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辉煌的歌剧创作历史上,《白毛女》的出现具有较强的跨时代意义,是我国歌剧创作的高峰之作,从其出生到当今受到了一大批歌剧爱好者的喜爱。《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所演唱的歌曲不仅是我国传统名族唱腔的代表,也一定程度地融合了西方西洋歌剧的演唱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而《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唱段也激发了歌剧鉴赏家的兴趣,对其进行了多次鉴赏,对整个唱段的重点阶段进行了着重分析,从技巧、艺术表现、歌唱水平等多个关键点开展了研究,希望能剖析《白毛女》这一经典歌剧经久不衰的原因。
关键词:听觉分析 歌剧 艺术价值
作为我国歌剧当中的佼佼者,《白毛女》从其创作之初便受到了大量歌剧爱好者的关注。《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唱段不仅是我国传统名族唱腔的代表,也一定程度地融合了西方西洋歌剧的演唱特点,提高了其艺术表现力。女主人公的扮演者在歌唱的过程中使用到了大量的润腔唱法,咬字准确,发音正常,极大程度的体现了整首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给观众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这也是整个歌剧的闪光之处。
一、关于《恨似高山仇似海》
在整个《白毛女》所涵盖的唱段中,《恨似高山仇似海》是最被观众所喜爱与熟知的一个,在我国的歌剧历史上占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自从1945年诞生以来,一大批艺术家为其推广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其中不仅有彭丽媛、韩延文这些新生代歌唱家,也有郭兰英、李元华、李谷一这样的老一辈歌唱家,在他们的演唱下,《白毛女》成为了我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品。当今的歌唱比赛中,这首歌曲经常出现在各类民族声乐专业比赛当中,也是我国音乐学校必要教授的一首歌曲。
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在贺敬之、丁毅、张鲁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共同创作下,歌剧《白毛女》诞生了。1945年4月,在我国延安首次演出就取得了极大反响,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带了新的春天。《白毛女》的故事真实发生于我国晋察冀边区,由于地主对人民的压榨,佃户杨白劳不得不把女儿送到地主家中抵债。喜儿为了逃脱被卖掉的命运,想方设法套到深山当中。经过了三年的煎熬,喜儿由于长时间的思想压力白了头发,成了名符其实的白毛女。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喜儿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喜儿的逃亡过程中,在深山当中遇见了地主黄世仁,在遇到他的时候就演唱了《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首歌。由于在深山中的经历太深刻,歌曲详细的描写了深山中所受到的苦难,也详细地描述了喜儿头发白的过程,是喜儿痛诉封建主义社会的歌曲。由于故事发生在晋察冀边区,因此这首歌曲极好的吸收了河北地方民歌的精髓,欣赏者能发现大量河北梆子音乐的影子。这首歌曲的跳跃性较大,在宫音与徵音之间循环,整首歌曲风格粗狂却又不失细腻,整体风格的表现十分明显。想要较好地演唱这首歌曲,必须要学会运用多种演唱技巧,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情绪,切身想想白毛女唱这首歌的时候的心情,并将其表现出来。
二、恨似高山仇似海的听觉分析
(一)腔调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在《白毛女》问世之后,并不是由郭兰英来进行演唱的,但是郭兰英的演唱却是最让观众记住的,这是与郭兰英自身分不开的。由于她自身的戏曲基础牢固,能准确地演唱出秦腔的各种腔调。例如《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郭兰英就围观中展示了哭腔、控诉、说唱等唱法,将人物情感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步一步地推动剧情向前发展。歌词也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感情,简单地一个“好”字,就能将喜儿内心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这也是这个作品的精妙之处之一。
(二)润腔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在秦腔的演唱体系当中,主要通过润腔来表达各种艺术情感。在大量艺术作品的锻炼中,我国艺术家已经能较好地运用润腔唱法,并将其表现在舞台上的各个艺术作品中。
1.滑音:滑音所带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在多个地方都可见到滑音的使用。滑音能有效增强角色的形象程度,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滑音对剧情的发展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一般在剧情的转折中就会使用到滑音。在《恨似高山仇似海》中,演员就用上滑音来表现喜儿的情感变化,而用下滑音来表现喜儿内心无尽的愤怒,这种塑造角色的方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塑造出了一系列入木三分的角色。
2.颤音:颤音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环境。在《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演员使用颤音来演唱“喜儿”这两个字,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喜儿情感的变化,并且演员使用颤音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采取了微微颤抖的唱法,更传神地表现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颤音的演唱对歌唱者本身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颤音的演唱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演唱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气流,降低鼻腔内的气压,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破音的情况。而在我国歌唱家中,彭丽媛是使用颤音进行演唱的佼佼者。
三、《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演唱分析与处理
此曲一共分成92个不同的小节,不同的小节结合起来将整个白毛女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第一层次:
恨似高山仇似海,路断星灭我等待,
冤魂不断我人不死,
雷暴雨翻天我又来。
第二层次:
闪电哪快撕开黑云头,响雷啊你劈开天河口,
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你可知道我有万重仇!
山洞里苦熬三年整,我受苦受罪白了头!
第一层次是喜儿心理活动的体现,是喜儿面对封建社会的咆哮。在歌唱的时候,歌唱者必须要明白角色的实际想法,演唱要以角色的真实想法为基础。例如在进行第一层次的演唱时,应当加强”恨似高山”的声调,通过爆发式的演唱来增强情感表达,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演唱时要善用停顿,抑扬顿挫地表达出角色的感情。例如,“我等待”三个字看似简单,而在演唱时应当控制好力度,因为人物在剧情中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唱出来这首歌的,因此“我等待”三个字要显得更加抑扬顿挫。而“人不死”三个字就要将气息沉下来,或是一字一顿地唱出来,正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 在第二层次的朗读中,喜儿主要通过申诉的方式来进行诉说。整体的演唱以表现角色的情感为主,有必要时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肢体语言,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提出了较大要求。演员要抓住剧情中的重点,重视角色对旧社会,对地主的仇恨。有必要时可以适当突出中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突出黑暗的封建主义旧社会对人的压迫。
整个歌剧的第二部分一共有41个小节。乐谱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是中国戏曲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散板与摇板的循环来体现歌剧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次:
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 (说白)我是人!
大河的流水你要记起,我的冤仇要你作证,
喜儿怎么变成这模样,为什么问你不做声!
第二层次:
难道是霹雷闪电你发了抖,难道你耳聋眼瞎,
找不见我人影,我浑身发了白。
为什么把人变成鬼,问天问地都不应。
(说白)好
在这个语段当中,第一层次主要用来表现角色的疑问。这一语段的语气较轻,便显出了角色内心的彷徨。在演唱“我是叫你们”这一句时,不应当有停顿,而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演唱出来,直到后一句“糟蹋的喜儿”,语气一转,稍稍停顿之后使用颤音来唱出喜儿的话,才能准确将喜儿内心的悲哀与气愤传神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整部歌剧的核心价值观的展现。
整个第二层次应当以再问为主。与第一层次相比,演唱者要加强歌唱时的音量与语气,注意自己情感上的变化,能较为真实地展现原著中角色的感情。原著中使用了两个“难道”来体现喜儿悲愤的情感,在演唱这一唱段的时候,演员应当保证自己气息的匀称,从弱拍开始唱起,用重音来强调自己要表达情感的地方。在演唱“耳聋眼瞎”这一个词的时候,应当加强顿挫感,而在演唱“找不见我人影”的时候,则应当减小发音的力度。在演唱“我浑身发了白”这一句的时候应当将字段分开来处理,在演唱“我”的时候可以慢下来,用来展现主人公由于哭泣导致的吐字不清。接下来就可以渐渐地提升演唱的速度,来构造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情形。而在“白”字的演唱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发音进行装饰,从渐渐低沉的嗓音爆发为穿透性的破音,以展现角色心中的愤慨,实现剧情的升华。
作为《白毛女》中最为观众所喜爱与熟知的一个唱段,演员在演唱《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时候,应当根据剧情的走向与角色的心境来改变自己的歌唱手法,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演唱者的演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气息控制,还要能通过演唱技巧的变化来体现剧情的百转千折。本文的探讨给演员的表演做出了一定的指导,但是实际表演还需演员的自我调整,争取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歌剧《白毛女》音乐创作特性研究[J].艺术评论,2012,(12).
[2]殷琴.浅析中西方传统歌剧中的人文精神——以《奥菲欧》与《白毛女》为例[J].学术探索,2012,(09).
[3]陆华.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及署名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05).
关键词:听觉分析 歌剧 艺术价值
作为我国歌剧当中的佼佼者,《白毛女》从其创作之初便受到了大量歌剧爱好者的关注。《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唱段不仅是我国传统名族唱腔的代表,也一定程度地融合了西方西洋歌剧的演唱特点,提高了其艺术表现力。女主人公的扮演者在歌唱的过程中使用到了大量的润腔唱法,咬字准确,发音正常,极大程度的体现了整首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给观众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这也是整个歌剧的闪光之处。
一、关于《恨似高山仇似海》
在整个《白毛女》所涵盖的唱段中,《恨似高山仇似海》是最被观众所喜爱与熟知的一个,在我国的歌剧历史上占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自从1945年诞生以来,一大批艺术家为其推广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其中不仅有彭丽媛、韩延文这些新生代歌唱家,也有郭兰英、李元华、李谷一这样的老一辈歌唱家,在他们的演唱下,《白毛女》成为了我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品。当今的歌唱比赛中,这首歌曲经常出现在各类民族声乐专业比赛当中,也是我国音乐学校必要教授的一首歌曲。
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在贺敬之、丁毅、张鲁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共同创作下,歌剧《白毛女》诞生了。1945年4月,在我国延安首次演出就取得了极大反响,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带了新的春天。《白毛女》的故事真实发生于我国晋察冀边区,由于地主对人民的压榨,佃户杨白劳不得不把女儿送到地主家中抵债。喜儿为了逃脱被卖掉的命运,想方设法套到深山当中。经过了三年的煎熬,喜儿由于长时间的思想压力白了头发,成了名符其实的白毛女。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喜儿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喜儿的逃亡过程中,在深山当中遇见了地主黄世仁,在遇到他的时候就演唱了《恨似高山仇似海》这一首歌。由于在深山中的经历太深刻,歌曲详细的描写了深山中所受到的苦难,也详细地描述了喜儿头发白的过程,是喜儿痛诉封建主义社会的歌曲。由于故事发生在晋察冀边区,因此这首歌曲极好的吸收了河北地方民歌的精髓,欣赏者能发现大量河北梆子音乐的影子。这首歌曲的跳跃性较大,在宫音与徵音之间循环,整首歌曲风格粗狂却又不失细腻,整体风格的表现十分明显。想要较好地演唱这首歌曲,必须要学会运用多种演唱技巧,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情绪,切身想想白毛女唱这首歌的时候的心情,并将其表现出来。
二、恨似高山仇似海的听觉分析
(一)腔调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在《白毛女》问世之后,并不是由郭兰英来进行演唱的,但是郭兰英的演唱却是最让观众记住的,这是与郭兰英自身分不开的。由于她自身的戏曲基础牢固,能准确地演唱出秦腔的各种腔调。例如《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郭兰英就围观中展示了哭腔、控诉、说唱等唱法,将人物情感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步一步地推动剧情向前发展。歌词也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感情,简单地一个“好”字,就能将喜儿内心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这也是这个作品的精妙之处之一。
(二)润腔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在秦腔的演唱体系当中,主要通过润腔来表达各种艺术情感。在大量艺术作品的锻炼中,我国艺术家已经能较好地运用润腔唱法,并将其表现在舞台上的各个艺术作品中。
1.滑音:滑音所带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在多个地方都可见到滑音的使用。滑音能有效增强角色的形象程度,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滑音对剧情的发展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一般在剧情的转折中就会使用到滑音。在《恨似高山仇似海》中,演员就用上滑音来表现喜儿的情感变化,而用下滑音来表现喜儿内心无尽的愤怒,这种塑造角色的方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塑造出了一系列入木三分的角色。
2.颤音:颤音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环境。在《恨似高山仇似海》当中,演员使用颤音来演唱“喜儿”这两个字,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喜儿情感的变化,并且演员使用颤音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采取了微微颤抖的唱法,更传神地表现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颤音的演唱对歌唱者本身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颤音的演唱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演唱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气流,降低鼻腔内的气压,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破音的情况。而在我国歌唱家中,彭丽媛是使用颤音进行演唱的佼佼者。
三、《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演唱分析与处理
此曲一共分成92个不同的小节,不同的小节结合起来将整个白毛女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第一层次:
恨似高山仇似海,路断星灭我等待,
冤魂不断我人不死,
雷暴雨翻天我又来。
第二层次:
闪电哪快撕开黑云头,响雷啊你劈开天河口,
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你可知道我有万重仇!
山洞里苦熬三年整,我受苦受罪白了头!
第一层次是喜儿心理活动的体现,是喜儿面对封建社会的咆哮。在歌唱的时候,歌唱者必须要明白角色的实际想法,演唱要以角色的真实想法为基础。例如在进行第一层次的演唱时,应当加强”恨似高山”的声调,通过爆发式的演唱来增强情感表达,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演唱时要善用停顿,抑扬顿挫地表达出角色的感情。例如,“我等待”三个字看似简单,而在演唱时应当控制好力度,因为人物在剧情中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唱出来这首歌的,因此“我等待”三个字要显得更加抑扬顿挫。而“人不死”三个字就要将气息沉下来,或是一字一顿地唱出来,正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 在第二层次的朗读中,喜儿主要通过申诉的方式来进行诉说。整体的演唱以表现角色的情感为主,有必要时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肢体语言,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提出了较大要求。演员要抓住剧情中的重点,重视角色对旧社会,对地主的仇恨。有必要时可以适当突出中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突出黑暗的封建主义旧社会对人的压迫。
整个歌剧的第二部分一共有41个小节。乐谱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是中国戏曲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散板与摇板的循环来体现歌剧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次:
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 (说白)我是人!
大河的流水你要记起,我的冤仇要你作证,
喜儿怎么变成这模样,为什么问你不做声!
第二层次:
难道是霹雷闪电你发了抖,难道你耳聋眼瞎,
找不见我人影,我浑身发了白。
为什么把人变成鬼,问天问地都不应。
(说白)好
在这个语段当中,第一层次主要用来表现角色的疑问。这一语段的语气较轻,便显出了角色内心的彷徨。在演唱“我是叫你们”这一句时,不应当有停顿,而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演唱出来,直到后一句“糟蹋的喜儿”,语气一转,稍稍停顿之后使用颤音来唱出喜儿的话,才能准确将喜儿内心的悲哀与气愤传神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整部歌剧的核心价值观的展现。
整个第二层次应当以再问为主。与第一层次相比,演唱者要加强歌唱时的音量与语气,注意自己情感上的变化,能较为真实地展现原著中角色的感情。原著中使用了两个“难道”来体现喜儿悲愤的情感,在演唱这一唱段的时候,演员应当保证自己气息的匀称,从弱拍开始唱起,用重音来强调自己要表达情感的地方。在演唱“耳聋眼瞎”这一个词的时候,应当加强顿挫感,而在演唱“找不见我人影”的时候,则应当减小发音的力度。在演唱“我浑身发了白”这一句的时候应当将字段分开来处理,在演唱“我”的时候可以慢下来,用来展现主人公由于哭泣导致的吐字不清。接下来就可以渐渐地提升演唱的速度,来构造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情形。而在“白”字的演唱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发音进行装饰,从渐渐低沉的嗓音爆发为穿透性的破音,以展现角色心中的愤慨,实现剧情的升华。
作为《白毛女》中最为观众所喜爱与熟知的一个唱段,演员在演唱《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时候,应当根据剧情的走向与角色的心境来改变自己的歌唱手法,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演唱者的演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气息控制,还要能通过演唱技巧的变化来体现剧情的百转千折。本文的探讨给演员的表演做出了一定的指导,但是实际表演还需演员的自我调整,争取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歌剧《白毛女》音乐创作特性研究[J].艺术评论,2012,(12).
[2]殷琴.浅析中西方传统歌剧中的人文精神——以《奥菲欧》与《白毛女》为例[J].学术探索,2012,(09).
[3]陆华.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及署名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