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灿烂悠久的文化精髓。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部分的考试题型、难度、比例也几乎形成模式。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索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诵读翻译;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中国分类号】G633.3
一、教学现状
首先文言文难度大。文言文需要精讲,对重点字词的详细提示,对课文逐字逐句的串讲进行剖析。这种面面俱到的教法,费时费力,最容易把学生引入死胡同。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没有把文言文当成普通的课文,学生难以读出文言文之美来,觉得很枯燥无味。其次,有些教师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而不落实字词知识,结果使学生上完课文只知文章大概。这种教法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满堂灌,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所以,诵读的目标都没有达到,学生何谓能整体深入感知课文大意,何谓能是语言思维得到锻炼?最后,学生普遍存在懒散的现象,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特别缺乏兴趣和热情。
二、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文言文的重要性,让文言文更接近、更吸引学生。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阅读一些课外文言小说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赤壁之战》、《隆中对》、《烛之武退秦师》、《三国演义》等。教学中要先易后难,增加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营造文言文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设置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让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帮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课堂不应仅采用讲述法、讲解法,还应依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辅助学习,使学习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遥远的史事,是文言文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和目标。如教学《苏武牧羊》一文时,给学生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二、转变教学方法
如果说端正态度是改善文言文教学的先决条件,那么转变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要提高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转变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文言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古文今译,翻译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不是唯一目的。在教学方法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教学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诵读是古人相当重视的一种方法。朱熹的《童蒙须知》提出: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种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体会的同时加以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除了诵读,古人也注重教师的讲解。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在分析讲解时应注意启发性原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启发,从而“开其意”,“达其辞”,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提到古代的教育内容:“比年入学,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给文言文进行断句,加句读标点。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的“句读”也是说的“句读之学”。句读是古代语文教学的必学内容,而且是作为基础内容来学习的。实际上,对于当代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断句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地给文言文断句,说明他对这些文字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因此,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尝试给学生提供无标点的文言文进行断句训练。学生为了读懂文章就会对文言这种语言形式仔细玩味,在断句的过程中进行新的心理建构,从精神上与文言文相互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语言品位与文化品位。
六、重视语文作业的创新,引导学生阅读延伸,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
高三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的难点,高考的要求,使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不得不更多的把文言知识作为主要方面来讲解。我的一点体会是以教材为核心,狠抓落实,以课内辐射课外,以课外巩固课内,步步为营。作业是巩固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想象的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如在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就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阅读延伸的开放性作业:“你就文中五位人物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两百字的感悟。”这样的作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张扬了个性。由此可见,改革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语文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是符合课标要求、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文.文言文要加强诵读[J].语文学刊,2010.
[2]郁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诵读翻译;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中国分类号】G633.3
一、教学现状
首先文言文难度大。文言文需要精讲,对重点字词的详细提示,对课文逐字逐句的串讲进行剖析。这种面面俱到的教法,费时费力,最容易把学生引入死胡同。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没有把文言文当成普通的课文,学生难以读出文言文之美来,觉得很枯燥无味。其次,有些教师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而不落实字词知识,结果使学生上完课文只知文章大概。这种教法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满堂灌,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所以,诵读的目标都没有达到,学生何谓能整体深入感知课文大意,何谓能是语言思维得到锻炼?最后,学生普遍存在懒散的现象,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特别缺乏兴趣和热情。
二、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文言文的重要性,让文言文更接近、更吸引学生。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阅读一些课外文言小说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赤壁之战》、《隆中对》、《烛之武退秦师》、《三国演义》等。教学中要先易后难,增加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营造文言文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设置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让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帮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课堂不应仅采用讲述法、讲解法,还应依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辅助学习,使学习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遥远的史事,是文言文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和目标。如教学《苏武牧羊》一文时,给学生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二、转变教学方法
如果说端正态度是改善文言文教学的先决条件,那么转变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要提高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转变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文言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古文今译,翻译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不是唯一目的。在教学方法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教学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诵读是古人相当重视的一种方法。朱熹的《童蒙须知》提出: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种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体会的同时加以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除了诵读,古人也注重教师的讲解。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在分析讲解时应注意启发性原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启发,从而“开其意”,“达其辞”,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提到古代的教育内容:“比年入学,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给文言文进行断句,加句读标点。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的“句读”也是说的“句读之学”。句读是古代语文教学的必学内容,而且是作为基础内容来学习的。实际上,对于当代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断句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地给文言文断句,说明他对这些文字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因此,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尝试给学生提供无标点的文言文进行断句训练。学生为了读懂文章就会对文言这种语言形式仔细玩味,在断句的过程中进行新的心理建构,从精神上与文言文相互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语言品位与文化品位。
六、重视语文作业的创新,引导学生阅读延伸,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
高三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的难点,高考的要求,使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不得不更多的把文言知识作为主要方面来讲解。我的一点体会是以教材为核心,狠抓落实,以课内辐射课外,以课外巩固课内,步步为营。作业是巩固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想象的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如在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就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阅读延伸的开放性作业:“你就文中五位人物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两百字的感悟。”这样的作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张扬了个性。由此可见,改革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语文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是符合课标要求、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文.文言文要加强诵读[J].语文学刊,2010.
[2]郁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