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时代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讨论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式。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化要求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些企事业单位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相继开发和实施了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这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现状的存在,对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相关人员理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教学,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积蓄人才。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认识不清,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和相关学科领域均开设了MIS课程。从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掌握不牢的现象。在学习中表现出重技能而轻理念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显得吃力和乏味。
2.教材内容滞后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等资料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也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MIS的许多理论都是沿袭国外早期的经典文献编制而成,结合国内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实务性东西少,近年来国内信息产业发展迅速,MIS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3.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欠佳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的知识面广,方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认知、体会时有一定难度,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有些教师不注重教学水平的提高,即便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也仅仅只是把写黑板改成了一幅幅的幻灯片,内容枯燥,互动性差,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滋生厌学心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是引起学生产生误解的原因,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如果考核方式仅采取书面试卷作答的形式,会使得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概念和理论需要以强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兴趣。
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
1.严格依据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明确教学定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以信息管理工作为目标的信息化专门人才。无论是从信息管理涉及全局的特点,还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看,都需要适应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信息管理人才。由此可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培养方向应是多层次的。因此,各高校在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正如侯炳辉教授所言:学习MIS应当有所侧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等。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施教。
2.建立课程概念框架,引导学生理顺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业务领域和技术相当广泛,学生在学习理解中往往不得要领,把握不住实质,这样发展下去,结果就是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知识掌握不牢,学习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梳理出相关知识的组织形式,通过建立课程概念框架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成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授课中,应帮助学生理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与先继、后继课程的联系,包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3.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国内相关教材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必须要在教材建设上下大功夫,在当前我国MIS教材建设方面应该注重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要突破传统体系的束缚,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MIS思想和理论。其次,要进行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一批高水平的专家进行编写。再次,MIS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专业特征,正如人才培养的定位应有所侧重一样,编写的相应教材在内容的组织和选择也应有所侧重。最后,教材的编写、案例的选择上应结合国情现状,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4.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MIS教学方法是:跟着教材走,往往是直到课程接近尾声时,学生才方知“庐山真面目”,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若采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举例时,一般应从学生比较熟悉或容易调查的案例开始,用案例来阐释理论,学生就会对理论有感性的认识,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若同时能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则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5.改进考核方式,强化实践环节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强化实践环节,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包括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文档。如果采取分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项目工作计划的方法,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规定进度,这样既学会了相关的方法,也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能力。将这种实践列入考核范围,甚至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能增强考核的实际效果。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提高MIS的教学,还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承担MIS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在专业领域内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增强实践经验。以学科带头人为负责人,建立科研梯队,以IT行业为基地,开展广泛的科研项目合作,可以将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探索课题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案例教学又保证了教学效果,使MIS的教学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晓煜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
[4]贺盛瑜,赵卓宁.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2003(7).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张家界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化要求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些企事业单位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相继开发和实施了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这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现状的存在,对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相关人员理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教学,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积蓄人才。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认识不清,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和相关学科领域均开设了MIS课程。从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掌握不牢的现象。在学习中表现出重技能而轻理念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显得吃力和乏味。
2.教材内容滞后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等资料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也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MIS的许多理论都是沿袭国外早期的经典文献编制而成,结合国内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实务性东西少,近年来国内信息产业发展迅速,MIS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3.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欠佳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的知识面广,方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认知、体会时有一定难度,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有些教师不注重教学水平的提高,即便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也仅仅只是把写黑板改成了一幅幅的幻灯片,内容枯燥,互动性差,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滋生厌学心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是引起学生产生误解的原因,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如果考核方式仅采取书面试卷作答的形式,会使得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概念和理论需要以强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兴趣。
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
1.严格依据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明确教学定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以信息管理工作为目标的信息化专门人才。无论是从信息管理涉及全局的特点,还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看,都需要适应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信息管理人才。由此可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培养方向应是多层次的。因此,各高校在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正如侯炳辉教授所言:学习MIS应当有所侧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等。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施教。
2.建立课程概念框架,引导学生理顺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业务领域和技术相当广泛,学生在学习理解中往往不得要领,把握不住实质,这样发展下去,结果就是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知识掌握不牢,学习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梳理出相关知识的组织形式,通过建立课程概念框架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成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授课中,应帮助学生理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与先继、后继课程的联系,包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3.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国内相关教材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必须要在教材建设上下大功夫,在当前我国MIS教材建设方面应该注重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要突破传统体系的束缚,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MIS思想和理论。其次,要进行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一批高水平的专家进行编写。再次,MIS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专业特征,正如人才培养的定位应有所侧重一样,编写的相应教材在内容的组织和选择也应有所侧重。最后,教材的编写、案例的选择上应结合国情现状,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4.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MIS教学方法是:跟着教材走,往往是直到课程接近尾声时,学生才方知“庐山真面目”,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若采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举例时,一般应从学生比较熟悉或容易调查的案例开始,用案例来阐释理论,学生就会对理论有感性的认识,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若同时能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则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5.改进考核方式,强化实践环节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强化实践环节,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包括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文档。如果采取分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项目工作计划的方法,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规定进度,这样既学会了相关的方法,也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能力。将这种实践列入考核范围,甚至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能增强考核的实际效果。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提高MIS的教学,还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承担MIS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在专业领域内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增强实践经验。以学科带头人为负责人,建立科研梯队,以IT行业为基地,开展广泛的科研项目合作,可以将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探索课题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案例教学又保证了教学效果,使MIS的教学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晓煜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
[4]贺盛瑜,赵卓宁.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2003(7).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