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代服饰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吸收了大量中原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之后,形成了独有的特色。长期生活在苦寒地区的女真族是渔猎之族,其服饰文化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以金代女真族的服饰为载体,探索女真族服饰图案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风设计元素,融入当代服饰设计中。
【关键词】东北地区;金代;女真;服饰
本文中的东北地区,主要是指今中国东北三省、西北陕甘两省、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服饰纤维织物和皮毛的耐久性有限,而女真族人又崇尚火葬,所以金代遗留下的服饰可作为研究依据的材料较少,主要是以墓葬、城址等发掘出土的壁画砖和书画作品中的服饰为研究内容。金代女真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原因造就其生活习性和其他民族有相同也有不同,受辽和汉人的影响,服饰艺术是多元化的。
一、平民化金代服饰文化的形成
女真族人在服饰的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吸收了辽代以及汉族服饰的特点,有了自己的服饰体系。金王朝建立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实力还非常薄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身作则提倡简朴:“我家自上祖相传,止有如此风俗,不会奢饰。只得个屋子冬暖夏凉,更不必修宫殿,劳费百姓也。”。由此,可以看出金王朝初期的太祖、太宗期的女真族服饰文化主张是较为简朴化的,且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
二、金代服饰随政治迁移吸收不同地域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这段时间,又一次出现了胡汉合流。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与内涵丰富的汉族文化在经历了先排斥,后融合的过程,并在融合中得到发展,形成了一些全新的服饰文化元素。
首先,大规模的移民,增进了女真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在对辽与北宋作战期间,女真统治者曾将部分汉人迁往金朝内地,占领中原地区以后,女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曾将大批“猛安谋克户”迁入汉地。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对其服饰产生一定影响。南宋丰富的丝绸贡品和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授,女真族人纷纷改穿汉族的衣冠,使金代女真族人服饰汉化的进程加快。丝绸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提高,逐渐的由简入奢,完善了服饰制度体系,金代女真族的服饰文化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朝贡与回赐的交流影响
朝贡与回赐,是我国古代各朝代的统治者和藩属国之间作为政治上确立隶属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各政权官方间进行特产物资、文化、外交互动的形式。朝贡指政治上是附属性质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以物为媒介的交易活动。回赐是宗主国在接受番属国贡品的同时,依礼节回赏物资,以示大国的气度。
(二)战争中的抢夺占有形成的无意识交流影响
当民族的利益产生矛盾时,为了维护统治和被统治的需要,在军事上就要进行战争,有战争就有占有与抢掠。金朝女真族人在每次与宋、南宋战争后,宋朝每次议和中都以数万匹的绢、锦、岁币作为代价。金代女真族人在入主中原后,接受并学习了宋朝宫廷的所有礼仪仪仗,并为其实行服饰制度所用,还占有和接管了北宋时期淮河以北的手工业、纺织业、和其他制造工业。
(三)榷场互市中的贸易交流影响
榷场互市是古代各民族之间商贸交流的一种重要互动形式,为繁荣各民族间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但通常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平年代才能实现。金立国前与立国初,均同辽、西夏、高丽在边界上建有榷场互市,通过各地域、民族间特产物资的交流各取所需,并吸纳接受周边民族先进工艺技术、文化意识、服饰文化,促进了女真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金朝内地建立了商业城市,为边贸的交流起到中间传递的作用,促进了金朝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金代后期服饰等级的形成及分类
(一)形式复杂的贵族礼服
金王朝初期的太祖、太宗期的女真族服饰文化主导是比较简朴化的,而短短的几十年后,随着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女真族人从一个极度落后的少数民族成为一个统治半个中国的金王朝的统治者,简朴化的服饰慢慢的已经不能满足阶级化的服饰需要。随着各种手工业、织造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提高,社会经济的大繁荣,使得金代女真人贵族阶级服饰文化的大跨度提升。
(二)便于劳动和生活的常服
金代男子的常服,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鹘带,脚蹬乌皮靴。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金齐国王墓出土的服饰,男女主人穿着基本上是带,巾,盘领衣,乌皮靴。
(三)等级分明的发式与首服
发式,金代女真人的发式即承袭了辽、宋的习俗,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男性多以髡额辫发为俗,剃去头顶前部的毛发,只留下脑后部的头发,把它梳成单辫或者双辫,用有颜色的线束起垂于肩背部。富人还会以玉石珠宝装饰。妇女就多以编发、盘髻为主,髻上裹有头巾或者装饰花环冠子等。金人入宋后,曾以武力强迫宋朝臣民削发,不遵守者处死。正隆以后,为缓和民族矛盾,禁令有所松弛,宋代遗民才可以蓄发。
女真人到了冬季男女都会佩戴皮帽,既保暖又是一种民族特有的装饰。男子的毡笠帽的帽檐很短,帽顶中间部分往往镶玉石或者缨羽为装饰。金代男子的首服也很有特色,头巾是也是其中之一。头巾是用皂罗纱制成的,上结方顶,折垂于耳后。(折上巾)。顶的下面两角各缀以两寸宽的方罗,罗下附有六七寸长的丝带,有身份有地份的人佩带的首服还常在金顶缝饰珍珠一类的饰物。
四、结语
从金代女真族的服饰折射出东北地区女真族古老文明的发展轨迹,女真族人由于其自身的民族自然生态环境,他们的群体生存条件和文化意识形势使金代的服饰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在服饰功能、民族习俗和精神崇尚方向体现了服饰文化的传承性,使其数千年来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
项目基金: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金代服饰设计的区域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C760042。
作者简介:刘少辉(1981-),女,哈尔滨人,工作单位:东北农业大学,150036,讲师,硕士。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97.
[2]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6.
【关键词】东北地区;金代;女真;服饰
本文中的东北地区,主要是指今中国东北三省、西北陕甘两省、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服饰纤维织物和皮毛的耐久性有限,而女真族人又崇尚火葬,所以金代遗留下的服饰可作为研究依据的材料较少,主要是以墓葬、城址等发掘出土的壁画砖和书画作品中的服饰为研究内容。金代女真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原因造就其生活习性和其他民族有相同也有不同,受辽和汉人的影响,服饰艺术是多元化的。
一、平民化金代服饰文化的形成
女真族人在服饰的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吸收了辽代以及汉族服饰的特点,有了自己的服饰体系。金王朝建立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实力还非常薄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身作则提倡简朴:“我家自上祖相传,止有如此风俗,不会奢饰。只得个屋子冬暖夏凉,更不必修宫殿,劳费百姓也。”。由此,可以看出金王朝初期的太祖、太宗期的女真族服饰文化主张是较为简朴化的,且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
二、金代服饰随政治迁移吸收不同地域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这段时间,又一次出现了胡汉合流。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与内涵丰富的汉族文化在经历了先排斥,后融合的过程,并在融合中得到发展,形成了一些全新的服饰文化元素。
首先,大规模的移民,增进了女真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在对辽与北宋作战期间,女真统治者曾将部分汉人迁往金朝内地,占领中原地区以后,女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曾将大批“猛安谋克户”迁入汉地。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对其服饰产生一定影响。南宋丰富的丝绸贡品和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授,女真族人纷纷改穿汉族的衣冠,使金代女真族人服饰汉化的进程加快。丝绸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提高,逐渐的由简入奢,完善了服饰制度体系,金代女真族的服饰文化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朝贡与回赐的交流影响
朝贡与回赐,是我国古代各朝代的统治者和藩属国之间作为政治上确立隶属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各政权官方间进行特产物资、文化、外交互动的形式。朝贡指政治上是附属性质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以物为媒介的交易活动。回赐是宗主国在接受番属国贡品的同时,依礼节回赏物资,以示大国的气度。
(二)战争中的抢夺占有形成的无意识交流影响
当民族的利益产生矛盾时,为了维护统治和被统治的需要,在军事上就要进行战争,有战争就有占有与抢掠。金朝女真族人在每次与宋、南宋战争后,宋朝每次议和中都以数万匹的绢、锦、岁币作为代价。金代女真族人在入主中原后,接受并学习了宋朝宫廷的所有礼仪仪仗,并为其实行服饰制度所用,还占有和接管了北宋时期淮河以北的手工业、纺织业、和其他制造工业。
(三)榷场互市中的贸易交流影响
榷场互市是古代各民族之间商贸交流的一种重要互动形式,为繁荣各民族间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但通常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平年代才能实现。金立国前与立国初,均同辽、西夏、高丽在边界上建有榷场互市,通过各地域、民族间特产物资的交流各取所需,并吸纳接受周边民族先进工艺技术、文化意识、服饰文化,促进了女真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金朝内地建立了商业城市,为边贸的交流起到中间传递的作用,促进了金朝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金代后期服饰等级的形成及分类
(一)形式复杂的贵族礼服
金王朝初期的太祖、太宗期的女真族服饰文化主导是比较简朴化的,而短短的几十年后,随着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女真族人从一个极度落后的少数民族成为一个统治半个中国的金王朝的统治者,简朴化的服饰慢慢的已经不能满足阶级化的服饰需要。随着各种手工业、织造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提高,社会经济的大繁荣,使得金代女真人贵族阶级服饰文化的大跨度提升。
(二)便于劳动和生活的常服
金代男子的常服,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鹘带,脚蹬乌皮靴。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金齐国王墓出土的服饰,男女主人穿着基本上是带,巾,盘领衣,乌皮靴。
(三)等级分明的发式与首服
发式,金代女真人的发式即承袭了辽、宋的习俗,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男性多以髡额辫发为俗,剃去头顶前部的毛发,只留下脑后部的头发,把它梳成单辫或者双辫,用有颜色的线束起垂于肩背部。富人还会以玉石珠宝装饰。妇女就多以编发、盘髻为主,髻上裹有头巾或者装饰花环冠子等。金人入宋后,曾以武力强迫宋朝臣民削发,不遵守者处死。正隆以后,为缓和民族矛盾,禁令有所松弛,宋代遗民才可以蓄发。
女真人到了冬季男女都会佩戴皮帽,既保暖又是一种民族特有的装饰。男子的毡笠帽的帽檐很短,帽顶中间部分往往镶玉石或者缨羽为装饰。金代男子的首服也很有特色,头巾是也是其中之一。头巾是用皂罗纱制成的,上结方顶,折垂于耳后。(折上巾)。顶的下面两角各缀以两寸宽的方罗,罗下附有六七寸长的丝带,有身份有地份的人佩带的首服还常在金顶缝饰珍珠一类的饰物。
四、结语
从金代女真族的服饰折射出东北地区女真族古老文明的发展轨迹,女真族人由于其自身的民族自然生态环境,他们的群体生存条件和文化意识形势使金代的服饰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在服饰功能、民族习俗和精神崇尚方向体现了服饰文化的传承性,使其数千年来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
项目基金: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金代服饰设计的区域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C760042。
作者简介:刘少辉(1981-),女,哈尔滨人,工作单位:东北农业大学,150036,讲师,硕士。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97.
[2]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