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大连女骑警,人们便会想到她们身穿漂亮警服,骑着高大骏马巡逻的英姿;每当人们看见飒爽的女骑警值勤时,总会送上敬佩或羡慕的目光;很多外宾、游客来大连,最想看到的就是大连女骑警。女骑警是滨城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大连美丽名片和文明窗口。为了解女骑警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享有“华夏警花第一骑”美誉的大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女子骑警大队。
马背上盛开的玫瑰
大连女子骑警大队的训练基地座落在青山脚下,记者去采访时正值仲秋时节,尽管那天上午天气有些凉爽,但阳光却格外灿烂,照在脸上感觉有点火辣辣的疼。一进训练基地大门,记者便看见20多位女骑警正在接受严格的队列训练。她们个个身穿防摔服,腰挎马刀,脚蹬马靴,头戴警盔,昂首挺胸骑在警马上,显得十分威武。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都是20岁出头的阳光女孩儿。她们当中很多人热汗淋漓,却没有见到有人脱帽敞怀,一看便知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队伍。女子骑警大队大队长宋欣和政委谷彩玲告诉记者,这些姑娘是新招录的第6批女骑警,她们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后,头一天参加大队的日常训练。
“大连女子骑警大队于1994年12月成立,是全国公安机关成立最早的一支骑警队伍。”大队长宋欣和政委谷彩玲向记者介绍,女子骑警大队现有民警59人,平均年龄27岁,共有英纯血警马100匹,主要担负繁华场所路段的巡逻、礼仪警卫、礼仪展示等多项任务。按照“最高标准、最佳形象、最严要求、最硬作风” 的要术,大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全力打造精品骑警队伍,经过6代“骑警人” 的拼搏进取,女骑警己经成为大连市的亮丽名片和文明窗口。
记者到基地采访当天上午,正赶上有两名新骑警第一次参加巡逻,大队领导便安排记者随从采访。记者观察发现,那天这群充满青春活力的集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刘泊涵和曲静雅两个女孩儿,因为二人是24位新骑警中最先出警执行巡逻任务的,而且地点又是市政府门前的人民广场,那可是景美人多的地方,看得出她们两个人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记者跟随4位新老女骑警走进马厩,目睹她们各自牵出自已的爱马,像对待心爱的孩子似的,一番精心打理之后,才牵着马登上警用运马车。
“我就是在人民广场看到女骑警后,才有了当女骑警的梦想的。” 在运马车上,24岁的刘泊涵告诉记者,她在大连工业大学所学专业是国际经济贸易,毕业就到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做人事专员。大学毕业到效益好、待遇高的全球知名企业做“白领” ,是许多大学生的梦想,可她不甘心,偏要当一名女骑警。得知公安局公开招聘女骑警的消息,她觉得难得的机会来了,赶紧报名参加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如愿以偿。“我笔试第二,面试及综合成绩第一。”说这话时,她的脸上写满自豪,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今年6月,刘泊涵和其他新招收的女警走进了骑警训练基地,开始了三个月的封闭训练。这些细皮嫩肉的女孩子都是家中独生女,谁也没想到训练是那么艰苦。“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训练,炎炎烈日下摸爬滚打,日落才疲惫而归,那些日子里,我们这些女孩们都忘记了自己娇气的一面,变得比小伙子还能吃苦。体能训练方面更是严酷,长跑由最开始的800米测试,到慢跑2000米,再到后来的3000米冲刺,每个人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大队还为我们请来跆拳道教练,每次压腿的时候都有一半的人疼的掉眼泪,高压力高强度的训练让我们在三个月里几次处于崩溃边缘。姐妹们常常说,这三个月仿佛三年那么长,把20年的苦全吃了。”刘泊涵笑着说。
“我们过去特别羡慕女骑警,可当上了女骑警才知道当个合格女骑警真的不易。刚看到大马时,我们很多女孩子不敢接近,恐怕它突然咬我们一口或踢我们一脚,可当上女骑警了怕马怎么行,就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接近它,直到骑上马背走几圈后才不那么怕了。由最初的怕马,溺爱马,变成现在理性对马,成功培养了与马达成的默契,也出色的完成了打理马,马上礼仪,马场马术,打圈等内容的学习,在考核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三个月的新警封闭集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我们变得坚强,马术训练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组不成骑警,只有一个方队才是骑警,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军事化管理让我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义。在骑警大队这个大熔炉里历练铸造下,我们再也不是孩子,而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了。”刘泊涵感慨地说,“虽然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每一位女骑警正是得益于这份苦,才有今天为世人称道的一身好骑术!我们以师姐们为榜样,努力成为第六代骑警人。”
说话间,我们乘坐的运马车驶近人民广场,女骑警们认真整理着装,做好了下车骑马巡逻的准备。运马车刚一停稳,四位女骑警便迅速下车,动作麻利地打开汽车侧门,从车上牵下各自的爱马,披挂整齐后,随着一声“上马” 的口令,四位新老骑警整齐划一地骑上马背,然后驾驭骏马排成纵队开始巡逻。记者放眼望去,碧蓝的天空白云飘动,宽畅的广场绿草如茵,漂亮的警花骑着血统纯正的高头大马列队巡逻,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四位女骑警穿着警服,骑着骏马在广场上一亮相,便引来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目光。不少人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拍照,两位外国男子边拍照边喊ok。人们在近距离拍照的时候,女骑警们给予配合,有人抚摸马匹拍照,她们也给予配合,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记者看到一对中年男女兴奋得像孩子似的,拿着摄像机和照相机鞍前马后跑来跑去,从各个角度拍摄女骑警。临近中午,女骑警巡逻结束离开广场返回基地了,两个中年男女仍然停留在广场上,久久不愿离去。记者上前采访得知,原来两个人是夫妻,从山东淄博来大连旅游,听说女骑警上午在人民广场巡逻,两个人一大早就赶到人民广场等待,就为一睹大连女骑警的风采。这对夫妻告诉记者,他们的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都想看看大连女骑警,夫妻俩便忙着拍摄女骑警的飒爽英姿,准备带回去制成光碟送给大家。紧接着,记者又采访了几位市民,并争求对女骑警的看法,他们认为女骑警广场巡逻既是警又是“景” ,不仅为旅游城市大连增光添彩,更是树立了警威,提高了大连亲民力度,一致表示喜欢女骑警这样亲民的警察。
忠诚用奉献诠释
平时人们只看到了女骑警“风风光光” ,却不了解她们的酸甜苦辣。记者采访才发现,在女骑警美丽光环的背后,她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做出了太多鲜为人知的奉献。马的智商相当于六岁的儿童,像孩子似的有时很调皮,有时非常老实,有时又喜怒无常,对马过于溺爱它就不听话了,见草就吃,有时甚至还咬人。对马管教过于严厉,它就会变得胆小,无法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因此必须掌握好对马爱的尺度,为了让马听从骑手的安排,甚至还要和马斗智斗勇。
大连女子骑警大队发展至今,使役的警马均为香港赛马会无偿赠送的英纯血赛马。这种烈性马性子急躁,容易受惊,调教困难,刚来时马的状态都不好,看见汽车都害怕,调教每批马的重任都由经险丰富的历代老骑警承担,困难与危险可想而知。把一批批赛马调教成注重技巧和胆量的马术警马,老骑警的确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水、血水和泪水。用女骑们的话说,教学马是老骑警用身体练出来的,现在是老骑警教新警马,老警马教新骑警。记者采访时得知,2000年参警的老骑警还在调教新马,一匹警龄最大的警马培养出三批骑警了,现在又在培养新招的第6批女骑警。
队形是骑警训练最多的科目之一。马是大型动物,人要把马训练成和人一样队列中的尖兵,把队列意识传递给马,要马贯彻执行,让马走出点,走出线,走出面并非易事。大连的女骑警们通过采取增强人马亲和、环境适应训练等措施,使这些赛马逐步达到了队形所要求的标准。在礼仪接待和队列表演中,队列口令员是个重要角色,她的口令不仅给人下,还要让马有所反映,所以口令员工作前提必须熟悉每个队员的特点,熟知每匹马的个性。大队的口令员几乎队里所有的马都骑过,为的就是知道它们的脾气。
速跑,是马术中考险骑手勇气和智慧的一项运动。女性很少参与这项运动,而速跑却是女骑警必须训练的科目。为了掌握这一骑术技能,大连女骑警克服天生恐惧的心理障碍,历经无数次摔伤,练就出精湛的骑术。
如果说“速跑” 训练还有规律可循的话,那么“障碍” 训练却是技术、智慧、胆量的综合反映。论越障技术,大连女骑警敢与男马术选手媲美,那是她们用智慧、汗水甚至血水换取的成果。骑在马背上驾驭马匹跨越连环障碍快速奔跑,那可不是容易的事,一旦出现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但在高难度又危险的训练面前,没有人退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在“摔下了马,再站起爬上马背”的轮回中提高了骑术。王霖曾在辽宁省首届马术障碍邀请赛上,技压群芳,获得专业组个人第一名,她所骑的警马还获得“辽宁马王” 的称号。
有多少光彩,背后就有多少汗水。女骑警一年四季坚持每天四小时训练,夏天气温30度,马背上就40度以上高温,本身马再运动,马的身体温度会更高,由于训练时间长,许多人大腿内侧被磨破皮、磨出了水泡儿。为了坚持训练,有的人偷偷用上了尿不湿。夏天训练场地洒水一会就干,大风一刮起来,有人嘴里肚子里都吹进了沙子。冬日刺骨寒风中,她们依然坚持训练……虽然骑警的训练特别艰苦,当女骑警付出的太多,但建队以来没有一个女性畏缩退出,高强度的训练让她们变得更加坚强。
能和马很好配合的前提是爱马。大队要求全体警员对所有服役的马匹都能驾驭,因此过一段时间就调整马型,女骑警们都与自己所骑的爱马处出感情了,一时接受不了换马,每到此时就难免出现与爱马难舍难分的感人情景,有的女骑警甚至搂着爱马的脖子呜呜地哭。女骑警除了职业的特殊性之外,生活上和同龄女性没什么两样,都有个共同爱好—— 逛街。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她们闲暇时间太少了,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集训时甚至两三个月吃住在基地,作母亲的骑警因为没有更多时间陪孩子,时间一长,有的孩子与母亲都疏远了。为了骑警工作,她们克服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骑警这个特殊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无怨无悔写人生
谁能想到,女骑警几乎人人身上都有伤,甚至多人受伤后留下了后遗症,更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有两名老骑警和一名新骑警因重伤被鉴定为伤残,成了有残疾证的女骑警。
史倩雯是一个性格开朗,快人快语的漂亮女孩儿,一见面就给人一种无忧无虑特别阳光的印象,脸上总是绽放着美丽的笑容。那是2009年5月的一天,她在训练一匹难驾驭的烈马时,马与人一起侧身倒地,近千斤重的大马压在了她的身上,致使她身受重伤。“刚倒地时胸部以下没了知觉,过了一会感觉全身麻木,又过了一会浑身剧痛难忍。”史倩雯讲起往事滔滔不绝,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仿佛讲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的受伤经历,“我被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骨盆错位粉碎性骨折、盆腔有积液、四五腰椎横突骨折。医生看我被马摔成重伤,就对我说:‘放心吧,回去后好好收拾那匹马。’我一听要收拾我的‘宝贝’ ,忙说:那可不行,它也不是故意的。”
当记者问她那匹马把你摔残了,你为什么还要保护那匹马时,她一脸认真地说,“警马就是我们亲密的伙伴,看它们训练受累我们都心疼,打我们的‘宝贝’我们可不让。”看出骑警姑娘们都与警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她们再生气也舍不得打马,举起马鞭在马眼前晃了晃,就算是教训爱马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宝贝”一词,是女骑警们对爱马的通称,是每天挂在她们嘴边最多的口头语。
在讲述在医院做手术过程时,史倩雯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告诉记者,手术前医生要求家长在同意书上签字,她的父亲不敢签字,最后是母亲签的字。要做手术时,医生鼓励她说,你是警察一定要坚强,手术时喊叫被父母听到了,父母会更心疼更难过的。史倩雯听懂了医生的话,手术时,她把枕头放在头上,嘴里咬着毛巾,双拳紧握,强忍着疼痛,在心里不住地告诫自己:史倩雯啊史倩雯,你决不能喊不能叫,你不能再让父母为你揪心难过啊!史倩雯啊史倩雯,你己经长大了,你是一名警察了,你一定要坚强、再坚强!……
可疼啊!就是男人也难以控制因牵引手术疼痛不喊不叫,何况史倩雯才是个20岁出头的女孩儿。可手术自始至终她没吭一声,医生护士都夸她“比男人还坚强”。“手术针扎到肉时还可以忍受,可扎到骨头特别疼痛。”提起那次牵引手术,史倩雯仍然心有余悸。
手术后躺在病床上,史倩雯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伤残了,想到自己以后不能骑马执行任务了,心里难过极了。那天深夜,她忍不住对陪护的父亲说:“要是一场梦就好了!”父亲和在场的人听到史倩雯的这句话后,无不为之落泪。可现实毕竟是现实,史倩雯还是不得不勇敢面对,当时医生还告诉她,以后生孩子不能自产,必须得剖腹生产,骨盆的钢钉只能有孩子以后才能再次手术取出。手术两年多时间了,至今钢钉还在史倩雯的身体内,阴雨天她的伤处总是隐隐作痛。住院期间,史倩雯看到每天两个民警陪护,大队领导怕她吃的不好还派人送饭,她的心里很是不安。为了给大队减少些麻烦,为了给大队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她做决定出院回家疗养。“只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出院时我还是平躺不能动,是躺在担架上回家的,半年后才在父母搀扶下勉强下床走动……”
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可爱的警察!听着史倩雯的感人讲述,看着面前这位善良又坚强的女孩儿,我的心里涌起一股崇敬之情。经治疗史倩雯基本康复,但因身体原因不能再骑马巡逻了,已转到大队办公室做内勤工作。可她舍不得离开爱马,经常抽空去马厩或训练场看看心中的“宝贝” ——警马。采访中得知,史倩雯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事业编制,而是一名合同制警察,每三年签一次合同,月工资还不到两千元,像她这样的合同制女骑警,队里还有十多位。今日当骑警,明日去何处?当记者询问合同制女骑警们这个问题时,她们的回答竟然那么一致,又那么简单:没有考虑以后的路,只想着当一天警察就站好一天的岗。
“我们是小伤不断,大伤也难免,最倒霉的应该是我吧,不仅受过两次大伤,还被马咬了两次。”听说记者采访,外向开朗的殷丽撩起衣服露出胳脯上的伤痕,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有意思的是,同一匹马咬了她两次而且两次都咬在了胳膊的同一处。第一次发生在前年的一天,殷丽牵着自己的爱马从另一匹警马前走过时,不知什么原因,那匹马突然咬了她的胳膊一口,疼得她“哎哟” 一声跳出多远,手捂着胳膊伤处流出了眼泪。笫二次是不久前,殷丽巡逻归队后饮马时,还是上次咬她的那匹马,走过来冷不防又咬了她胳膊一口,巧的是又咬在了被它上次咬伤的同一处,伤处立刻肿的像馒头。“它可能就看中我胳膊这块肉了吧。”殷丽笑着说,“我是又流血又流泪”。
殷丽是第4代女骑警,入警己经七个年头了。谈到两次大伤,殷丽竟流泪了。她说,一次是她与马配合跳AB联组障碍时,马受惊将她从马背上甩下,直接摔在栏杆上,致使眉骨骨折。还有一次训练时,她被所骑的马甩落在地上,医院诊断腰横突骨折。由于长年在训练场上摔打,致使殷丽腰椎间盘突出,而且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当听到医生提醒她大小便失禁了赶快来医院的话后,她被吓哭了。医生同时还告诉她伤情将影响结婚后生孩子,建议她生孩子时剖腹产,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以后不能骑马了。“现在坐时间长了就得勤换姿式,更不能站立时间长,右腿经常麻木。”她很无奈地说。记者采访发现,老骑警中很多人有腰病,医生建议她们多静养、少运动,她们说我们骑警工作就是运动,不工作怎么行啊。
一中队队长徐珩是第3代女骑警,参警以来受过多少次伤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几次受大伤情况。第一次重伤发生在2002年,徐珩调教从香港新运来的一匹马时,马受惊了驼着她跑了好几圈,最后把她甩到地上,人当场休克,致使脑出血和柱网膜出血。2005年在一次训练时,徐珩从马头上飞过,重重地摔在了铁栏上,致使腰横突骨折。2007年在一次越障训练时,徐珩从马背上摔下,头砸到了障碍杆上,头盔摔碎,致使她的锁骨严重骨折。“那次没有头盔保护的话,我的脑袋就摔碎了。”颇有些大将风度的徐珩笑着说,“可以说,我们是高危行业,一次次精彩表演里面凝聚着的不仅是女骑警们的汗水,也有血水。我们既然选择了当骑警,就不能怕流血和牺牲,必须成为一名业务精、技术强的优秀骑警。一个骑警若骑不好马,那她永远不能称之为骑警。”老骑警介绍说,徐珩2007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典礼仪官的时候,左臂手术后的钢板还没拆除,她就毅然站出来赴京参加了活动。新骑警说三个月集训期间,师姐徐珩一直陪着她们一起摸爬滚打,指导训练时她自己总是站在烈日下,而把背阴的一面留给师妹们。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年轻的女骑警们也不例外,可她们当中有几位因脚伤不得不与高跟鞋永远“拜拜” 了,范磊就是其中一个。范磊今年30岁,是第3代女骑警,在马背上工作8年。2001年在一次场地表演时,突然马失左前蹄摔倒,范磊的腿被马压在身下,因脚在马蹬子里没来得及抽出,致使她的左脚骨骨折并有碎片。那次范磊的脚受伤后,恢复两年多时间她才重新回到马背上。
“回想起什么事儿都行,就不愿回想受伤的那段事儿,一想起受伤的那段事儿就想哭。”说到这儿,范磊的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范磊那次受伤被送到医院后,医生疏忽大意竟然没检查出她脚里的骨头碎片,过了三个多月换了家医院检查才被发现,可想再做手术取出骨片己经晚了,因为遗留的骨片己经被筋包盘长在肉里了,医生说如果手术失败了的话,那你就不能行走了。手术万一失败就不能走路了!?那不就告别骑警工作岗位了吗!?……一番复杂的心里斗争后,范磊最后还是放弃了手术。“那片碎骨在我的脚背肉里已经存在十年了,左脚背明显比右脚背高,不敢穿高跟鞋,不能长时间走路,不能提重物,走坡路更难,最怕踩到石子等硬物,一到阴雨天脚就疼痛。”她边流泪边笑着说,“我今生就与高跟鞋告别了,只能看着别人穿了。”她多么渴望自己也能穿着高跟鞋,像同龄女人一样假日趟佯在大街、商场,展现自已模特般身姿,尽享女人应有的快乐啊!然而,这却成了她的奢望。永远让她心痛的是,一次意外脚伤却剥夺了她今生穿高跟鞋的自由和权利。望着面前流泪又微笑的范磊,记者真想送她几句安慰的话,却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合适,只觉得鼻子酸酸的,眼泪总要流出来。尽管范磊自己受伤留下了后遗症,己经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可她这位当师姐的更牵挂的是师妹们,她说:“骑警受伤是家常便饭,我得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师妹们,尽量减少受伤次数,最希望她们谁也别受伤。”
2011年对于24岁的刘晓楠来说,是无比幸运的一年,也是无比残酷的一年。幸运是因为在这一年,她参加公安局公开招聘当上了令人羡慕的女骑警。所有新招收的新骑警中,只有她不是土生土长的大连姑娘,招聘规定只有大连户口才可以报考女骑警,她虽是地地道道的盘锦市人,但她从大连的高校毕业就把户口落在了大连,因此赶上了当警察的难得机会。残酷是因为在这一年集训期间,准确说,今年8月31日,她给马打圈调教马时,马受惊突然向另一个方向奔跑,她拉马僵绳的右手两个手指粉碎性骨折。当骑警三个月不到就受重伤,刘晓楠深感自责,经常悄悄的流泪,默默地责备自己:我咋这么不争气,这么不争气呀!……
虽然刘晓楠不能骑马参加训练了,但她总是出现在训练场旁,可怜巴巴地观看战友们训练。“我不能亲自实践,看看也学点,不能脱离集体。”她说这些话时,眼睛里噙着泪,“我真希望手伤快点好,做梦都想和大家一起骑马训练。”
采访当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受伤后第一天上班的赵静,她是按“一警多能”要求驾驶摩托车训练时摔倒受伤的,右脚骨折休了近5个月时间。记者得知还有一位受伤女骑警正躺在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走近大连女骑警,也走进了她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感受到了她们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她们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更让记者感动的是,当问她们受伤致残后悔不后悔时,她们异口同声回答:骑警是我们钟爱的职业,因为喜欢,所以不后悔!
为滨城增光添彩
“你写我们女骑警,可别忘了写甘当绿叶的宋健副队长啊。”采访时从队长、政委到普通警员都如此对记者说。作为女子骑警大队负责训练工作的一名男警,副大队长宋健被誉为“鲜花丛中的一片绿叶”。 宋健从警17年来,为女子骑警大队培养了五批,累计五十多名出色的女骑警和十余名优秀的教练员,训练调教出近百匹警马,并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大连骑警特色的马房管理、马匹调教、警员训练模式。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宋健的身影,多少次他挺身而出拦惊马,多少回他不顾安危训烈马,有苦他一马当先,有累他当仁不让,常常一连几个月吃住在队里,指导新警训练和新马调教工作,使一匹匹刚烈的赛马在最短时间内转变成为优秀的警马,使一个个年轻软弱的女孩儿在最短时间转变成为出色的女骑警。
谈到大队的女骑警,宋欣大队长和谷彩玲政委总是赞不绝口,说她们克服困难、苦练技能很不容易。是啊,只有真正从事了这份职业才能体会这其中的艰辛,记者采访中就己经感受到了女骑警们付出的辛劳,更从她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可贵的甘于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
2004年10月15日,大连女骑警代表全国公安骑警参加了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受到公安部的通令嘉奖,女骑警代表徐珩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其实,在这次精彩表演的背后,女骑警们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参加进京表演的23名女骑警几乎都有腰伤、晒伤和湿疹,王丹训练时脚被马踩伤,脚背肿得像馒头似的,但她用凉水冲一下,就穿上胶靴忍痛继续训练,没有缺席过一次训练。北京演练结束回到大连后,王丹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因治疗不及时,两脚趾骨缝间隙己径变大了。得到去北京集训的通知,当母亲的撇下吃奶的孩子就走,当三个多月后回到大连时,孩子都不认母亲了。在北京郊外进行演练时,王莉所骑马匹突失前蹄,把她从马上摔到地上,致使颈椎挫伤。为了保证汇演这天方队万无一失,王莉只好带着颈套坚持演练,每次都靠队友连推带拉才能骑上马背。骑警们在北京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训练时,谁也没有料到,9月24日,上级通知演练的队形要临时改变,由原定的21人上场改为23人。所有队员不禁倒吸口凉气,因为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整个方队连一个候补也没有了,这意味着不能有一人受伤掉队,不能有一点差错出现。距离汇报演练日只有近二十天了,骑警们承受着心理压力,重新排练新的受检队形。10月15日下午3时30分,大连女骑警以饱满的面貌、精湛的骑术,在1分22秒内走过了72米长的阅兵道,博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作为一名骑警不容易,作为一名妈妈骑警更不容易,一边要兼顾家庭和孩子,一边又要克服困难完成好工作。女骑警马莹莹在生下孩子五个月时,她就狠下心来给孩子断了奶,回到工作岗位参加训练。2007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一周年倒计时庆典上,马莹莹与战友应邀担任礼仪官,为了进京完成集训和正式演出任务,她把出生仅14个月的孩子交给了婆婆,当她与战友出色地完成任务返回时,孩子却不理她这个妈妈了。
“我要再上马!”这是女骑警丛琳刚结束哺乳期上班第一天就向领导提出的要求。虽然丛琳两年没有骑上马背训练了,但她考虑到大队正需要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民警,没等到孩子过一周岁生日,她就提前上班重现训练场了,照料孩子的任务都落到了公公和婆婆身上。经过刻苦训练,她己成为集速跑、队形、障碍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业务能手,被称为大队的“中流砥柱” 。“我觉得欠公公、婆婆太多了,只能以后报答了。”丛琳十分愧疚地说。
生孩子做母亲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可有多位女骑警结婚多年也没要孩子,她们说:怀孕就不能骑马了,生孩子肯定影响工作,我们的职业特殊,应该以事业为重,还是往后拖拖吧。
随着岁月流逝,女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畏艰难、勇于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炎炎夏日,她们强忍马背上40多度的高温,苦练技能;数九寒冬,她们紧挺在马背上迎着凛冽的北风,驰骋沙场。在2005年辽宁省首届马王杯马术障碍赛上,大队参赛骑警以最佳的状态参加了比赛,获得了专业组A组的团体冠军,专业组个人第一名。2007年大连女骑警以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国内外广泛的影响力,被中国马业协会聘为理事。2007年9月27日,女子骑警大队派出骑警9人9马参加了世界夏季特奥会火炬传递仪式。2007年8月8日,5名女骑警担任礼仪官参加了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庆典活动,并于2008年3月31日,参加了隆重的奥运礼品赠送仪式,亲手将奥林匹亚市赠送的奥运礼品送到刘长春次子的手中。……
正是这一代代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年轻女骑警,创下了巡逻执勤3千余次,完成受检任务700余次的佳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正是这一批批不怕吃苦、爱岗敬业的年轻女骑警,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首脑、政要的亲切检阅和视察,也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16年来,大连女子骑警大队荣获50多项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三次,先后被全国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等光荣称号。2011年11月16日,大连女骑警当选为大连市“警界先锋——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 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
面对崇高的荣誉,为了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女骑警们不仅维护社会治安,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福利院和特困学生的家里送温暖,到火车站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成为大连公安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形象大使”,市民亲切地把女骑警称为 “一道亮丽的城市名片”。 今年年初,大连市副市长王立科专程到大连女骑警基地调研视察,并对女骑警提出了殷殷厚望:“你们是‘景’ 更是‘警’”。 如今,大连女骑警正在努力进行摩托车训练、骑警防暴演练以及执法知识培训,逐步扩大巡逻区域、增加勤务方式、增强执法服务本领,全力打造“一警多能” 的公安骑警典范队伍。她们将用自己美丽的青春和更加辉煌的业绩,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马背上盛开的玫瑰
大连女子骑警大队的训练基地座落在青山脚下,记者去采访时正值仲秋时节,尽管那天上午天气有些凉爽,但阳光却格外灿烂,照在脸上感觉有点火辣辣的疼。一进训练基地大门,记者便看见20多位女骑警正在接受严格的队列训练。她们个个身穿防摔服,腰挎马刀,脚蹬马靴,头戴警盔,昂首挺胸骑在警马上,显得十分威武。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都是20岁出头的阳光女孩儿。她们当中很多人热汗淋漓,却没有见到有人脱帽敞怀,一看便知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队伍。女子骑警大队大队长宋欣和政委谷彩玲告诉记者,这些姑娘是新招录的第6批女骑警,她们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后,头一天参加大队的日常训练。
“大连女子骑警大队于1994年12月成立,是全国公安机关成立最早的一支骑警队伍。”大队长宋欣和政委谷彩玲向记者介绍,女子骑警大队现有民警59人,平均年龄27岁,共有英纯血警马100匹,主要担负繁华场所路段的巡逻、礼仪警卫、礼仪展示等多项任务。按照“最高标准、最佳形象、最严要求、最硬作风” 的要术,大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全力打造精品骑警队伍,经过6代“骑警人” 的拼搏进取,女骑警己经成为大连市的亮丽名片和文明窗口。
记者到基地采访当天上午,正赶上有两名新骑警第一次参加巡逻,大队领导便安排记者随从采访。记者观察发现,那天这群充满青春活力的集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刘泊涵和曲静雅两个女孩儿,因为二人是24位新骑警中最先出警执行巡逻任务的,而且地点又是市政府门前的人民广场,那可是景美人多的地方,看得出她们两个人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记者跟随4位新老女骑警走进马厩,目睹她们各自牵出自已的爱马,像对待心爱的孩子似的,一番精心打理之后,才牵着马登上警用运马车。
“我就是在人民广场看到女骑警后,才有了当女骑警的梦想的。” 在运马车上,24岁的刘泊涵告诉记者,她在大连工业大学所学专业是国际经济贸易,毕业就到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做人事专员。大学毕业到效益好、待遇高的全球知名企业做“白领” ,是许多大学生的梦想,可她不甘心,偏要当一名女骑警。得知公安局公开招聘女骑警的消息,她觉得难得的机会来了,赶紧报名参加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如愿以偿。“我笔试第二,面试及综合成绩第一。”说这话时,她的脸上写满自豪,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今年6月,刘泊涵和其他新招收的女警走进了骑警训练基地,开始了三个月的封闭训练。这些细皮嫩肉的女孩子都是家中独生女,谁也没想到训练是那么艰苦。“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训练,炎炎烈日下摸爬滚打,日落才疲惫而归,那些日子里,我们这些女孩们都忘记了自己娇气的一面,变得比小伙子还能吃苦。体能训练方面更是严酷,长跑由最开始的800米测试,到慢跑2000米,再到后来的3000米冲刺,每个人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大队还为我们请来跆拳道教练,每次压腿的时候都有一半的人疼的掉眼泪,高压力高强度的训练让我们在三个月里几次处于崩溃边缘。姐妹们常常说,这三个月仿佛三年那么长,把20年的苦全吃了。”刘泊涵笑着说。
“我们过去特别羡慕女骑警,可当上了女骑警才知道当个合格女骑警真的不易。刚看到大马时,我们很多女孩子不敢接近,恐怕它突然咬我们一口或踢我们一脚,可当上女骑警了怕马怎么行,就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接近它,直到骑上马背走几圈后才不那么怕了。由最初的怕马,溺爱马,变成现在理性对马,成功培养了与马达成的默契,也出色的完成了打理马,马上礼仪,马场马术,打圈等内容的学习,在考核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三个月的新警封闭集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我们变得坚强,马术训练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组不成骑警,只有一个方队才是骑警,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军事化管理让我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义。在骑警大队这个大熔炉里历练铸造下,我们再也不是孩子,而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了。”刘泊涵感慨地说,“虽然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每一位女骑警正是得益于这份苦,才有今天为世人称道的一身好骑术!我们以师姐们为榜样,努力成为第六代骑警人。”
说话间,我们乘坐的运马车驶近人民广场,女骑警们认真整理着装,做好了下车骑马巡逻的准备。运马车刚一停稳,四位女骑警便迅速下车,动作麻利地打开汽车侧门,从车上牵下各自的爱马,披挂整齐后,随着一声“上马” 的口令,四位新老骑警整齐划一地骑上马背,然后驾驭骏马排成纵队开始巡逻。记者放眼望去,碧蓝的天空白云飘动,宽畅的广场绿草如茵,漂亮的警花骑着血统纯正的高头大马列队巡逻,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四位女骑警穿着警服,骑着骏马在广场上一亮相,便引来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目光。不少人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拍照,两位外国男子边拍照边喊ok。人们在近距离拍照的时候,女骑警们给予配合,有人抚摸马匹拍照,她们也给予配合,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记者看到一对中年男女兴奋得像孩子似的,拿着摄像机和照相机鞍前马后跑来跑去,从各个角度拍摄女骑警。临近中午,女骑警巡逻结束离开广场返回基地了,两个中年男女仍然停留在广场上,久久不愿离去。记者上前采访得知,原来两个人是夫妻,从山东淄博来大连旅游,听说女骑警上午在人民广场巡逻,两个人一大早就赶到人民广场等待,就为一睹大连女骑警的风采。这对夫妻告诉记者,他们的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都想看看大连女骑警,夫妻俩便忙着拍摄女骑警的飒爽英姿,准备带回去制成光碟送给大家。紧接着,记者又采访了几位市民,并争求对女骑警的看法,他们认为女骑警广场巡逻既是警又是“景” ,不仅为旅游城市大连增光添彩,更是树立了警威,提高了大连亲民力度,一致表示喜欢女骑警这样亲民的警察。
忠诚用奉献诠释
平时人们只看到了女骑警“风风光光” ,却不了解她们的酸甜苦辣。记者采访才发现,在女骑警美丽光环的背后,她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做出了太多鲜为人知的奉献。马的智商相当于六岁的儿童,像孩子似的有时很调皮,有时非常老实,有时又喜怒无常,对马过于溺爱它就不听话了,见草就吃,有时甚至还咬人。对马管教过于严厉,它就会变得胆小,无法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因此必须掌握好对马爱的尺度,为了让马听从骑手的安排,甚至还要和马斗智斗勇。
大连女子骑警大队发展至今,使役的警马均为香港赛马会无偿赠送的英纯血赛马。这种烈性马性子急躁,容易受惊,调教困难,刚来时马的状态都不好,看见汽车都害怕,调教每批马的重任都由经险丰富的历代老骑警承担,困难与危险可想而知。把一批批赛马调教成注重技巧和胆量的马术警马,老骑警的确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水、血水和泪水。用女骑们的话说,教学马是老骑警用身体练出来的,现在是老骑警教新警马,老警马教新骑警。记者采访时得知,2000年参警的老骑警还在调教新马,一匹警龄最大的警马培养出三批骑警了,现在又在培养新招的第6批女骑警。
队形是骑警训练最多的科目之一。马是大型动物,人要把马训练成和人一样队列中的尖兵,把队列意识传递给马,要马贯彻执行,让马走出点,走出线,走出面并非易事。大连的女骑警们通过采取增强人马亲和、环境适应训练等措施,使这些赛马逐步达到了队形所要求的标准。在礼仪接待和队列表演中,队列口令员是个重要角色,她的口令不仅给人下,还要让马有所反映,所以口令员工作前提必须熟悉每个队员的特点,熟知每匹马的个性。大队的口令员几乎队里所有的马都骑过,为的就是知道它们的脾气。
速跑,是马术中考险骑手勇气和智慧的一项运动。女性很少参与这项运动,而速跑却是女骑警必须训练的科目。为了掌握这一骑术技能,大连女骑警克服天生恐惧的心理障碍,历经无数次摔伤,练就出精湛的骑术。
如果说“速跑” 训练还有规律可循的话,那么“障碍” 训练却是技术、智慧、胆量的综合反映。论越障技术,大连女骑警敢与男马术选手媲美,那是她们用智慧、汗水甚至血水换取的成果。骑在马背上驾驭马匹跨越连环障碍快速奔跑,那可不是容易的事,一旦出现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但在高难度又危险的训练面前,没有人退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在“摔下了马,再站起爬上马背”的轮回中提高了骑术。王霖曾在辽宁省首届马术障碍邀请赛上,技压群芳,获得专业组个人第一名,她所骑的警马还获得“辽宁马王” 的称号。
有多少光彩,背后就有多少汗水。女骑警一年四季坚持每天四小时训练,夏天气温30度,马背上就40度以上高温,本身马再运动,马的身体温度会更高,由于训练时间长,许多人大腿内侧被磨破皮、磨出了水泡儿。为了坚持训练,有的人偷偷用上了尿不湿。夏天训练场地洒水一会就干,大风一刮起来,有人嘴里肚子里都吹进了沙子。冬日刺骨寒风中,她们依然坚持训练……虽然骑警的训练特别艰苦,当女骑警付出的太多,但建队以来没有一个女性畏缩退出,高强度的训练让她们变得更加坚强。
能和马很好配合的前提是爱马。大队要求全体警员对所有服役的马匹都能驾驭,因此过一段时间就调整马型,女骑警们都与自己所骑的爱马处出感情了,一时接受不了换马,每到此时就难免出现与爱马难舍难分的感人情景,有的女骑警甚至搂着爱马的脖子呜呜地哭。女骑警除了职业的特殊性之外,生活上和同龄女性没什么两样,都有个共同爱好—— 逛街。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她们闲暇时间太少了,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集训时甚至两三个月吃住在基地,作母亲的骑警因为没有更多时间陪孩子,时间一长,有的孩子与母亲都疏远了。为了骑警工作,她们克服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骑警这个特殊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无怨无悔写人生
谁能想到,女骑警几乎人人身上都有伤,甚至多人受伤后留下了后遗症,更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有两名老骑警和一名新骑警因重伤被鉴定为伤残,成了有残疾证的女骑警。
史倩雯是一个性格开朗,快人快语的漂亮女孩儿,一见面就给人一种无忧无虑特别阳光的印象,脸上总是绽放着美丽的笑容。那是2009年5月的一天,她在训练一匹难驾驭的烈马时,马与人一起侧身倒地,近千斤重的大马压在了她的身上,致使她身受重伤。“刚倒地时胸部以下没了知觉,过了一会感觉全身麻木,又过了一会浑身剧痛难忍。”史倩雯讲起往事滔滔不绝,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仿佛讲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的受伤经历,“我被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骨盆错位粉碎性骨折、盆腔有积液、四五腰椎横突骨折。医生看我被马摔成重伤,就对我说:‘放心吧,回去后好好收拾那匹马。’我一听要收拾我的‘宝贝’ ,忙说:那可不行,它也不是故意的。”
当记者问她那匹马把你摔残了,你为什么还要保护那匹马时,她一脸认真地说,“警马就是我们亲密的伙伴,看它们训练受累我们都心疼,打我们的‘宝贝’我们可不让。”看出骑警姑娘们都与警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她们再生气也舍不得打马,举起马鞭在马眼前晃了晃,就算是教训爱马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宝贝”一词,是女骑警们对爱马的通称,是每天挂在她们嘴边最多的口头语。
在讲述在医院做手术过程时,史倩雯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告诉记者,手术前医生要求家长在同意书上签字,她的父亲不敢签字,最后是母亲签的字。要做手术时,医生鼓励她说,你是警察一定要坚强,手术时喊叫被父母听到了,父母会更心疼更难过的。史倩雯听懂了医生的话,手术时,她把枕头放在头上,嘴里咬着毛巾,双拳紧握,强忍着疼痛,在心里不住地告诫自己:史倩雯啊史倩雯,你决不能喊不能叫,你不能再让父母为你揪心难过啊!史倩雯啊史倩雯,你己经长大了,你是一名警察了,你一定要坚强、再坚强!……
可疼啊!就是男人也难以控制因牵引手术疼痛不喊不叫,何况史倩雯才是个20岁出头的女孩儿。可手术自始至终她没吭一声,医生护士都夸她“比男人还坚强”。“手术针扎到肉时还可以忍受,可扎到骨头特别疼痛。”提起那次牵引手术,史倩雯仍然心有余悸。
手术后躺在病床上,史倩雯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伤残了,想到自己以后不能骑马执行任务了,心里难过极了。那天深夜,她忍不住对陪护的父亲说:“要是一场梦就好了!”父亲和在场的人听到史倩雯的这句话后,无不为之落泪。可现实毕竟是现实,史倩雯还是不得不勇敢面对,当时医生还告诉她,以后生孩子不能自产,必须得剖腹生产,骨盆的钢钉只能有孩子以后才能再次手术取出。手术两年多时间了,至今钢钉还在史倩雯的身体内,阴雨天她的伤处总是隐隐作痛。住院期间,史倩雯看到每天两个民警陪护,大队领导怕她吃的不好还派人送饭,她的心里很是不安。为了给大队减少些麻烦,为了给大队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她做决定出院回家疗养。“只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出院时我还是平躺不能动,是躺在担架上回家的,半年后才在父母搀扶下勉强下床走动……”
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可爱的警察!听着史倩雯的感人讲述,看着面前这位善良又坚强的女孩儿,我的心里涌起一股崇敬之情。经治疗史倩雯基本康复,但因身体原因不能再骑马巡逻了,已转到大队办公室做内勤工作。可她舍不得离开爱马,经常抽空去马厩或训练场看看心中的“宝贝” ——警马。采访中得知,史倩雯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事业编制,而是一名合同制警察,每三年签一次合同,月工资还不到两千元,像她这样的合同制女骑警,队里还有十多位。今日当骑警,明日去何处?当记者询问合同制女骑警们这个问题时,她们的回答竟然那么一致,又那么简单:没有考虑以后的路,只想着当一天警察就站好一天的岗。
“我们是小伤不断,大伤也难免,最倒霉的应该是我吧,不仅受过两次大伤,还被马咬了两次。”听说记者采访,外向开朗的殷丽撩起衣服露出胳脯上的伤痕,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有意思的是,同一匹马咬了她两次而且两次都咬在了胳膊的同一处。第一次发生在前年的一天,殷丽牵着自己的爱马从另一匹警马前走过时,不知什么原因,那匹马突然咬了她的胳膊一口,疼得她“哎哟” 一声跳出多远,手捂着胳膊伤处流出了眼泪。笫二次是不久前,殷丽巡逻归队后饮马时,还是上次咬她的那匹马,走过来冷不防又咬了她胳膊一口,巧的是又咬在了被它上次咬伤的同一处,伤处立刻肿的像馒头。“它可能就看中我胳膊这块肉了吧。”殷丽笑着说,“我是又流血又流泪”。
殷丽是第4代女骑警,入警己经七个年头了。谈到两次大伤,殷丽竟流泪了。她说,一次是她与马配合跳AB联组障碍时,马受惊将她从马背上甩下,直接摔在栏杆上,致使眉骨骨折。还有一次训练时,她被所骑的马甩落在地上,医院诊断腰横突骨折。由于长年在训练场上摔打,致使殷丽腰椎间盘突出,而且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当听到医生提醒她大小便失禁了赶快来医院的话后,她被吓哭了。医生同时还告诉她伤情将影响结婚后生孩子,建议她生孩子时剖腹产,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以后不能骑马了。“现在坐时间长了就得勤换姿式,更不能站立时间长,右腿经常麻木。”她很无奈地说。记者采访发现,老骑警中很多人有腰病,医生建议她们多静养、少运动,她们说我们骑警工作就是运动,不工作怎么行啊。
一中队队长徐珩是第3代女骑警,参警以来受过多少次伤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几次受大伤情况。第一次重伤发生在2002年,徐珩调教从香港新运来的一匹马时,马受惊了驼着她跑了好几圈,最后把她甩到地上,人当场休克,致使脑出血和柱网膜出血。2005年在一次训练时,徐珩从马头上飞过,重重地摔在了铁栏上,致使腰横突骨折。2007年在一次越障训练时,徐珩从马背上摔下,头砸到了障碍杆上,头盔摔碎,致使她的锁骨严重骨折。“那次没有头盔保护的话,我的脑袋就摔碎了。”颇有些大将风度的徐珩笑着说,“可以说,我们是高危行业,一次次精彩表演里面凝聚着的不仅是女骑警们的汗水,也有血水。我们既然选择了当骑警,就不能怕流血和牺牲,必须成为一名业务精、技术强的优秀骑警。一个骑警若骑不好马,那她永远不能称之为骑警。”老骑警介绍说,徐珩2007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典礼仪官的时候,左臂手术后的钢板还没拆除,她就毅然站出来赴京参加了活动。新骑警说三个月集训期间,师姐徐珩一直陪着她们一起摸爬滚打,指导训练时她自己总是站在烈日下,而把背阴的一面留给师妹们。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年轻的女骑警们也不例外,可她们当中有几位因脚伤不得不与高跟鞋永远“拜拜” 了,范磊就是其中一个。范磊今年30岁,是第3代女骑警,在马背上工作8年。2001年在一次场地表演时,突然马失左前蹄摔倒,范磊的腿被马压在身下,因脚在马蹬子里没来得及抽出,致使她的左脚骨骨折并有碎片。那次范磊的脚受伤后,恢复两年多时间她才重新回到马背上。
“回想起什么事儿都行,就不愿回想受伤的那段事儿,一想起受伤的那段事儿就想哭。”说到这儿,范磊的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范磊那次受伤被送到医院后,医生疏忽大意竟然没检查出她脚里的骨头碎片,过了三个多月换了家医院检查才被发现,可想再做手术取出骨片己经晚了,因为遗留的骨片己经被筋包盘长在肉里了,医生说如果手术失败了的话,那你就不能行走了。手术万一失败就不能走路了!?那不就告别骑警工作岗位了吗!?……一番复杂的心里斗争后,范磊最后还是放弃了手术。“那片碎骨在我的脚背肉里已经存在十年了,左脚背明显比右脚背高,不敢穿高跟鞋,不能长时间走路,不能提重物,走坡路更难,最怕踩到石子等硬物,一到阴雨天脚就疼痛。”她边流泪边笑着说,“我今生就与高跟鞋告别了,只能看着别人穿了。”她多么渴望自己也能穿着高跟鞋,像同龄女人一样假日趟佯在大街、商场,展现自已模特般身姿,尽享女人应有的快乐啊!然而,这却成了她的奢望。永远让她心痛的是,一次意外脚伤却剥夺了她今生穿高跟鞋的自由和权利。望着面前流泪又微笑的范磊,记者真想送她几句安慰的话,却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合适,只觉得鼻子酸酸的,眼泪总要流出来。尽管范磊自己受伤留下了后遗症,己经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可她这位当师姐的更牵挂的是师妹们,她说:“骑警受伤是家常便饭,我得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师妹们,尽量减少受伤次数,最希望她们谁也别受伤。”
2011年对于24岁的刘晓楠来说,是无比幸运的一年,也是无比残酷的一年。幸运是因为在这一年,她参加公安局公开招聘当上了令人羡慕的女骑警。所有新招收的新骑警中,只有她不是土生土长的大连姑娘,招聘规定只有大连户口才可以报考女骑警,她虽是地地道道的盘锦市人,但她从大连的高校毕业就把户口落在了大连,因此赶上了当警察的难得机会。残酷是因为在这一年集训期间,准确说,今年8月31日,她给马打圈调教马时,马受惊突然向另一个方向奔跑,她拉马僵绳的右手两个手指粉碎性骨折。当骑警三个月不到就受重伤,刘晓楠深感自责,经常悄悄的流泪,默默地责备自己:我咋这么不争气,这么不争气呀!……
虽然刘晓楠不能骑马参加训练了,但她总是出现在训练场旁,可怜巴巴地观看战友们训练。“我不能亲自实践,看看也学点,不能脱离集体。”她说这些话时,眼睛里噙着泪,“我真希望手伤快点好,做梦都想和大家一起骑马训练。”
采访当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受伤后第一天上班的赵静,她是按“一警多能”要求驾驶摩托车训练时摔倒受伤的,右脚骨折休了近5个月时间。记者得知还有一位受伤女骑警正躺在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走近大连女骑警,也走进了她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感受到了她们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她们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更让记者感动的是,当问她们受伤致残后悔不后悔时,她们异口同声回答:骑警是我们钟爱的职业,因为喜欢,所以不后悔!
为滨城增光添彩
“你写我们女骑警,可别忘了写甘当绿叶的宋健副队长啊。”采访时从队长、政委到普通警员都如此对记者说。作为女子骑警大队负责训练工作的一名男警,副大队长宋健被誉为“鲜花丛中的一片绿叶”。 宋健从警17年来,为女子骑警大队培养了五批,累计五十多名出色的女骑警和十余名优秀的教练员,训练调教出近百匹警马,并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大连骑警特色的马房管理、马匹调教、警员训练模式。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宋健的身影,多少次他挺身而出拦惊马,多少回他不顾安危训烈马,有苦他一马当先,有累他当仁不让,常常一连几个月吃住在队里,指导新警训练和新马调教工作,使一匹匹刚烈的赛马在最短时间内转变成为优秀的警马,使一个个年轻软弱的女孩儿在最短时间转变成为出色的女骑警。
谈到大队的女骑警,宋欣大队长和谷彩玲政委总是赞不绝口,说她们克服困难、苦练技能很不容易。是啊,只有真正从事了这份职业才能体会这其中的艰辛,记者采访中就己经感受到了女骑警们付出的辛劳,更从她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可贵的甘于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
2004年10月15日,大连女骑警代表全国公安骑警参加了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受到公安部的通令嘉奖,女骑警代表徐珩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其实,在这次精彩表演的背后,女骑警们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参加进京表演的23名女骑警几乎都有腰伤、晒伤和湿疹,王丹训练时脚被马踩伤,脚背肿得像馒头似的,但她用凉水冲一下,就穿上胶靴忍痛继续训练,没有缺席过一次训练。北京演练结束回到大连后,王丹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因治疗不及时,两脚趾骨缝间隙己径变大了。得到去北京集训的通知,当母亲的撇下吃奶的孩子就走,当三个多月后回到大连时,孩子都不认母亲了。在北京郊外进行演练时,王莉所骑马匹突失前蹄,把她从马上摔到地上,致使颈椎挫伤。为了保证汇演这天方队万无一失,王莉只好带着颈套坚持演练,每次都靠队友连推带拉才能骑上马背。骑警们在北京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训练时,谁也没有料到,9月24日,上级通知演练的队形要临时改变,由原定的21人上场改为23人。所有队员不禁倒吸口凉气,因为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整个方队连一个候补也没有了,这意味着不能有一人受伤掉队,不能有一点差错出现。距离汇报演练日只有近二十天了,骑警们承受着心理压力,重新排练新的受检队形。10月15日下午3时30分,大连女骑警以饱满的面貌、精湛的骑术,在1分22秒内走过了72米长的阅兵道,博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作为一名骑警不容易,作为一名妈妈骑警更不容易,一边要兼顾家庭和孩子,一边又要克服困难完成好工作。女骑警马莹莹在生下孩子五个月时,她就狠下心来给孩子断了奶,回到工作岗位参加训练。2007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一周年倒计时庆典上,马莹莹与战友应邀担任礼仪官,为了进京完成集训和正式演出任务,她把出生仅14个月的孩子交给了婆婆,当她与战友出色地完成任务返回时,孩子却不理她这个妈妈了。
“我要再上马!”这是女骑警丛琳刚结束哺乳期上班第一天就向领导提出的要求。虽然丛琳两年没有骑上马背训练了,但她考虑到大队正需要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民警,没等到孩子过一周岁生日,她就提前上班重现训练场了,照料孩子的任务都落到了公公和婆婆身上。经过刻苦训练,她己成为集速跑、队形、障碍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业务能手,被称为大队的“中流砥柱” 。“我觉得欠公公、婆婆太多了,只能以后报答了。”丛琳十分愧疚地说。
生孩子做母亲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可有多位女骑警结婚多年也没要孩子,她们说:怀孕就不能骑马了,生孩子肯定影响工作,我们的职业特殊,应该以事业为重,还是往后拖拖吧。
随着岁月流逝,女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畏艰难、勇于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炎炎夏日,她们强忍马背上40多度的高温,苦练技能;数九寒冬,她们紧挺在马背上迎着凛冽的北风,驰骋沙场。在2005年辽宁省首届马王杯马术障碍赛上,大队参赛骑警以最佳的状态参加了比赛,获得了专业组A组的团体冠军,专业组个人第一名。2007年大连女骑警以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国内外广泛的影响力,被中国马业协会聘为理事。2007年9月27日,女子骑警大队派出骑警9人9马参加了世界夏季特奥会火炬传递仪式。2007年8月8日,5名女骑警担任礼仪官参加了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庆典活动,并于2008年3月31日,参加了隆重的奥运礼品赠送仪式,亲手将奥林匹亚市赠送的奥运礼品送到刘长春次子的手中。……
正是这一代代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年轻女骑警,创下了巡逻执勤3千余次,完成受检任务700余次的佳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正是这一批批不怕吃苦、爱岗敬业的年轻女骑警,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首脑、政要的亲切检阅和视察,也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16年来,大连女子骑警大队荣获50多项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三次,先后被全国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等光荣称号。2011年11月16日,大连女骑警当选为大连市“警界先锋——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 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
面对崇高的荣誉,为了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女骑警们不仅维护社会治安,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福利院和特困学生的家里送温暖,到火车站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成为大连公安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形象大使”,市民亲切地把女骑警称为 “一道亮丽的城市名片”。 今年年初,大连市副市长王立科专程到大连女骑警基地调研视察,并对女骑警提出了殷殷厚望:“你们是‘景’ 更是‘警’”。 如今,大连女骑警正在努力进行摩托车训练、骑警防暴演练以及执法知识培训,逐步扩大巡逻区域、增加勤务方式、增强执法服务本领,全力打造“一警多能” 的公安骑警典范队伍。她们将用自己美丽的青春和更加辉煌的业绩,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