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临床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6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4±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型心绞痛10例,恶化型心绞痛12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混合性心绞痛10例。
方法:在常规应用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法安明5000I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连用7天。
观察指标:用药期间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上述各项指标于用药前即刻及末次用药后12小时测定。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疗效观察:本组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1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明显减轻,如表1所示。以上结果说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血液流变学也有明显改善,如表2所示。另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LT、PT、APTT无明显变化,Fib明显降低,如表3所示。
不良反应:本组有2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瘀斑,之后逐渐消失。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病理生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线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研究表明通过抗血栓治疗,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从而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发生。
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显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同时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明显减轻。也证明了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另外研究发现在血栓形成初期,血小板、红细胞及其他有形血液成分的聚集是一个可逆性的动态过程,既无外界干预时,有形成分聚集和溶解是同时存在。只是聚集速度快于溶解速度,故最终仍是血栓逐渐形成并增大。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后,抑制了血液成分的聚集,间接加速了其溶解过程,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也证实了以上研究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由于分子量小,抗凝血因子Xa和抗Ⅱa凝血因子活性比例增加,对于和血小板结合了的凝血因子Xa亦有抑制作用。低分子量肝素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与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和灭活减少,生物利用度高,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生物半衰期长,每日2次皮下注射就可以获得持续的抗凝作用。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故血小板减少症及其所致的出血并发症罕有发生。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用药后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仅有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瘀斑,而无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情况。故说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的。
低分子量肝素对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多数文献报道认为对APTT影响不大,而PT偶见延长,纤维蛋白原多数报道均有下降。本组病例纤维蛋白原也有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提示了纤溶过程的加强,说明低分子量肝素能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故加速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栓溶解。本组患者的治疗前后PT、APTT有所延长,但治疗差异前后无显著性,且治疗后PT、APTT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故临床应用较安全,不需要实验室监测。
总之,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使用方便、安全,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白娟,张国清,李燕,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261
2 陈纪林,徐义枢,陈在嘉.不稳定心绞痛溶栓治疗的现状评述.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25:40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临床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6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4±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型心绞痛10例,恶化型心绞痛12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混合性心绞痛10例。
方法:在常规应用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法安明5000I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连用7天。
观察指标:用药期间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上述各项指标于用药前即刻及末次用药后12小时测定。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疗效观察:本组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1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明显减轻,如表1所示。以上结果说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血液流变学也有明显改善,如表2所示。另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LT、PT、APTT无明显变化,Fib明显降低,如表3所示。
不良反应:本组有2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瘀斑,之后逐渐消失。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病理生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线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研究表明通过抗血栓治疗,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从而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发生。
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显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同时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程度明显减轻。也证明了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另外研究发现在血栓形成初期,血小板、红细胞及其他有形血液成分的聚集是一个可逆性的动态过程,既无外界干预时,有形成分聚集和溶解是同时存在。只是聚集速度快于溶解速度,故最终仍是血栓逐渐形成并增大。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后,抑制了血液成分的聚集,间接加速了其溶解过程,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也证实了以上研究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由于分子量小,抗凝血因子Xa和抗Ⅱa凝血因子活性比例增加,对于和血小板结合了的凝血因子Xa亦有抑制作用。低分子量肝素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与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和灭活减少,生物利用度高,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生物半衰期长,每日2次皮下注射就可以获得持续的抗凝作用。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故血小板减少症及其所致的出血并发症罕有发生。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用药后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仅有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瘀斑,而无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情况。故说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的。
低分子量肝素对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多数文献报道认为对APTT影响不大,而PT偶见延长,纤维蛋白原多数报道均有下降。本组病例纤维蛋白原也有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提示了纤溶过程的加强,说明低分子量肝素能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故加速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栓溶解。本组患者的治疗前后PT、APTT有所延长,但治疗差异前后无显著性,且治疗后PT、APTT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故临床应用较安全,不需要实验室监测。
总之,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使用方便、安全,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白娟,张国清,李燕,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261
2 陈纪林,徐义枢,陈在嘉.不稳定心绞痛溶栓治疗的现状评述.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2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