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灸按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按摩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康复组32例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与针灸按摩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的中西药物治疗;入院时和治疗(25.10±5.1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运动功能评分(fugl-mever FMA)。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T指数、FMA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按摩康复组患者BI指数、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中西药物常规与针灸按摩康复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8)03-0257-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8.03.027
  脑梗死是常见多发病,由于病残率高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及时规范有效科学地治疗非常重要,能有效降低病残率。中西药物常规治疗与早期康复治疗(针灸按摩)方法能有效快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分组进行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和CT、MRI影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且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障碍的均为首次发病患者64例(偏瘫肢体肌力为1~3级不等),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男24例,女8例,年龄46~75岁,平均(62.45±5.43)岁,病程2~40h。对照组男26例,女6例,年龄46~75岁,平均(62.10±5.90)岁,病程2~36h。急性脑梗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版标准:安静情况下发病无明显恶心呕吐,但意识不清;CT或MR检查确诊;腰穿脑脊液无血性液体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脑梗死的中西药物常规治疗(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纤、脑保护剂、中药复方丹参等)并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即给予早期针灸(20~30分/次,1次/天),取穴原则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和肢体远、近穴及局部取穴相互结合;按摩(30~60分/次,隔天1次,每周3~4次)康复治疗,共4周。入院时收集和治疗(25.10±5.12)天后对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按患者综合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控制大、小便;能自己进食、穿衣、床椅转移、洗澡、行走等)、运动功能(肩、肘、膝关节运动及坐、立、站、卧等)评分来判别疗效。
  1.3疗效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AM的评级、评分:Ⅰ级(<50分)严重障碍;Ⅱ级(50~84分)明显障碍;Ⅲ级(85~95分)中度障碍;Ⅳ级(96~99分)轻度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法:良(>60分)部分帮助;中(60~41分)极大帮助;差(≤40分)他人服侍。
  1.4统计学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版對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P  2结果
  64例急性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分组治疗前BI指数、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指数、FMA评分均提高,康复组提高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脑组织血液供应发生局部障碍,出现缺血、缺氧引起的不可逆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并可引起肢体的偏瘫,因此对其及时规范有效的、科学的治疗非常重要。国外的研究已经证实脑梗死后能否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方法和患者梗死面积大小、位置密切相关。脑梗死后中西药物溶栓抗栓治疗非常重要,若病情允许早期联合针灸和按摩治疗,则能有效地促进肌力的恢复和肌肉运动神经系统控制的重建。临床观察结果证实,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元功能恢复的时间在损伤后的2~3月内,早期针灸、按摩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使患者平时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发挥代偿功能,使脑神经功能进行重新组织和再建。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辅助治疗主要目的是快速加强患侧肢体控制能力和矫正躯体的功能障碍;治疗时间国内外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和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左右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临床一般患者入院后第6~22周是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研究文献报道针灸治疗时间大约20~60分/次,1~2次/天。综合康复治疗的强度及时间根据评估患者病情轻重程度选择而定,以患侧为重点。本研究选择时间为患者梗死偏瘫常规治疗并评估临床症状有好转后48h左右。针灸治疗时间在上午,选用太冲、阳陵泉、足三里、手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可结合艾条灸,每次治疗20~30分钟,1次/天,但应避免心前区穴位。强度以患者舒适为主,每次治疗30~60分,隔天1次,每周3~4次,共治疗4周;推拿按摩时间在下午,对关节、肌肉轻柔缓慢地按摩推拿,对瘫痪肌予以按摩、轻捏,对拮抗肌予以安抚性的按摩放松,从远端及近端,轻重结合,并保持良好的瘫肢功能位置每次5分钟;对于重度瘫痪的肢体,屈肌和伸肌交替按摩,防止肢体深静脉血栓;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本文分组治疗后数据统计结果说明了常规中西医药物对脑梗死偏瘫治疗是基础,但联合早期针灸和按摩康复辅助治疗对偏瘫肌体肌力改善更加明显。这充分证明了早期针灸和按摩治疗能加速患者脑血流量的改善,促使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血流得以再灌注,使梗死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组织重组和代偿,促进受损脑组织神经细胞存活及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伴有偏瘫的患者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联合早期康复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和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行动脉超声的3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糖代谢是否异常分为观察组(糖代谢异常,200例)和对照组(糖代谢正常,100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及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侧支循环的开放途径分为三级,血流分级采用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评估系统,采用ELISA法测定MMP-9血清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EFLP)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凹蛋白_1(Cav_1)在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证实的CAD患者,其中合并T2DM患者94例,单纯CAD54例,另选取无冠状动脉病变及糖尿病1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av_1的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_CRP)及空腹血糖(FBG)。结果CAD合并T2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抑郁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中的的发生率,并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分析119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条件下抑郁发病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伴发抑郁与未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CHADS2评分与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分别予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按照评分分为三个亚组: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者(≥2分),比较两种评分体系对缺血性脑卒中(I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人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98例,CHADS2评分低危组56
期刊
[摘要]CYP2C19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中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是近年来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其基因多态性不仅影响心血管疾病中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反应性,而且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及在心血管疾病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C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住院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及分布规律,为提高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将10年期间本院死亡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010例纳入研究,收集整理其死亡资料后进行回顾性分层分析。结果 在1010例死亡案例中,其根本死因为缺血性脑卒中376例(37.23%)、出血性脑卒中325例(32.18%)、未分类脑卒中53例(5.25%)、脑卒中后遗症2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242例肥胖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观察组,118例)和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对照组,12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血压晨峰、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 (1)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4h平均舒张压(diastole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漶者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4例慢性DHF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组62例,对照组行抗心力衰竭常规疗法,在其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比对照组79.03%高(P2级;有效:部分症状消退,心功能改善>1级;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肠内营养(EN)剂瑞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分成瑞先EN组和瑞素EN组,各47例,分别按照患者的BMI计算所需热量,给予EN支持。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第7天、第21天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