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总是习惯称学校为UIC,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它的中文名太长——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是第一所香港和内地高校合作创办,并获得教育部特批的院校。UIC成立于2005年,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全英文教学,并伴有博雅、全人教育等创新教育模式。
UIC拥有一支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51%来自国外,26%来自香港。此外,学校还汇聚了港澳台地区和韩国、英国、法国、尼日利亚、马里等国家约4300名学生。每个学期的暑期课程以及国际交换计划,更是将UIC推向更高的国际化水平。
UIC的国际化教育模式
UIC从建校初就走的是国际化路线。教授们平时上课以及同学们的演示、考试都是使用英语的。记得我刚上大一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对于教授所讲的内容只能听懂30%。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显著提高。再加之课堂上积极与同学和老师讨论问题,口语水平也有明显的进步。之所以会取得如此明显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在UIC的课堂上,你很难看到其他高校司空见惯的授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演讲报告等。其中团队项目合作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在学期期末的考评中,UIC也打破了期末考试“一家独大”的局面,将平时表现纳入评测。在这样的“压迫”下,学生的平时表现活跃很多。
UIC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外语教学上,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如学校每年都会派学生参加香港会计师公会个案分析比赛、英语辩论大赛、高桌晚宴等。UIC的高桌晚宴模仿剑桥大学设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综合素质。我有幸参加由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以及美国驻广州大使馆领事为嘉宾的高桌晚宴。
UIC的国际化路线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学期内与外教和国际生交流,还有暑期课程和国际交换项目。UIC的国际交换项目众多,如与巴黎政治学院、首尔大学以及美国多所大学等交换培养。通过学分转换,在境外修读相关学分的同时体验境外的学习氛围。UIC国际交换生去国外高校学习一般都会有一学期或一学年时间,而暑期课程则注重让学生短期内到世界各地去体验不同的文化。每年寒暑假UIC国际交流中心为学生准备了许多项目,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学校的国际暑期课程,赴美暑期实习、欧洲体育文化之旅、东南亚义工服务、日本滑雪冬令营、台湾文化之旅和丝绸之路体验等项目。在为期4周的暑期课程中,同学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可将学分进行转换。
我有幸被学校选拔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的国际暑期项目,修读国际政治课程。剑桥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的优秀学府,暑期课程面向全世界开放,学生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大学,此次中国只有两所大学有学生团去剑桥,一个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另一个就是我们。UIC所提倡的课上主动发言,让我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中深深受益。同时也让剑桥大学的教授记住了,原来中国学生也会在课上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表看法。在剑桥大学学习之余,我同时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并观看了英国有名的歌剧,参观了大笨钟、伦敦眼等著名景点。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我很感谢能有这次机会,这也是其他国内大学很难赋予我的经历。
大陆首所博雅教育大学
博雅最早在古希腊被提出,它的理念在于让学生学到更多非专业性知识,从而健全其知识结构,塑造通识类精英人才。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博雅教育被广为采纳。而在我国内地,UIC是第一所以博雅教育为理念的学校。如今,博雅教育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学校所认可并效仿。
博雅教育在UIC被称为General Education,简称为GE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专业外的课程,如小语种、艺术、文学、影视等。听法语歌多了,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法语,更想去法国体验一把浪漫。当新学期伊始,在GE课程中看到法语课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的法语老师Sophie来自法国巴黎,曾在香港大学任教过一段时间。她特别好玩,经常会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在实际的交际中体味法语。在她的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纯正的法语,更能体验到丰富的法国文化。我身边的同学也都选有其他不同的博雅课程,私下交流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这种自由选修课程的方式。
全人教育造就综合性素质人才
全人教育是课本外的学习理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八大模块,分别是大学之道、环境意识、体验拓展、艺术体验、义工服务、情绪智能、体育文化和逆境管理。
全人教育的课程基本都在课堂外进行学习,如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体验拓展课程就是在户外基地进行培训。在大一的体验拓展中,同学们被分成不同的小队,在各自的队长带领下,按照不同的角色和分工,共同完成团队合作项目。这样的拓展训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交流、协调能力,还有团队合作能力。
在大二的环境意识中,老师带我们去红树林保护区,对植物进行观察学习,并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项目。那次课程,我和我的组员一起完成了薇甘菊(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校园的分布图以及保护宣传。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根本没见过薇甘菊,也很少有机会能够与这些生物有近距离的接触。但是在那次环境意识课程中,我们不但学会了制作植物标本,而且熟悉了薇甘菊的生物习性。以后每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我总会下意识地研究下它们的生物学特征。我想,这大抵也是那次课程的“后遗症”吧。
体育文化应该是大家最喜欢的课程了,因为不仅可以根据兴趣选修诸如高尔夫、网球等比较高端的体育项目,也有机会学习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义工服务则会要求同学们定期去孤儿院和老人院等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还有逆境管理中的孤岛求存等,这些有趣的课外实践课程,十分受同学们的欢迎。
独一无二的“Hall”文化
如果你不愿受“社团”二字的羁绊,或是讨厌上庄的压力和疲劳轰炸,却又热爱集体活动,你可以当个“Hall人”,好好享受“Hall文化”。
“Hall”是指学生居住的宿舍楼,俗称“舍堂”。在香港,Hall文化很普遍,但在内地,UIC则有着独一无二的“Hall”文化。Hall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宿舍,更是生活圈。Hall是指学生居住的宿舍楼,学生以它为单位组成社团。Hall文化是指活动以整栋楼的楼层为核心展开,Hall居住着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每栋Hall都有不同的风格,每栋宿舍楼都有自己的宿舍会,由学生和舍堂老师组成,还有港澳台生、国际生和外教入住,同学们可提出申请与国际生成为室友,增加互相交流,这更是UIC宿舍多元文化的体现。
学生在参与、组织Hall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领导能力,同时培养团队感。这正是UIC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的重要方面。宿舍会致力于管理照顾同学的生活和帮助同学们解决日常问题,还定期为同学们举行不同主题的活动,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如感恩节的火鸡派对、糖水会、星座派对、登山远足等。
总的来说,UIC正是一所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大学。虽然UIC地方不大,也很年轻,但是UIC却聚集了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的名师,运行着香港模式的西方先进大学教育体制,这在当前的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UIC我不仅接受到了博雅、全人教育,还体验到了Hall文化和国际化氛围。这一切都会在我成长的路上起着积极的意义,让我无悔当初的选择——UIC,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UIC拥有一支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51%来自国外,26%来自香港。此外,学校还汇聚了港澳台地区和韩国、英国、法国、尼日利亚、马里等国家约4300名学生。每个学期的暑期课程以及国际交换计划,更是将UIC推向更高的国际化水平。
UIC的国际化教育模式
UIC从建校初就走的是国际化路线。教授们平时上课以及同学们的演示、考试都是使用英语的。记得我刚上大一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对于教授所讲的内容只能听懂30%。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显著提高。再加之课堂上积极与同学和老师讨论问题,口语水平也有明显的进步。之所以会取得如此明显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在UIC的课堂上,你很难看到其他高校司空见惯的授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演讲报告等。其中团队项目合作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在学期期末的考评中,UIC也打破了期末考试“一家独大”的局面,将平时表现纳入评测。在这样的“压迫”下,学生的平时表现活跃很多。
UIC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外语教学上,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如学校每年都会派学生参加香港会计师公会个案分析比赛、英语辩论大赛、高桌晚宴等。UIC的高桌晚宴模仿剑桥大学设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综合素质。我有幸参加由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以及美国驻广州大使馆领事为嘉宾的高桌晚宴。
UIC的国际化路线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学期内与外教和国际生交流,还有暑期课程和国际交换项目。UIC的国际交换项目众多,如与巴黎政治学院、首尔大学以及美国多所大学等交换培养。通过学分转换,在境外修读相关学分的同时体验境外的学习氛围。UIC国际交换生去国外高校学习一般都会有一学期或一学年时间,而暑期课程则注重让学生短期内到世界各地去体验不同的文化。每年寒暑假UIC国际交流中心为学生准备了许多项目,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学校的国际暑期课程,赴美暑期实习、欧洲体育文化之旅、东南亚义工服务、日本滑雪冬令营、台湾文化之旅和丝绸之路体验等项目。在为期4周的暑期课程中,同学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可将学分进行转换。
我有幸被学校选拔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的国际暑期项目,修读国际政治课程。剑桥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的优秀学府,暑期课程面向全世界开放,学生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大学,此次中国只有两所大学有学生团去剑桥,一个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另一个就是我们。UIC所提倡的课上主动发言,让我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中深深受益。同时也让剑桥大学的教授记住了,原来中国学生也会在课上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表看法。在剑桥大学学习之余,我同时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并观看了英国有名的歌剧,参观了大笨钟、伦敦眼等著名景点。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我很感谢能有这次机会,这也是其他国内大学很难赋予我的经历。
大陆首所博雅教育大学
博雅最早在古希腊被提出,它的理念在于让学生学到更多非专业性知识,从而健全其知识结构,塑造通识类精英人才。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博雅教育被广为采纳。而在我国内地,UIC是第一所以博雅教育为理念的学校。如今,博雅教育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学校所认可并效仿。
博雅教育在UIC被称为General Education,简称为GE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专业外的课程,如小语种、艺术、文学、影视等。听法语歌多了,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法语,更想去法国体验一把浪漫。当新学期伊始,在GE课程中看到法语课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的法语老师Sophie来自法国巴黎,曾在香港大学任教过一段时间。她特别好玩,经常会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在实际的交际中体味法语。在她的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纯正的法语,更能体验到丰富的法国文化。我身边的同学也都选有其他不同的博雅课程,私下交流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这种自由选修课程的方式。
全人教育造就综合性素质人才
全人教育是课本外的学习理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八大模块,分别是大学之道、环境意识、体验拓展、艺术体验、义工服务、情绪智能、体育文化和逆境管理。
全人教育的课程基本都在课堂外进行学习,如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体验拓展课程就是在户外基地进行培训。在大一的体验拓展中,同学们被分成不同的小队,在各自的队长带领下,按照不同的角色和分工,共同完成团队合作项目。这样的拓展训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交流、协调能力,还有团队合作能力。
在大二的环境意识中,老师带我们去红树林保护区,对植物进行观察学习,并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项目。那次课程,我和我的组员一起完成了薇甘菊(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校园的分布图以及保护宣传。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根本没见过薇甘菊,也很少有机会能够与这些生物有近距离的接触。但是在那次环境意识课程中,我们不但学会了制作植物标本,而且熟悉了薇甘菊的生物习性。以后每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我总会下意识地研究下它们的生物学特征。我想,这大抵也是那次课程的“后遗症”吧。
体育文化应该是大家最喜欢的课程了,因为不仅可以根据兴趣选修诸如高尔夫、网球等比较高端的体育项目,也有机会学习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义工服务则会要求同学们定期去孤儿院和老人院等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还有逆境管理中的孤岛求存等,这些有趣的课外实践课程,十分受同学们的欢迎。
独一无二的“Hall”文化
如果你不愿受“社团”二字的羁绊,或是讨厌上庄的压力和疲劳轰炸,却又热爱集体活动,你可以当个“Hall人”,好好享受“Hall文化”。
“Hall”是指学生居住的宿舍楼,俗称“舍堂”。在香港,Hall文化很普遍,但在内地,UIC则有着独一无二的“Hall”文化。Hall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宿舍,更是生活圈。Hall是指学生居住的宿舍楼,学生以它为单位组成社团。Hall文化是指活动以整栋楼的楼层为核心展开,Hall居住着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每栋Hall都有不同的风格,每栋宿舍楼都有自己的宿舍会,由学生和舍堂老师组成,还有港澳台生、国际生和外教入住,同学们可提出申请与国际生成为室友,增加互相交流,这更是UIC宿舍多元文化的体现。
学生在参与、组织Hall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领导能力,同时培养团队感。这正是UIC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的重要方面。宿舍会致力于管理照顾同学的生活和帮助同学们解决日常问题,还定期为同学们举行不同主题的活动,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如感恩节的火鸡派对、糖水会、星座派对、登山远足等。
总的来说,UIC正是一所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大学。虽然UIC地方不大,也很年轻,但是UIC却聚集了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的名师,运行着香港模式的西方先进大学教育体制,这在当前的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UIC我不仅接受到了博雅、全人教育,还体验到了Hall文化和国际化氛围。这一切都会在我成长的路上起着积极的意义,让我无悔当初的选择——UIC,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