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全面实施,才能发挥整体效能,实现新突破。
具体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上,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样才能保障建设新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新机制是推进农村经济工作在政治上的保障,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形成团结互助、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上寻求新突破、新进展。四是不断改进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全体干部、全体党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抓经济上来,形成开拓事业的良好局面。五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
有效利用人才、引进智力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时期,加强农村人才工作在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中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对农村中农业技术好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开办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农民增收技术讲座等,加强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增强农民增收意识。同时,加强对县、乡(镇)涉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工作。大力实施“大学生入村工程”,把有才智、有能力的大学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第三,结合实际,加强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农业引智成果推介活动,促进本地农民与科技专家良性互动,促进本地农业产品与外部市场供销两旺。第四,建立县、乡(镇)农村人才市场服务机构,发布农村实用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建立人才资料库,实现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共享。第五,发挥好农村中致富能手的“领头雁”作用,建立致富能手与困难户联系机制,让致富能手传授技术,带动困难户提高收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同时,坚持“三个培养”方针,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以便更好地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
按照市场规律大力发展农业工业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捷径
农业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搞好农业工业,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一是引进一批上规模的加工企业,对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推进农村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整合,使农村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把农产品加工业做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创新模式,优化经营。创新模式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搭起市场一政府一农民之间的桥梁。优化经营包括结构优(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建好“第一车间”)、方法优(要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品质优(农产品要体现安全、生态、绿色的品质)、品牌优(要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大力推广农村经济组织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农村经济组织既包括为农民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也包括农民的互助组织,主要有农产品购售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乡村社区经济组织、“公司 农户”、农民经纪人等。农村经济组织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促进、引导和规范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力抓手。其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组织依托自身的组织、信息、人员等资源,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连接起来,有助于解决分散的个体农户难以与市场对接的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向农民提供统一运销服务,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工业化生产,变季节产品为常年产品,变短线产品为系列产品,避免农产品集中销售的市场风险,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等。
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组织一方面代表农民利益,了解农民需求,掌握农民意向;另一方面连接市场,是市场信息的搜集者、分析者与发布者,帮助农民全面掌握、科学预测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结构、选择种植品种,从而有助于降低结构趋同的可能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组织以其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专业性和开放性等优势,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解决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事情,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我们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才能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持续带动农村生产力不断跃升,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关键性要素,其作用不是外力助推,而是强大的内在驱动。
二是科技推广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生活质量实现新改善,乡风文化呈现新风尚,人居环境发生新改观,农民素质达到新提高。这些都有赖于科技进步,使科技服务的领域更趋多样化、综合化。
三是既要加强科技创新,又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农村经济有赖于科技的突破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优良品种繁育及生产、果蔬无公害标准化、畜产品安全生产、节本增收综合栽培、林业综合配套和信息技术推广“六大”科技成果技术推广工程。继续支持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推入农村的生产当中,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作者系《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具体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上,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样才能保障建设新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新机制是推进农村经济工作在政治上的保障,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形成团结互助、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上寻求新突破、新进展。四是不断改进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全体干部、全体党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抓经济上来,形成开拓事业的良好局面。五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
有效利用人才、引进智力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时期,加强农村人才工作在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中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对农村中农业技术好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开办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农民增收技术讲座等,加强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增强农民增收意识。同时,加强对县、乡(镇)涉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工作。大力实施“大学生入村工程”,把有才智、有能力的大学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第三,结合实际,加强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农业引智成果推介活动,促进本地农民与科技专家良性互动,促进本地农业产品与外部市场供销两旺。第四,建立县、乡(镇)农村人才市场服务机构,发布农村实用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建立人才资料库,实现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共享。第五,发挥好农村中致富能手的“领头雁”作用,建立致富能手与困难户联系机制,让致富能手传授技术,带动困难户提高收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同时,坚持“三个培养”方针,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以便更好地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
按照市场规律大力发展农业工业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捷径
农业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搞好农业工业,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一是引进一批上规模的加工企业,对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推进农村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整合,使农村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把农产品加工业做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创新模式,优化经营。创新模式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搭起市场一政府一农民之间的桥梁。优化经营包括结构优(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建好“第一车间”)、方法优(要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品质优(农产品要体现安全、生态、绿色的品质)、品牌优(要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大力推广农村经济组织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农村经济组织既包括为农民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也包括农民的互助组织,主要有农产品购售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乡村社区经济组织、“公司 农户”、农民经纪人等。农村经济组织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促进、引导和规范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力抓手。其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组织依托自身的组织、信息、人员等资源,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连接起来,有助于解决分散的个体农户难以与市场对接的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向农民提供统一运销服务,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工业化生产,变季节产品为常年产品,变短线产品为系列产品,避免农产品集中销售的市场风险,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等。
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组织一方面代表农民利益,了解农民需求,掌握农民意向;另一方面连接市场,是市场信息的搜集者、分析者与发布者,帮助农民全面掌握、科学预测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结构、选择种植品种,从而有助于降低结构趋同的可能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组织以其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专业性和开放性等优势,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解决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事情,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我们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才能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持续带动农村生产力不断跃升,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关键性要素,其作用不是外力助推,而是强大的内在驱动。
二是科技推广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生活质量实现新改善,乡风文化呈现新风尚,人居环境发生新改观,农民素质达到新提高。这些都有赖于科技进步,使科技服务的领域更趋多样化、综合化。
三是既要加强科技创新,又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农村经济有赖于科技的突破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优良品种繁育及生产、果蔬无公害标准化、畜产品安全生产、节本增收综合栽培、林业综合配套和信息技术推广“六大”科技成果技术推广工程。继续支持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推入农村的生产当中,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作者系《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