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审美;文化艺术;教育;精神生活;道德情感;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171 — 03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历史,倘若没有了文学、绘画、音乐、诗歌、舞蹈、人类没有了这样一些像空气和阳光一样的精神滋养,我们的世界将是何等苍白!翻阅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在古老的地层中这一切依旧魅力永恒。从远古文化到灿烂的文明。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到人们可以想象的各种形象。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到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些辉煌伟大的创造,承载着人类的痛苦与欢乐、平凡与伟大、光荣与梦想、蕴藏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动故事。在他们书写、绘画、雕刻、谱曲的笔端,自然的启示,人类的福音,生活的真谛,美好的愿景,被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如果没有这些赞美造化,关注人类文明发展,默默从事精神劳动的艺术家们,我们会如何去认知和感受美的价值与含义呢?马克思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文化艺术贯通古今、关注人生、探寻至美为我们开创了无限广阔的认知空间,使人类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情感,对人生价值的重新领悟。
早在民国初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治学理念,因为美育具有强大的启迪、教化的社会功能,关乎思想与眼界,年青一代人格培育与塑造。是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的生动体现。然而我们的审美与认知不可能是自然生发的,知识的获取,人格修为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然需要教育的引导启迪,学力的付出与培养,需要学会师法自然,观察和感悟生活,在前人的创造中丰富知识储备,在科学与审美阅历中获取智慧与能量!不断提升人格修养、个性气质。美的理想表现为人性对至真至善的崇高追求。对道德情感的敬重,对美的事物的生动表现。好的艺术作品怡情悦目,以情感人、已情动人,美学的特点在于形象化、感性化,从理论到实践,寓教于乐、内容丰富,从思想境界到行为方式留下印记,能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美育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是终生的学习!美可能是优美激扬的文字,山川俊秀的气势,跳动着生命的音符与旋律,创造着人类崇高境界的文字与绘画。美是人格的化身!我们自从来到这世上,就感受到美的召唤爱抚和启示。音乐使我们听觉获得了美的陶冶,绘画雕刻为我们视觉代来美感的享受,诗歌文字为我们揭示了美的真谛。自然为我们的生活铸造美的家园。物质的美、精神的美、现实的美、理想的美、具体的美、抽象的美,在这里生活、自然、物质、人生都具有了美的意味,活的灵魂!艺术没有国界,美也没有固定法则,所有的艺术大道相通。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是生活”的著名论断。狄德罗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据此他认为美在于人与万物之间构成的和谐关系。谈到美的表现,从内容到形式都离不开艺术,因为艺术代表着美的创造者。离开美的艺术或艺术拒绝了美都是不可想象的!美与人类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审美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外延,普及艺术教育,充分认识美的法则规律,探寻美的价值,揭示美与生活的本质,对于面向未来,培育德才兼备的年青一代,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老的中华文化,创造了延续数千年的辉煌。古代的审美教育,早在周朝时期就涵盖了礼、乐、器、书、骑、射等内容。至汉唐以来逐步演绎发展,进一步向文学艺术领域延伸,包括:唐诗宋词、绘画、雕塑、书法、曲艺、技艺、园林、工艺品等。世界上最精美的彩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玉器、石雕、制陶术、青铜冶炼技术,对天然材料的运用发挥得相当完美!流传千年的书法绘画备受世人瞩目。仅就中国艺术品的纹样也可以写一部历史。艺术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黄钟大吕,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其强大的理论活力表现在审美与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在哲学层面,东方先民对天地自然的理解,使我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文字书法与绘画,经过漫长的演进发展,表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和谐相生的理念,形成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先民世代传承的文化技艺中。要知道这背后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创造智慧,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气!古老的文明也影响到今天的西方世界。在近代,随着中西文化之间的深度碰撞与交融,哲学、文史、美学、艺术作为文化形态在自然科学、社会学、现象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延展深化。其社会文化属性,理论与实践内涵更为丰富多元,内容不断拓展,使审美教育成为人文学科知识系统建构的基础。虽然,审美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家庭教育源自于启蒙阶段,社会教育往往是片段的、松散的,无疑就人才培养而言,只有学校教育才是人生审美教育的主体与核心。美育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艺术教育,学校审美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深远的。美学、艺术鉴赏课程,正是为了呼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划设计全面实施的。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最可持续的精神资源,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的摇篮与基地,普及艺术教育要明确导向,引导当代大学生把弘扬、传承中国文化贯穿为一种理想信念,知识的坐标,人生的指引。这也是学生成长各个阶段认知、情感和身心发育成长的必然要求。普及美育已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思考。
当下,在一些文化领域,面对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对艺术创作恒常状态的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诱发了拜金主义、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出现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发展失衡的现象。美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一些人只热衷于谈论消费品牌、时尚风潮、却在淡化阅读、疏离欣赏、游戏人生。文化崇拜、技艺传承面临一定困境!书店逐渐被人遗忘,部分影视、电视、数字媒体为了收视率,弱化严肃艺术,已庸俗文化引发的各种功利化、实用主义倾向,炫耀浮夸之风屏蔽了美的真实朴素,很少有人思考为人生而艺术的问题。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不可小觑,对年青一代已产生了严重的社会误导!一些人失去道德的约束,审美的坐标,实在性的追求。百年树人教育为本,要充分意识到;普及美育不仅仅是形势需要,更是时代发展人才成长的需要。因此审美教育在当下更为迫切,更具现实意义。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文脉、传承技艺,在学习鉴赏前人伟大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健全知识结构,学会在阅读、欣赏、品鉴中温故知新,潜心积淀厚积薄发。还要敞开胸襟,已开放的文化视野,充分吸纳一切人类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在教學中,引导学生欣赏借鉴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涉猎古今,兼收并蓄,既有助于培养理性的认知又获得了感性的滋养。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对自我的升华与充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展自己,为我所用服务社会,真正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审美教育涵盖内容甚广,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从概念上;广义的审美教育包括:专业的美学教育与大众化的普及教育,狭义审美教育的范畴:其主要社会功能是培养从事专业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所进行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活动。比较而言,广义的审美教育强调的是对大众的普适性,已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欣赏、认知、理解和批评活动,已实现美育的社会功能。歌德在他的《谈话录》中写道:“美,其实是一种本源现象,它本身固然重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他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所以美学与艺术并不是纯粹的理性与抽象事物。从现象学角度看,自然物质世界本身就存在着美的构造与规律,波浪随风而动会形成美的节奏,植物花卉的造型往往是对称的、均匀的,优美的人体有着曲线的律动,变化的造型与姿态。“图像学”和逻辑语言中的几何构造原理也可以从花鸟虫鱼等动物形态中发现,图案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发源于此。审美属性的最基本因素,美丽的东西最简单的表现,往往是艺术语言的来源,例如在装饰建筑结构中,几何形式美的原理普遍适用于设计领域,对称渐变的连续性法则广泛应用于桥梁设计。科学与艺术在这里达成高度的默契与互补。事实上,自然现象往往是艺术创造灵感的来源。各重各样的美的事物原理、规律,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都在引导我们探寻其中。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有一段话:“审美的感官需要修养……借助于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在现实中美是什么?如何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美是博大深沉,美是恬静优雅,美在于人性,画家寄情于物风景才有了灵魂,人是美的创造主体也是感悟者。自然与生活则是艺术家创造美的源泉。所以美是生活。在艺术表现诸形式中,美是理性的崇高和感性的丰富。艺术的本质应该创造美,在文学、诗歌、音乐、绘画中充分认知与感受美的奥秘。揭示美的原理与内涵,为审美教学带来无限深广的开采界面。面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道德情怀,深厚人文素养的年青一代。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长远看,在高校公共教学平台,课程体系建设,通识教育、艺术课程设置,系列艺术欣赏板块、资源共享方面有针对性地完善体系建设,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学生打开文化视野,开启求知之门的需要。艺术教育有助于跨专业、跨学科之间的人文交流,已适应当代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情趣化发展之路。满足年轻一代求知探索的欲望。培养眼界开放,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知识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依然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
普及美育是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近年来,艺术鉴赏课程的调查反馈结果看:学生普遍认为,普及艺术教育,有助于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交叉互补,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通过学习开放了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感性化教学更能激发兴趣。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艺术欣赏中获得了感性的滋养。填补了知识的空缺,审美的观察、认知、感受力都有了明显提升。对广大教师而言,在艺术鉴赏教学中,既要强调大众性、普适性,更要明确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深度融合,從美的现象到美的本质、从自然的美到艺术对美的创造,都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形式丰富、内容健康、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应借助多媒体手段,网络开发、慕课平台等综合媒介不断更新,还要引入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历史、音乐等相关知识,融入多媒体、博物馆、艺术展览、音乐会等社会化综合形式,引导学生拓宽审美视角,系统掌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艺术审美的形式法则,原理要素,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论,提高思辨能力,避免形式主义、理论说教,使学生德育与美育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引领学生在人类创造的文化、历史、音乐、绘画的海洋中愉悦身心、身临其境,游历、浏览、赏读,陶冶、启迪、发现。思想在交流与对话中才能碰撞出火花,欲望在求知的海洋中才能充分激活。在信息量与深广度上力求严谨丰富、使学生在艺术的世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在知识传授上:力求学贯中西、古今纵横、深耕细作打牢基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互动、广闻博见、解读交流,不断扩展形式,已资源共享、掌上博物馆,虚拟空间感性化体验,尝试与名作对话等形式,做到感性而鲜活,生动而丰富接近时代生活,化美育为甘霖,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在“养正毓德”上下功夫,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开发美育播种的园林,主动承担好社会责任,使美育的生命之树,在艺术与审美的光合作用下根深叶茂蓬勃生长!使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更加自由宽广。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朱光潜译,1979.
〔2〕(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光潜译,2015
〔3〕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4〕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李新生,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J〕.艺术百家,2010,(02).
〔6〕田夏彪,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责任编辑:侯庆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171 — 03
一、寻源问道、立德树人、审美是完善人格教育的必修课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历史,倘若没有了文学、绘画、音乐、诗歌、舞蹈、人类没有了这样一些像空气和阳光一样的精神滋养,我们的世界将是何等苍白!翻阅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在古老的地层中这一切依旧魅力永恒。从远古文化到灿烂的文明。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到人们可以想象的各种形象。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到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些辉煌伟大的创造,承载着人类的痛苦与欢乐、平凡与伟大、光荣与梦想、蕴藏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动故事。在他们书写、绘画、雕刻、谱曲的笔端,自然的启示,人类的福音,生活的真谛,美好的愿景,被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如果没有这些赞美造化,关注人类文明发展,默默从事精神劳动的艺术家们,我们会如何去认知和感受美的价值与含义呢?马克思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文化艺术贯通古今、关注人生、探寻至美为我们开创了无限广阔的认知空间,使人类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情感,对人生价值的重新领悟。
早在民国初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治学理念,因为美育具有强大的启迪、教化的社会功能,关乎思想与眼界,年青一代人格培育与塑造。是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的生动体现。然而我们的审美与认知不可能是自然生发的,知识的获取,人格修为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然需要教育的引导启迪,学力的付出与培养,需要学会师法自然,观察和感悟生活,在前人的创造中丰富知识储备,在科学与审美阅历中获取智慧与能量!不断提升人格修养、个性气质。美的理想表现为人性对至真至善的崇高追求。对道德情感的敬重,对美的事物的生动表现。好的艺术作品怡情悦目,以情感人、已情动人,美学的特点在于形象化、感性化,从理论到实践,寓教于乐、内容丰富,从思想境界到行为方式留下印记,能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美育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是终生的学习!美可能是优美激扬的文字,山川俊秀的气势,跳动着生命的音符与旋律,创造着人类崇高境界的文字与绘画。美是人格的化身!我们自从来到这世上,就感受到美的召唤爱抚和启示。音乐使我们听觉获得了美的陶冶,绘画雕刻为我们视觉代来美感的享受,诗歌文字为我们揭示了美的真谛。自然为我们的生活铸造美的家园。物质的美、精神的美、现实的美、理想的美、具体的美、抽象的美,在这里生活、自然、物质、人生都具有了美的意味,活的灵魂!艺术没有国界,美也没有固定法则,所有的艺术大道相通。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是生活”的著名论断。狄德罗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据此他认为美在于人与万物之间构成的和谐关系。谈到美的表现,从内容到形式都离不开艺术,因为艺术代表着美的创造者。离开美的艺术或艺术拒绝了美都是不可想象的!美与人类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审美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外延,普及艺术教育,充分认识美的法则规律,探寻美的价值,揭示美与生活的本质,对于面向未来,培育德才兼备的年青一代,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秉持开放的文化视野,化古开今,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
古老的中华文化,创造了延续数千年的辉煌。古代的审美教育,早在周朝时期就涵盖了礼、乐、器、书、骑、射等内容。至汉唐以来逐步演绎发展,进一步向文学艺术领域延伸,包括:唐诗宋词、绘画、雕塑、书法、曲艺、技艺、园林、工艺品等。世界上最精美的彩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玉器、石雕、制陶术、青铜冶炼技术,对天然材料的运用发挥得相当完美!流传千年的书法绘画备受世人瞩目。仅就中国艺术品的纹样也可以写一部历史。艺术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黄钟大吕,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其强大的理论活力表现在审美与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在哲学层面,东方先民对天地自然的理解,使我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文字书法与绘画,经过漫长的演进发展,表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和谐相生的理念,形成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先民世代传承的文化技艺中。要知道这背后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创造智慧,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气!古老的文明也影响到今天的西方世界。在近代,随着中西文化之间的深度碰撞与交融,哲学、文史、美学、艺术作为文化形态在自然科学、社会学、现象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延展深化。其社会文化属性,理论与实践内涵更为丰富多元,内容不断拓展,使审美教育成为人文学科知识系统建构的基础。虽然,审美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家庭教育源自于启蒙阶段,社会教育往往是片段的、松散的,无疑就人才培养而言,只有学校教育才是人生审美教育的主体与核心。美育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艺术教育,学校审美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深远的。美学、艺术鉴赏课程,正是为了呼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划设计全面实施的。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最可持续的精神资源,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的摇篮与基地,普及艺术教育要明确导向,引导当代大学生把弘扬、传承中国文化贯穿为一种理想信念,知识的坐标,人生的指引。这也是学生成长各个阶段认知、情感和身心发育成长的必然要求。普及美育已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思考。
当下,在一些文化领域,面对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对艺术创作恒常状态的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诱发了拜金主义、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出现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发展失衡的现象。美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一些人只热衷于谈论消费品牌、时尚风潮、却在淡化阅读、疏离欣赏、游戏人生。文化崇拜、技艺传承面临一定困境!书店逐渐被人遗忘,部分影视、电视、数字媒体为了收视率,弱化严肃艺术,已庸俗文化引发的各种功利化、实用主义倾向,炫耀浮夸之风屏蔽了美的真实朴素,很少有人思考为人生而艺术的问题。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不可小觑,对年青一代已产生了严重的社会误导!一些人失去道德的约束,审美的坐标,实在性的追求。百年树人教育为本,要充分意识到;普及美育不仅仅是形势需要,更是时代发展人才成长的需要。因此审美教育在当下更为迫切,更具现实意义。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文脉、传承技艺,在学习鉴赏前人伟大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健全知识结构,学会在阅读、欣赏、品鉴中温故知新,潜心积淀厚积薄发。还要敞开胸襟,已开放的文化视野,充分吸纳一切人类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在教學中,引导学生欣赏借鉴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涉猎古今,兼收并蓄,既有助于培养理性的认知又获得了感性的滋养。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对自我的升华与充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展自己,为我所用服务社会,真正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三、丰富美育内涵,化美育为甘霖,普及美育的探索与实践
审美教育涵盖内容甚广,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从概念上;广义的审美教育包括:专业的美学教育与大众化的普及教育,狭义审美教育的范畴:其主要社会功能是培养从事专业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所进行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活动。比较而言,广义的审美教育强调的是对大众的普适性,已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欣赏、认知、理解和批评活动,已实现美育的社会功能。歌德在他的《谈话录》中写道:“美,其实是一种本源现象,它本身固然重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他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所以美学与艺术并不是纯粹的理性与抽象事物。从现象学角度看,自然物质世界本身就存在着美的构造与规律,波浪随风而动会形成美的节奏,植物花卉的造型往往是对称的、均匀的,优美的人体有着曲线的律动,变化的造型与姿态。“图像学”和逻辑语言中的几何构造原理也可以从花鸟虫鱼等动物形态中发现,图案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发源于此。审美属性的最基本因素,美丽的东西最简单的表现,往往是艺术语言的来源,例如在装饰建筑结构中,几何形式美的原理普遍适用于设计领域,对称渐变的连续性法则广泛应用于桥梁设计。科学与艺术在这里达成高度的默契与互补。事实上,自然现象往往是艺术创造灵感的来源。各重各样的美的事物原理、规律,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都在引导我们探寻其中。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有一段话:“审美的感官需要修养……借助于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在现实中美是什么?如何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美是博大深沉,美是恬静优雅,美在于人性,画家寄情于物风景才有了灵魂,人是美的创造主体也是感悟者。自然与生活则是艺术家创造美的源泉。所以美是生活。在艺术表现诸形式中,美是理性的崇高和感性的丰富。艺术的本质应该创造美,在文学、诗歌、音乐、绘画中充分认知与感受美的奥秘。揭示美的原理与内涵,为审美教学带来无限深广的开采界面。面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道德情怀,深厚人文素养的年青一代。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长远看,在高校公共教学平台,课程体系建设,通识教育、艺术课程设置,系列艺术欣赏板块、资源共享方面有针对性地完善体系建设,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学生打开文化视野,开启求知之门的需要。艺术教育有助于跨专业、跨学科之间的人文交流,已适应当代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情趣化发展之路。满足年轻一代求知探索的欲望。培养眼界开放,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知识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依然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
普及美育是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近年来,艺术鉴赏课程的调查反馈结果看:学生普遍认为,普及艺术教育,有助于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交叉互补,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通过学习开放了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感性化教学更能激发兴趣。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艺术欣赏中获得了感性的滋养。填补了知识的空缺,审美的观察、认知、感受力都有了明显提升。对广大教师而言,在艺术鉴赏教学中,既要强调大众性、普适性,更要明确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深度融合,從美的现象到美的本质、从自然的美到艺术对美的创造,都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形式丰富、内容健康、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应借助多媒体手段,网络开发、慕课平台等综合媒介不断更新,还要引入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历史、音乐等相关知识,融入多媒体、博物馆、艺术展览、音乐会等社会化综合形式,引导学生拓宽审美视角,系统掌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艺术审美的形式法则,原理要素,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论,提高思辨能力,避免形式主义、理论说教,使学生德育与美育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引领学生在人类创造的文化、历史、音乐、绘画的海洋中愉悦身心、身临其境,游历、浏览、赏读,陶冶、启迪、发现。思想在交流与对话中才能碰撞出火花,欲望在求知的海洋中才能充分激活。在信息量与深广度上力求严谨丰富、使学生在艺术的世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在知识传授上:力求学贯中西、古今纵横、深耕细作打牢基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互动、广闻博见、解读交流,不断扩展形式,已资源共享、掌上博物馆,虚拟空间感性化体验,尝试与名作对话等形式,做到感性而鲜活,生动而丰富接近时代生活,化美育为甘霖,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在“养正毓德”上下功夫,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开发美育播种的园林,主动承担好社会责任,使美育的生命之树,在艺术与审美的光合作用下根深叶茂蓬勃生长!使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更加自由宽广。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朱光潜译,1979.
〔2〕(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光潜译,2015
〔3〕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4〕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李新生,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J〕.艺术百家,2010,(02).
〔6〕田夏彪,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