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愿学、乐学,我注重了4个方面的问题:(1)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2)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3)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4)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要学好数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愿学、乐学谈几点粗浅的建议。
1 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
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弦切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弦切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圆周角的定义三者有何不同?②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对比体会弦切角定理的证明。
第二要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第三要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第四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第五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有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复习方法技巧。
3 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其次,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差异,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而应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要学好数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愿学、乐学谈几点粗浅的建议。
1 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
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弦切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弦切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圆周角的定义三者有何不同?②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对比体会弦切角定理的证明。
第二要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第三要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第四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第五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有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复习方法技巧。
3 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其次,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差异,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而应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