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活着的人,活着的传统
才令历史文物建筑甚至法定古迹变得有意义有活力
香港大部分仍有人居住生活的围村
就正正是“活”的历史博物馆
这些围村的历史
往往可上溯至明清甚至宋元年间
历尽数百年改朝换代斗转星移
这里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
都存留着岁月的痕迹和味道
位于香港粉岭的粉岭围,立村至今已近八百年历史,其彭姓家族是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现有海内外人口近万,其宗亲会遍布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地。
可是分散到世界不同角落的他们,却会在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期间回到围村古旧的建筑群中聚首一堂,比庆祝任何节庆都热烈。
“要知道举办这么大型的活动需要很多义工,但村民们都很合作帮忙,甚至乐意工作至夜深。”在粉岭围出生长大的醮务委员彭宋杰指出,相较围村以外的香港小区,村内居民关系的紧密程度要强得多,“我们的大前提是团结,大家的心都会为围村福祉着想。”拥有同一个姓氏同一个祖先且居住在同一个村落,这里的确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情味。
香港长洲太平清醮的抢包山和飘色闻名遐迩,每年皆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到访,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香港各围村也有属于自己的太平清醮活动,每年各类拜祭神祇和传统村落习俗的节诞活动有近百个,是重要的传统围村文化。
太平清醮期间,粉岭围的各个角落皆贴满“醮会期间,全村斋戒”的告示,且围村传统美食盆菜宴除接待贵重外宾外,皆以素食款客。其实斋法与醮仪皆为道教祭祀仪式,唐代著名道士张万福在其所撰的《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中写到:“醮者,所以荐诚于天地,祈福于冥灵。”而“清”字有洁净身心慎守斋戒之义,因为”道法清虚,特忌肮脏污秽”。综合而言,太平清醮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度厄,祈恩求福,对于前求灵验酬谢神恩,且有赠衣施食、超幽度亡的功用。由于太平清醮始终是农业社会时代的历史性产物,所以放到科技发达、医学昌明的现代社会,传统仪式其实衍生出了更多元的含意。
没有永远的敌人
年届84岁的村民彭连达说,参加打醮让他很高兴,因为可以让所有远近亲朋好友乐聚一堂,他又认为传统习俗可以增强家族的团结性,“我邀请了所有亲朋戚友来参加呢!”他开怀地说。这个外貌看似平凡不过的老人家,多年前曾远渡重洋,在欧洲各国辛劳工作以养活一家大小。“那时香港没工可做,所以便去英国打工。之后我边洗碗边学厨,在伦敦工作了三年后又、德国、比利时等国工作,一去就是26年。在外国生活,其实只要你愿意做就没问题。”彭连达就这样靠自己一双手养活了留在香港的妻子和四名儿女。虽然他不太懂英语,但他说自己在外工作时仍驾车四处逛。“不懂甚么ABC,只要一架车注满油就可以四处去。”彭连达乐观地说。在外闯荡多年后,他很开心能回到自己的家,问他会不会以彭氏原居民的身份为荣,他答道:“肯定喜欢这身份,但不是自豪,而是心安理得。”
这样的团聚除了让各本地与海外宗亲聚首一堂,还有消弭族内矛盾、联系外村人的含意。醮务委员会会长彭蓥堂先生说,南宋年间先祖彭桂父子在香港粉岭立村,其子孙后代主要聚居于粉岭围及粉岭楼两村,而根据粉岭彭族的历史记载,近上水的扫管埔村、蕉径村及大埔汀角等彭姓村民均属同一宗族,但粉岭围及粉岭楼曾有祖辈之间的争执及至人命伤亡,所以有一段时间两村不相往来,但太平清醮让他们重新团结起来,“发生这些事时我还没出生,以前祖辈一代究竟谁是谁非,我们现已无从知晓,作为同姓宗族,我们不能永远是敌人。”彭蓥堂先生说,“其实各村的打醮活动,别的村落都会派代表参加,送花牌、派舞龙舞狮助阵等,要知道打醮总好过打交。”而围村盆菜宴免费招待任何到访人士,亦起了团结联谊之效。
人鬼神同庆共欢
太平清醮中“祭大幽”及“超幽”属于最重要的打醮仪式,其目的是对无主孤魂进行超度和分衣施食,在这仪式中喃呒先生会首先打开地府之门,将亡魂集中在坛前,点化亡魂不要再眷恋凡尘俗世,并将其超度,让他们可以早日轮回。超度之后就到赠衣施食的环节,由于游魂众多,易生骚乱,所以村民把巨大的鬼王抬出,对无主孤魂起镇压之效。村民接着在地上铺上二行长长的金银衣纸,好让男女亡魂获得施舍,其中还火化幽衣三百六十条,男衣女衣各半。及后所有幡竿要同时拔起,并拿到鬼王前火化。这是赠衣施食后,有主归主,无主归庙的安抚方法。仪式结束后,被认为会带来疾病、不幸的鬼魂就会离开乡村,而鬼王亦会被火化送走。最有趣的是,从化衣完毕开始,村民不能与他人打招呼,听见有人叫自己名字也不可答应,要一直无声地回家向祖先上香拜祭,个人的醮务才完结。
另一醮务委员会会长彭庆连说,太平清醮的另一重要的环节是祭先烈。“一般围村都会在围墙四角设置碉楼,用以观察敌人、警示守军。”彭庆年一边在笔记簿上画出围村的结构图一边解释着,“以前碉楼附近都放满了枪械火药,而围墙上亦开凿了枪孔和瞭望孔。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围村的正门可以直接看到主要的通道,可后门却不会一通到底吗?这完全是为了防止敌人看见我们进出。”彭庆年说,每次太平清醮都会设置“英雄帐”,用以纪念曾为护村而牺牲的先祖,“帐是布幕的意思,意即将为村牺牲的先祖名字记在册上。其实你想想,围村能屹立至今贡献最多的是谁?当然是这些为护村为救自己妻子儿女牺牲了性命的人,他们死了,什么都失去,却只留下了名字让我们纪念。”
村民的独特权利
除了太平清醮外,围村也有很多不同的节庆活动以消灾祈福及团结村民,现年16岁就读中五的村民彭康雪,就说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和十六日举行的太平洪朝庆典让她感到很有趣。“那时候人们会捉一只生鸡,然后拔掉鸡毛,带到城楼上抛下,围在城楼下的人们争着去抢鸡毛,抢到的当然吉利。另外还有撑船的仪式,那船不在水里,而是由村民们抬着到各家各户去收集鸡毛、麻豆等代表不洁的物品,之后这船会送去火化,以示送走各种灾害。”彭康雪说,她以身为围村居民而自豪,“因为香港的楼宇都很贵,但围村居民却有丁权,可以自己建屋,生活压力没那么大。”
丁权是香港殖民时代的历史产物,1970年殖民政府想发展新界,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港原居民,每人一生可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三层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呎的丁屋,而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彭康雪指自己一家住在父亲的丁屋,生活空间宽敞舒适,可是因为丁权是父权社会中重男轻女的产物,所以身为围村女性的她,将不会获得这个特权,“我家中有三姐妹,父母没生儿子,所以父亲因此感到气愤,没儿子即代表下一代没有丁权。”不过彭康雪并不介意自己是女儿之身,因为能住在父亲的丁屋她已十分满意。
除了注重下一代的福利,围村亦十分注重敬老活动,年届74岁的彭庆连说,围村每年都会为敬老而设下寿宴,“这是乡村习俗,为了让大家高兴,每年村里都会在酒楼为长者设寿宴,自60岁开始,每名村民就能得到200港币的利是钱,年年皆有,直至仙游。到70岁,会有额外一次过的500港币利是,80岁是1000,90岁则有一两重的金牌一个,100岁会有一两半重的金牌一个,和一条金链。”彭庆连说,村里真曾为100岁的长寿长者颁过金牌和金链呢!
粉岭围的彭氏宗祠内有一对联写道:“系本商贤祖德昭垂万古彭城开骏业,支派宋史宗功勿替千秋璧岭绍鸿图。”彭氏始祖据说源于彭祖,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尧舜时代,彭祖受封于彭城,后人遂以彭之地为姓,至今四千余年。香港新界的彭氏源于北宋年间彭延年受封为潮州知事,其后代彭桂迁居于粉岭楼一带而来。一个家族的其中一个支派世代繁衍,至今族人增至如此庞大的数目,当中经历过多少风雨,我们可以细细品味。
从一砖一瓦看粉岭围历史
围墙
顾名思义,围村就是一片被城墙包围的村落。由于香港古时流寇甚多,多数同族居民都会建立防御能力较强的围村,以保卫家园。
现在的粉岭围可分三部份,由原来的围心村扩展开去,形成了正围、南围和北围。粉岭围呈方形,由高约二丈的围墙围绕,以花岗石作为墙基,覆以坚硬的青砖,原来的围墙及壕沟已不存在,只剩下围门、门楼、两个碉堡及门前的风水鱼塘。
围门上“前环鳯水,后拥龙山”形容祖祠堂前面被鳯溪之水环绕着,是四水归池之局;后有龙山拥来之气脉,到此结穴。广东人说“水为财”,被人前呼后拥者,自然官高势大。所以有粉岭围的格局“财雄势大”之说。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建于清咸丰四年,建筑有异于一般传统的格式,属于两进式建筑,两旁为厢房和走廊,中间为天阶。祠内供奉粉岭乡始祖彭桂以下的十六世八十八位祖先神位。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民会在宗祠内举行春祭盛典,向各历代祖先一尽追报之孝。彭氏宗祠其建筑艺术精美,有斗拱木刻、花岗石梁柱、陶塑人物、精致壁画等,是香港新界传统艺术遗留的精采作品。彭氏宗祠已被列入为受保护古迹。
战前古炮
清康熙初年(公元1669年),广东巡抚到任,由于当时粉岭及沿海一带常为寇匪所扰,因而购备此炮,置围堡作护村抗敌之用。及至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新界,村民恐惹祸上身,故曾将此炮埋围堡地基之下。1986年村民将围堡拆卸重建,才把古炮重新挖掘出来。
思德书室
思德书室坐落于粉岭围的南边,是一所两进式家祠兼学塾,除了祭祀祖先外,也供彭族内的子弟研究进修之用。思德书室以前只让彭姓村民入读,规模不大,只有几个课室,修读的都是“上大人,孔乙己”等传统教材。书室后获殖民政府津贴,1953年迁往毗邻新校址,变身成为粉岭公立学校。现在的思德书室只供族人作祭祀及举行宴会之用,且亦已被列为受保护古迹。
北帝古庙(三圣宫)
坐落于粉岭围马会道旁的粉岭北帝古庙已有六百余年历史,香火鼎盛,每年正月,村民都会接北帝爷回村中拜祭及进行太平洪朝祭祀活动,祈求保佑全年顺境,平安大吉。据说北帝在三千年前是王子,聪明正直,惩恶劝善,所以被奉之为神,原意是导人向善,使不至心无主宰而狂妄胡为。
围村,不一样的香港印象
香港给旅客的主要印象是高厦林立的繁忙大都会,是购物与美食天堂,但其实只要愿意离开市中心,在不同的围村郊野之间,却可找到不一样的香港印象。
香港较有名的围村除粉岭围外,还包括新界两大文物径——屏山文物径和龙跃头文物径的上璋围、麻笏围和老围,以及元朗锦田的吉庆围、沙田的山下围、上水的上水围、荃湾的三栋屋,和九龙新蒲岗的衙前围村等。观赏围村,可从几方面进行考究欣赏:围墙、望楼、枪孔记载了守城的壮烈;浮雕、壁画、 脊饰刻划了传统的传说;牌匾、对联、祠堂凝聚了宗族的感情。
上璋围
上璋围是屏山文物径的景点之一,建于200多年前,不但拥有极坚固的围墙,并设有枪孔、望楼等设施,设计恍如一座戒备森严的古堡,可见当年盗匪祸害之严重。屏山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聚居地之一,早在12世纪时,邓氏族人便已定居此地。整条文物径以聚星楼为起点,该塔是香港唯一仅存的古塔,在风水上有为全村挡煞的作用。而邓氏宗祠是香港最大型的祠堂之一,现仍作祭祖、过节及举行各种仪式聚会之用。
麻笏围、老围
麻笏围、老围属龙跃头文物径的推介景点,整条文物径共有五围六村之多,并有大量祠堂、古庙等建筑,由元朝发展至今,仍保持着当时风貌,流露香港古代民风。老围是该区最早的围村,极为狭窄的围门有利村民防守抗敌,而麻笏围则设有连环铁门,是古时先民为对抗流星锤等攻城武器而设。
山下围
山下围又称山厦围,较广为人知的名称是曾大屋,乃于19世纪中叶由一位经营石矿场的曾姓石匠所建。这位石匠是客家人,故其氏族建筑亦展现了客家风格,外观与其它香港围村迥然不同。曾大屋虽只有百多年历史,但却用了接近二十年时间才建成,是香港仅存最大客家式大宅。
三栋屋
三栋屋是这里所介绍的围村中惟一已没人居住的围村,但由于其修葺工作成就卓越,故在1990年获亚太区旅游协会颁发“太平洋古迹大奖”。围村现已重修为博物馆,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分别建有前厅、中厅及祠堂;两旁分别为四间独立的居室,左右及后排的横屋把整个村庄围拢起来。由于有人居住的围村围内结构变化较大,所以三栋屋这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围村可以提供较完整的围村结构示范。
才令历史文物建筑甚至法定古迹变得有意义有活力
香港大部分仍有人居住生活的围村
就正正是“活”的历史博物馆
这些围村的历史
往往可上溯至明清甚至宋元年间
历尽数百年改朝换代斗转星移
这里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
都存留着岁月的痕迹和味道
位于香港粉岭的粉岭围,立村至今已近八百年历史,其彭姓家族是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现有海内外人口近万,其宗亲会遍布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地。
可是分散到世界不同角落的他们,却会在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期间回到围村古旧的建筑群中聚首一堂,比庆祝任何节庆都热烈。
“要知道举办这么大型的活动需要很多义工,但村民们都很合作帮忙,甚至乐意工作至夜深。”在粉岭围出生长大的醮务委员彭宋杰指出,相较围村以外的香港小区,村内居民关系的紧密程度要强得多,“我们的大前提是团结,大家的心都会为围村福祉着想。”拥有同一个姓氏同一个祖先且居住在同一个村落,这里的确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情味。
香港长洲太平清醮的抢包山和飘色闻名遐迩,每年皆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到访,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香港各围村也有属于自己的太平清醮活动,每年各类拜祭神祇和传统村落习俗的节诞活动有近百个,是重要的传统围村文化。
太平清醮期间,粉岭围的各个角落皆贴满“醮会期间,全村斋戒”的告示,且围村传统美食盆菜宴除接待贵重外宾外,皆以素食款客。其实斋法与醮仪皆为道教祭祀仪式,唐代著名道士张万福在其所撰的《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中写到:“醮者,所以荐诚于天地,祈福于冥灵。”而“清”字有洁净身心慎守斋戒之义,因为”道法清虚,特忌肮脏污秽”。综合而言,太平清醮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度厄,祈恩求福,对于前求灵验酬谢神恩,且有赠衣施食、超幽度亡的功用。由于太平清醮始终是农业社会时代的历史性产物,所以放到科技发达、医学昌明的现代社会,传统仪式其实衍生出了更多元的含意。
没有永远的敌人
年届84岁的村民彭连达说,参加打醮让他很高兴,因为可以让所有远近亲朋好友乐聚一堂,他又认为传统习俗可以增强家族的团结性,“我邀请了所有亲朋戚友来参加呢!”他开怀地说。这个外貌看似平凡不过的老人家,多年前曾远渡重洋,在欧洲各国辛劳工作以养活一家大小。“那时香港没工可做,所以便去英国打工。之后我边洗碗边学厨,在伦敦工作了三年后又、德国、比利时等国工作,一去就是26年。在外国生活,其实只要你愿意做就没问题。”彭连达就这样靠自己一双手养活了留在香港的妻子和四名儿女。虽然他不太懂英语,但他说自己在外工作时仍驾车四处逛。“不懂甚么ABC,只要一架车注满油就可以四处去。”彭连达乐观地说。在外闯荡多年后,他很开心能回到自己的家,问他会不会以彭氏原居民的身份为荣,他答道:“肯定喜欢这身份,但不是自豪,而是心安理得。”
这样的团聚除了让各本地与海外宗亲聚首一堂,还有消弭族内矛盾、联系外村人的含意。醮务委员会会长彭蓥堂先生说,南宋年间先祖彭桂父子在香港粉岭立村,其子孙后代主要聚居于粉岭围及粉岭楼两村,而根据粉岭彭族的历史记载,近上水的扫管埔村、蕉径村及大埔汀角等彭姓村民均属同一宗族,但粉岭围及粉岭楼曾有祖辈之间的争执及至人命伤亡,所以有一段时间两村不相往来,但太平清醮让他们重新团结起来,“发生这些事时我还没出生,以前祖辈一代究竟谁是谁非,我们现已无从知晓,作为同姓宗族,我们不能永远是敌人。”彭蓥堂先生说,“其实各村的打醮活动,别的村落都会派代表参加,送花牌、派舞龙舞狮助阵等,要知道打醮总好过打交。”而围村盆菜宴免费招待任何到访人士,亦起了团结联谊之效。
人鬼神同庆共欢
太平清醮中“祭大幽”及“超幽”属于最重要的打醮仪式,其目的是对无主孤魂进行超度和分衣施食,在这仪式中喃呒先生会首先打开地府之门,将亡魂集中在坛前,点化亡魂不要再眷恋凡尘俗世,并将其超度,让他们可以早日轮回。超度之后就到赠衣施食的环节,由于游魂众多,易生骚乱,所以村民把巨大的鬼王抬出,对无主孤魂起镇压之效。村民接着在地上铺上二行长长的金银衣纸,好让男女亡魂获得施舍,其中还火化幽衣三百六十条,男衣女衣各半。及后所有幡竿要同时拔起,并拿到鬼王前火化。这是赠衣施食后,有主归主,无主归庙的安抚方法。仪式结束后,被认为会带来疾病、不幸的鬼魂就会离开乡村,而鬼王亦会被火化送走。最有趣的是,从化衣完毕开始,村民不能与他人打招呼,听见有人叫自己名字也不可答应,要一直无声地回家向祖先上香拜祭,个人的醮务才完结。
另一醮务委员会会长彭庆连说,太平清醮的另一重要的环节是祭先烈。“一般围村都会在围墙四角设置碉楼,用以观察敌人、警示守军。”彭庆年一边在笔记簿上画出围村的结构图一边解释着,“以前碉楼附近都放满了枪械火药,而围墙上亦开凿了枪孔和瞭望孔。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围村的正门可以直接看到主要的通道,可后门却不会一通到底吗?这完全是为了防止敌人看见我们进出。”彭庆年说,每次太平清醮都会设置“英雄帐”,用以纪念曾为护村而牺牲的先祖,“帐是布幕的意思,意即将为村牺牲的先祖名字记在册上。其实你想想,围村能屹立至今贡献最多的是谁?当然是这些为护村为救自己妻子儿女牺牲了性命的人,他们死了,什么都失去,却只留下了名字让我们纪念。”
村民的独特权利
除了太平清醮外,围村也有很多不同的节庆活动以消灾祈福及团结村民,现年16岁就读中五的村民彭康雪,就说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和十六日举行的太平洪朝庆典让她感到很有趣。“那时候人们会捉一只生鸡,然后拔掉鸡毛,带到城楼上抛下,围在城楼下的人们争着去抢鸡毛,抢到的当然吉利。另外还有撑船的仪式,那船不在水里,而是由村民们抬着到各家各户去收集鸡毛、麻豆等代表不洁的物品,之后这船会送去火化,以示送走各种灾害。”彭康雪说,她以身为围村居民而自豪,“因为香港的楼宇都很贵,但围村居民却有丁权,可以自己建屋,生活压力没那么大。”
丁权是香港殖民时代的历史产物,1970年殖民政府想发展新界,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港原居民,每人一生可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三层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呎的丁屋,而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彭康雪指自己一家住在父亲的丁屋,生活空间宽敞舒适,可是因为丁权是父权社会中重男轻女的产物,所以身为围村女性的她,将不会获得这个特权,“我家中有三姐妹,父母没生儿子,所以父亲因此感到气愤,没儿子即代表下一代没有丁权。”不过彭康雪并不介意自己是女儿之身,因为能住在父亲的丁屋她已十分满意。
除了注重下一代的福利,围村亦十分注重敬老活动,年届74岁的彭庆连说,围村每年都会为敬老而设下寿宴,“这是乡村习俗,为了让大家高兴,每年村里都会在酒楼为长者设寿宴,自60岁开始,每名村民就能得到200港币的利是钱,年年皆有,直至仙游。到70岁,会有额外一次过的500港币利是,80岁是1000,90岁则有一两重的金牌一个,100岁会有一两半重的金牌一个,和一条金链。”彭庆连说,村里真曾为100岁的长寿长者颁过金牌和金链呢!
粉岭围的彭氏宗祠内有一对联写道:“系本商贤祖德昭垂万古彭城开骏业,支派宋史宗功勿替千秋璧岭绍鸿图。”彭氏始祖据说源于彭祖,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尧舜时代,彭祖受封于彭城,后人遂以彭之地为姓,至今四千余年。香港新界的彭氏源于北宋年间彭延年受封为潮州知事,其后代彭桂迁居于粉岭楼一带而来。一个家族的其中一个支派世代繁衍,至今族人增至如此庞大的数目,当中经历过多少风雨,我们可以细细品味。
从一砖一瓦看粉岭围历史
围墙
顾名思义,围村就是一片被城墙包围的村落。由于香港古时流寇甚多,多数同族居民都会建立防御能力较强的围村,以保卫家园。
现在的粉岭围可分三部份,由原来的围心村扩展开去,形成了正围、南围和北围。粉岭围呈方形,由高约二丈的围墙围绕,以花岗石作为墙基,覆以坚硬的青砖,原来的围墙及壕沟已不存在,只剩下围门、门楼、两个碉堡及门前的风水鱼塘。
围门上“前环鳯水,后拥龙山”形容祖祠堂前面被鳯溪之水环绕着,是四水归池之局;后有龙山拥来之气脉,到此结穴。广东人说“水为财”,被人前呼后拥者,自然官高势大。所以有粉岭围的格局“财雄势大”之说。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建于清咸丰四年,建筑有异于一般传统的格式,属于两进式建筑,两旁为厢房和走廊,中间为天阶。祠内供奉粉岭乡始祖彭桂以下的十六世八十八位祖先神位。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民会在宗祠内举行春祭盛典,向各历代祖先一尽追报之孝。彭氏宗祠其建筑艺术精美,有斗拱木刻、花岗石梁柱、陶塑人物、精致壁画等,是香港新界传统艺术遗留的精采作品。彭氏宗祠已被列入为受保护古迹。
战前古炮
清康熙初年(公元1669年),广东巡抚到任,由于当时粉岭及沿海一带常为寇匪所扰,因而购备此炮,置围堡作护村抗敌之用。及至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新界,村民恐惹祸上身,故曾将此炮埋围堡地基之下。1986年村民将围堡拆卸重建,才把古炮重新挖掘出来。
思德书室
思德书室坐落于粉岭围的南边,是一所两进式家祠兼学塾,除了祭祀祖先外,也供彭族内的子弟研究进修之用。思德书室以前只让彭姓村民入读,规模不大,只有几个课室,修读的都是“上大人,孔乙己”等传统教材。书室后获殖民政府津贴,1953年迁往毗邻新校址,变身成为粉岭公立学校。现在的思德书室只供族人作祭祀及举行宴会之用,且亦已被列为受保护古迹。
北帝古庙(三圣宫)
坐落于粉岭围马会道旁的粉岭北帝古庙已有六百余年历史,香火鼎盛,每年正月,村民都会接北帝爷回村中拜祭及进行太平洪朝祭祀活动,祈求保佑全年顺境,平安大吉。据说北帝在三千年前是王子,聪明正直,惩恶劝善,所以被奉之为神,原意是导人向善,使不至心无主宰而狂妄胡为。
围村,不一样的香港印象
香港给旅客的主要印象是高厦林立的繁忙大都会,是购物与美食天堂,但其实只要愿意离开市中心,在不同的围村郊野之间,却可找到不一样的香港印象。
香港较有名的围村除粉岭围外,还包括新界两大文物径——屏山文物径和龙跃头文物径的上璋围、麻笏围和老围,以及元朗锦田的吉庆围、沙田的山下围、上水的上水围、荃湾的三栋屋,和九龙新蒲岗的衙前围村等。观赏围村,可从几方面进行考究欣赏:围墙、望楼、枪孔记载了守城的壮烈;浮雕、壁画、 脊饰刻划了传统的传说;牌匾、对联、祠堂凝聚了宗族的感情。
上璋围
上璋围是屏山文物径的景点之一,建于200多年前,不但拥有极坚固的围墙,并设有枪孔、望楼等设施,设计恍如一座戒备森严的古堡,可见当年盗匪祸害之严重。屏山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聚居地之一,早在12世纪时,邓氏族人便已定居此地。整条文物径以聚星楼为起点,该塔是香港唯一仅存的古塔,在风水上有为全村挡煞的作用。而邓氏宗祠是香港最大型的祠堂之一,现仍作祭祖、过节及举行各种仪式聚会之用。
麻笏围、老围
麻笏围、老围属龙跃头文物径的推介景点,整条文物径共有五围六村之多,并有大量祠堂、古庙等建筑,由元朝发展至今,仍保持着当时风貌,流露香港古代民风。老围是该区最早的围村,极为狭窄的围门有利村民防守抗敌,而麻笏围则设有连环铁门,是古时先民为对抗流星锤等攻城武器而设。
山下围
山下围又称山厦围,较广为人知的名称是曾大屋,乃于19世纪中叶由一位经营石矿场的曾姓石匠所建。这位石匠是客家人,故其氏族建筑亦展现了客家风格,外观与其它香港围村迥然不同。曾大屋虽只有百多年历史,但却用了接近二十年时间才建成,是香港仅存最大客家式大宅。
三栋屋
三栋屋是这里所介绍的围村中惟一已没人居住的围村,但由于其修葺工作成就卓越,故在1990年获亚太区旅游协会颁发“太平洋古迹大奖”。围村现已重修为博物馆,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分别建有前厅、中厅及祠堂;两旁分别为四间独立的居室,左右及后排的横屋把整个村庄围拢起来。由于有人居住的围村围内结构变化较大,所以三栋屋这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围村可以提供较完整的围村结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