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各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会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也可能产生新的挑战,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索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网络;网络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56-02
一、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誉为高校第一课,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大学公共必修课,思政课需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此与一般的专业课相比,教学的难度更大。当前已经全面进入网络社会,传统的互联网和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构建起极其强大的网络平台,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开展好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加迫切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改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学生明确自身所处的历史时期,明确所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面临很多的困难,其中一点就是学生认为内容过于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和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大大提高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学习之中。因此,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必要前提。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更加行之有效、生动活泼、多样多彩的教学途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步骤。
3、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思政课有着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既有基础理论的教学,又不可避免的要涉及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讲解和传播。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能在分秒之间到达学生个体,大大的减少了中间的传播途径。或者说,传统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发生了改变,网络的难以监控性也给信息的过滤和监管带来了巨大困难。参差不齐的各类信息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传统的大学校园内,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绝对教学主体的角色,影响着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热情和思维激情;教学方法落后守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落后,考试方法陈旧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积极面对网络新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教学传统,又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校园,“无时无处无人不网”。网络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正极大的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也随着网络手段的介入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首先,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
青年学生上网本来是件好事,网络可以使大学生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资源和视野。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大学生能从中以轻松得获得无数的知识信息。网络不仅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使得大学生可以及时得到最权威的教育资源,而且,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可以提供或虚拟社会生活的情境,从而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信息量并提高其质量。这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网络的快捷性,能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的进行联系和沟通,快速的突破心理壁垒;网络的交互性,能保证大学生随时随地的与不同的人进行信息的交流,快速的互动,提高互动的频率,也能增强学习的效果;网络的隐蔽性,能减弱学生心理上的壁垒,更加敞开心扉的与人交流,也能保证老师掌握更加真实可靠的学生心理,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其次,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干扰和冲击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主要表现在一些主导着价值观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话语权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积极争取的权力。从当前国际网络的语言环境来看,网络上的主要话语权还是被少数的西方国家所把控。网络成为了少数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党用来传播其认可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也成为其利用来对付不同阵营中主体的有力武器。大学生处在青年的初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快速形成却又未能成熟稳定,思想处在极其敏感的阶段,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容易波动,不能准确甄别信息的真伪和科学与否,比较容易受到蒙蔽,从而导致迷失政治方向。 2、网络信息的难以操控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趋于复杂化。我们过去在课堂的教学,信息是可控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青年学生集中地、持续地传播含有特定教育内容的信息来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比如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读报纸、学习文件、高校内部的党校教育等等。而到了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在任何时间接收来此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任何一类信息,且难以监控。正如前面所言,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分是非的能力,但毕竟还年轻,很多的思想还没有足够的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和影响。这些没有经过任何过滤和监控的信息到达大学生的网络平台时,一些负面的信息很可能会与思政课课堂所宣传的主流意识、核心价值相违背,会导致学生的疑惑不解甚至是是非观念的模糊乃至截然相反的不同政治立场。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课堂教育教学已经越来越复杂化。
3、网络信息给思政课教育者的权威性带来了的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无论在知识内容的传播上还是在思想道德的教育上都充当者权威的角色,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即便是有一些自我的思考,至少也是在可监控的范围内。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显然对教师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对教师的权威角色产生了置疑,甚至有了逆反心理。教育者将不再是主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品德变化的决定因素。如果教育者不适应网络影响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或者不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无法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控制和行为指导,也会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正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也猛烈地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教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和媒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充分利用校级平台,建设正面网站。
网络的信息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任由网络上部分的不良信息在大学生中间传播,有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发生异样的波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以学校为平台的网络阵地,建设正面网站,是十分必要的。我国高校中并不缺乏类似的成功案例。例如: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网站,也有像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坚持正确导向,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广大学生所喜好的好网站。但拥有这些网站的高校毕竟只是少数。每一个高校都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个高校的主阵地都是一个重要的战场。因此,高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所要求的,建立高校自己的网络阵地,搭建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新平台。
2、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占领网络新阵地。
高校有大量的网络传输的渠道,如果运用得当,它将可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之一。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主要方式来看,高校应该加强包括校园网、校园无线网、手机网络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充分的利用这些有利的传播途径,为我所用,让其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工具之一。例如,时下最流行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渠道。学校或者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院系、教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即时与学生互动,把教育教学拓展到教室以外,让思想政治教育全时段全地域的覆盖大学校园。
3、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远程教育。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俗称的“05方案”)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行优化处理后,教学的内容多,时间少。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在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远程教育,把课堂内教育与课后的网络平台教育相结合,就能很好的这个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的课程教学,课程辅导,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解决学生实际中遇到的思想问题,以巩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改革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顾海良,佘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聂沉香.谈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47-48.
关键词:网络;网络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56-02
一、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誉为高校第一课,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大学公共必修课,思政课需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此与一般的专业课相比,教学的难度更大。当前已经全面进入网络社会,传统的互联网和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构建起极其强大的网络平台,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开展好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加迫切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改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学生明确自身所处的历史时期,明确所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面临很多的困难,其中一点就是学生认为内容过于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和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大大提高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学习之中。因此,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必要前提。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更加行之有效、生动活泼、多样多彩的教学途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步骤。
3、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思政课有着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既有基础理论的教学,又不可避免的要涉及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讲解和传播。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能在分秒之间到达学生个体,大大的减少了中间的传播途径。或者说,传统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发生了改变,网络的难以监控性也给信息的过滤和监管带来了巨大困难。参差不齐的各类信息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传统的大学校园内,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绝对教学主体的角色,影响着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热情和思维激情;教学方法落后守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落后,考试方法陈旧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开展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能有效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积极面对网络新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教学传统,又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校园,“无时无处无人不网”。网络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正极大的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也随着网络手段的介入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首先,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
青年学生上网本来是件好事,网络可以使大学生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资源和视野。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大学生能从中以轻松得获得无数的知识信息。网络不仅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使得大学生可以及时得到最权威的教育资源,而且,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可以提供或虚拟社会生活的情境,从而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信息量并提高其质量。这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网络的快捷性,能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的进行联系和沟通,快速的突破心理壁垒;网络的交互性,能保证大学生随时随地的与不同的人进行信息的交流,快速的互动,提高互动的频率,也能增强学习的效果;网络的隐蔽性,能减弱学生心理上的壁垒,更加敞开心扉的与人交流,也能保证老师掌握更加真实可靠的学生心理,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其次,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干扰和冲击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主要表现在一些主导着价值观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话语权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积极争取的权力。从当前国际网络的语言环境来看,网络上的主要话语权还是被少数的西方国家所把控。网络成为了少数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党用来传播其认可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也成为其利用来对付不同阵营中主体的有力武器。大学生处在青年的初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快速形成却又未能成熟稳定,思想处在极其敏感的阶段,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容易波动,不能准确甄别信息的真伪和科学与否,比较容易受到蒙蔽,从而导致迷失政治方向。 2、网络信息的难以操控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趋于复杂化。我们过去在课堂的教学,信息是可控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青年学生集中地、持续地传播含有特定教育内容的信息来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比如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读报纸、学习文件、高校内部的党校教育等等。而到了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在任何时间接收来此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任何一类信息,且难以监控。正如前面所言,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分是非的能力,但毕竟还年轻,很多的思想还没有足够的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和影响。这些没有经过任何过滤和监控的信息到达大学生的网络平台时,一些负面的信息很可能会与思政课课堂所宣传的主流意识、核心价值相违背,会导致学生的疑惑不解甚至是是非观念的模糊乃至截然相反的不同政治立场。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的课堂教育教学已经越来越复杂化。
3、网络信息给思政课教育者的权威性带来了的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无论在知识内容的传播上还是在思想道德的教育上都充当者权威的角色,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即便是有一些自我的思考,至少也是在可监控的范围内。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显然对教师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对教师的权威角色产生了置疑,甚至有了逆反心理。教育者将不再是主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品德变化的决定因素。如果教育者不适应网络影响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或者不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无法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控制和行为指导,也会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正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也猛烈地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教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和媒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充分利用校级平台,建设正面网站。
网络的信息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任由网络上部分的不良信息在大学生中间传播,有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发生异样的波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以学校为平台的网络阵地,建设正面网站,是十分必要的。我国高校中并不缺乏类似的成功案例。例如: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网站,也有像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坚持正确导向,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广大学生所喜好的好网站。但拥有这些网站的高校毕竟只是少数。每一个高校都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个高校的主阵地都是一个重要的战场。因此,高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所要求的,建立高校自己的网络阵地,搭建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新平台。
2、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占领网络新阵地。
高校有大量的网络传输的渠道,如果运用得当,它将可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之一。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主要方式来看,高校应该加强包括校园网、校园无线网、手机网络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充分的利用这些有利的传播途径,为我所用,让其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工具之一。例如,时下最流行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渠道。学校或者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院系、教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即时与学生互动,把教育教学拓展到教室以外,让思想政治教育全时段全地域的覆盖大学校园。
3、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远程教育。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俗称的“05方案”)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行优化处理后,教学的内容多,时间少。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在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远程教育,把课堂内教育与课后的网络平台教育相结合,就能很好的这个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的课程教学,课程辅导,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解决学生实际中遇到的思想问题,以巩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改革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顾海良,佘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聂沉香.谈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