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D8+CD45RClow的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耐受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方法近交系BN大鼠为供体,雄性Lewis大鼠为受体,双套袖法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实验分为:肝移植短期组10只,肝移植耐受组10只和对照组6只,各组术后常规检测肝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于判定移植物达到自然免疫耐受。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移植物、淋巴结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Luminex技术进行细胞因子定量检测。
结果有70%的移植术后大鼠自然免疫耐受。长期耐受组与对照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6±54) U/ml比(460±151) U/ml,(122±35) U/ml比(121±46) U/ml,P>0.05]。与早期移植实验组比较,在免疫耐受大鼠外周血中CD8+CD45RClowT细胞显著增加,移肝脏局部随着耐受时间的延长其相对含量不断增加;移植物周围淋巴结中该类细胞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pDC在与对照组比较短期组明显增加。移植物局部细胞因子检测发现干扰素(IFN)-γ在早期升高,随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白细胞介素(IL)-10出现持续升高的表现。
结论在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中,CD8+CD45RClow调节性T细胞显著升高,并在外周血和肝脏中高表达,通过提高抑制性的细胞因子IL-10对长期免疫耐受起重要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