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很值得关注,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套路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多灌输,少感染,多说教,少陶冶,结果学生的作文思维狭窄,题材雷同、语言无味,千人一腔。缺失了个性与真情。时代呼唤作文教学的创新!本文将从激发兴趣、感悟生活、真情表达等几方面谈一下对创新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关键词】套路 兴趣 感悟 升华 创新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086-01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很值得关注,有记者问“童话大王”郑渊洁:“您如何看待当今的作文教学?”郑回答:“挺摧残孩子们的。”是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套路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多灌输,少感染,多说教,少陶冶,结果学生的作文思维狭窄、题材雷同、语言无味,千人一腔,缺失了个性与真情。时代呼唤作文教学的创新!
我认为“创新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辩力、观察力、创造力,让学生写作不受约束,勇于创新,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由衷的心声,写出充满亮色的个性。
1 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
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改革在翻新花样上做足了文章,但创新精神严重阙失是不争的事实。重“结果”不重“过程”,难以收到实效。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新的发现,有所创造。我的一些做法是:
(1)想象作文:通过教学情景的层层设置,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2)活动作文:让学生学会观察。
(3)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足点去观察,去思考,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就可能发现他人尚未发现的新特征、新性质等。
(4)逆向思维,反弹琵琶。逆向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和呆滞,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
2 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让生活成为作文源头活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写学生能够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那么怎样让学生体验生那活,感悟人生而唤醒其沉睡的心灵呢?
(1)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写作增添素材。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瞬息万变,抓住这些,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的观察。
(2)深入思考,感悟生活,让作文升格。
思考就是感悟,感悟包含了体验、咀嚼、顿悟。深入思考,才能不断问为什么,从而让小事情表现大主题,小人物也可以表现得很丰满,小角度可以展现全局,小细节可以尽显本质,也就是说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
(3)读写结合,激发灵性,利于创新
阅读所得是写作资源的另一重要来源。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曾玉芹说:“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化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所以阅读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
我的一些做法是:
(1)摘抄重要、精彩部分,有助于欣赏水平、思辩能力的提高。
(2)指导学生剪录。有关报纸资料的积累,有助于积累材料。
(3)指导学生写、评、答,启发文思,锻炼写作。
(4)把握作家思存生活的方式、角度,提高综合素质。
(5)“关注自我”与“关注外部世界”同步,提升学生人生境界
创新作文重内在质量,轻外在模式,这是作文的一大进步!这样学生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苦闷,传达自己的渴望,可以驰骋想象,思接千载,情通万里。
3 真情表达,张扬个性。让学生作心灵的主人
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我的一些做法是:
3.1运用特色语言,真情表达
(1)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
(2)凝练含蓄,意义丰富。
(3)多用修辞,富有变化。
3.2独树一帜,张扬个性
叶圣陶强调:“作文贵有新意”。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作文,谁欣赏?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作文,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3.3让心灵飞扬
传统作文训练环境压抑、沉闷,极大地防碍了学生的写作情绪,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张扬个性,作心灵的飞翔。
4 创新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教师自己要善于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不能在教改风起云涌时无动于衷“任尔东南西北风”,甚至板着面孔给教改浇冷水。
4.2“创新”的“新”要有正确的观念指导,即维系着写作主体的正义感和良知感,体现着个体生命的鲜活灵动性。
4.3要保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的看法、认识不可能都正确都成熟,有些不足、缺点,乃至错误,决不能全盘否定,而要热忱帮助,保护其积极性。
总之,“创新作文”教学,正是凸现了生命的人文主体性,我想,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作文教学会成为个体生命思维深化、情感升华、个性发展的心灵流程。
【关键词】套路 兴趣 感悟 升华 创新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086-01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很值得关注,有记者问“童话大王”郑渊洁:“您如何看待当今的作文教学?”郑回答:“挺摧残孩子们的。”是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套路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多灌输,少感染,多说教,少陶冶,结果学生的作文思维狭窄、题材雷同、语言无味,千人一腔,缺失了个性与真情。时代呼唤作文教学的创新!
我认为“创新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辩力、观察力、创造力,让学生写作不受约束,勇于创新,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由衷的心声,写出充满亮色的个性。
1 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
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改革在翻新花样上做足了文章,但创新精神严重阙失是不争的事实。重“结果”不重“过程”,难以收到实效。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新的发现,有所创造。我的一些做法是:
(1)想象作文:通过教学情景的层层设置,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2)活动作文:让学生学会观察。
(3)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足点去观察,去思考,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就可能发现他人尚未发现的新特征、新性质等。
(4)逆向思维,反弹琵琶。逆向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和呆滞,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
2 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让生活成为作文源头活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写学生能够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那么怎样让学生体验生那活,感悟人生而唤醒其沉睡的心灵呢?
(1)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写作增添素材。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瞬息万变,抓住这些,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的观察。
(2)深入思考,感悟生活,让作文升格。
思考就是感悟,感悟包含了体验、咀嚼、顿悟。深入思考,才能不断问为什么,从而让小事情表现大主题,小人物也可以表现得很丰满,小角度可以展现全局,小细节可以尽显本质,也就是说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
(3)读写结合,激发灵性,利于创新
阅读所得是写作资源的另一重要来源。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曾玉芹说:“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化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所以阅读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
我的一些做法是:
(1)摘抄重要、精彩部分,有助于欣赏水平、思辩能力的提高。
(2)指导学生剪录。有关报纸资料的积累,有助于积累材料。
(3)指导学生写、评、答,启发文思,锻炼写作。
(4)把握作家思存生活的方式、角度,提高综合素质。
(5)“关注自我”与“关注外部世界”同步,提升学生人生境界
创新作文重内在质量,轻外在模式,这是作文的一大进步!这样学生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苦闷,传达自己的渴望,可以驰骋想象,思接千载,情通万里。
3 真情表达,张扬个性。让学生作心灵的主人
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我的一些做法是:
3.1运用特色语言,真情表达
(1)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
(2)凝练含蓄,意义丰富。
(3)多用修辞,富有变化。
3.2独树一帜,张扬个性
叶圣陶强调:“作文贵有新意”。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作文,谁欣赏?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作文,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3.3让心灵飞扬
传统作文训练环境压抑、沉闷,极大地防碍了学生的写作情绪,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张扬个性,作心灵的飞翔。
4 创新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教师自己要善于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不能在教改风起云涌时无动于衷“任尔东南西北风”,甚至板着面孔给教改浇冷水。
4.2“创新”的“新”要有正确的观念指导,即维系着写作主体的正义感和良知感,体现着个体生命的鲜活灵动性。
4.3要保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的看法、认识不可能都正确都成熟,有些不足、缺点,乃至错误,决不能全盘否定,而要热忱帮助,保护其积极性。
总之,“创新作文”教学,正是凸现了生命的人文主体性,我想,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作文教学会成为个体生命思维深化、情感升华、个性发展的心灵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