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朝的陵墓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页,它的雄浑与当年文人的飘逸形成矛盾的统一,以至为后人所称颂不已。总之,南朝陵墓的石刻以它的强烈力度和不朽活力成就了一个雕塑史上的传奇。本文从这一时期书法社会背景、兴起原因、发展过程、艺术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来诊释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书法 碑刻 书体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屏入。
大体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特点表现在作品的丰富多样上,以及用笔的变化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多种行书表现方式。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对整个书法发展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石刻书法艺术形成因素
(一)社会背景
这个时期最初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时期,至西晋时期,有了极为短暂的统一,随着北方民族的内迁,晋王室的南移,进入到了北方民族混战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在这之后进入了由不同的王朝进行南北对峙的时代,史称南北朝。
(二)兴起原因
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繁荣,是由多种条件与原因促成的。兴起原因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魏晋南北朝当时处在一个多事之秋、风雨飘摇且战争不断时期,唤醒了书法艺术家的灵智和激情;前朝书法的奠基作用;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儒释道融合,促进思想的解放;书法基础理论作品以及书法家推动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文化形式;魏晋玄学兴盛同样也对书法理论产生强大的推动。
二、石刻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与艺术特征
(一)魏与西晋这两个阶段的书法表现
从三国到西晋年间这一时间段,隶书是当时唯一承认且盛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通常由隶书构成。曹魏这一阶段规范的碑刻有:《土基残碑》《孔羡碑》《受禅表碑》《三体石经》《黄初残碑》《上尊号碑》等。《受禅表碑》和《上尊号碑》在曹不称帝时期为他而立,是比较经典的隶书,气度较庄严、书体整体方正,为表达碑中载体的庄严;碑刻的笔划大部分都为比较方棱的尖角,但由于太过夸大字形波挑的表达方式,所以有些矫揉造作。
(二)东晋时期的书法表现
东晋时期的碑刻流传至今的极为罕见,目前仅仅留存《积杨阳神道》《爨宝子碑》《司马芳残碑》与《好大土碑》等数种。在这之中《爨寶子碑》为东晋这一阶段闻名的碑刻,书体介于隶书、楷书之中,字体错落有致,笔画大部分用的为方笔,在横画的收笔时谋求挑脚,然而体势最先表达楷书的特点,格调朴拙。《好大土碑》中结体方正平直,篆法错杂之中。
(三)南朝时期的书法表现
南朝是楷书风行的顶峰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宋、齐、梁、陈。楷书在经过魏、西晋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发扬,至东晋这一阶段趋向成熟,在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部分为楷书写法。南朝碑刻重点有:宋《爨龙颜碑》,齐《刘凯买地券》,梁《天监石井栏题记》,陈《新罗真兴土定界残碑》等。《龙颜碑》楷书,略具隶意,其笔势呈方折而又带飞动之势。
(四)北朝时期的书法表现
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在中国北方相继建立的王朝政权,这一时期的书法相比于南朝时更琳琅满目,北魏这一阶段的碑刻方劲朴拙,然而还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画。北魏网罗学识之士,汇集在洛阳,让洛阳形成为北方文化中心。
三、石刻书法艺术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繁荣,并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和一些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精品,这些书家和书法珍品对后世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开创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有机结合,形成艺术性书法形式,为书法的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并完成了书法形与神系统的结构,最为重要的是完成了书法审美的艺术历程,把书家的主体情感通过这个载体表达出来。
结语
魏晋南北朝这一书法艺术发展时期,为后人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指明方向,为书法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志作为一种新的石刻类型逐渐风行,成为现存历代石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型。标志着墓志的风习由来已久,奏始皇陵考古队就在建筑工徒墓地中发现了18件刻在残瓦上的墓志文字材料。这一时期的许多墓志被书法界视若拱壁,一些失传墓志的拓本都成了文物珍品。同时近年来出土的很多北朝墓志还具有珍贵的考古和史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婷.魏晋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及审美取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6):52-53.
[2]魏晋.魏晋作品[J].美与时代(中),2017(01):8.
[3].魏晋南朝法书选[J].中国书法,1998(03):33-36.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晋商博物馆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书法 碑刻 书体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屏入。
大体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特点表现在作品的丰富多样上,以及用笔的变化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多种行书表现方式。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对整个书法发展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石刻书法艺术形成因素
(一)社会背景
这个时期最初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时期,至西晋时期,有了极为短暂的统一,随着北方民族的内迁,晋王室的南移,进入到了北方民族混战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在这之后进入了由不同的王朝进行南北对峙的时代,史称南北朝。
(二)兴起原因
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繁荣,是由多种条件与原因促成的。兴起原因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魏晋南北朝当时处在一个多事之秋、风雨飘摇且战争不断时期,唤醒了书法艺术家的灵智和激情;前朝书法的奠基作用;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儒释道融合,促进思想的解放;书法基础理论作品以及书法家推动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文化形式;魏晋玄学兴盛同样也对书法理论产生强大的推动。
二、石刻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与艺术特征
(一)魏与西晋这两个阶段的书法表现
从三国到西晋年间这一时间段,隶书是当时唯一承认且盛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通常由隶书构成。曹魏这一阶段规范的碑刻有:《土基残碑》《孔羡碑》《受禅表碑》《三体石经》《黄初残碑》《上尊号碑》等。《受禅表碑》和《上尊号碑》在曹不称帝时期为他而立,是比较经典的隶书,气度较庄严、书体整体方正,为表达碑中载体的庄严;碑刻的笔划大部分都为比较方棱的尖角,但由于太过夸大字形波挑的表达方式,所以有些矫揉造作。
(二)东晋时期的书法表现
东晋时期的碑刻流传至今的极为罕见,目前仅仅留存《积杨阳神道》《爨宝子碑》《司马芳残碑》与《好大土碑》等数种。在这之中《爨寶子碑》为东晋这一阶段闻名的碑刻,书体介于隶书、楷书之中,字体错落有致,笔画大部分用的为方笔,在横画的收笔时谋求挑脚,然而体势最先表达楷书的特点,格调朴拙。《好大土碑》中结体方正平直,篆法错杂之中。
(三)南朝时期的书法表现
南朝是楷书风行的顶峰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宋、齐、梁、陈。楷书在经过魏、西晋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发扬,至东晋这一阶段趋向成熟,在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部分为楷书写法。南朝碑刻重点有:宋《爨龙颜碑》,齐《刘凯买地券》,梁《天监石井栏题记》,陈《新罗真兴土定界残碑》等。《龙颜碑》楷书,略具隶意,其笔势呈方折而又带飞动之势。
(四)北朝时期的书法表现
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在中国北方相继建立的王朝政权,这一时期的书法相比于南朝时更琳琅满目,北魏这一阶段的碑刻方劲朴拙,然而还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画。北魏网罗学识之士,汇集在洛阳,让洛阳形成为北方文化中心。
三、石刻书法艺术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繁荣,并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和一些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精品,这些书家和书法珍品对后世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开创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有机结合,形成艺术性书法形式,为书法的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并完成了书法形与神系统的结构,最为重要的是完成了书法审美的艺术历程,把书家的主体情感通过这个载体表达出来。
结语
魏晋南北朝这一书法艺术发展时期,为后人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指明方向,为书法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志作为一种新的石刻类型逐渐风行,成为现存历代石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型。标志着墓志的风习由来已久,奏始皇陵考古队就在建筑工徒墓地中发现了18件刻在残瓦上的墓志文字材料。这一时期的许多墓志被书法界视若拱壁,一些失传墓志的拓本都成了文物珍品。同时近年来出土的很多北朝墓志还具有珍贵的考古和史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婷.魏晋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及审美取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6):52-53.
[2]魏晋.魏晋作品[J].美与时代(中),2017(01):8.
[3].魏晋南朝法书选[J].中国书法,1998(03):33-36.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晋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