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甘根据地的内因考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陕甘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央红军长征处境极其危急和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时刻,很多内因促成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甘根据地,而考证清楚这一内因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陕甘根据地;内因考析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胜利到达陕北。从此,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征程,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为此,搞清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甘的内因,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一、中共中央的英明决策是落脚陕甘的先决条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仍继续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民众的极度不满。基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与民众反侵略反压迫运动的高涨,同時,中共中央为了揭破国民党“红军扰乱后方”“中国无力抗日”“红军游而不击”的武断宣传,决定“派遣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1]。揆诸史料,早在长征开始前,中央就已经提出了“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不辞一切艰难,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的号召[2]。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实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6月28日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3],随后在召开的沙窝会议上重申了两河口会议的决议,“创造川陕甘的苏区根据地,是放在一、四方面军前面的历史任务”[4]。这里尤为注意的是,在毛儿盖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及了二十五军、二十六军,并在9月8日力促张国焘北进的指示中,强调“與二十五、六军配合行动……以利我左路军进入甘南,开展新局”[5]。
  中共中央原本想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但由于张国焘对战机的延误,对中央指示的一度抵制,最终分裂南下,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后来被毛泽东形容为“最黑暗的时刻”,迫使中央曾一度想放弃到陕北去。张闻天在总结发言中说:“因为一、四方面军分开,我们的力量削弱了,所以我们的战略方针不能不有变更”“在陕甘创造根据地,建立全国革命中心,在目前是较少可能[6] 。”
  二、广大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地斗争精神同样不可忽视
  红军长征后来被人们形容为一部震撼的“英雄史诗”,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它的行军时间之长,路程之远,而更重要的是行军途中所面临的危险与困难考验。可就在那样的环境下,广大红军将士仍不忘初心,边走边宣传,把红色的火种一路相传。他们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生与死的考量下,他们仍然心怀天下,抱定“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信心。
  三、贾拓夫的出现,为最终落脚陕甘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抵达哈达铺,这时报纸上有关于陕甘根据地和游击队的相关报道:“红军与赤色游击队在陕甘两省内正在普遍的发展着”,这个消息对几乎陷入绝望的中央红军来说,显得弥足珍贵,被当作“革命面前的头等大事”。
  但鉴于国民党一贯爱虚张声势的情况,再者中央对陕甘地区的革命情况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所以一时还难以决定就去这里落脚。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得知贾拓夫是长征队伍中唯一来自陕北根据地的重要人物。他是陕西省委遭到破坏后幸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陕北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对陕北这块根据地之前的情况掌握的较多, “(贾拓夫)起到了进军陕北引路人的作用”。
  贾拓夫汇报后,毛泽东提出:“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那里有我们的根据地。”随后,中央派遣贾拓夫作为先遣队寻找陕北红军,并及时带回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确切消息。
  从以上史实可以认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能够落脚陕甘,绝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至此,在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上,党中央和抵达的各路红军在这里“谋划和布局”整个新的战略格局,从而一举奠定了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蓄力。
  参考文献:
  [1][2][3][4][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十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900—1941.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高中政治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做到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政治学习的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日后的政治素养的培养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
你听说过这样耸人听闻的事吗?翩翩起舞的一名年轻女子,身上突然冒出一股火焰,接着,整个身体成了一团火球,顷刻变成一具焦尸;一位老妇人坐在沙发上,悠闲自得,转瞬变成一堆灰烬:一个男子全身忽然喷出火来,好像一根燃烧的蜡烛,几分钟后,只剩一些碎骨片和一只完整的左脚。据报道,近4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发生了200多起这种人体自燃的事件。  20多年前,美国科学界发生过一次关于人体自燃的争论。  1966年12
摘 要:信息熵概念来源于物理名词熵,是从信息源角度考虑的信息量,用来表示信源不确定性的量。信息熵理论可以用于分析源信息和认知理解上的信息混乱问题。文章试图探讨通过降低信息熵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熵;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要强化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先赚口碑再赚钱日本"绳索大王"岛村方雄起步之初,就深感固定客户群体的培养对商家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经过69次艰苦努力,他从银行贷款100万
各种Si基纳米发光材料在Si基光电子器件及其全Si光电子集成技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其电子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其发光机制的认识与理解.本文主
摘 要:隨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中青年教师数量大幅度增加,青年教师已成为医学院校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大部分一线教学任务,关乎医学院校教学水平与质量。因此,文章作者客观分析了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多层次探讨了建立提升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建立;提升;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机制  一、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当下,我国医学教育
关键词: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发展历史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一、古代小说主要发展脉络  对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起源,学界观点不一,但归根结底,其起源就是神话传说。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之后,直至汉末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出现,才标志着古代小说的写作手法与题材的基本成熟。而直到唐代,以白居易所写《长恨歌》、陈鸿所写《长恨歌传》、白行简所写《李娃传》为代表的一系列传奇小说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