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该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主要论述了分层教学 的实施原则,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希望给予高中数学相关教学以借鉴参 考,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学生 学习数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 的高考成绩和学生日后的发展。因此,高中 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水 平。分组分层教学法在如今高中数学教学中 应用的非常广泛,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该文针对于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 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
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 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 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 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 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 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 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 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 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分层教 学正是实现他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 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
3.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 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由 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 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 理论,人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 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只有从 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 能不断地建立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教学 成为促进发展的真正手段.
二、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关 键。首先,教师在调研、分析班级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要大致确定层数(层数3~5个为宜) 以及每一层的人数。然 后根据自愿的原则,学生自主确定自己 所在的层数。最后, 教师可以根据结果 进行细微调整。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既 要万分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 选择,又要注意層次之间的流动性和灵 活性。通常情况下,数学分层教学可以通 过考试进行有效的分层,考试题目中基 础知识占60%,中等题目占25%,有难 度的题目占15%,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学 生的答卷情况, 为分层做好数据参考。难题通过率高者, 一般思维能力较强; 基础知识以及中等难度题目通过率高 者,一帮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较为 稳定。教师可根据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 维能力的强弱初步确定A、B、C三个层 次,学生根据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进行 对号入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 以根据自身的表现以及学习的吃力情 况,再进行调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 了节省时间,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 分层,通常情况下,可以以1.5个月作为 调整周期, 进行学生分层工作。除此之 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 日常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 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 细微调整。
2.课堂教学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能 力、知识接受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一般地,A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较强,对于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等表现 出更强的欲望;B层次学生“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 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往 往对他们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C层 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一般以教师面 对面的讲授性学习方式为主。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课的教学 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 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优势互补的课堂 教学。B层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成问 题,但深入性不够,教师则可以让这一 层次的学生分别与A层次、C层次的学生进行结对, 一方面A层次的学生不断提 出问题, 刺激B层次学生不断向问题深 处探索,另一方面B层次学生可以帮助C 层次学生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这样 A、B、C三个系统相辅相成, 有利于数学 课堂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总之,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要将权 力适当下放,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 间去探究与应用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对 于B层次学生, 教师要强化自身的引导 和指导作用, 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对 于C层次学生,则要给予适当的关怀,根 据他们的知识接受能力合理量化知识 内容,并且提升该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以及题目练习来提 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3.课堂评价分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按照同一个标 准,主要就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是不 同的,如果按照评价优等生的标准评价后 进生,将会对后进生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会被 削弱,而如果教师按照评价后进生的标准 评价优等生,优等生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 来,优等生会安于现状,无法在现有的学习 层次上进行提高。因此,教师在对不同小组 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 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优等生的评价应该 侧重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并且应指出 优等生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中等生的评价 可以采取适中性原则,既要评价学生的学 习能力也需要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情况。而对于后进生的评价,教师应该本着 鼓励性的原则,帮助学生全面的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优势进行积极的 表扬,进一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学 习水平。
4.课后作业分层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系列 的分层教学策略,还应在为学生布置课后 作业上进行分层布置。教师应该本着优等生 在于创造,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在于巩固课堂 知识的原则进行作业的布置。在作业内容的 布置上,教师可以布置必做题以及选做题 2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而在难易程 度上,教师为优等生布置的作业要难一些, 而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业应该简单一些,教 师通过对课后作业分层布置的方法,有助于 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 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 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分 组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在分组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会不断的加强,也会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 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在 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新各种教学方 法,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学生 学习数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 的高考成绩和学生日后的发展。因此,高中 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水 平。分组分层教学法在如今高中数学教学中 应用的非常广泛,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该文针对于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 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
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 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 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 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 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 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 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 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 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分层教 学正是实现他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 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
3.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 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由 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 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 理论,人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 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只有从 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 能不断地建立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教学 成为促进发展的真正手段.
二、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关 键。首先,教师在调研、分析班级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要大致确定层数(层数3~5个为宜) 以及每一层的人数。然 后根据自愿的原则,学生自主确定自己 所在的层数。最后, 教师可以根据结果 进行细微调整。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既 要万分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 选择,又要注意層次之间的流动性和灵 活性。通常情况下,数学分层教学可以通 过考试进行有效的分层,考试题目中基 础知识占60%,中等题目占25%,有难 度的题目占15%,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学 生的答卷情况, 为分层做好数据参考。难题通过率高者, 一般思维能力较强; 基础知识以及中等难度题目通过率高 者,一帮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较为 稳定。教师可根据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 维能力的强弱初步确定A、B、C三个层 次,学生根据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进行 对号入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 以根据自身的表现以及学习的吃力情 况,再进行调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 了节省时间,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 分层,通常情况下,可以以1.5个月作为 调整周期, 进行学生分层工作。除此之 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 日常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 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 细微调整。
2.课堂教学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能 力、知识接受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一般地,A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较强,对于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等表现 出更强的欲望;B层次学生“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 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往 往对他们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C层 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一般以教师面 对面的讲授性学习方式为主。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课的教学 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 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优势互补的课堂 教学。B层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成问 题,但深入性不够,教师则可以让这一 层次的学生分别与A层次、C层次的学生进行结对, 一方面A层次的学生不断提 出问题, 刺激B层次学生不断向问题深 处探索,另一方面B层次学生可以帮助C 层次学生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这样 A、B、C三个系统相辅相成, 有利于数学 课堂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总之,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要将权 力适当下放,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 间去探究与应用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对 于B层次学生, 教师要强化自身的引导 和指导作用, 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对 于C层次学生,则要给予适当的关怀,根 据他们的知识接受能力合理量化知识 内容,并且提升该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以及题目练习来提 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3.课堂评价分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按照同一个标 准,主要就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是不 同的,如果按照评价优等生的标准评价后 进生,将会对后进生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会被 削弱,而如果教师按照评价后进生的标准 评价优等生,优等生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 来,优等生会安于现状,无法在现有的学习 层次上进行提高。因此,教师在对不同小组 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 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优等生的评价应该 侧重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并且应指出 优等生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中等生的评价 可以采取适中性原则,既要评价学生的学 习能力也需要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情况。而对于后进生的评价,教师应该本着 鼓励性的原则,帮助学生全面的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优势进行积极的 表扬,进一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学 习水平。
4.课后作业分层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系列 的分层教学策略,还应在为学生布置课后 作业上进行分层布置。教师应该本着优等生 在于创造,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在于巩固课堂 知识的原则进行作业的布置。在作业内容的 布置上,教师可以布置必做题以及选做题 2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而在难易程 度上,教师为优等生布置的作业要难一些, 而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业应该简单一些,教 师通过对课后作业分层布置的方法,有助于 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 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 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分 组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在分组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会不断的加强,也会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 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在 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新各种教学方 法,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