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的人太笨、太累”,李敖这样评论过。他本人生活在台湾六十多年,连阿里山都没有去过,但他不以为憾,因为他可以通过资料和图片来“卧游”。
如果以此反驳“验证之旅”,李敖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今天人们的旅游,多是为了效法和验证:别人看过的风景,我也要看一看,别人照过相的地方,我也要照一张。只要自己验证了朋友间口耳相传、旅游指南中大肆宣讲的东西,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是我所说的“验证之旅”。对这类旅游者,李敖不啻是一剂良药:与其一步一步,踩着现成的脚印旅游,不如闲卧榻上,读读别人的游记算了。
比景点更有吸引力的是人,比陌生人更吸引我们的是自己。旅游既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去,也是去观察、体验别人是怎么生活的。这个别人包括去同一个地方旅行的人。所以观光者的眼光总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跟记者相似。
曾有个记者反复提醒自己不要熟视无睹,但是有天读到美国同行的报道,她才发现自己还是太麻木了。美国记者笔下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一个女孩要出去打工,妈妈有点惊慌失措地追着女儿到了工厂门口,求她留下来,说她太小了。姑娘什么也不说,也不看她母亲,那人求着情,突然大哭起来,女孩依然不为所动。最后,母亲大声叫道,去吧,你愿意去就去吧。她转过身,慢慢穿过马路,大声哭喊着。她一走开,女孩儿也不自禁大哭起来,把头埋在双膝间,抽泣起来……
这一段观察貌似琐屑,但却有着特写镜头般的力量,让我们聚焦现实,突然发现点什么,明白点什么。我们写的旅游日记,旅途中发的微博,有时候也是如此。能放下一切去玩的人是可爱的,带着思考甚或批判的眼光的游客则是可敬的,他们在最陌生的地方寻找最熟悉的问题的答案,或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现美,甚至奇迹。
此中快乐,我想在家“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李敖是体会不到的。
美国的保罗·索鲁向来被视为颇具反思精神的旅行家,是否构得上伟大,自有文学爱好者(或者批评爱好者?)去见仁见智。我倒是很喜欢他关于旅行好处的一段话:“旅游经常有治愈的功效,我去秘鲁一趟,治愈了对那里的向往之情,也同样治愈了对斐济、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巴基斯坦的想望。”我素来反感有人跟我絮絮叨叨说他很向往某地却从不出发,现在好了,有了这段话,我便有了报复的利器:怂恿他去。去一次,这病或许就好了。
这也是一种收获。所以说,从来没有白费的出行,只有眼界不同。
我很羡慕保罗·索鲁这样的人,去过无数国家,不是坐飞机,而是搭乘火车、汽车、轮渡,甚或自行车、牛车,原汁原味地感受当地人的生存境况。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可以稍稍弥补一下不能读破万卷的遗憾。
本期要介绍的几部作品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卧游”之作。它们的可贵处在于其中包含的眼界。读过这些书,读者获得了一种关注世界、理解自身的全新视角:终有一天,我们也能像这些作者一样观察旅途和生活,看到一幅幅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世界图景。
《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
(美)保罗
如果以此反驳“验证之旅”,李敖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今天人们的旅游,多是为了效法和验证:别人看过的风景,我也要看一看,别人照过相的地方,我也要照一张。只要自己验证了朋友间口耳相传、旅游指南中大肆宣讲的东西,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是我所说的“验证之旅”。对这类旅游者,李敖不啻是一剂良药:与其一步一步,踩着现成的脚印旅游,不如闲卧榻上,读读别人的游记算了。
比景点更有吸引力的是人,比陌生人更吸引我们的是自己。旅游既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去,也是去观察、体验别人是怎么生活的。这个别人包括去同一个地方旅行的人。所以观光者的眼光总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跟记者相似。
曾有个记者反复提醒自己不要熟视无睹,但是有天读到美国同行的报道,她才发现自己还是太麻木了。美国记者笔下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一个女孩要出去打工,妈妈有点惊慌失措地追着女儿到了工厂门口,求她留下来,说她太小了。姑娘什么也不说,也不看她母亲,那人求着情,突然大哭起来,女孩依然不为所动。最后,母亲大声叫道,去吧,你愿意去就去吧。她转过身,慢慢穿过马路,大声哭喊着。她一走开,女孩儿也不自禁大哭起来,把头埋在双膝间,抽泣起来……
这一段观察貌似琐屑,但却有着特写镜头般的力量,让我们聚焦现实,突然发现点什么,明白点什么。我们写的旅游日记,旅途中发的微博,有时候也是如此。能放下一切去玩的人是可爱的,带着思考甚或批判的眼光的游客则是可敬的,他们在最陌生的地方寻找最熟悉的问题的答案,或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现美,甚至奇迹。
此中快乐,我想在家“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李敖是体会不到的。
美国的保罗·索鲁向来被视为颇具反思精神的旅行家,是否构得上伟大,自有文学爱好者(或者批评爱好者?)去见仁见智。我倒是很喜欢他关于旅行好处的一段话:“旅游经常有治愈的功效,我去秘鲁一趟,治愈了对那里的向往之情,也同样治愈了对斐济、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巴基斯坦的想望。”我素来反感有人跟我絮絮叨叨说他很向往某地却从不出发,现在好了,有了这段话,我便有了报复的利器:怂恿他去。去一次,这病或许就好了。
这也是一种收获。所以说,从来没有白费的出行,只有眼界不同。
我很羡慕保罗·索鲁这样的人,去过无数国家,不是坐飞机,而是搭乘火车、汽车、轮渡,甚或自行车、牛车,原汁原味地感受当地人的生存境况。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可以稍稍弥补一下不能读破万卷的遗憾。
本期要介绍的几部作品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卧游”之作。它们的可贵处在于其中包含的眼界。读过这些书,读者获得了一种关注世界、理解自身的全新视角:终有一天,我们也能像这些作者一样观察旅途和生活,看到一幅幅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世界图景。
《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
(美)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