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火症、垄断后遗症、名导依赖症……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100亿元大关,但票房数字的繁荣并不等于电影产业的真正繁荣,2009年456部国产电影中,盈利者不超过20部
《唐山大地震》刚以6-6亿元的累房收官,来自好莱坞的《盗梦空间》又开始在内地疯狂吸金,距今票房已突破3亿元。
不经意间,中国电影票房在全球电影市场举足轻重。
从2003年起,中国电影票房开始以近40%的复合增长率不断创造新高。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达62.06亿元,首次跻身全球票房前十名,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100亿大关。包括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在内的业界人士纷纷预测: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2,00亿元。
然而,票房数字的繁荣并不等于电影产业的真正繁荣。
另一组数字反映了硬币的反面:2009年国产电影产量为456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却只有130部左右。“2009年全国62.06亿元票房总收入中,国产片大概占一半,也就是30多亿元,但票房前十名已经占去了近20亿元。因此,456部国产电影中,能盈利的绝对不会超过20部。”王中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这意味着,从投资角度来说,大多数电影是血本无归的。
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分析说,“单看国产片,票房集中在了少数几家电影公司、少数导演的手中,这证。明中国电影的发展还存在着极大不平衡性。”
“票房繁荣只是表面现象,现在大家看到的繁荣是因为我们的起点太低了,所以任何的进步都会很明显。整体来说,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王中磊说。
业外资本“喋血”记
2010年8月,由史泰龙、李连杰等动作明星组成的《敢死队》制造了夏末秋初的一波票房热潮。然而陈建成却没有心思去观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敢死队》的来袭,击碎了他的梦想。
陈建成是电影《喋血孤城》的总制片人和最大的投资人。比起《敢死队》的红火,这部在同一档期与之正面交锋的国产战争大片却票房惨淡。“准确的数字还没统计出来,但应该也就几百万吧,亏得一塌糊涂。”陈建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神情黯然。
《喋血孤城》几乎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拍摄,其多舛的命运代表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繁荣背后的阴影。
《喋血孤城》讲述了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代号“虎贲”的国民党第74军57师八千将士血战常德的故事。八千“虎贲”与日军拼到只剩二百余人,堪称惨烈。在此之前,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公映电影,仅有上世纪80年代《血战台儿庄》等极少数,因此,《喋血孤城》具有题材上的先天优势。
陈建成怎么也没想到,这部投资逾5000万元的电影命运竟然同样惨烈,最终只换来了几百万的回报。尽管他对这部影片的票房期望值从“八九千万”一路下调至“不亏”再到“少亏”,最终结果依然相差甚远。
“谈不上后悔,但教训深刻。”陈建成沉默了许久,总结道。
2008年,做房地产的陈建成和经营贸易公司的陈卫平这两位原本并不认识的常德籍商人因一个电影剧本《常德大血战》而走到了一起。
陈卫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个电影背后也有一个曲折的故事:7年前,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军旅作家彭道诚写了一部反映常德会战的电影脚本,为了争取电影的拍摄许可证,彭道诚夫妇先后进京78趟,为了影片,彭氏夫妇将自己的房子抵押,还借了高利贷。然而心愿还未完成之际,彭道诚便患病成了植物人,他的妻子胡央珍依然为了影片四处奔走。
“现在想想,当初有点冲动了。但当时胡央珍大姐找到我,一直哭着求我。我既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又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和常德人,有责任告慰牺牲的八千将士的亡灵。”陈卫平回忆说。
带着对电影圈中高票房的憧憬,陈建成和陈卫平共同出资成立了湖南楚城影视文化公司来拍摄这一电影。就这样,两个外行踏入了表面风光无限的影视圈,却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摔得头破血流。
对于这样一部反映城市历史的抗战题材影片,陈建成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有关部门的支持。然而,由于题材的敏感性——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国民党正面抗战,全片中没有出现一位共产党员,几乎所有人都不敢出手。在谈商业赞助和贴片广告时,《喋血孤城》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陈建成和陈卫平只有全部自掏腰包。电影最初预计总投资为3000万元,但由于没有经验,拍摄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进度一再耽搁,致使成本骤升。拍到后来,更是多次遇到资金断流,最严重的一次是2010年1月,影片停机22天。演员们差点就全走光了。
“当时是在北京拍摄,大雪纷飞的,大家都在拼命凑钱,导演沈东也到处借钱凑了好几万。”陈卫平回忆说。
对于完全不懂电影业运作规律的二人来说,电影投资变成了“无底洞”。影片拍完之后他们才知道后期还要投入上千万元的宣传费。
令陈建成和陈卫平感到一点欣慰的是,在影片完成后,常德市政府给了他们200万元的奖励,但也仅是杯水车薪而已。
而现在,仍有许多来自业外的热钱不断涌入电影业。
“很多房地产老板和煤老板要出钱给我们拍电影,甚至出高价跟我们抢演员,但这些外行人多半都会血本无归,尤其是那些抱着炒一部电影就走的人。”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说。
《喋血孤城》投资失败了,然而陈建成和陈卫平却决定要在影视业里走下去。“或许是有点不甘心,再加上经过这部电影,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陈卫平说。
“我已经结束了湖南的所有产业,准备全力在北京做影视产业。”陈建成告诉本刊记者。
垄断后遗症
在总结教训时,陈建成和陈卫平不约而同地将发行不当作为导致《喋血孤城》票房惨败的致命因素。
“在电影产业链中,影片制作完成后要进入发行环节,发行公司负责影片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施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将电影在合作院线的电影院放映。一般来说,影片的发行公司通常是制作公司本身,比如中影、华谊和保利博纳,有规模的电影公司同时兼备这两种资质。”艺恩咨询执行副总裁郜寿智告诉本刊记者。
对于楚城影视这个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委托一个可靠的发行人则是唯一的路。经过多方咨询,具体负责影片拍摄及发行的陈卫平选择了中影集团。
“这种抗战题材的当然要找中影这样的国企,他们本身就有义务扶持和推广这样的国产片。”陈卫平说,建立合作的过程异常顺利。“当时韩总(韩三平)看过片子后评价不错,同意做我们的发行人,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始料未及的是,当影片在8月上映 时,在全国的影院几乎都难觅《喋血孤城》的踪影。而在稀少的几家影院中,影片的场次安排得非常少,时段也没有一个是在晚上7点以后的黄金档期。
“很多朋友都打电话问我,为什么宣传得这么热闹,却到处都看不到电影?全国上映这个电影的影院都没几家,而且时间不是早上9点就是晚上10点以后。”陈卫平说。
事实上,当时的影院几乎都被引进大片《敢死队》垄断。
“当时签的是一个条款对我们非常不利的合同。我们不懂电影发行的游戏规则,后来才知道可以对影片的档期、场次和时段做具体的谈判,而且写进合同中去。”陈建成说。
后来,发行方以“观众不喜欢看战争题材,没有影院肯买”为由回复了陈建成,他则坚持认为是发行方的失职。
“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产业还存在垄断。”陈建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认为,中影当时的发行策略都向进口买断大片《敢死队》倾斜,挤压了《喋血孤城》的档期。
从票房来看,进口大片往往占据很大比例。长期以来,中影一直垄断外国电影的引进权,直到2003年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的成立,与其形成竞争之势。然而从整个市场来看,引进大片对业内仍是一道无法攻破的垄断屏障。
“《敢死队》是买断片,花一定的钱就可以买断在国内上映的版权,票房收入全部归发行方所有,而不像进口分账片,中外双方对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相比之下,买断大片的利润更可观一些。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影会把《敢死队》的放映安排得那么密集。”陈建成说。
作为体制改革的产物,中影集团得到了一些优质资产的划拨,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拥有制作、发行、院线全产业链资源。在这些资产中,最有利的则是影院资源。其旗下的中影星美、南方新干线在全国院线中位列第一梯队。这也是中影被指“垄断”的另一层含义。
张艺谋的搭档、新画面影业董事长张伟平就公开炮轰说:“广电总局和电影局大力扶持国产电影,但是中影却利用对电影市场的垄断权力对国产片市场进行制约和迫害。”
张伟平说,比如,在《三枪拍案惊奇》上映期间,就曾遭遇过中影的排挤。“中影拿进口大片的排期来挤压国产大片是众所周知的。你不跟他合作,他就在这个档期里放两部进口片跟你火拼,放狗咬你。《三枪》选择和华夏合作,所以在档期遭到《2012》、《第九区》两部进口大片的围追堵截,另外还有一些中影参与的片子。”张伟平说。
王中磊则持另一种看法,他对本刊记者说:“垄断是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我更愿意把垄断理解为优势,就像也会有人认为华谊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垄断。产业的发展基本还是平衡的,这从市场个体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到,这才是大势。”
名导依赖症
华谊兄弟的招股说明书中,曾作这样的风险阐述:“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这两部影片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账收入18896,5万元,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冯小刚、张艺谋和陈凯歌是中国导演领域的三大稀缺资源。为了挽留人才,华谊兄弟在上市前积极邀旗下导演及艺人入股,其签约导演冯小刚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华谊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电影收入0.6亿元,同比下滑17%。“这是受到了档期影响,上半年上映影片较少,投资者对其业绩的预期主要放在下半年。随着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超过6亿元的收入及1亿元的贴片和植入广告收入,这部影片的利润可达八九千万元,届时其净利润同比增长将在200%左右。”中信证券分析师皮舜告诉记者。
可见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业绩影响之深。然而,在拍完《唐山大地震》后,冯小刚表示,在《非诚勿扰2》后,再拍5部电影就退休。
“冯小刚的商业产出能力可能不止是对华谊,甚至对于整个国产片市场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跟他一起创造新的电影类型和发现新的导演、制片人和监制。整个电影业长期以来都在期盼一些称得上名导的人产生,但导演并不是学校或者机构培训出来的,他需要天赋、时机等很多因素才能造就出来。”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说。
2009年,获得2.25亿元票房的《风声》让华谊发现了导演陈国富。“华谊有很多项目储备,但缺乏实现者。所以我们现在会从更大的范围内去寻找人才。而且我们现在也越来越不拘泥于以前发现人才并据为己用的模式,还是要把整个行业的人才通过大的项目和公司来发现出来以后,才更有建设性。”王中磊说。
尽管近年来宁浩、陆川等一批青年导演已凭借少数影片成功冲进了亿元俱乐部,毕竟也是少数,还没有真正形成“三大导”的稳定的票房号召力。
“在合拍片机制形成之后,内地与香港合拍的电影也被贴上了国产片的标签,在对国产票房的收入贡献中,是一系列知名的香港导演的北漂促成了国产电影的繁荣,如陈可辛、王晶、陈木胜、刘伟强等。如果研究内地导演的影片粟房,会发现集中性更明显。”艺恩咨询执行副总裁郜寿智分析说。
“青年制造”如何炼成
“大家都会担心中国导演出现断代,而且电影毕竟是创意产业,人才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高军说。
扶植青年导演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凭借《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的宁浩便是拜一系列扶植计划所赐。2002年,中影集团与北京影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立了“中国青年导演新电影工程”,宁浩便是签约导演之一。而他的电影项目《钻石》,在得到了刘德华“亚洲新星导演”计划的资金支持后,成为2006年的票房黑马《疯狂的石头》。
“宁浩太幸运了。”青年导演姬雨感慨道。
姬雨也是幸运的。2008年加盟了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华锐”)“青年导演联盟”之后,姬雨筹备了8年之久的剧本《欠我十万零五千》终于在2009年完成了拍摄。姬雨并非科班出身,而他认识的众多科班出身的青年导演至今仍未有机会拍出电影。“他们从刚毕业时畴躇满志,到现在结了婚生了孩子,还是没能实现理想。”
“前三年每年投资制作五部青年导演拍摄的中小成本电影,自第四年起预计达到8至10部。”新影联副总经理、盛世华锐总经理高军介绍说。盛世华锐已与20多位青年导演建立了稳定长效的项目合作关系。姬雨的《欠我十万零五千》、杨竟择的《感情生活》已经在市场上小有斩获。
“两年来没有赔,有点小赚。”高军这样解释其运作模式。“名导是培养不出来的,但青年导演们需要资金和支持去证明自己。”
然而,对青年导演的扶植单靠少数几家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
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包括陆川、贾樟柯、宁浩在内的16位青年导演成为首批资助对象。在目前的机制下,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中的5%要上缴作为“国家专项电影资金”来源,其中,有一部分用来扶植青年导演。
《唐山大地震》刚以6-6亿元的累房收官,来自好莱坞的《盗梦空间》又开始在内地疯狂吸金,距今票房已突破3亿元。
不经意间,中国电影票房在全球电影市场举足轻重。
从2003年起,中国电影票房开始以近40%的复合增长率不断创造新高。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达62.06亿元,首次跻身全球票房前十名,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100亿大关。包括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在内的业界人士纷纷预测: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2,00亿元。
然而,票房数字的繁荣并不等于电影产业的真正繁荣。
另一组数字反映了硬币的反面:2009年国产电影产量为456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却只有130部左右。“2009年全国62.06亿元票房总收入中,国产片大概占一半,也就是30多亿元,但票房前十名已经占去了近20亿元。因此,456部国产电影中,能盈利的绝对不会超过20部。”王中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这意味着,从投资角度来说,大多数电影是血本无归的。
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分析说,“单看国产片,票房集中在了少数几家电影公司、少数导演的手中,这证。明中国电影的发展还存在着极大不平衡性。”
“票房繁荣只是表面现象,现在大家看到的繁荣是因为我们的起点太低了,所以任何的进步都会很明显。整体来说,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王中磊说。
业外资本“喋血”记
2010年8月,由史泰龙、李连杰等动作明星组成的《敢死队》制造了夏末秋初的一波票房热潮。然而陈建成却没有心思去观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敢死队》的来袭,击碎了他的梦想。
陈建成是电影《喋血孤城》的总制片人和最大的投资人。比起《敢死队》的红火,这部在同一档期与之正面交锋的国产战争大片却票房惨淡。“准确的数字还没统计出来,但应该也就几百万吧,亏得一塌糊涂。”陈建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神情黯然。
《喋血孤城》几乎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拍摄,其多舛的命运代表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繁荣背后的阴影。
《喋血孤城》讲述了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代号“虎贲”的国民党第74军57师八千将士血战常德的故事。八千“虎贲”与日军拼到只剩二百余人,堪称惨烈。在此之前,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公映电影,仅有上世纪80年代《血战台儿庄》等极少数,因此,《喋血孤城》具有题材上的先天优势。
陈建成怎么也没想到,这部投资逾5000万元的电影命运竟然同样惨烈,最终只换来了几百万的回报。尽管他对这部影片的票房期望值从“八九千万”一路下调至“不亏”再到“少亏”,最终结果依然相差甚远。
“谈不上后悔,但教训深刻。”陈建成沉默了许久,总结道。
2008年,做房地产的陈建成和经营贸易公司的陈卫平这两位原本并不认识的常德籍商人因一个电影剧本《常德大血战》而走到了一起。
陈卫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个电影背后也有一个曲折的故事:7年前,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军旅作家彭道诚写了一部反映常德会战的电影脚本,为了争取电影的拍摄许可证,彭道诚夫妇先后进京78趟,为了影片,彭氏夫妇将自己的房子抵押,还借了高利贷。然而心愿还未完成之际,彭道诚便患病成了植物人,他的妻子胡央珍依然为了影片四处奔走。
“现在想想,当初有点冲动了。但当时胡央珍大姐找到我,一直哭着求我。我既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又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和常德人,有责任告慰牺牲的八千将士的亡灵。”陈卫平回忆说。
带着对电影圈中高票房的憧憬,陈建成和陈卫平共同出资成立了湖南楚城影视文化公司来拍摄这一电影。就这样,两个外行踏入了表面风光无限的影视圈,却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摔得头破血流。
对于这样一部反映城市历史的抗战题材影片,陈建成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有关部门的支持。然而,由于题材的敏感性——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国民党正面抗战,全片中没有出现一位共产党员,几乎所有人都不敢出手。在谈商业赞助和贴片广告时,《喋血孤城》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陈建成和陈卫平只有全部自掏腰包。电影最初预计总投资为3000万元,但由于没有经验,拍摄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进度一再耽搁,致使成本骤升。拍到后来,更是多次遇到资金断流,最严重的一次是2010年1月,影片停机22天。演员们差点就全走光了。
“当时是在北京拍摄,大雪纷飞的,大家都在拼命凑钱,导演沈东也到处借钱凑了好几万。”陈卫平回忆说。
对于完全不懂电影业运作规律的二人来说,电影投资变成了“无底洞”。影片拍完之后他们才知道后期还要投入上千万元的宣传费。
令陈建成和陈卫平感到一点欣慰的是,在影片完成后,常德市政府给了他们200万元的奖励,但也仅是杯水车薪而已。
而现在,仍有许多来自业外的热钱不断涌入电影业。
“很多房地产老板和煤老板要出钱给我们拍电影,甚至出高价跟我们抢演员,但这些外行人多半都会血本无归,尤其是那些抱着炒一部电影就走的人。”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说。
《喋血孤城》投资失败了,然而陈建成和陈卫平却决定要在影视业里走下去。“或许是有点不甘心,再加上经过这部电影,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陈卫平说。
“我已经结束了湖南的所有产业,准备全力在北京做影视产业。”陈建成告诉本刊记者。
垄断后遗症
在总结教训时,陈建成和陈卫平不约而同地将发行不当作为导致《喋血孤城》票房惨败的致命因素。
“在电影产业链中,影片制作完成后要进入发行环节,发行公司负责影片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施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将电影在合作院线的电影院放映。一般来说,影片的发行公司通常是制作公司本身,比如中影、华谊和保利博纳,有规模的电影公司同时兼备这两种资质。”艺恩咨询执行副总裁郜寿智告诉本刊记者。
对于楚城影视这个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委托一个可靠的发行人则是唯一的路。经过多方咨询,具体负责影片拍摄及发行的陈卫平选择了中影集团。
“这种抗战题材的当然要找中影这样的国企,他们本身就有义务扶持和推广这样的国产片。”陈卫平说,建立合作的过程异常顺利。“当时韩总(韩三平)看过片子后评价不错,同意做我们的发行人,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始料未及的是,当影片在8月上映 时,在全国的影院几乎都难觅《喋血孤城》的踪影。而在稀少的几家影院中,影片的场次安排得非常少,时段也没有一个是在晚上7点以后的黄金档期。
“很多朋友都打电话问我,为什么宣传得这么热闹,却到处都看不到电影?全国上映这个电影的影院都没几家,而且时间不是早上9点就是晚上10点以后。”陈卫平说。
事实上,当时的影院几乎都被引进大片《敢死队》垄断。
“当时签的是一个条款对我们非常不利的合同。我们不懂电影发行的游戏规则,后来才知道可以对影片的档期、场次和时段做具体的谈判,而且写进合同中去。”陈建成说。
后来,发行方以“观众不喜欢看战争题材,没有影院肯买”为由回复了陈建成,他则坚持认为是发行方的失职。
“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产业还存在垄断。”陈建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认为,中影当时的发行策略都向进口买断大片《敢死队》倾斜,挤压了《喋血孤城》的档期。
从票房来看,进口大片往往占据很大比例。长期以来,中影一直垄断外国电影的引进权,直到2003年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的成立,与其形成竞争之势。然而从整个市场来看,引进大片对业内仍是一道无法攻破的垄断屏障。
“《敢死队》是买断片,花一定的钱就可以买断在国内上映的版权,票房收入全部归发行方所有,而不像进口分账片,中外双方对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相比之下,买断大片的利润更可观一些。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影会把《敢死队》的放映安排得那么密集。”陈建成说。
作为体制改革的产物,中影集团得到了一些优质资产的划拨,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拥有制作、发行、院线全产业链资源。在这些资产中,最有利的则是影院资源。其旗下的中影星美、南方新干线在全国院线中位列第一梯队。这也是中影被指“垄断”的另一层含义。
张艺谋的搭档、新画面影业董事长张伟平就公开炮轰说:“广电总局和电影局大力扶持国产电影,但是中影却利用对电影市场的垄断权力对国产片市场进行制约和迫害。”
张伟平说,比如,在《三枪拍案惊奇》上映期间,就曾遭遇过中影的排挤。“中影拿进口大片的排期来挤压国产大片是众所周知的。你不跟他合作,他就在这个档期里放两部进口片跟你火拼,放狗咬你。《三枪》选择和华夏合作,所以在档期遭到《2012》、《第九区》两部进口大片的围追堵截,另外还有一些中影参与的片子。”张伟平说。
王中磊则持另一种看法,他对本刊记者说:“垄断是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我更愿意把垄断理解为优势,就像也会有人认为华谊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垄断。产业的发展基本还是平衡的,这从市场个体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到,这才是大势。”
名导依赖症
华谊兄弟的招股说明书中,曾作这样的风险阐述:“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这两部影片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账收入18896,5万元,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冯小刚、张艺谋和陈凯歌是中国导演领域的三大稀缺资源。为了挽留人才,华谊兄弟在上市前积极邀旗下导演及艺人入股,其签约导演冯小刚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华谊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电影收入0.6亿元,同比下滑17%。“这是受到了档期影响,上半年上映影片较少,投资者对其业绩的预期主要放在下半年。随着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超过6亿元的收入及1亿元的贴片和植入广告收入,这部影片的利润可达八九千万元,届时其净利润同比增长将在200%左右。”中信证券分析师皮舜告诉记者。
可见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业绩影响之深。然而,在拍完《唐山大地震》后,冯小刚表示,在《非诚勿扰2》后,再拍5部电影就退休。
“冯小刚的商业产出能力可能不止是对华谊,甚至对于整个国产片市场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跟他一起创造新的电影类型和发现新的导演、制片人和监制。整个电影业长期以来都在期盼一些称得上名导的人产生,但导演并不是学校或者机构培训出来的,他需要天赋、时机等很多因素才能造就出来。”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说。
2009年,获得2.25亿元票房的《风声》让华谊发现了导演陈国富。“华谊有很多项目储备,但缺乏实现者。所以我们现在会从更大的范围内去寻找人才。而且我们现在也越来越不拘泥于以前发现人才并据为己用的模式,还是要把整个行业的人才通过大的项目和公司来发现出来以后,才更有建设性。”王中磊说。
尽管近年来宁浩、陆川等一批青年导演已凭借少数影片成功冲进了亿元俱乐部,毕竟也是少数,还没有真正形成“三大导”的稳定的票房号召力。
“在合拍片机制形成之后,内地与香港合拍的电影也被贴上了国产片的标签,在对国产票房的收入贡献中,是一系列知名的香港导演的北漂促成了国产电影的繁荣,如陈可辛、王晶、陈木胜、刘伟强等。如果研究内地导演的影片粟房,会发现集中性更明显。”艺恩咨询执行副总裁郜寿智分析说。
“青年制造”如何炼成
“大家都会担心中国导演出现断代,而且电影毕竟是创意产业,人才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高军说。
扶植青年导演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凭借《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的宁浩便是拜一系列扶植计划所赐。2002年,中影集团与北京影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立了“中国青年导演新电影工程”,宁浩便是签约导演之一。而他的电影项目《钻石》,在得到了刘德华“亚洲新星导演”计划的资金支持后,成为2006年的票房黑马《疯狂的石头》。
“宁浩太幸运了。”青年导演姬雨感慨道。
姬雨也是幸运的。2008年加盟了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华锐”)“青年导演联盟”之后,姬雨筹备了8年之久的剧本《欠我十万零五千》终于在2009年完成了拍摄。姬雨并非科班出身,而他认识的众多科班出身的青年导演至今仍未有机会拍出电影。“他们从刚毕业时畴躇满志,到现在结了婚生了孩子,还是没能实现理想。”
“前三年每年投资制作五部青年导演拍摄的中小成本电影,自第四年起预计达到8至10部。”新影联副总经理、盛世华锐总经理高军介绍说。盛世华锐已与20多位青年导演建立了稳定长效的项目合作关系。姬雨的《欠我十万零五千》、杨竟择的《感情生活》已经在市场上小有斩获。
“两年来没有赔,有点小赚。”高军这样解释其运作模式。“名导是培养不出来的,但青年导演们需要资金和支持去证明自己。”
然而,对青年导演的扶植单靠少数几家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
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包括陆川、贾樟柯、宁浩在内的16位青年导演成为首批资助对象。在目前的机制下,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中的5%要上缴作为“国家专项电影资金”来源,其中,有一部分用来扶植青年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