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语文命题遵循《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全面考查学生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集中体现毕业与升学考试的双重功能。试卷结构分A、B两卷,A卷为毕业考试,B卷为升学考试。为了帮助师生提高解题应变能力,使教学更好地适应考试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特对上年该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及答卷情况作以分析。
一、命题的设置原则、思路和方法
1.命题内容难易适中
该试题严格要求考纲水平分布,A卷除作文外共17小题。基础题与中档题比例为8︰2;B卷共15小题,中档题与难题比例为2︰3;试题考察范围紧扣纲要,涉及九年级型知识点。
2.以“积累与运用”知识的整合设置考点
试题共32小题,考查既有拼音认读、汉字书写、错别字纠正、词语理解﹙1、2、3、14﹚、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4、5﹚,句子顺序整理﹙7﹚;又有语法修辞﹙6﹚、文学常识识记﹙8、10、18﹚的考查。既有诗文名句积累﹙9、23﹚,又有文言词、句、段的释译理解﹙15、16、17﹚内容。
3.关注古典诗词的语言积累
考题第9题名句积累的内容,是课标中古诗文背诵篇目,涉及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的直接性、理解性默写,第23题从语段设置的情景中联想的运用性的默写。考题关注了学生在语言运用、古诗文积累等方面的新动向。
4.选题注重人文性
试题中现代文阅读选取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在暴雨下”苦苦挣扎的片断。注重学生“人文关怀”方面内容的考查,考生易于接受。第10题“文学常识积累”、第11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第12题“生动细节描写中理解鲜明形象”、第13题“品味精彩语言,体会细腻感情”的提示语,较好地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发挥出了真实的阅读水平。
5.选题浅易重基础
考题A卷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文段,B卷选自李白《行路难》均属纲要内容,考题的设置侧重“积累、理解、运用”。第15、16、17题分别体现在文言词句的释译理解上,第19、20、21题落实在“理解基础内容”或“理解诗文大意”上,考生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
6.命题注重实践,关注时代热点
考题“综合运用”从“语言应用”“应用写作”设置。侧重于“语言的理解运用”。第27-31题设置“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专题活动的解说词。其中第27、29题是特定句子在语境中实质性的理解运用;第28题是“位置还原”句式的变换;第30题以解说词为内容“上联对下联”的 “对联”的写作;第31题是举办文化旅游节的“宣传标语”的拟写;第32题以200字为限设置特定情境的 “借款契约”,富有时代性的“常用应用文”写作,注重以鲜活社会生活为选题,体现中考语文改革的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才华。
7.命题有鲜明的导向性
命题以语文教育思想为宗旨,落实了考纲要求,重在考查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切合考生的生活实际,显得熟悉亲切,极易产生答卷欲望,引领了师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教学。
二、答卷分析
从考生答卷成绩来看,A卷生平均76.12分;B卷生平均31.84分。A卷中第11、12、13、15、16、17题, B卷第20、21、23、25、27、31、32题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
特别是第32题,分值10分,得5分以上成绩的考生微乎其微。反映出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倚重于书本表面的识记,缺乏知识的灵活运用。
2.文言古诗文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直接性积累上,对分析理解题不能准确解答。
3.阅读题作答学生固守表面文本,不勤动脑,不勤思考,不能准确表达主观感受。
4.知识能力开放创新实践活动的仿写题,学生惰性较重,不认真推敲、精心组织语言,缺乏创新意识。
5.学生对内容实践性强、应用文的规范格式掌握较差,只注重叙事类材料的运用。
三、备考策略
1.对中考语文命题的展望
命题材料注重“诗文兼达,文质兼美”的原则,选用高质量的材料,让考生受到思想教育,并能得到高尚的审美教育体验。知识考点体现在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又着力于对积累、理解、运用的考查。
2.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教师和学生用好课本。考卷A中现代文、文言文阅读均出自课内选材,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B卷中古典优秀诗文的诵读积累侧重于识记、理解的考点,要落实在诗文大意上。
指导课外阅读。考卷从多方位进行考查;整体感知文章中作者的態度、观点、感情;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内容、语言和写作能力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规律,以此指导教学。
强化写作训练。大作文的命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应用文的命题注重学生的社会生活情境、交际情境表达能力为考查依据。
一、命题的设置原则、思路和方法
1.命题内容难易适中
该试题严格要求考纲水平分布,A卷除作文外共17小题。基础题与中档题比例为8︰2;B卷共15小题,中档题与难题比例为2︰3;试题考察范围紧扣纲要,涉及九年级型知识点。
2.以“积累与运用”知识的整合设置考点
试题共32小题,考查既有拼音认读、汉字书写、错别字纠正、词语理解﹙1、2、3、14﹚、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4、5﹚,句子顺序整理﹙7﹚;又有语法修辞﹙6﹚、文学常识识记﹙8、10、18﹚的考查。既有诗文名句积累﹙9、23﹚,又有文言词、句、段的释译理解﹙15、16、17﹚内容。
3.关注古典诗词的语言积累
考题第9题名句积累的内容,是课标中古诗文背诵篇目,涉及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的直接性、理解性默写,第23题从语段设置的情景中联想的运用性的默写。考题关注了学生在语言运用、古诗文积累等方面的新动向。
4.选题注重人文性
试题中现代文阅读选取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在暴雨下”苦苦挣扎的片断。注重学生“人文关怀”方面内容的考查,考生易于接受。第10题“文学常识积累”、第11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第12题“生动细节描写中理解鲜明形象”、第13题“品味精彩语言,体会细腻感情”的提示语,较好地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发挥出了真实的阅读水平。
5.选题浅易重基础
考题A卷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文段,B卷选自李白《行路难》均属纲要内容,考题的设置侧重“积累、理解、运用”。第15、16、17题分别体现在文言词句的释译理解上,第19、20、21题落实在“理解基础内容”或“理解诗文大意”上,考生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
6.命题注重实践,关注时代热点
考题“综合运用”从“语言应用”“应用写作”设置。侧重于“语言的理解运用”。第27-31题设置“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专题活动的解说词。其中第27、29题是特定句子在语境中实质性的理解运用;第28题是“位置还原”句式的变换;第30题以解说词为内容“上联对下联”的 “对联”的写作;第31题是举办文化旅游节的“宣传标语”的拟写;第32题以200字为限设置特定情境的 “借款契约”,富有时代性的“常用应用文”写作,注重以鲜活社会生活为选题,体现中考语文改革的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才华。
7.命题有鲜明的导向性
命题以语文教育思想为宗旨,落实了考纲要求,重在考查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切合考生的生活实际,显得熟悉亲切,极易产生答卷欲望,引领了师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教学。
二、答卷分析
从考生答卷成绩来看,A卷生平均76.12分;B卷生平均31.84分。A卷中第11、12、13、15、16、17题, B卷第20、21、23、25、27、31、32题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
特别是第32题,分值10分,得5分以上成绩的考生微乎其微。反映出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倚重于书本表面的识记,缺乏知识的灵活运用。
2.文言古诗文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直接性积累上,对分析理解题不能准确解答。
3.阅读题作答学生固守表面文本,不勤动脑,不勤思考,不能准确表达主观感受。
4.知识能力开放创新实践活动的仿写题,学生惰性较重,不认真推敲、精心组织语言,缺乏创新意识。
5.学生对内容实践性强、应用文的规范格式掌握较差,只注重叙事类材料的运用。
三、备考策略
1.对中考语文命题的展望
命题材料注重“诗文兼达,文质兼美”的原则,选用高质量的材料,让考生受到思想教育,并能得到高尚的审美教育体验。知识考点体现在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又着力于对积累、理解、运用的考查。
2.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教师和学生用好课本。考卷A中现代文、文言文阅读均出自课内选材,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B卷中古典优秀诗文的诵读积累侧重于识记、理解的考点,要落实在诗文大意上。
指导课外阅读。考卷从多方位进行考查;整体感知文章中作者的態度、观点、感情;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内容、语言和写作能力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规律,以此指导教学。
强化写作训练。大作文的命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应用文的命题注重学生的社会生活情境、交际情境表达能力为考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