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王国的巨无霸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龙是地球中生代生物圈的主宰,而最大的恐龙种类——蜥脚类恐龙,也是迄今地球史上最大的陆地动物。目前所有已知身长超过20米的恐龙都属于蜥脚类恐龙,其中体形最大的梁龙,身长更是达到了54米。
  虽然陆地生命出现于地球已超过 4亿年,但除了大型蜥脚类恐龙外,还没有出现过其他身长超过20米的动物。为什么蜥脚类恐龙能长得这么大,它们一天得吃多少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进食足够多的食物从而维持正常生长的呢?它们是如何支撑起这样庞大的身躯,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又是如何协调完成各种代谢所需的呢?
  大块头有大饭量
  
  动物体形越大,食物需求量自然也就越大。蜥脚类恐龙能长得这么高大,首先就得益于生存地水草丰茂,有足够的食物满足它们的需求。
  大型蜥脚类恐龙以植物为食,而植物是低热量食物,热量和营养成分较低,因此它们每天都需要进食大量植物才能维持日常所需的能量。非洲象是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每天要耗费近18个小时用于进食,几乎没有时间睡觉,它们一天能消耗接近200千克的植物。按照这些大型食草动物的体重,古生物学家推测蜥脚类恐龙每天至少要吞下1吨植物。如果按照非洲象的进食方式及效率推算,蜥脚类恐龙即使一天24小时吃个不停,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那么它们是采取怎样的进食方式以满足其自身能量需求的呢?原来,大型蜥脚类恐龙拥有一套进食效率很高的独家“法宝”。
  天生卷叶机
  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只长在口腔前部,而且非常细小,牙冠高呈叶状,横断面呈椭圆形,牙齿钝且没有咀嚼能力。显然,这么钝的牙齿只能吃柔嫩多汁的植物。
  古生物学家曾经对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其他类型恐龙牙齿的磨损面在牙齿顶端,但这类恐龙牙齿的磨损面则在牙齿一侧。古生物学家据此认为,蜥脚类恐龙是从植物上剥扯下植物后直接吞咽,压根没有咀嚼这一过程。这样直接吞咽的进食方式,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咀嚼,可以快速连续地进食,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进食量。
  此外,中生代地球生长了大量木贼科植物,它们营养丰富但含有对牙齿有害的硅酸盐,因此现生动物很少以它们为食。蜥脚类恐龙只吞不嚼的进食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硅酸盐对牙齿的损害,从而获得比其他咀嚼进食动物更多的食物选择。
  超长捕食杆
  蜥脚类恐龙拥有迄今为止任何已知动物中最长的脖颈,这种恐龙的脖子能长到15米,其长度是长颈鹿脖子的6倍。由于蜥脚类恐龙体重过大,行动起来并不轻松,因此它们的长脖子和小脑袋就能起到关键作用。
  蜥脚类恐龙的颈椎多达19块,并且充满气囊,由此减轻了脖子的重量,维持了身体平衡。环绕在这些颈骨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也能使效率最大化,使脖子做出更加有效的运动。如此一来,即便这些庞然大物站着不动,它们的捕食范围也很广,可以在以脖子长为半径的区域内上下左右觅食,从而加快进食速度,并节省体力。此外,长长的脖子也可以帮助蜥脚类恐龙举目四顾,防备捕食者的偷袭。
  巨大的石囊
  蜥脚类恐龙每天都会进食1吨未经咀嚼的食物,这么大的“草堆”该如何消化呢?
  恐龙专家曾在蜥脚类恐龙化石中发现了胃石,并由此推测它们可能会通过胃的蠕动,由胃石将食物研磨稀烂后再进行消化。这个道理就和如今的鸡、鸭等动物,都会常常吃点小石头帮助消化是一样的。
  虽然蜥脚类恐龙的砂囊能将食物轻易粉碎,但消化吸收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它们就需要一个很大的胃来消化食物碎屑。因此,蜥脚类恐龙的胃也是异常巨大的。
  飞速生长
  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蜥脚类恐龙的新陈代谢速度很快,这是其他类型的恐龙望尘莫及的。这种快速生长使它们体重的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地步,也使蜥脚类恐龙能够相对快速地获得庞大体型。比如梁龙在成年之前,每天可以增重2~3千克,马门溪龙一年的体重最多可以增加2吨。
  此外,大多数恐龙的骨骼上都有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线,蜥脚类恐龙也不例外。根据这个生长线得知,与其他类型的恐龙相比,同龄的蜥脚类恐龙体型可以大数倍。
  大块头的大负担
  也许你会担心,蜥脚类恐龙能否担负如此庞大的身躯。放心,它们在繁衍过程中,逐渐进化出了一套特殊的应对策略。
  首先,蜥脚类恐龙的脚掌巨大,当它们四足行走时,就能把庞大的身体重量分散到4个宽大的脚掌上,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提高通过松软地面的能力。
  其次,与现代鸟类相似,绝大多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都有气囊结构。这些气囊环绕着脊椎,独特的身体构造大大分担了脊椎的重量,也增加了一次流入流出的氧气量。而且这一构造还能同时解决另一个问题——利用气囊保持并稳定自身体温。
  再次,即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型蜥脚类恐龙体型庞大,但它们的骨骼已演化成多孔、空心或薄壁结构,从而减轻了重量。蜥脚类恐龙死亡后,它们的骨骼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破碎,再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后,便很难保存为完整的化石。这就是为什么迄今发现的95%以上的大型蜥脚类恐龙的化石标本都是严重破碎残缺的原因。
  因此,较完整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在今天就显得格外珍贵,它们是科学家探索这些远古时期巨型陆地动物如何起源演化、繁衍生息以及从兴旺走向衰亡的最直接的实物证据。
  独特的血液压力泵
  蜥脚类恐龙的体型庞大、脖子粗长,心脏是怎样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呢?
  如果根据现生动物的体重与心脏重量比进行估算,那么这类恐龙至少需要一个重达数十吨的巨大心脏,才能把血液泵送到头部。如此一来,心脏的重量几乎能达到其体重的10%,这显然不太可能。
  因此古生物学家认为,蜥脚类恐龙除了拥有一个主心脏外,其颈部还可能拥有多个小型辅助心脏。每个辅助心脏可以把血液泵送到下一个辅助心脏,如此接力传送,直至把血液输送到头部。
  大块头的烦恼
  蜥脚类恐龙的股骨比胫骨长,说明其绝不是依靠快速奔跑摆脱危险,而是依仗庞大身躯及强大力量对抗敌害的。庞大的体型虽然也有好处,比如不易成为被捕食的对象,在寻找食物时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但同时也让它们面临更多挑战——一般而言,大型动物更易遭遇灭绝的威胁。
  因为与身材娇小的动物相比,大型动物食量惊人,繁殖速度缓慢,一旦遇到生存危机或食物短缺,便很难应付。与身躯较小的哺乳动物的化石记录相比,那些庞然大物的化石记录历史要短得多。所以,一方面,自然选择促使动物身体越长越大;另一方面,它们也更易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种对立力量之间的均衡,使得大多数陆地动物的体重都不会超过10吨。
  古生物学家是这样总结蜥脚类恐龙的巨大体型的:大型蜥脚类恐龙体型增大的同时,其全身的组织器官、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为适应身材大型化的配套演化。巨大的进食量配套了独特的进食方式;头骨因无需生长咀嚼肌肉可以向轻小化发展,巨大的胃部不仅能存储未经咀嚼且消化缓慢的食物,还能依靠一些卵石帮助消化……
  由此可见,生物演化对生物自身的生理和身体结构特性密切相关,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需要进行相互配套演化,才能达到对环境的最佳适应。地球环境在对生物提出挑战的同时,生物也在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不断进化,构成了品种繁多、美妙绝伦的地球生物圈。
其他文献
对于失眠者而言,一天中最痛苦的时间莫过于夜晚:当别人都酣然入睡时,自己却非常清醒。或许曾有人幻想过,如果只要按一个按钮就能马上睡着,那该有多好?如今,这一想法已经非常接近现实了。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家创业公司,研发了一种名为“Sprayable Sleep”的睡眠喷雾,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褪黑素外用喷雾。使用者只需在脖子处喷上两下,就可以在一小时内迅速入睡。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没有刺激性和成瘾性,也不
谈起茶马古道,人们总会认为这是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主要分布地不只在大西南的云贵川,在广袤的北方腹地中,也存在一条承载千年的商贸古道。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由于以牛羊肉和高寒青稞炒面为主食,肠胃难以承受而需茶叶助消化,为求茶便用马匹换取,可是北方地区不产茶,在西北各省中,自古以来也只有陕西的汉中和安康两地产茶,因此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北茶马古道的辉煌历史自从东汉王褒所
为了普及保龄球运动,许多厂家都开发了简易的保龄球玩具,但是这种简易保龄球瓶被撞倒以后,需要玩家一个个地扶正,非常麻烦。那么,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这种玩具,让所有保龄球瓶都能一次性站起来呢?设计分析怎样才能让保龄球瓶一次性复位呢?我们不妨借鉴牵线木偶的原理,也许能有所突破。方案构思利用绳子控制保龄球瓶有两种方式:上提式和下拉式。【上提式】在每个保龄球瓶头部栓上一根绳子,再将所有绳子穿过支架。只要提起绳
善琏镇新修建的“一祠一寺一馆一街一厂”,即纪念笔祖蒙恬的蒙公祠,纪念王羲之七代孙、南朝著名书法家智永禅师的永欣寺,湖笔文化馆,湖笔一条街和善琏湖笔厂等古迹,乃必去之地。湖州城东南40公里处的江南水乡小镇善琏,被誉为“湖笔之都”。相传,秦代大将蒙恬就是在善琏发明了毛笔。两千多年来,小镇孕育了丰富的湖笔文化。“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善琏镇也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
肿瘤(恶性肿瘤)也称为癌,是人类健康文明的大敌。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正常的细胞突变为肿瘤细胞,失去生长调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瘤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往往会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常规的生化和影像学检测发现肿瘤时,常已到晚期。肿瘤病在我国5年生存率不到30%。因此,人们谈癌色变。如乔布斯死于胰腺癌,罗京死于肝癌,姚贝
伊普雷的毒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比利时的弗兰德省,有一座名叫伊普雷的小镇,该镇的西南方有一块高地,一战期间曾被协约国军队抢先占领。这块高地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虽然德军多次组织大兵团发动猛烈攻势,但因遭到协约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而始终未能奏效。1915年4月22日,伊普雷小镇气候宜人,阳光和煦。特别是到了傍晚,微风从北面——德军防线背后,经过高地吹向附近的朗格马克村,使驻守在那里的协约国士
作为中国科幻界的元老,王晋康的文字从来不以辞藻华美或感情细腻而著称,而是于朴实之中带着对人类自身深刻的思考。科幻小说《十字》也如他的诸多作品一样,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对人性进行反思。而这一句“上帝只关爱群体而不关爱个体,这才是上帝大爱之所在”,便是该书的核心。作为一部小说,故事情节自然是首先被关注的焦点。然而该书开头所展现出来的内容,仿佛只是正义最终打败邪恶的老套故事。虽然随着剧情的发展,线索逐渐展
如果你还觉得降妖捉妖是影视剧里才有的桥段,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知道的太少了!想要抓捕妖怪,满大街都是啊!今年7月11日,由老牌游戏厂商任天堂、Pokémon公司和前谷歌公司研究小组Niantic Labs联合制作开发的《口袋妖怪GO》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率先上线,不久便风靡全球。8月,该游戏荣获5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口袋妖怪GO》的游戏世界里,精灵妖怪无处不在,也许在你家的马桶上就蹲着
如今在欧洲,经历过二战硝烟的老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来自爱尔兰的博比是其中的一位,只不过她在几个月前也去世了。或许是亲眼见过战地炮火和断壁残垣,博比特别喜欢收藏各类小玩意儿——旧信封、旧毛毯、20世纪50年代的老式衬衫、记录了家庭成员音容笑貌的相册,甚至是已故丈夫随船队周游世界时给她寄来的情书……似乎是为了留存当时的美好,博比的家里充满了她记忆的碎片。而在她去世之前的几个月里,她决定将个人的收藏与家人
马克正坐在那把旧藤椅上,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姑姑去世的第二天,我在她以前送我的莎士比亚文集首页上发现了她留给我的一则充满慈爱之情的留言:“我知道你喜欢文学,这是我留给你的礼物。永远爱你的姑姑杰姬。”马克打开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姑姑的Facebook。看着她生前的照片,读着她留下的幽默风趣的帖子,马克再一次回想起了姑姑生前的音容笑貌。杰姬Facebook页面的置顶信息,是马克和他表弟在水中嬉戏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