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主要指每篇精读课文后面的习题,略读课文的习题则包含在课文前面的阅读导语中。在实际处理语文课后习题的时候,并不像做数学题那样以写出正确答案为准,毕竟许多语文习题训练像朗读、体验等,既不是可以写出来的答案,又不是以正确与否为评判标准。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处理语文课后习题时,不能简单地去想所谓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而是需要探究其涉及的学习内容与层次、路径与方法、铺垫与延伸等多方面的问题。唯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出课后习题所蕴含的价值。
一、瞻前顾后:深入理解编排意图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中,总有一些是指向读、背课文的语文要素训练。低年级有时候就是“朗读课文”这么单纯,进入中高年级,也只是加上一些与课文学习的语文要素相关的朗读或默读方面的要求。对这样的习题,教师在处理时只需要对照要求,在学生朗读、默读方面加以落实便可,自然不用太复杂。但有些教师这样处理成习惯之后,就不再考虑习题出现的变化,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了事,缺失有效指导。
如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课后练习第1题:
朗读课文。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
挡水 疏导 驱赶
有位教师在教学课文中泡泡提示语“联系下文,我知道了‘泛滥’的意思”时说:“课后练习第1题中的三个词语,同学们可以用联系下文的方法或者查字典来认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简单处理完事的做法,根本没有去细想这道习题中在“朗读课文”后面加上了其他语文要素学习的训练要求。搞清楚这些语文要素的训练指向哪里,教师需要全面、深入解读,下一番功夫才行。
对于这道题中加点的三个字“挡、疏、驱”,包括前面泡泡提示语要求理解的“泛滥”,都不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在前面学过的课文中也没有被列入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教学前提,也可能是导致教师把它们当成要求学生学习生字一样来教学的原因。正因为这样,所以编者安排的学习方法是“猜一猜”。
“猜一猜”其实是统编语文教材安排螺旋式上升学习的预测阅读策略的开始。在一年级上册最后一课《小蜗牛》中就已经出现过,只不过是以看图画为辅助手段进行的,其中要求猜读的五个字“蜗、芽、莓、蘑、菇”中,只有“芽”安排在“会认的字”当中,其余的字都不是要求学习的生字。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是课文中不要求学生认识的字,为什么还要学生费心费力地去猜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字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很密切,在就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对话时,或早或晚都需要提及这些字所组的词语及所代表的事物;换句话说,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对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绕不开的。这也是《大禹治水》课后习题安排“猜一猜”这些带点字意思的原因所在,毕竟要想说清楚“大禹治水”的故事,“挡水”“疏导”“驱赶”都是必然要出现的关键词语。只是相比一年级的看图画“猜一猜”,在带点词语中“猜一猜”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属于在具体语境中猜。
后续要求“再查查字典”,粗略地看当然是巩固前面单元学习的查字典知识,包括从字典中的多个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但这只是一种表层的意思,因为这里查字典的目的是要核实猜得对不对,这才是这道习题安排查字典的真正用意。当然核实的结果有两种,猜得对或者不对;如果不对,那肯定需要有个再确认的过程,以把握正确的意思。这样,才算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角度来解读这道习题。因为进入三年级学习预测策略单元时,需要对文本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预测,但每一种预测都必须及时验证,如果后续文本发展的情形与预测不一致,就需要纠偏之后再预测,而不能在错误预测的基础上继续预测。这一点,在《大禹治水》这一道课后习题中就做了有效的铺垫,也就是“再查查字典”的教学指向。
有了上述解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查字典的时候,需要点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如果没有猜对怎么办?”落实了这一訓练要求,这一道课后习题的教学才算是落实到位了。
实际上,像这样涉及不是本课语文要素学习情形的课后练习题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不在少数,只是教师在处理时往往只是紧盯着本课的语文要素训练,不注意解读课后练习题在语文要素训练上瞻前顾后的功能,只是简单处理,导致语文要素学习出现孤立突兀的状况。
二、精准突破:仔细揣摩隐性意味
加强语文要素的学习和训练是统编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语文要素以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语文要素两方面呈现。单元语文要素直接呈现在单元页中,课文语文要素则通过精读课文在课后习题中的细化来呈现,这种细化在具体的练习题中有时具有隐性特点,需要教师在训练中引导学生与单元语文要素有效对接。由于训练只要求怎么做,却隐去了这么做的原因,导致一些教师不清楚如何进行训练,转而求助于教师用书或参考资料,并按照教师用书或参考资料上的方法组织学生训练。虽然说教师用书或参考资料值得参考,但那毕竟只具备参考的价值,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自己对习题的解读,也就是说对这种有隐性意味的习题,教师需要仔细考量。
如二年级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课后练习第2题:
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这道习题就把需要训练的语文要素内容“隐藏”起来了,但笔者看到许多教师是通过让学生读句子和仿说句子来积累运用“无论是……还是……”或者“无论是……还是……都……”句式的。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是“无论是……还是……”的句式,学生都说得不像,更不要说“无论是……还是……都……”的句式了,于是教师也只好不了了之。原来看上去简单的例句竟是一个双重复句,内含两组关联词语“无论……都……”和“是……还是……”,而教师提取“无论是……还是……”的句式进行教学自然怎么都用不上力了。
在这道练习题中,有“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的要求,教师就要先读懂“样子”到底是指什么。例句中的“样子”是前后相连的两个句子,后一个句子是进一步指出前一个句子中的行为“……藏了起来”造成的结果是“……都看不见了”,因此这个“样子”是前后相连的两句话,前一个句子说行为,后一个句子说结果。相应的教学训练是从课文中找出与“大海”相当的“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自己”,替换之后回答“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再把这些替换的内容放在“无论……都看不见了”句式中,以回答“看不见”的是什么。这是从课文内容出发开展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然后进行延伸训练,让学生选择生活中雾出现的情形,仿说这种句式,如雾把山头、校园、村庄等藏起来的情形。经历这些说句子,学生不仅从中明白了雾的特点——把一切东西都“藏了起来”,而且学习了用相连的两个句子来说出行动和具体的结果。这才是本课需要积累的语言表达句式。
还有提取什么样的句式也需要仔细考量。在常见的关联词语搭配中,没有“无论是……还是……”的配法。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不宜讲什么复句关系,这或许正是专家选择“无论是……还是……”作为句式而不进行解说的内在原因。教师对此能做的就是在多次出现中,让学生对常见关联词语的定型配对留下一定的印象,正如专家所说的“在潜移默化中”运用,通过多次反复进行强化。这道习题中适合提取且方便二年级学生慢慢学习、积累的句式是“无论……都……”,至于“无论是……还是……都……”这个完整的句式,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过于复杂,只让学生了解便可。
如果教师有了上述考量,就能够在这种具有隐性意味的习题中做到精准突破,而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样,这种带有隐性意味的习题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也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在处理这类习题时,要在参考必要的资料基础上,权衡之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精准突破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虽然在题型设置上有一定之“规”,但更多的是具体题目要求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教师在处理习题时,需要随“题”应变,这种变就体现在对题目要求的全面深入解读上,体现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上。只有具备这样的观念,才能把课后习题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上。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和平中心小学)
一、瞻前顾后:深入理解编排意图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中,总有一些是指向读、背课文的语文要素训练。低年级有时候就是“朗读课文”这么单纯,进入中高年级,也只是加上一些与课文学习的语文要素相关的朗读或默读方面的要求。对这样的习题,教师在处理时只需要对照要求,在学生朗读、默读方面加以落实便可,自然不用太复杂。但有些教师这样处理成习惯之后,就不再考虑习题出现的变化,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了事,缺失有效指导。
如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课后练习第1题:
朗读课文。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
挡水 疏导 驱赶
有位教师在教学课文中泡泡提示语“联系下文,我知道了‘泛滥’的意思”时说:“课后练习第1题中的三个词语,同学们可以用联系下文的方法或者查字典来认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简单处理完事的做法,根本没有去细想这道习题中在“朗读课文”后面加上了其他语文要素学习的训练要求。搞清楚这些语文要素的训练指向哪里,教师需要全面、深入解读,下一番功夫才行。
对于这道题中加点的三个字“挡、疏、驱”,包括前面泡泡提示语要求理解的“泛滥”,都不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在前面学过的课文中也没有被列入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教学前提,也可能是导致教师把它们当成要求学生学习生字一样来教学的原因。正因为这样,所以编者安排的学习方法是“猜一猜”。
“猜一猜”其实是统编语文教材安排螺旋式上升学习的预测阅读策略的开始。在一年级上册最后一课《小蜗牛》中就已经出现过,只不过是以看图画为辅助手段进行的,其中要求猜读的五个字“蜗、芽、莓、蘑、菇”中,只有“芽”安排在“会认的字”当中,其余的字都不是要求学习的生字。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是课文中不要求学生认识的字,为什么还要学生费心费力地去猜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字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很密切,在就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对话时,或早或晚都需要提及这些字所组的词语及所代表的事物;换句话说,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对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绕不开的。这也是《大禹治水》课后习题安排“猜一猜”这些带点字意思的原因所在,毕竟要想说清楚“大禹治水”的故事,“挡水”“疏导”“驱赶”都是必然要出现的关键词语。只是相比一年级的看图画“猜一猜”,在带点词语中“猜一猜”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属于在具体语境中猜。
后续要求“再查查字典”,粗略地看当然是巩固前面单元学习的查字典知识,包括从字典中的多个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但这只是一种表层的意思,因为这里查字典的目的是要核实猜得对不对,这才是这道习题安排查字典的真正用意。当然核实的结果有两种,猜得对或者不对;如果不对,那肯定需要有个再确认的过程,以把握正确的意思。这样,才算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角度来解读这道习题。因为进入三年级学习预测策略单元时,需要对文本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预测,但每一种预测都必须及时验证,如果后续文本发展的情形与预测不一致,就需要纠偏之后再预测,而不能在错误预测的基础上继续预测。这一点,在《大禹治水》这一道课后习题中就做了有效的铺垫,也就是“再查查字典”的教学指向。
有了上述解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查字典的时候,需要点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如果没有猜对怎么办?”落实了这一訓练要求,这一道课后习题的教学才算是落实到位了。
实际上,像这样涉及不是本课语文要素学习情形的课后练习题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不在少数,只是教师在处理时往往只是紧盯着本课的语文要素训练,不注意解读课后练习题在语文要素训练上瞻前顾后的功能,只是简单处理,导致语文要素学习出现孤立突兀的状况。
二、精准突破:仔细揣摩隐性意味
加强语文要素的学习和训练是统编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语文要素以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语文要素两方面呈现。单元语文要素直接呈现在单元页中,课文语文要素则通过精读课文在课后习题中的细化来呈现,这种细化在具体的练习题中有时具有隐性特点,需要教师在训练中引导学生与单元语文要素有效对接。由于训练只要求怎么做,却隐去了这么做的原因,导致一些教师不清楚如何进行训练,转而求助于教师用书或参考资料,并按照教师用书或参考资料上的方法组织学生训练。虽然说教师用书或参考资料值得参考,但那毕竟只具备参考的价值,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自己对习题的解读,也就是说对这种有隐性意味的习题,教师需要仔细考量。
如二年级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课后练习第2题:
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这道习题就把需要训练的语文要素内容“隐藏”起来了,但笔者看到许多教师是通过让学生读句子和仿说句子来积累运用“无论是……还是……”或者“无论是……还是……都……”句式的。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是“无论是……还是……”的句式,学生都说得不像,更不要说“无论是……还是……都……”的句式了,于是教师也只好不了了之。原来看上去简单的例句竟是一个双重复句,内含两组关联词语“无论……都……”和“是……还是……”,而教师提取“无论是……还是……”的句式进行教学自然怎么都用不上力了。
在这道练习题中,有“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的要求,教师就要先读懂“样子”到底是指什么。例句中的“样子”是前后相连的两个句子,后一个句子是进一步指出前一个句子中的行为“……藏了起来”造成的结果是“……都看不见了”,因此这个“样子”是前后相连的两句话,前一个句子说行为,后一个句子说结果。相应的教学训练是从课文中找出与“大海”相当的“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自己”,替换之后回答“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再把这些替换的内容放在“无论……都看不见了”句式中,以回答“看不见”的是什么。这是从课文内容出发开展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然后进行延伸训练,让学生选择生活中雾出现的情形,仿说这种句式,如雾把山头、校园、村庄等藏起来的情形。经历这些说句子,学生不仅从中明白了雾的特点——把一切东西都“藏了起来”,而且学习了用相连的两个句子来说出行动和具体的结果。这才是本课需要积累的语言表达句式。
还有提取什么样的句式也需要仔细考量。在常见的关联词语搭配中,没有“无论是……还是……”的配法。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不宜讲什么复句关系,这或许正是专家选择“无论是……还是……”作为句式而不进行解说的内在原因。教师对此能做的就是在多次出现中,让学生对常见关联词语的定型配对留下一定的印象,正如专家所说的“在潜移默化中”运用,通过多次反复进行强化。这道习题中适合提取且方便二年级学生慢慢学习、积累的句式是“无论……都……”,至于“无论是……还是……都……”这个完整的句式,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过于复杂,只让学生了解便可。
如果教师有了上述考量,就能够在这种具有隐性意味的习题中做到精准突破,而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样,这种带有隐性意味的习题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也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在处理这类习题时,要在参考必要的资料基础上,权衡之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精准突破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虽然在题型设置上有一定之“规”,但更多的是具体题目要求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教师在处理习题时,需要随“题”应变,这种变就体现在对题目要求的全面深入解读上,体现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上。只有具备这样的观念,才能把课后习题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上。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和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