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4G、5G网络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平凡的人物通过网络媒体迅速走红,成为年轻人口中的“网络明星”。他们原本普通,却因为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而“一炮走红”,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了解并重视这些影响,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红的内涵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缩写,顾名思义“网红”是走红于网络的人。他们利用网络突出自己的某些特质,利用图片或小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得到喜爱这些特质的网民的大力吹捧,收获大量粉丝,成为“网红”。而一名“网红”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公司,他们共同参与打造这样一个符合大众心理的“网红”去迎合这个网络市场。因此,当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接触到鱼龙混杂、“网红”遍地的网络世界时,难免会对这些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网红”输出的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声音,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判断。
网红的特点
首先,“网红”具有专业性。由于通信工具的便捷性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于自己所关注的“网红”作品的浏览效率变快,但是对片面追求娱乐化使人感到审美疲劳,无法拨动大众神经。因此“网红”本人若想长期拥有吸引粉丝的能力,就需要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和专业度,加大“粉丝”们的忠诚度。当然,也有不少本身就持有专业身份的“精英”参与到“网红”的队伍中来,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老师,凭着自身专业的教学功底和对刑法的热爱,把刑法课“搬”上视频网站,“圈粉”了一大批年轻人。其次,“网红”具有互动性。不同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互联网的互动效率更高,“网红”们乐于使用网络平台和粉丝们进行互动,比如带有“弹幕”的直播平台可以把“粉丝”的感受和需求适时展现给主播,同时主播如果及时和粉丝互动,有助于缩短双方的距离感,满足“粉丝”对于主播对其关注度的满足。同时,“网红”会对粉丝的留言在视频中进行回复,对于粉丝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达到和粉丝及时的互动,维持和粉丝之间的交流。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积极向上的“网红”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正面影响。现如今,只有通过科技与互联网结合的手段才能够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近日,四川省理塘县小伙丁真火了。丁真的走红并不是偶然,是理塘文旅局不懈的努力换来的,与此同时“理塘”与“甘孜”的词条搜索暴涨,丁真现象为广大网友的旅行消费打开了新的大门。“带货女王”薇娅和贫困县合作推销当地农产品也是网红给当地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无论理塘丁真还是带货女王薇娅都给我们提供了互联网时代网红的良好示范。但互联网上依旧有着哗众取宠攫取巨大流量的网红,依靠大众网民的审丑来获取流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当代网红应负起责任,对社会起到正面的模范作用。而不是依托粉丝群体庞大而成为自己任性的资本。
2.负面影响
没有价值观的“网红”诱导青少年盲目攀比。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负能量”“网红”,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贪图享受,抓住少数人阴暗的心理特点,在网上招摇撞骗,卖弄风骚,吸引观众眼球,从而在流量中获取利益,最后走向深渊。有“网红”在进行网络直播时给大众灌输低级的流行元素,抓住了青少年的欲望和对流行时尚的追求,忽视家庭的承担能力,缺乏理性、大手大脚、你追我赶地消费,形成恣意跟风、盲目攀比的现象,他们追求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时尚,而是一种自不量力的消費观。价值观导向不正确的“网红”会使青少年误入歧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积极的价值观,而有些青少年被价值观扭曲的“网红”所侵蚀,把那些低级趣味当作自己追求的完美人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抛到九霄云外,以社会上不成功的人们好奇心和痛恨心获取粉丝,得到利益。有些青少年不知道有些“网红”传递的价值观也是片面的,缺乏真假实质分辨能力,因此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来左右自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根据2020年9月统计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群体占比14.8%,约1.33亿人次[1]。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每天的网络咨询呈现出井喷式爆发。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短视频平台,网民都能在短时间浏览到最热的网红咨询,而青少年作为其中的活跃群体,在各种“网红”讯息中总能找到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青少年不成熟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易盲目地崇拜偶像。偶像崇拜是指个体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赖,从来进行学习和模仿。健康的崇拜偶像能够焕发青少年的斗志、追逐向往、形成健康的价值观。而盲目地崇拜偶像则会导致耽误学业、沉迷虚假的世界、最终迷失方向,影响身心健康。青少年缺乏网络信息的判断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红”们也不例外,为了得到网民的关注,许多“网红”不惜利用暴力或色情的手段获得“点击量”的目的。青少年面对网络时由于好奇心和则缺乏对网络信息优劣的判断力,容易被负面信息所影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网红”群体自身原因
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多数网红虽为公众人物,还没有学会承担公众人物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用优秀的道德品质感染社会,而是急于套现赚钱,缺乏道德与修养的培养,难以肩负社会公众人物应有的责任。网络平台同样缺乏对此类行为的管束,部分法律还有待细化,此时就需要“网红”们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注重言行,避免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示范。更易受利益驱动。网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获取经济效益,实现商业上的价值,“网红”会依托庞大的粉丝团体来定向营销,这便是“网红经济”,在吸引粉丝的过程中利用暴力,色情的手段提高热度,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入门槛低。对比其他行业,“网红”这份“职业”不需要考取任何证书,不需要进行任何培训。只要有网络和可以接入网络的终端,成为一名“网红”易如反掌。如此低的门槛就造成了这个“网红”遍地且良莠不齐的乱象。
健全网络监管体系
解决当前网络有序健康发展是首要任务,需要网络法制建设做保障。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隐蔽性,每一位网民都在网络上戴上了一层“面具”,这也给网络的监管带来了难度。利用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来促进网络规范化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群体多元化,这就让“网红”们的言行举止受到大众的监督。规范了“网红”言行的同时,也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应规范网络行为,培养积极兴趣爱好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参与了网络活动,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早早紧跟世道潮流参与到网络中去。作为时代的接班人,青少年在网络中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对网络中的事物要理性看待,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客观判断,切忌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同时青少年要多多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开拓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做到内外兼修。
网络平台通过自制规范网红
对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中信息冗杂,现有的监管手段很难达到全方位全时段覆盖。所以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监管远远不够,同时需要平台协助监管,加强对平台内容的规范,以及普及平台内“网红”的多方面教育。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出台相关措施及细则,对文字图片等内容加以规范,并有明确的审查制度。平台也应该倡导“网红”对自身的言行加以严格规范的同时对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带头作用。同时对待劣迹网红,平台也因对其严厉处理并对发表内容加以严格限制且有义务对其加强教育,还网络空间一片净土。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红的内涵及特点
网红的内涵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缩写,顾名思义“网红”是走红于网络的人。他们利用网络突出自己的某些特质,利用图片或小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得到喜爱这些特质的网民的大力吹捧,收获大量粉丝,成为“网红”。而一名“网红”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公司,他们共同参与打造这样一个符合大众心理的“网红”去迎合这个网络市场。因此,当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接触到鱼龙混杂、“网红”遍地的网络世界时,难免会对这些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网红”输出的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声音,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判断。
网红的特点
首先,“网红”具有专业性。由于通信工具的便捷性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于自己所关注的“网红”作品的浏览效率变快,但是对片面追求娱乐化使人感到审美疲劳,无法拨动大众神经。因此“网红”本人若想长期拥有吸引粉丝的能力,就需要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和专业度,加大“粉丝”们的忠诚度。当然,也有不少本身就持有专业身份的“精英”参与到“网红”的队伍中来,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老师,凭着自身专业的教学功底和对刑法的热爱,把刑法课“搬”上视频网站,“圈粉”了一大批年轻人。其次,“网红”具有互动性。不同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互联网的互动效率更高,“网红”们乐于使用网络平台和粉丝们进行互动,比如带有“弹幕”的直播平台可以把“粉丝”的感受和需求适时展现给主播,同时主播如果及时和粉丝互动,有助于缩短双方的距离感,满足“粉丝”对于主播对其关注度的满足。同时,“网红”会对粉丝的留言在视频中进行回复,对于粉丝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达到和粉丝及时的互动,维持和粉丝之间的交流。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积极向上的“网红”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正面影响。现如今,只有通过科技与互联网结合的手段才能够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近日,四川省理塘县小伙丁真火了。丁真的走红并不是偶然,是理塘文旅局不懈的努力换来的,与此同时“理塘”与“甘孜”的词条搜索暴涨,丁真现象为广大网友的旅行消费打开了新的大门。“带货女王”薇娅和贫困县合作推销当地农产品也是网红给当地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无论理塘丁真还是带货女王薇娅都给我们提供了互联网时代网红的良好示范。但互联网上依旧有着哗众取宠攫取巨大流量的网红,依靠大众网民的审丑来获取流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当代网红应负起责任,对社会起到正面的模范作用。而不是依托粉丝群体庞大而成为自己任性的资本。
2.负面影响
没有价值观的“网红”诱导青少年盲目攀比。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负能量”“网红”,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贪图享受,抓住少数人阴暗的心理特点,在网上招摇撞骗,卖弄风骚,吸引观众眼球,从而在流量中获取利益,最后走向深渊。有“网红”在进行网络直播时给大众灌输低级的流行元素,抓住了青少年的欲望和对流行时尚的追求,忽视家庭的承担能力,缺乏理性、大手大脚、你追我赶地消费,形成恣意跟风、盲目攀比的现象,他们追求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时尚,而是一种自不量力的消費观。价值观导向不正确的“网红”会使青少年误入歧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积极的价值观,而有些青少年被价值观扭曲的“网红”所侵蚀,把那些低级趣味当作自己追求的完美人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抛到九霄云外,以社会上不成功的人们好奇心和痛恨心获取粉丝,得到利益。有些青少年不知道有些“网红”传递的价值观也是片面的,缺乏真假实质分辨能力,因此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来左右自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原因分析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根据2020年9月统计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群体占比14.8%,约1.33亿人次[1]。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每天的网络咨询呈现出井喷式爆发。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短视频平台,网民都能在短时间浏览到最热的网红咨询,而青少年作为其中的活跃群体,在各种“网红”讯息中总能找到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青少年不成熟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易盲目地崇拜偶像。偶像崇拜是指个体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赖,从来进行学习和模仿。健康的崇拜偶像能够焕发青少年的斗志、追逐向往、形成健康的价值观。而盲目地崇拜偶像则会导致耽误学业、沉迷虚假的世界、最终迷失方向,影响身心健康。青少年缺乏网络信息的判断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红”们也不例外,为了得到网民的关注,许多“网红”不惜利用暴力或色情的手段获得“点击量”的目的。青少年面对网络时由于好奇心和则缺乏对网络信息优劣的判断力,容易被负面信息所影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网红”群体自身原因
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多数网红虽为公众人物,还没有学会承担公众人物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用优秀的道德品质感染社会,而是急于套现赚钱,缺乏道德与修养的培养,难以肩负社会公众人物应有的责任。网络平台同样缺乏对此类行为的管束,部分法律还有待细化,此时就需要“网红”们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注重言行,避免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示范。更易受利益驱动。网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获取经济效益,实现商业上的价值,“网红”会依托庞大的粉丝团体来定向营销,这便是“网红经济”,在吸引粉丝的过程中利用暴力,色情的手段提高热度,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入门槛低。对比其他行业,“网红”这份“职业”不需要考取任何证书,不需要进行任何培训。只要有网络和可以接入网络的终端,成为一名“网红”易如反掌。如此低的门槛就造成了这个“网红”遍地且良莠不齐的乱象。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对策分析
健全网络监管体系
解决当前网络有序健康发展是首要任务,需要网络法制建设做保障。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隐蔽性,每一位网民都在网络上戴上了一层“面具”,这也给网络的监管带来了难度。利用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来促进网络规范化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群体多元化,这就让“网红”们的言行举止受到大众的监督。规范了“网红”言行的同时,也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应规范网络行为,培养积极兴趣爱好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参与了网络活动,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早早紧跟世道潮流参与到网络中去。作为时代的接班人,青少年在网络中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对网络中的事物要理性看待,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客观判断,切忌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同时青少年要多多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开拓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做到内外兼修。
网络平台通过自制规范网红
对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中信息冗杂,现有的监管手段很难达到全方位全时段覆盖。所以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监管远远不够,同时需要平台协助监管,加强对平台内容的规范,以及普及平台内“网红”的多方面教育。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出台相关措施及细则,对文字图片等内容加以规范,并有明确的审查制度。平台也应该倡导“网红”对自身的言行加以严格规范的同时对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带头作用。同时对待劣迹网红,平台也因对其严厉处理并对发表内容加以严格限制且有义务对其加强教育,还网络空间一片净土。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