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唱段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辉煌的歌剧创作历史上,《白毛女》的出现具有较强的跨时代意义,是我国歌剧创作的高峰之作,从其出生到当今受到了一大批歌剧爱好者的喜爱。《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所演唱的歌曲不仅是我国传统名族唱腔的代表,也一定程度地融合了西方西洋歌剧的演唱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而《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唱段也激发了歌剧鉴赏家的兴趣,对其进行了多次鉴赏,对整个唱段的重点阶段进行了着重分析,从技巧、艺术表现、歌唱水平等多个关键点开展了研究,希望能剖析《白毛女》这一经典歌剧经久不衰的原因。
  关键词:听觉分析 歌剧 艺术价值
  作为我国歌剧当中的佼佼者,《白毛女》从其创作之初便受到了大量歌剧爱好者的关注。《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唱段不仅是我国传统名族唱腔的代表,也一定程度地融合了西方西洋歌剧的演唱特点,提高了其艺术表现力。女主人公的扮演者在歌唱的过程中使用到了大量的润腔唱法,咬字准确,发音正常,极大程度的体现了整首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给观众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这也是整个歌剧的闪光之处。
  一、关于《恨似高山仇似海》
  在整个《白毛女》所涵盖的唱段中,《恨似高山仇似海》是最被观众所喜爱与熟知的一个,在我国的歌剧历史上占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自从1945年诞生以来,一大批艺术家为其推广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其中不仅有彭丽媛、韩延文这些新生代歌唱家,也有郭兰英、李元华、李谷一这样的老一辈歌唱家,在他们的演唱下,《白毛女》成为了我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品。当今的歌唱比赛中,这首歌曲经常出现在各类民族声乐专业比赛当中,也是我国音乐学校必要教授的一首歌曲。
  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在贺敬之、丁毅、张鲁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共同创作下,歌剧《白毛女》诞生了。1945年4月,在我国延安首次演出就取得了极大反响,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带了新的春天。《白毛女》的故事真实发生于我国晋察冀边区,由于地主对人民的压榨,佃户杨白劳不得不把女儿送到地主家中抵债。喜儿为了逃脱被卖掉的命运,想方设法套到深山当中。经过了三年的煎熬,喜儿由于长时间的思想压力白了头发,成了名符其实的白毛女。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喜儿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喜儿的逃亡过程中,在深山当中遇见了地主黄世仁,在遇到他的时候就演唱了《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首歌。由于在深山中的经历太深刻,歌曲详细的描写了深山中所受到的苦难,也详细地描述了喜儿头发白的过程,是喜儿痛诉封建主义社会的歌曲。由于故事发生在晋察冀边区,因此这首歌曲极好的吸收了河北地方民歌的精髓,欣赏者能发现大量河北梆子音乐的影子。这首歌曲的跳跃性较大,在宫音与徵音之间循环,整首歌曲风格粗狂却又不失细腻,整体风格的表现十分明显。想要较好地演唱这首歌曲,必须要学会运用多种演唱技巧,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情绪,切身想想白毛女唱这首歌的时候的心情,并将其表现出来。
  二、恨似高山仇似海的听觉分析
  (一)腔调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在《白毛女》问世之后,并不是由郭兰英来进行演唱的,但是郭兰英的演唱却是最让观众记住的,这是与郭兰英自身分不开的。由于她自身的戏曲基础牢固,能准确地演唱出秦腔的各种腔调。例如《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郭兰英就围观中展示了哭腔、控诉、说唱等唱法,将人物情感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步一步地推动剧情向前发展。歌词也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感情,简单地一个“好”字,就能将喜儿内心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这也是这个作品的精妙之处之一。
  (二)润腔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在秦腔的演唱体系当中,主要通过润腔来表达各种艺术情感。在大量艺术作品的锻炼中,我国艺术家已经能较好地运用润腔唱法,并将其表现在舞台上的各个艺术作品中。
  1.滑音:滑音所带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在多个地方都可见到滑音的使用。滑音能有效增强角色的形象程度,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滑音对剧情的发展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一般在剧情的转折中就会使用到滑音。在《恨似高山仇似海》中,演员就用上滑音来表现喜儿的情感变化,而用下滑音来表现喜儿内心无尽的愤怒,这种塑造角色的方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塑造出了一系列入木三分的角色。
  2.颤音:颤音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环境。在《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演员使用颤音来演唱“喜儿”这两个字,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喜儿情感的变化,并且演员使用颤音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采取了微微颤抖的唱法,更传神地表现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颤音的演唱对歌唱者本身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颤音的演唱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演唱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气流,降低鼻腔内的气压,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破音的情况。而在我国歌唱家中,彭丽媛是使用颤音进行演唱的佼佼者。
  三、《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演唱分析与处理
  此曲一共分成92个不同的小节,不同的小节结合起来将整个白毛女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第一层次:
  恨似高山仇似海,路断星灭我等待,
  冤魂不断我人不死,
  雷暴雨翻天我又来。
  第二层次:
  闪电哪快撕开黑云头,响雷啊你劈开天河口,
  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你可知道我有万重仇!
  山洞里苦熬三年整,我受苦受罪白了头!
  第一层次是喜儿心理活动的体现,是喜儿面对封建社会的咆哮。在歌唱的时候,歌唱者必须要明白角色的实际想法,演唱要以角色的真实想法为基础。例如在进行第一层次的演唱时,应当加强”恨似高山”的声调,通过爆发式的演唱来增强情感表达,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演唱时要善用停顿,抑扬顿挫地表达出角色的感情。例如,“我等待”三个字看似简单,而在演唱时应当控制好力度,因为人物在剧情中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唱出来这首歌的,因此“我等待”三个字要显得更加抑扬顿挫。而“人不死”三个字就要将气息沉下来,或是一字一顿地唱出来,正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   在第二层次的朗读中,喜儿主要通过申诉的方式来进行诉说。整体的演唱以表现角色的情感为主,有必要时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肢体语言,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提出了较大要求。演员要抓住剧情中的重点,重视角色对旧社会,对地主的仇恨。有必要时可以适当突出中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突出黑暗的封建主义旧社会对人的压迫。
  整个歌剧的第二部分一共有41个小节。乐谱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是中国戏曲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散板与摇板的循环来体现歌剧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次:
  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 (说白)我是人!
  大河的流水你要记起,我的冤仇要你作证,
  喜儿怎么变成这模样,为什么问你不做声!
  第二层次:
  难道是霹雷闪电你发了抖,难道你耳聋眼瞎,
  找不见我人影,我浑身发了白。
  为什么把人变成鬼,问天问地都不应。
  (说白)好
  在这个语段当中,第一层次主要用来表现角色的疑问。这一语段的语气较轻,便显出了角色内心的彷徨。在演唱“我是叫你们”这一句时,不应当有停顿,而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演唱出来,直到后一句“糟蹋的喜儿”,语气一转,稍稍停顿之后使用颤音来唱出喜儿的话,才能准确将喜儿内心的悲哀与气愤传神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整部歌剧的核心价值观的展现。
  整个第二层次应当以再问为主。与第一层次相比,演唱者要加强歌唱时的音量与语气,注意自己情感上的变化,能较为真实地展现原著中角色的感情。原著中使用了两个“难道”来体现喜儿悲愤的情感,在演唱这一唱段的时候,演员应当保证自己气息的匀称,从弱拍开始唱起,用重音来强调自己要表达情感的地方。在演唱“耳聋眼瞎”这一个词的时候,应当加强顿挫感,而在演唱“找不见我人影”的时候,则应当减小发音的力度。在演唱“我浑身发了白”这一句的时候应当将字段分开来处理,在演唱“我”的时候可以慢下来,用来展现主人公由于哭泣导致的吐字不清。接下来就可以渐渐地提升演唱的速度,来构造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情形。而在“白”字的演唱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发音进行装饰,从渐渐低沉的嗓音爆发为穿透性的破音,以展现角色心中的愤慨,实现剧情的升华。
  作为《白毛女》中最为观众所喜爱与熟知的一个唱段,演员在演唱《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时候,应当根据剧情的走向与角色的心境来改变自己的歌唱手法,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演唱者的演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气息控制,还要能通过演唱技巧的变化来体现剧情的百转千折。本文的探讨给演员的表演做出了一定的指导,但是实际表演还需演员的自我调整,争取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歌剧《白毛女》音乐创作特性研究[J].艺术评论,2012,(12).
  [2]殷琴.浅析中西方传统歌剧中的人文精神——以《奥菲欧》与《白毛女》为例[J].学术探索,2012,(09).
  [3]陆华.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及署名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05).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8日13:00,“你在说——首届‘英才扶持计划’入选者众人谈”座谈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本场座谈会与昨日以非遗传承人为主要参与者的“我在做——首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相对应,发言者为奋斗在各大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群体。座谈会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的艺术总监、执行人和云峰教授主持。  参与本次座谈会讨论的,是首届“英才扶持计划”(2014)的部分入选者。“英才
期刊
2014年12月的第一天,笔者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祁卫东副团长来到梁广程老师位于北京的家中,聆听梁老师为我们讲述自己传奇的音乐人生。  1935年,梁老师出生于广州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是烟厂工人。五岁时,为了躲避日军,全家来到广东省曲江一带的山区,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抗战胜利后,十岁的他随母亲回到广州,因生活无着,经人介绍进入广州基督教会办的童光孤儿院,就读小学三年级。孤儿院
期刊
2014年11月9日下午两点,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一场名为“文字叙事——坡芽歌书与坡芽情歌”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汪瑶,她曾主持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西部课题等十余个,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  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一种特殊的音乐载体——坡芽歌书。坡芽歌书是2006年初在云南富宁壮族文化普查时偶然发现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图画符号来记录民歌的文献,由81个图画符号组成,每一个
期刊
摘要:微山湖端鼓戏是流传于纯渔民间的一种歌、舞、乐、戏、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构成的渔民艺术,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极具湖上特色,是微山湖渔民智慧的结晶,其演唱风格彰显出微山湖区特有的水乡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中极具水乡特色的瑰宝之一,应得到久远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对端鼓戏的简单介绍及分析,希望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端鼓戏
期刊
2014年11月8日15:00,“守卫传统——朝鲜族盘索里及南部民谣”讲座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主讲人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翼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索里”的代表性传承人姜信子为听众现场演奏示范。以这种方式将盘索里及南部民谣的理论性认知与其表演及声音相结合,期望能令在场听众对其能有较为具体的了解。  张翼善首先讲述了朝鲜族与朝鲜民族的概念区隔,朝鲜族是居住于中国延边地区的少数民族,而朝鲜
期刊
摘要:本文以蒙古族歌曲为研究对象,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跨文化传播方面较为成功的歌曲(即广为流行的歌曲)的内容分析,揭示出蒙古族歌曲本身对于受众的文化想象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歌曲 蒙古族文化 跨文化传播 文化想象  “全球时代”,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與民族之间的距离再一次被戏剧化地压缩了,基于时空分离的脱域机制在此时正充分地展示和发展着其现代性。诚如吉登斯所言,全球化的总体图式如
期刊
摘要:敦煌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敦煌位于古代中西沟通的交通要道之上,因此受到了多种文明的影响,并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国的朝代,其历史的悠久性也令敦煌音乐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吸引人的面纱。也正因如此,敦煌音乐有着其独特的特色,本文就从敦煌音乐的"壁画性"、丰富性以及继承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敦煌音乐的特殊性。  关键词:敦煌 音乐 特殊性 壁画 丰富 继承  音乐是一种全人类的共
期刊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历史上的中世纪曾被视为无所作为的“黑暗时代”。今天,我们对中世纪仍持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中世纪就是“落伍的”﹑“腐朽的”﹑“残酷的”化身。显然,这些说法都太过片面。单从音乐来看,中世纪的音乐同西方文化史中任何艺术成就一样,都是严格且高雅的。但是与基督教文化又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没有基督教,就不能想象中世纪的音乐”。在封闭的教堂环境下,中世纪的僧侣精心地培育出了对西方音乐意义
期刊
摘要: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协和音随着历代作曲家和理论家的实践和应用,它逐渐从最初的常常被避免使用到被重视并显现出其美学上的价值。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不协和音的处理、应用为例,按这一时期不协和音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价值为主线浅谈不协和音美学价值及其音乐表现意义。  关键词:不协和音 美学 价值 意义  一、关于不协和音  提到不协和音我们通常想到的便是各种变音以及fa和si等不稳定的音级,它们通常
期刊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音乐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开展中国传统音乐调查、研究已有64年的历史,前辈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深入民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音乐时空》特意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和云峰教授协助我们完成这期专题策划,并为读者带来侗族大歌、白沙细乐、子位吹歌以及坡芽情歌四篇传统音乐研究综述,为民族音乐学者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同时,特别鸣谢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