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应改变应试教育的做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转变观念,去探索,创新,努力使教育步入“素质教育”轨道。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着,实现新课改,树立新课标理念,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创新开拓精神和开放的视野,还有理解、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而语文教育应该对此发挥重要作用。那新课程理念是怎样的呢?
首先,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实质是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4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曾做过明确的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其次,新课程应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語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从精英教育转身大众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开放有序的教学模式。还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要注重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在这种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以往人们对教师是这样概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所说的“师道尊严。”这除了确立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之外,也确立了教师的尊严,教师成了知识的化身,学生对老师唯唯诺诺。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它是新调和改革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它的根本内涵是“以人为本”,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服务育人,关心学生,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服务,与学生平等相处,对学生要学会接纳、宽容、体谅。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和关怀,同时受到激励、感化,进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要让位于民主型的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俗地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建立了这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双方才能携起手,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其次,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很低,可以说是漠视语文,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对语文只是消极接受,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更有甚者,只是考试前看看,都把时间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就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因此,笔者觉得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其从中找到乐趣,发现价值和意义,让语文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语文即生活。我觉得新的教学模式最大的改变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性的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试着去自主解决问题。树立“三不教原则”即能通过理解课本解决的问题,能通过自己思考和合作讨论解决得问题不教。要让学习意识到:“我的课堂我主宰”,要敢说,敢讲,敢质疑。要勇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怕出错,有人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怕出错,什么事也干不成,出了错,别人给你纠正过来,那样印象才深刻。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学而发展,在合作探究中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通过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困难中探究,“不唯书,不唯师,只求真”。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一种新型的学生关系,即“生帮生,生教生,生强生。”
有人甚至这样形容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老师的老师,老师是学生的学生。”在学生交流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出现的问题,这样教师也能判断需要重点解决哪些内容。教师要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从一个被动接受的学习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合作者和探究者。笔者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这种学习方式和角色转变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更喜欢学习了。有些老师总是不敢放手,担心学生学不会,其实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你通过灌输的方式,学生又能接受多少呢?他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获取的知识会更深刻。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知识,但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后者更加重要,它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教师,要在以“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的原则指导下,使学生能更好地学生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发展,敢于创新。语文老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发展、幸福和健康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最高追求,努力使教育真正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收稿日期:2011-07-29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着,实现新课改,树立新课标理念,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创新开拓精神和开放的视野,还有理解、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而语文教育应该对此发挥重要作用。那新课程理念是怎样的呢?
首先,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实质是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4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曾做过明确的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其次,新课程应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語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从精英教育转身大众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开放有序的教学模式。还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要注重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在这种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以往人们对教师是这样概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所说的“师道尊严。”这除了确立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之外,也确立了教师的尊严,教师成了知识的化身,学生对老师唯唯诺诺。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它是新调和改革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它的根本内涵是“以人为本”,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服务育人,关心学生,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服务,与学生平等相处,对学生要学会接纳、宽容、体谅。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和关怀,同时受到激励、感化,进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要让位于民主型的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俗地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建立了这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双方才能携起手,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其次,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很低,可以说是漠视语文,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对语文只是消极接受,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更有甚者,只是考试前看看,都把时间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就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因此,笔者觉得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其从中找到乐趣,发现价值和意义,让语文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语文即生活。我觉得新的教学模式最大的改变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性的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试着去自主解决问题。树立“三不教原则”即能通过理解课本解决的问题,能通过自己思考和合作讨论解决得问题不教。要让学习意识到:“我的课堂我主宰”,要敢说,敢讲,敢质疑。要勇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怕出错,有人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怕出错,什么事也干不成,出了错,别人给你纠正过来,那样印象才深刻。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学而发展,在合作探究中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通过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困难中探究,“不唯书,不唯师,只求真”。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一种新型的学生关系,即“生帮生,生教生,生强生。”
有人甚至这样形容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老师的老师,老师是学生的学生。”在学生交流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出现的问题,这样教师也能判断需要重点解决哪些内容。教师要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从一个被动接受的学习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合作者和探究者。笔者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这种学习方式和角色转变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更喜欢学习了。有些老师总是不敢放手,担心学生学不会,其实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你通过灌输的方式,学生又能接受多少呢?他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获取的知识会更深刻。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知识,但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后者更加重要,它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教师,要在以“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的原则指导下,使学生能更好地学生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发展,敢于创新。语文老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发展、幸福和健康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最高追求,努力使教育真正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收稿日期:201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