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相关概念和实施的原则,并且对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1、研究背景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阅读为写作积淀了很多富有价值的内涵,无论是深刻的思想,还是丰富的语言表达,长期的阅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写作,写作中产生的新的体验也会促使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阅读活动。通过这样一种阅读与写作互动的过程,达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合龙,实现阅读和写作的良性循环。但长期以来,众多语文教师忽视这二者的统一性,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不科学的一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乃至应用能力的形成。
  2、相关概念
  2.1阅读(Reading)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标准》)中对于阅读是这样描述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赏析特定语句在文中的作用[1]。
  2.2写作(writing)
  《标准》中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進行写作。”也就是说学生的写作要紧密联系生活,是他在生活中的见闻或感受,他想要表达出来,这才是学生的写作,对于学生的写作要求也不要过高,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首先要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地写,只要他们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和看到这些事物时能够产生的感受表达出来,清楚明了即可,如果能用文字恰当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教师还要给予表扬[2]。
  3、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原则
  3.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阅读课文时有了个性的阅读感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社会经验进行创造和加工,形成深层次的体会,这种体会包括对文章材料的记忆,对行文方法的学习等方面。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才能使“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也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真正做到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3.2读写内容一体原则
  要实施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读写内容的一体化,就是说,教师要选择与写作目标教学一致的阅读教学内容,只有与所教写作内容密切关联的阅读内容,才能向写作教学迁移,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目地随便拿来阅读的文章,找不到向写作教学的好的切入点,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甚至还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得不偿失。
  3.3 读写共同提高原则
  在阅读时,学生有了很深刻的思想体会,并目_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可是这些知识并没有在实际中得以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们还是没有深入的将阅读文章读懂学会,这对阅读能力提高本身就是一种检验,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在实际写作中得以应用,才是真正的读‘懂了作品,也说明学生阅读水平有了提高,当然,经常把阅读所学的知识用在写作当中,写作能力一定也会得以相应提高。单一的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不是“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所提倡的。
  4、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
  4.1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材料
  (1) 摘抄整理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喜欢的词汇、句子和诗词等直接摘抄,首先将这三大类分开,以后若摘抄新的类别,在相应增加。摘抄最初进行时教师要对学生有具体要求,不可随意摘抄。进行一个月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摘抄到的词汇、句子和诗词按照写人、写景、写事、写物和其他等类别进行整理。如果觉得整理后需要移动很麻烦,也可以用带颜色的笔涂一下以作为标记,如:写人的用黄色,写景的用绿色,写事的用红色,写物的用蓝色,其他的不涂色。阅读中会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句子和诗词等,弄懂后再进行摘抄,摘抄和整理的方法与上面相同。
  (2) 归类记忆
  把表现同一主旨的事迹材料放在一起记忆。表现亲情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母亲的两个方面的事件;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买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送站”。表现不屈不挠精神的(不向困难低头、敢于挑战命运等主题皆可):《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历尽磨难最终成功的故事;《再塑生命》中自聋哑人海伦·凯勒却经过努力铸就成功人生的故事;《我的信念》中再苦再难也要献身科学的居里夫人的事迹;《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失聪后依然坚持创作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事迹等等。这样分类记忆后,就可以把这些材料运用到表现这一主旨的作文中去。
  4.2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如何使用材料
  拿来的材料就可以直接用在文中么?不是的,有的材料与中心关系密切,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更有力些,这样的材料就要详细的写;有的材料与中心有关但对于表现文章中心要弱些,那就要简略的写。详写和略写二者是各有作用不可或缺的,详写是为了突出中心,略写是为了烘托中心,缺少详写文章中心不突出,缺少略写文章不丰满。恰似那绿叶和红花一般,是绿叶的映衬,使红花更红;但没有了红花,绿叶的存在也就意义大减。如八上课文《台阶》一文,记叙了作者父亲造新房和台阶的过程。文中安排造新房和砌台阶,这两部分对于突出父亲人物形象这个中心的作用不同,详略安排也就不同。父亲认为自家台阶低,要“砌高台阶”,这是父亲作为一个中国普通农民一生的愿望,到父亲年迈时心愿达成,直接表现中心,是要点,因此,作者详尽地做了描述。至于写“造新房”,相对来讲是次要内容,作者仅仅简略做了交代,如此详略安排,中心也突出了,文章也丰满了。
  5、结论
  “有关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研究”这一课题立足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使之成为读写结合良好的物质材料。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静.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JJ.教育科研论坛,2008,(01).
  [2]张文慧.谈如何强化作文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备受政治教师的关注,纷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今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教育,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成功的标准。以小学数学为例,数学思维与创新教育的探究,既是一门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数学教学的一门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于整个的小学教学全过程。我觉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利用好学科特点有效的整合学科资源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好奇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闪光点  今日的小学生视野宽,接受的信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但是,从现实来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教材、质量评估上,还是教学方法都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如何適应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成为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努力探就的课题。  一、确立教
摘要: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培养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
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结合实际的实践,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能够愉快地接受作文教学,而且在身心轻松的状态中,开始真正做到“学语文用语文”。沃美的土壤,丰富的生活源头之水。浇开了作文教学之花。     一、风乍起吹皱一池清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凡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乐此不疲。作业也是如此,若设置得当,学生就会在兴味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是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为此,我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以问卷笔答加口头表达的形式进行。格式设计两个问题:一、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二、试着说一下为什么?问题虽少,却需要学生道出心里话,结果表明80%的学生不喜欢学语文。原因主要有:1
【摘 要】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营造适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理论和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上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我国的创造教育有其特殊性,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至今仍未能全面的完成,但是教育自身比较被动应付,实质性参与的较少。也就是说,在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是理论上的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写一手好字,就必須得从“点、橫、竖、撇、捺”开始,进行最基础的、单一的练习,最后才能用这些笔画写出一手好字来。同样,作为一名学生或演员,如果没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就不可能跳出一个好舞蹈来。  如何给学生上好芭蕾基训课呢?如何使给学生们进行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的教学更加有效,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芭蕾”的产生和特点。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
【摘要】作文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是如何写好作文则成为很多中学生为之头痛的问题,本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现就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话题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重要性;方法    常言道:思想决定行为。在讨论中学作文如何教学的问题之处,让我们首先来弄明白作文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说,如果没有真正领会到作文的重要性,老师就不会认真教作文,学生也不会喜欢写作文。倘若真的如此,我们也
【摘 要】本文在对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学生 中学数学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根本宗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之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中学是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