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市景芳中学,浙江杭州310016)
初中科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的,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体现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从科学观察的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习惯。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开始,是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先发现问题,我们才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自然事物及其规律。因此,老师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进行探求活动。从已知中获得新的发现,得到未知。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前的引入则相当重要。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学会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课前我首先将电解水实验装置放在讲台上。有些感兴趣的学生便会观察,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实验呀?这是学生电源,实验还要用电吗?两个玻璃管,怎么上面的口子不一样?还要用火柴?这时的观察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但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观察和任务的确定。带着疑惑,学生上课关注度就会变得极高。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先简单的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这次演示实验观察的目的:左右两个管子下端电极处的现象?左右两个管子液面的高度的变化?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观察到的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观察到的现象?也可顺势提出问题,两管子液面高度变化的关系,两种气体的体积关系等等,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自己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起思考。学生实验,能让孩子们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起来,使孩子们的思维进一步的得到培养。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课堂上,我们首先让学生知道本次实验的目标。而实验现象的解释、数据的处理和实验问题的提出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关注各小组的进度,提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问题让学生们思考或交流,可以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发散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比如在学习《水的压强》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器材,寻找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实验的结果,而后通过实验对之前的猜测进行验证。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变量的控制,进一步思考“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这句话正确与否。第二个实验:研究水对容器底部和侧面的压强,用到下端包橡皮膜的塑料管、壁上不同深度有开孔的塑料管、压强计、水,看谁做的实验多,各能得出怎样的结论,需要和之前的实验一样控制变量吗?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再比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让学生们看清楚老师的表演,我们事先用各种酸碱性不同的溶液画好蓝天、白云、红花等,再用各种指示剂喷上去便会进行反应突然显示出来,学生们则会非常的好奇,紧接着就会提出很多问题并想通过这堂课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我们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告诉他们我用到了哪些溶液,让他们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能巧设疑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怀疑精神,就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节课的时间太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将思维训练放到课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
平时上课我们还可以围绕问题组织研讨,培养学生的集合思维。学生在探索阶段的思维是发散的,许多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假设、设想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集合思维。如《水的浮力》的教学过程中,让不同的气球在不同深度的水中,对这些不同状态的气球进行分析,围绕气球的沉浮,通过受力分析,对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三个受力物体分别处于漂浮、悬浮和沉底三个静止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思考。再展示一个鸡蛋在不同密度的盐水中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物体沉浮的条件。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在广泛的联想、想象、猜想中得到锻炼,通过实验寻找出最接近于客观现实的正确结论。这就使集合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对上浮和下沉两个运动状态进行猜想分析思考。
最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注重实践活动,培养情感,引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学生对于实验课特别喜欢。通过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融知识、技能为一体,促进学生灵感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重在探究,我们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会促进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高思维敏捷性。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课后作业,都应尽量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比如在教《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安排了学生实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利用小车、木板、毛巾、棉布、斜面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行现象和结论描述的训练,重视变量的控制。同样在《物质的溶解性》中,我让学生想办法如何把没有完全溶解的蔗糖全部溶解。还有在《细胞》这一课时,学习了显微镜结构,我把不同的装片分发给他们进行观察,让他们用铅笔画出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展示。成功的学生非常激动,其他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也都完成了任务。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办法。每节课都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毕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最美丽和最有价值的。
初中科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的,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体现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从科学观察的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习惯。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开始,是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先发现问题,我们才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自然事物及其规律。因此,老师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进行探求活动。从已知中获得新的发现,得到未知。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前的引入则相当重要。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学会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课前我首先将电解水实验装置放在讲台上。有些感兴趣的学生便会观察,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实验呀?这是学生电源,实验还要用电吗?两个玻璃管,怎么上面的口子不一样?还要用火柴?这时的观察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但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观察和任务的确定。带着疑惑,学生上课关注度就会变得极高。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先简单的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这次演示实验观察的目的:左右两个管子下端电极处的现象?左右两个管子液面的高度的变化?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观察到的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观察到的现象?也可顺势提出问题,两管子液面高度变化的关系,两种气体的体积关系等等,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自己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起思考。学生实验,能让孩子们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起来,使孩子们的思维进一步的得到培养。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课堂上,我们首先让学生知道本次实验的目标。而实验现象的解释、数据的处理和实验问题的提出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关注各小组的进度,提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问题让学生们思考或交流,可以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发散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比如在学习《水的压强》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器材,寻找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实验的结果,而后通过实验对之前的猜测进行验证。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变量的控制,进一步思考“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这句话正确与否。第二个实验:研究水对容器底部和侧面的压强,用到下端包橡皮膜的塑料管、壁上不同深度有开孔的塑料管、压强计、水,看谁做的实验多,各能得出怎样的结论,需要和之前的实验一样控制变量吗?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再比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让学生们看清楚老师的表演,我们事先用各种酸碱性不同的溶液画好蓝天、白云、红花等,再用各种指示剂喷上去便会进行反应突然显示出来,学生们则会非常的好奇,紧接着就会提出很多问题并想通过这堂课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我们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告诉他们我用到了哪些溶液,让他们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能巧设疑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怀疑精神,就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节课的时间太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将思维训练放到课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
平时上课我们还可以围绕问题组织研讨,培养学生的集合思维。学生在探索阶段的思维是发散的,许多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假设、设想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集合思维。如《水的浮力》的教学过程中,让不同的气球在不同深度的水中,对这些不同状态的气球进行分析,围绕气球的沉浮,通过受力分析,对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三个受力物体分别处于漂浮、悬浮和沉底三个静止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思考。再展示一个鸡蛋在不同密度的盐水中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物体沉浮的条件。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在广泛的联想、想象、猜想中得到锻炼,通过实验寻找出最接近于客观现实的正确结论。这就使集合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对上浮和下沉两个运动状态进行猜想分析思考。
最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注重实践活动,培养情感,引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学生对于实验课特别喜欢。通过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融知识、技能为一体,促进学生灵感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重在探究,我们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会促进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高思维敏捷性。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课后作业,都应尽量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比如在教《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安排了学生实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利用小车、木板、毛巾、棉布、斜面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行现象和结论描述的训练,重视变量的控制。同样在《物质的溶解性》中,我让学生想办法如何把没有完全溶解的蔗糖全部溶解。还有在《细胞》这一课时,学习了显微镜结构,我把不同的装片分发给他们进行观察,让他们用铅笔画出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展示。成功的学生非常激动,其他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也都完成了任务。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办法。每节课都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毕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最美丽和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