教使社区治安平稳,社区环境和谐,社区面貌得到改善。
三、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局限
(一)行政管控依旧过多
M社区行政管控依旧过多主要表现为:一是在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中,上级网格服务中心仍然在管理过程中占据行政管控的主要地位,相关单位与下级单位处理配合地位。在对网格员的聘用、培训、考核以及对网格事项的跟踪督办中,也是直接由县级网格服务中心负责。这就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行政管控过多,容易导致网格服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对上不对下。
(二)网格员工作积极性需提升
在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社区网格管理人员为上一级单位聘请的专职人员。区域的网格区长与网格组长均为社区内的志愿者或兼职人员。专职人员每月的工资待遇极低。而兼职网格人员则没有任何的工资待遇。这就直接降低了网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工作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从而难以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连根.网格化管理:我国基层维稳的新探索[J].中州学刊,2013,06:8385.
[2]周志忍,李倩.政策扩散中的变异及其发生机理研究—基于北京市东城区和S市J区网格化管理的比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03:3646.
[3]赵语慧.网格化管理与政府职能定位[J].人民论坛,2013,02:6667.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技术治理
一、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践运作
(一)形成“461233”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做好基础工作
M社区通过测量、推算、画格等方式把社区管辖范围形成“461233”体系。即四个片区、六个网格区、十二个网格组、三十个楼院小区和三百个住户代表组。并在不同层次的网格管理体系中聘请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对社区进行分层分类、分范围的管辖,实现M社区范围内的管理人员全覆盖。
(二)建立五个“一本通”,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为了能及时掌握和了解社区管辖范围内所有人员的详细信息,同时也能将民政救济、劳动保障、安全维护等基础工作夯实,M社区建立了五个“一本通”,形成该社区管理的一张名牌。五个“一本通”即指居民组长“一本通”、 党小组长“一本通”、退管组长“一本通”、楼长工作“一本通”、流动暂住人口管理“一本通”。通过该项五个“一本通任务”,做到百分百摸清社区常驻人员和挂靠人员的基本信息,百分百掌握社区党员与志愿者信息,为增强社区工作群众参与性积极保障资源,同时百分百知道社区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下岗人员、低保人员、重大变故家庭等需要社会保障与救助的人员情况。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作为社区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通过一本通能及时且百分百掌握社区重点监控人员的第一手资料,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三)动员“十大员力量”,做好社区群众基础
动员“十大员力量”是巧妙运用多元主体力量,优化社區管理的重要举措。将人口信息、安全维稳、政策宣传、计划生育报告、守楼护院保洁、文体活动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未成年人教育、民事纠纷调解、特殊人群帮助等十项工作负责人员融入到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和优势,减轻政府和社区管理者的职能压力,形成政府、社区管理者与社区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障了各项工作在群众中良好开展的基础。
二、M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一)方便居民办事,转变社区工作作风
在M社区网格化管理中,通过推出的“一站式”92项服务、“定期入户”、“A、B岗制度”等方式紧密了社区居民与社区干部之间的关系,为居民群众办事实实在在提供便利,转变了社区居民办事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工作与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与好评度。
(二)顺畅信息渠道,提升社区管理效能
M社区顺畅信息渠道从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通过“社区E通”和“网格E通”及时掌握社区的动态,从网格员的日常工作来看主要体现为通过定期走访与排查,收集社区社情民意情况,采集、处理、上报在社区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以尽量短的时间收集尽量多的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在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同时方便了上级网格中心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直接联系,及时解决设社区内存在的情况,提高了社区公共服务效率,提升了社区管理效能。
(三)改善辖区面貌,扭转社区治安
通过社区“十大员力量”,加强社区的群防群管工作,积极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法治建设的意识。同时通过加强社区的普法宣传力度,使居民恪守懂法、守法、用法,为改善社区治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工作,通过重点帮教使社区治安平稳,社区环境和谐,社区面貌得到改善。
三、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局限
(一)行政管控依旧过多
M社区行政管控依旧过多主要表现为:一是在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中,上级网格服务中心仍然在管理过程中占据行政管控的主要地位,相关单位与下级单位处理配合地位。在对网格员的聘用、培训、考核以及对网格事项的跟踪督办中,也是直接由县级网格服务中心负责。这就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行政管控过多,容易导致网格服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对上不对下。
(二)网格员工作积极性需提升
在M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社区网格管理人员为上一级单位聘请的专职人员。区域的网格区长与网格组长均为社区内的志愿者或兼职人员。专职人员每月的工资待遇极低。而兼职网格人员则没有任何的工资待遇。这就直接降低了网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工作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从而难以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连根.网格化管理:我国基层维稳的新探索[J].中州学刊,2013,06:8385.
[2]周志忍,李倩.政策扩散中的变异及其发生机理研究—基于北京市东城区和S市J区网格化管理的比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03:3646.
[3]赵语慧.网格化管理与政府职能定位[J].人民论坛,2013,0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