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它主要涉及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四个领域,其核心是物流与信息流的控制。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业务重组和优化,确保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整体库存、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在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作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如何加强供应链的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物流 信息流 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U652.1+2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通过供应链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对产品的原料供应、加工组装、分销配送等过程进行集成,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控制,实现企业间共同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提高竞争力、共同获利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是打开市场、完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以及提高最终产品销售的关键。
一.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其核心是物流与信息流的控制。
(一)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企业的物流管理。
企业运作中的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来自客户和有关客户的信息,通过销售活动、预测及其它各种形式传遍整个企业,然后这种信息被提炼成具体的制造和采购计划。材料和半成品经过生产过程的增值,最终以产成品的方式转移给客户,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客户价值。仓储地点设置、库存补充和运输管理是有效控制物流的三个要素。
1.仓储地点设置。仓储地点是组成物流和信息流的物理结构。在仓储地点设置过程中主要考虑管理费用和运输费用,遵循以最小的费用支出达到最大效益的原则来设置仓储地点。
2.库存补充。库存管理中,既要考虑库存可以满足需求,又要尽量降低库存量。对于供应来讲,要根据生产需要及时制定物资需求计划,对于常用材料,可依据生产状况、生产周期制定常备库存量,以钻井单位为例,上半年生产任务重,用料需求大,库存量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下半年生产工作量相对减少,则应适当减少库存;对于不常用而易购得的材料,可以与生产厂商保持密切联系,在需要时,直接从厂商处购入;对长期库存无动态的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取消库存。
3.运输管理。运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全部仓库具有必要库存情况下,减少运输费用、(二)信息流管理。信息流是各种需求在一个物流系统中所处状态的体现。它综合配送、制造和采购三个领域。发现和明确具体需求的主要目的是要计划和执行综合物流作业。有关订货的规模、存货的可用性及运输的时间性等方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需求。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促进企业竞争力。
供应链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信任,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与其他企业合作;实施供应链管理,可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刺激消费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实施供应链管理,可降低社会库存,降低成本;实施供应链管理,可有效地减少流通费用,产生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施供应链管理,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业务重组和优化,确保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整体库存、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
(一)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的产品、价格、服务、信誉等。避免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企业时,发生在不完全信息下决策带来的风险。需求信息系统。发布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各节点合作单位了解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生产与运作计划,使整个供应链的所有企业能够在“一个计划”思想指导下安排各自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供应链运作状况系统。包括合同签定信息,合同执行情况信息,区域物流点信息,案例模型图,供应商评价信息、供应链运行状况信息等。这个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二)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翅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完善企业信息的基础工作。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完善企业信息的基础工作。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企业可以对相应的数据应进行合理编码,这样有利于系统的信息跟踪与查询。
2.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实施业务流程重组。首先认真分析管理现状,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引到企业中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内部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用计算机程序替代臃肿的中间层。同时,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科学配置物流、资金流的基础上,对供应、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内部系统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建立对供应链的支持系统。
3.应用电子商务,加强企业上网工作,架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架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加强与数据仓库和应用软件开发相配套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如设立局域网,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
4.建立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企业实现现代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平台,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ISO9000是ERP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和工具。实施ISO9000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业务过程与管理制度,同样地ERP也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它会对ISO9000起到支持的作用。
(三) 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1.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是物流体系建设的起点,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可取得环节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因此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发展的总趋势。
2.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现代物流技术可以通过对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物的质量,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降低周转天数,增加周转次数,并合理安排储存结构,通过对仓储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费用的计算来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3.发展绿色物流。绿色物流主要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取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
(四) 实施知识管理,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1.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懂得计算机技术,又精通物流工程的专业化物流人才,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物流专门人才;加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大力发展学习型组织。
2.建立与ERP管理思想相一致的企业文化,重视人力、技术、管理的集成。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全面规划,逐步推进。首先,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其次,要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认同感;第三,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第四,要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作为一个企业不能不关心自己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要在科学的系统概念指导下,从整体效益出发,改善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物流 信息流 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U652.1+2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通过供应链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对产品的原料供应、加工组装、分销配送等过程进行集成,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控制,实现企业间共同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提高竞争力、共同获利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是打开市场、完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以及提高最终产品销售的关键。
一.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其核心是物流与信息流的控制。
(一)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企业的物流管理。
企业运作中的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来自客户和有关客户的信息,通过销售活动、预测及其它各种形式传遍整个企业,然后这种信息被提炼成具体的制造和采购计划。材料和半成品经过生产过程的增值,最终以产成品的方式转移给客户,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客户价值。仓储地点设置、库存补充和运输管理是有效控制物流的三个要素。
1.仓储地点设置。仓储地点是组成物流和信息流的物理结构。在仓储地点设置过程中主要考虑管理费用和运输费用,遵循以最小的费用支出达到最大效益的原则来设置仓储地点。
2.库存补充。库存管理中,既要考虑库存可以满足需求,又要尽量降低库存量。对于供应来讲,要根据生产需要及时制定物资需求计划,对于常用材料,可依据生产状况、生产周期制定常备库存量,以钻井单位为例,上半年生产任务重,用料需求大,库存量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下半年生产工作量相对减少,则应适当减少库存;对于不常用而易购得的材料,可以与生产厂商保持密切联系,在需要时,直接从厂商处购入;对长期库存无动态的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取消库存。
3.运输管理。运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全部仓库具有必要库存情况下,减少运输费用、(二)信息流管理。信息流是各种需求在一个物流系统中所处状态的体现。它综合配送、制造和采购三个领域。发现和明确具体需求的主要目的是要计划和执行综合物流作业。有关订货的规模、存货的可用性及运输的时间性等方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需求。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促进企业竞争力。
供应链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信任,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与其他企业合作;实施供应链管理,可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刺激消费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实施供应链管理,可降低社会库存,降低成本;实施供应链管理,可有效地减少流通费用,产生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施供应链管理,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业务重组和优化,确保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整体库存、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
(一)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的产品、价格、服务、信誉等。避免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企业时,发生在不完全信息下决策带来的风险。需求信息系统。发布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各节点合作单位了解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生产与运作计划,使整个供应链的所有企业能够在“一个计划”思想指导下安排各自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供应链运作状况系统。包括合同签定信息,合同执行情况信息,区域物流点信息,案例模型图,供应商评价信息、供应链运行状况信息等。这个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二)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翅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完善企业信息的基础工作。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完善企业信息的基础工作。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企业可以对相应的数据应进行合理编码,这样有利于系统的信息跟踪与查询。
2.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实施业务流程重组。首先认真分析管理现状,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引到企业中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内部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用计算机程序替代臃肿的中间层。同时,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科学配置物流、资金流的基础上,对供应、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内部系统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建立对供应链的支持系统。
3.应用电子商务,加强企业上网工作,架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架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加强与数据仓库和应用软件开发相配套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如设立局域网,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
4.建立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企业实现现代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平台,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ISO9000是ERP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和工具。实施ISO9000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业务过程与管理制度,同样地ERP也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它会对ISO9000起到支持的作用。
(三) 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1.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是物流体系建设的起点,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可取得环节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因此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发展的总趋势。
2.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现代物流技术可以通过对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物的质量,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降低周转天数,增加周转次数,并合理安排储存结构,通过对仓储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费用的计算来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3.发展绿色物流。绿色物流主要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取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
(四) 实施知识管理,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1.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懂得计算机技术,又精通物流工程的专业化物流人才,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物流专门人才;加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大力发展学习型组织。
2.建立与ERP管理思想相一致的企业文化,重视人力、技术、管理的集成。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全面规划,逐步推进。首先,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其次,要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认同感;第三,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第四,要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作为一个企业不能不关心自己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要在科学的系统概念指导下,从整体效益出发,改善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