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变化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通过学生有效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转化中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内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习惯和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究;操作;观察;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89-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去探索、去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数学课上,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一定会感觉枯燥乏味,时间久了,不会有意思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出示一道6个9连加的算式,问:“用加法算,在三秒内你能算出得数吗?”同学们快速计算起来,三秒之内慢的算到27,快的算到36,没有一个同学完成计算。这时我说,这道题的结果是54,不信你们验证一下。一分钟过后,学生表示老师计算的结果是对的。我真热打铁:老师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呢?这里面一定有窍门,你能掌握这个窍门吗?学生有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和经验,尝试着,探究者,相互提醒着,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师看到算式就知道结果的原因。探究过程的豁然开朗,找到结果后的顿悟,都是学生最快乐的体验。
二、优化过程,让探究活动更富有数学味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是单纯的教授者,逐渐演变成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最大的变化就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把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反思等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活起来。
大胆猜想、积极验证会大大加强学生探究新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圆柱的侧面积时,一般都是教师先让学生猜一猜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猜出是长方形后,就开始研究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及宽与高之间的关系,然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圆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面周长乘高。如果此时老师打破常规想法,问学生:“如果不是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展开,可能会出现什么图形呢?”学生先是一愣,接着马上动手进行操作,跳出了原来的定势思维,学生马上活跃了起来。学生沿着一條斜直线展开,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老师鼓励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圆柱的侧面积。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肯动脑,不把自己的思维局限起来,总会发现惊喜。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在学习圆锥体体积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圆锥体体积公式就是圆柱体体积公式的三分之一。学生当然能记住,也能会计算,但完全失去了学习圆锥体体积所应该享受到的愉悦感成就感,会渐渐地感到数学学习的单调。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若干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课上让学生对每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触摸、观察、比较,然后几人一组进行倒水实验,把圆锥体的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体中,反复几次,让学生说出观察结果,猜测一下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必要的关系。有了之前的观察、操作,学生很快就会说出圆锥体的体积时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体的体积功是至此水到渠成。另外还要把不同大小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一组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等底等高的重要性。
三、注重引导,教会学生有效探究的方法
小组合作、操作交流等形式的探究,有时候把控不好,很容易呈现出场面失控或看似场面热热闹闹,人人都在主动参与,实则很多学生没有入脑入心,效果很差。因此教师在备课之时就要想好应对之策,适时、适当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比如探究之前交代清楚探究时应遵循的规则和要解决的问题。不管运用操作—发现、分析—归纳,类比—迁移等哪种探究方法,教师要用兴趣和引导做牵引,抓住关键点进行生成,久之,学生就会逐步养成选择合理方法进行探究的习惯,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究。
四、转变方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五年级循环小数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会恹恹入睡,没有丝毫兴趣可言。但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发现规律,会大大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循环小数有纯循环小数有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一个的有两个以上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出示1÷3、7÷9、1÷6、11÷45、26÷111等让学生计算,找寻规律,用探究的结果来表述什么是循环小数,如何点循环节。虽然费了很多时间,但所激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是无价的,留给学生的记忆是深刻的。
【关键词】自主;探究;操作;观察;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89-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去探索、去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数学课上,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一定会感觉枯燥乏味,时间久了,不会有意思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出示一道6个9连加的算式,问:“用加法算,在三秒内你能算出得数吗?”同学们快速计算起来,三秒之内慢的算到27,快的算到36,没有一个同学完成计算。这时我说,这道题的结果是54,不信你们验证一下。一分钟过后,学生表示老师计算的结果是对的。我真热打铁:老师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呢?这里面一定有窍门,你能掌握这个窍门吗?学生有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和经验,尝试着,探究者,相互提醒着,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师看到算式就知道结果的原因。探究过程的豁然开朗,找到结果后的顿悟,都是学生最快乐的体验。
二、优化过程,让探究活动更富有数学味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是单纯的教授者,逐渐演变成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最大的变化就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把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反思等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活起来。
大胆猜想、积极验证会大大加强学生探究新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圆柱的侧面积时,一般都是教师先让学生猜一猜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猜出是长方形后,就开始研究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及宽与高之间的关系,然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圆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面周长乘高。如果此时老师打破常规想法,问学生:“如果不是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展开,可能会出现什么图形呢?”学生先是一愣,接着马上动手进行操作,跳出了原来的定势思维,学生马上活跃了起来。学生沿着一條斜直线展开,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老师鼓励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圆柱的侧面积。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肯动脑,不把自己的思维局限起来,总会发现惊喜。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在学习圆锥体体积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圆锥体体积公式就是圆柱体体积公式的三分之一。学生当然能记住,也能会计算,但完全失去了学习圆锥体体积所应该享受到的愉悦感成就感,会渐渐地感到数学学习的单调。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若干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课上让学生对每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触摸、观察、比较,然后几人一组进行倒水实验,把圆锥体的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体中,反复几次,让学生说出观察结果,猜测一下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必要的关系。有了之前的观察、操作,学生很快就会说出圆锥体的体积时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体的体积功是至此水到渠成。另外还要把不同大小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一组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等底等高的重要性。
三、注重引导,教会学生有效探究的方法
小组合作、操作交流等形式的探究,有时候把控不好,很容易呈现出场面失控或看似场面热热闹闹,人人都在主动参与,实则很多学生没有入脑入心,效果很差。因此教师在备课之时就要想好应对之策,适时、适当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比如探究之前交代清楚探究时应遵循的规则和要解决的问题。不管运用操作—发现、分析—归纳,类比—迁移等哪种探究方法,教师要用兴趣和引导做牵引,抓住关键点进行生成,久之,学生就会逐步养成选择合理方法进行探究的习惯,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究。
四、转变方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五年级循环小数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会恹恹入睡,没有丝毫兴趣可言。但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发现规律,会大大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循环小数有纯循环小数有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一个的有两个以上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出示1÷3、7÷9、1÷6、11÷45、26÷111等让学生计算,找寻规律,用探究的结果来表述什么是循环小数,如何点循环节。虽然费了很多时间,但所激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是无价的,留给学生的记忆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