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近高考的学生,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面对被学校和老师安排得满满的作息时间表,真不知道他们该去哪里寻找学习的乐趣。这也是一个值得大家高中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语文复习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复习;探索
语文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灵活性更大,同时也更可以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但从另一方面讲,这种灵活性也导致,一旦处理不当,也更容易让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一堆干巴巴的文字和规则,让人觉得厌烦。从笔者自身的体会和对学生的观察来说,我认为学生本 质上是热爱语文的,这从他们那么爱看《意林》、《意汇》、《当代文章》、《读者》等杂志上的那些优美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从他们没有 话题限制抒发心中的忧愁和快乐的自由写作中可以看出,从一本本剪贴和书写都很精美的摘抄本中可以看出,从早读课上他们诵读“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 云彩……”时陶醉的表情可以看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被精选出来的阅读材料和试卷中的或优美或深刻或缜密的文章是可以打动任何一位同学的心灵的。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在复习过程中,用这些美丽的文字去打动和激励那些在繁忙的复习中日益枯竭和失望的心灵。我相信,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可以 推动语文的复习和进步,甚至可以让他们在高三整体复习上有更大的进步。谁又能否认从优美的文字中得到激励、得到鼓舞可以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呢?为此,笔者作了如下几点的思考。
首先,在复习中不要把复习目的、考试要求那么明确、那么直接那么严肃地传达给学生,委婉些含蓄些,最好要能让他们在自主的阅读体验中找到,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因为,高三的学生很明白,高考中榜了意味着什么,落榜了又意味着什么,可不够成熟的心理受挫能力让他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压力时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再不希望老师在本已枯燥化的学习中时时刻刻地将各种考试目标明确化并不停地鞭策和提醒,他们希望老师别总绷着脸,也别让试题绷着脸,希望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阅读和提升阅读的能力。记得一次月考中,考过一篇《阳光之下,泥土之上》的文学作品。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但语言也有一些抽象,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文中是通过写“我”生活的房间以及房间里的东西来写有生命的东西以及它们给我们的精神依靠。只是他们未必能用准确的语言将中心表达出来。基础差一些的就 不知所云了,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会爱上那些情感丰富哲理深刻的美丽的句子。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学生喜不喜欢这篇文 章。他们说喜欢里面一些非常优美的句子,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答题;如果不用做题目,就更喜欢了。听了之后,我喜忧参半。可喜的是:他们并没有让考试磨掉对美丽语言的敏感性。可悲的是: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题目的导引和做题目的解构中,他们因焦 急而在一步一步地丧失这种对美的细腻的感受。而这种审美感受的培养与加强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真正所需要的。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至少能够做到:让学生暂时忘记高考考纲的要求或者淡化这种要求,让他们在审美的感受中真正摸到文章的灵魂,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高考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像这篇《阳光之下、泥土之上》的文章,我们可以先抛开题目 要求,引导学生对文中一些优美含蓄的语句进行理解,从而实现 对中心的理解。我们甚至可以像上语文教读课那样,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感情,如感情把握准了,解题自然不在话下。
其次,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专题复习时,分点讲解考纲要求及解题技巧是一种形式,让学生做考试题目也是一种形式。但我们完全可以使之更丰富多彩一些。比如开展读书活动,定期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比如每周进行优美语段的摘抄,既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比如每周给出一节课进行朗读活动,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给他们感受。笔者就曾经将《小说月报》上的一篇语言颇为活泼优美的小说《水随天去》读给他们听。结果,他们对文中的很多语言形式很感兴趣,并发现:话原来也可以这样说的。下次写作文的时候,语言也活泼多了,不知不觉地,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时,甚至可以将一些名家已写过的事物让他们去写作,再将他们的作文与名家名篇对比,找出差距,体会差距,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尽管语言不如名家那么好,但情感是相通的。
每一篇好文章都倾注了作家的七情六欲,而要让学生能准确地揣摩语言,摸准作家的情感点,从而顺利地解题,就必须能不时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去品味,而这种体验与品味的准确与否,必得于平时复习多种多样的审美体验形式。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情感和思想都在日益丰富起来,需要恰当的人多样的形式去引导去锤炼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文学作品阅读复习变成一件快乐而轻松的事情。
最后,要让学生真正懂得阅读,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要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在阅读过程应读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冲动,融人到文章的情感世界中去,并努力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调动起积极性。
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情感,泛泛而谈,必将会使文章阅读变得枯燥乏味、了无生趣。例如,阅读王东敏的《凝望一棵开花的树》,如果教师本人都不能体会“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明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这样的句子,又如何传递自己的阅读体验给学生和摸准学生的情感点?因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该是一个语文人,对语言文字应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与热情,将自己在备课中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科目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作为语文老师,理所当然地要精心备课,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勇于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天多给学生一点“新”的感觉。
因此,在忙碌的高三复习与教学活动中,在不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就让文学作品的阅读复习担当起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增强自身情昧的重任吧,给日渐疲惫和枯竭的心灵一点滋养,在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复习;探索
语文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灵活性更大,同时也更可以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但从另一方面讲,这种灵活性也导致,一旦处理不当,也更容易让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一堆干巴巴的文字和规则,让人觉得厌烦。从笔者自身的体会和对学生的观察来说,我认为学生本 质上是热爱语文的,这从他们那么爱看《意林》、《意汇》、《当代文章》、《读者》等杂志上的那些优美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从他们没有 话题限制抒发心中的忧愁和快乐的自由写作中可以看出,从一本本剪贴和书写都很精美的摘抄本中可以看出,从早读课上他们诵读“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 云彩……”时陶醉的表情可以看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被精选出来的阅读材料和试卷中的或优美或深刻或缜密的文章是可以打动任何一位同学的心灵的。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在复习过程中,用这些美丽的文字去打动和激励那些在繁忙的复习中日益枯竭和失望的心灵。我相信,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可以 推动语文的复习和进步,甚至可以让他们在高三整体复习上有更大的进步。谁又能否认从优美的文字中得到激励、得到鼓舞可以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呢?为此,笔者作了如下几点的思考。
首先,在复习中不要把复习目的、考试要求那么明确、那么直接那么严肃地传达给学生,委婉些含蓄些,最好要能让他们在自主的阅读体验中找到,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因为,高三的学生很明白,高考中榜了意味着什么,落榜了又意味着什么,可不够成熟的心理受挫能力让他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压力时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再不希望老师在本已枯燥化的学习中时时刻刻地将各种考试目标明确化并不停地鞭策和提醒,他们希望老师别总绷着脸,也别让试题绷着脸,希望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阅读和提升阅读的能力。记得一次月考中,考过一篇《阳光之下,泥土之上》的文学作品。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但语言也有一些抽象,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文中是通过写“我”生活的房间以及房间里的东西来写有生命的东西以及它们给我们的精神依靠。只是他们未必能用准确的语言将中心表达出来。基础差一些的就 不知所云了,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会爱上那些情感丰富哲理深刻的美丽的句子。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学生喜不喜欢这篇文 章。他们说喜欢里面一些非常优美的句子,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答题;如果不用做题目,就更喜欢了。听了之后,我喜忧参半。可喜的是:他们并没有让考试磨掉对美丽语言的敏感性。可悲的是: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题目的导引和做题目的解构中,他们因焦 急而在一步一步地丧失这种对美的细腻的感受。而这种审美感受的培养与加强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真正所需要的。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至少能够做到:让学生暂时忘记高考考纲的要求或者淡化这种要求,让他们在审美的感受中真正摸到文章的灵魂,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高考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像这篇《阳光之下、泥土之上》的文章,我们可以先抛开题目 要求,引导学生对文中一些优美含蓄的语句进行理解,从而实现 对中心的理解。我们甚至可以像上语文教读课那样,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感情,如感情把握准了,解题自然不在话下。
其次,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专题复习时,分点讲解考纲要求及解题技巧是一种形式,让学生做考试题目也是一种形式。但我们完全可以使之更丰富多彩一些。比如开展读书活动,定期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比如每周进行优美语段的摘抄,既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比如每周给出一节课进行朗读活动,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给他们感受。笔者就曾经将《小说月报》上的一篇语言颇为活泼优美的小说《水随天去》读给他们听。结果,他们对文中的很多语言形式很感兴趣,并发现:话原来也可以这样说的。下次写作文的时候,语言也活泼多了,不知不觉地,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时,甚至可以将一些名家已写过的事物让他们去写作,再将他们的作文与名家名篇对比,找出差距,体会差距,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尽管语言不如名家那么好,但情感是相通的。
每一篇好文章都倾注了作家的七情六欲,而要让学生能准确地揣摩语言,摸准作家的情感点,从而顺利地解题,就必须能不时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去品味,而这种体验与品味的准确与否,必得于平时复习多种多样的审美体验形式。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情感和思想都在日益丰富起来,需要恰当的人多样的形式去引导去锤炼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文学作品阅读复习变成一件快乐而轻松的事情。
最后,要让学生真正懂得阅读,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要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在阅读过程应读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冲动,融人到文章的情感世界中去,并努力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调动起积极性。
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情感,泛泛而谈,必将会使文章阅读变得枯燥乏味、了无生趣。例如,阅读王东敏的《凝望一棵开花的树》,如果教师本人都不能体会“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明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这样的句子,又如何传递自己的阅读体验给学生和摸准学生的情感点?因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该是一个语文人,对语言文字应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与热情,将自己在备课中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科目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作为语文老师,理所当然地要精心备课,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勇于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天多给学生一点“新”的感觉。
因此,在忙碌的高三复习与教学活动中,在不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就让文学作品的阅读复习担当起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增强自身情昧的重任吧,给日渐疲惫和枯竭的心灵一点滋养,在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