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应当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对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提取写作因子,给学生以写作上的示范,既教阅读,又教写作,用好教材,大有裨益。
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在阅读层面的背后,蕴涵着关于写作的真谛。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真挚感情,虽然选材角度很小,但写得委婉动人,清新朴质。这对“苦于生活平淡、无话可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取材方面的借鉴
现在的学生自感生活面狭窄,生活空间小,没有多少可写的东西。且看《项脊轩志》的题材,它选取的都是家庭琐事、书斋生活、母子之情、祖孙之情,但都写得真切感人。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认识:创作的素材其实很多,就在看似平淡的生活里。只要用思考的眼光去观察,用多情的心灵去感悟,就一定能发掘到大量可写的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
二、立意方面的借鉴
展现内心世界,抒发真情实感,是人们创作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珍视友情乃至渴望爱情,却往往忽视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高尚的亲情。在学生的作文中,对亲情的抒写、赞叹常常显得很肤浅,甚至虚假,立意缺乏深度。而归有光却在文中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写得那样深沉缠绵,感人肺腑。究其原因,恐怕在于学生对亲情缺乏体验,情感投入不够。所以,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三、结构方面的借鉴
《项脊轩志》的内在线索是情线——作者对亲人、对生活环境的强烈感情,贯串始终。而学生作文常常无线索可循,结构松散。即使有线索,也往往似有似无,生拉硬扯。所以,可以启发学生在写作时,特别是在写作散文时,落实一个贯串全文的情感寄托物,能使文章结构疏而不散。
四、细节描写借鉴
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项脊轩志》就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作者内心的感情。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刻画了听见孩子啼哭而动了怜爱之情的年轻母亲的形象,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明代黄宗羲如此评价此文:“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由此,可以给学生写作方面的启示: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用心去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语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范例,教师应该用心去教,学生应该用心去学。阅读和写作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在阅读层面的背后,蕴涵着关于写作的真谛。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真挚感情,虽然选材角度很小,但写得委婉动人,清新朴质。这对“苦于生活平淡、无话可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取材方面的借鉴
现在的学生自感生活面狭窄,生活空间小,没有多少可写的东西。且看《项脊轩志》的题材,它选取的都是家庭琐事、书斋生活、母子之情、祖孙之情,但都写得真切感人。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认识:创作的素材其实很多,就在看似平淡的生活里。只要用思考的眼光去观察,用多情的心灵去感悟,就一定能发掘到大量可写的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
二、立意方面的借鉴
展现内心世界,抒发真情实感,是人们创作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珍视友情乃至渴望爱情,却往往忽视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高尚的亲情。在学生的作文中,对亲情的抒写、赞叹常常显得很肤浅,甚至虚假,立意缺乏深度。而归有光却在文中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写得那样深沉缠绵,感人肺腑。究其原因,恐怕在于学生对亲情缺乏体验,情感投入不够。所以,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三、结构方面的借鉴
《项脊轩志》的内在线索是情线——作者对亲人、对生活环境的强烈感情,贯串始终。而学生作文常常无线索可循,结构松散。即使有线索,也往往似有似无,生拉硬扯。所以,可以启发学生在写作时,特别是在写作散文时,落实一个贯串全文的情感寄托物,能使文章结构疏而不散。
四、细节描写借鉴
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项脊轩志》就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作者内心的感情。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刻画了听见孩子啼哭而动了怜爱之情的年轻母亲的形象,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明代黄宗羲如此评价此文:“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由此,可以给学生写作方面的启示: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用心去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语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范例,教师应该用心去教,学生应该用心去学。阅读和写作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