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顺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就如何有效衔接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和笔者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体会就该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同行们一同商讨。
  关键词:中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
  “中国梦”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了最受国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由此引出的“中国职业教育梦”更是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勾画了清晰的轮廓。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组成元素,职教人理应率先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用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职教梦”的内涵,培养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社会型人才。如何转变人们对于学历的刻板认知,淡化“升本”情结,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实际需求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职教新形势下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笔者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出发,浅析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有效构建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的思路和对策浅谈几点体会。
  一、 国贸专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性
  (一)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的渠道,为学生的多元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十二五”期间,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职业教育在读学生打破了专科层次的天花板限制。至此,从中职、专科高职、本科应用型教育及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打通。
  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在课程体系上的衔接与贯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关系着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与内涵的提升,因此势在必行。
  (二) 符合国贸人才培养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入世后的最初十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7%。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对外贸易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万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而在规模提升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伙伴趋向多元、贸易区域更趋协调、外贸主体结构日渐合理、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2015年,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达13%,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展望未来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将进入“稳中趋缓”发展阶段,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仍然稳固,贸易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出口增加值有望进一步提高。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入世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都促成了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国际贸易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人才需求总量达到了79.344万人。而在深入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比市场现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结构和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后,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给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每年仅有13万人左右,即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无法填补人才供需的巨大缺口。
  通过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合理衔接,调整职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弥合人才供需差距,更好地适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既是对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也是对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办学方针的积极贯彻,更是对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切实需求的充分尊重。
  二、 国贸专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面临的问题
  (一)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中职教育力求培养能就业,就业后有发展潜质,能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可用之才。高职教育则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实用技术型教育而言的,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
  三者因人才培养所处的阶段不同,目标定位也不尽相同。然而,在实际的培养目标定位过程中,中职学校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大都追求高规格、高标准,从课程设置到教材选用,基本都向高职甚至应用型本科院校看齐,对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合理定位,导致中职教育特色不明显。学生较之高职、大学同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精通,较之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够娴熟,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二) 专业课程设置理实不协调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根据各自的培养需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调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然而在分段培养的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教材重合抑或是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雷同等情况仍时有发生。此外,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也缺乏系统的安排。如中职学校国际贸易专业大都沿袭传统的办学思路“强于书本、弱于实务”,过于注重学科型的理論体系,理论课与实训课比例失调,而专业理论课程开设往往过细且程度较深,如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理论性内容偏多偏深,教材陈旧,脱离现实需求,诸如EDI等实践性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未能及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素材中得以体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滞后于外贸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三) 技能实践教学力量较薄弱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由于办学规模、办学资金等情况的差异,技能训练的软硬件条件相差甚大。以中职教育为例,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受到实训场地、设备、软件等硬性条件的限制,同时也会受到缺乏实际案例教学、实务操作和技能训练等因素的制约,实践实训内容相对不足,无法切实体现中职教育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特色,大大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四) 专业教师实践经验较匮乏
  不论身处中职、高职还是应用型本科阶段,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在职教师,大都是在毕业后即就职于学校工作,在外贸企业工作、实践的经验甚少,从事教学工作后,也缺乏下企业实践的机会,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全局意识较为缺乏。加之专业技能培训不多,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十分欠缺,专业知识技能均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拥有高技能职业资质的“双师型”教师更是供不应求。
  (五) 职业素养教育意识尚欠缺
  由于缺乏与企业之间顺畅交流沟通的平台,学校对市场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实际岗位技能要求把握不准,设置的专业相关证书考核较少、含金量较低、缺乏系统性。此外,除德育课外的职业道德教育欠缺,具备职业指导资质的师资有限,都影响了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指导、服务的有效性,致使多数学生在岗位胜任力上未能获得足量的竞争筹码。
  三、 国贸专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的对策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是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引领,依据“文化基础课 核心课程 教学项目”课改模式,对调整、重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对目前国际贸易技术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分析,特提出下述对策建议。
  (一)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中小型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酒店、外运公司、海关报关行等,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制单、报关报检的协助、货运代理的业务操作、仓储运输、客户服务等。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应根据入世后的新形势,面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目标分层定位。
  (二)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围绕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适应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就必须打破原有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重构符合对外贸易工作和服务实际需求的项目教学课程体系,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有效衔接,使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提升有机结合,通过案例教学、综合模拟实训、岗位实习等推进综合化课程建设,探索、实践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外贸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如建立完善综合实训,即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涵盖了商务英语函电、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报关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通过全套单据制作,让学生掌握了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最后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业务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与还价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检通关、信用证的審核与修改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实训。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去实际寻找出口商品的世界买家,去查询出口商品的我国出口政策和有关主要世界买家的进口政策,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广告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策略、国际运费,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可上网查询,也可以找货代或船运公司、保险公司直接询价,有关出口报关和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问题直接咨询海关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等。通过这样集中的实训,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认识、实际业务应用以及知识的整合。
  (三)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鉴于国际贸易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国际贸易专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别于普通商务人员,需熟悉国际贸易工作的基本政策、国内外商业法律、法规、惯例,具备进行国际商务洽谈、外汇结算、商品外销等基本技能,具有用外语进行公关和处理业务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衔接应一切从实际出发,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升为目标,按照岗位核心技能要求来开发重构课程,并建立与教学模式相对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如考核内容和方式以考核理论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突出基本技能的综合测试。
  (四) 畅通校企合作渠道
  职业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显自身优势,使毕业生成为社会抢手、企业欢迎的专业人才,必需推行产学研一体,在就业市场、资金、教学、研发及产业等领域与企业开展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在专业建设中借助企业资金、技术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实训基地,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促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建设,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市场的契机,促进学生职业知能和素养的提升,使人才培养真正与时俱进。
  如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本地外贸公司常用的各种类型的单据提供给学生操作训练,尽可能收集本地外贸公司在实际业务中发生的案例,这样使学生不仅有亲切感,同时也更加真实实用,让学生感到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增强了学生学好专业课的信心。若能走进工作现场,增加感性认识,加深与社会的接触,既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体验,更能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比如,当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涉及海洋运输时,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国际物流中心,让学生看到真正的海轮、集装箱、堆货场、海关监管地等实物、实地,再将书本上的业务流程在工作场地上实际观摩一次,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使培养更具现实意义。
  总之,打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每一位职教人应当努力奋斗的方向,同时也是国际贸易行业稳步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企业、社会发展的节奏,为学生“人生出彩”打造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人人成才、尽展其才的“职教梦”,才能大力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白宗亮,汤厚宽.国外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之比较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1(4).
  [2]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3]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4]刘辉,王海亮.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5]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作者简介:
  林璐丹,浙江省湖州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了检验机构服务质量的特性及其评价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服务质量评价统计方法论的研究,构建了检验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统计方法论框架;分析和指出了现行检验机构质量
为了详尽地了解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情况,进一步做好在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我们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对银川市所辖的永宁县,黄灌区的平罗县和南部山区回族人口占80%的
大型国际会展项目接踵而至落地杭州已成趋势,在未来10年中,杭州会展业,包括杭州会展教育业将面临整体转型升级,以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为重心,同时大力发展大型体育赛事、
据报道,最近某地公安部门在集中进行扫黄打非行动中,在带有色情服务项目的娱乐性场所抓获的涉案人员中,党员干部等公职人员达到18%以上。而在不久前的另一次抓赌专项行动中,
期刊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没有经过培训的业务员,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得罪顾客、都在损失你的营业额.若用错误的方式行销,将使公司的业绩损失严重.特别是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一个公司若想
来往于居住地、办公楼到公交站或地铁口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上班族的心头之痛。经过一整天的劳累,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离家和单位的“最后一公里”路上,是那么无味和无奈。最
1、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领导机构如何设置? 答:中央组织部、中央企业工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建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省(区、市)党
治疗性疫苗能激发和诱导机体对某些抗原,如肿瘤抗原、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为肿瘤、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临床
在对ZY─20型电液装岩机工作机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方法选择SUMT调用Powel1法,优化程序采用TurboC语言编写。通过优化设计使工作机构的结构更加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