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和当下的世界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国为什么发展起来”,学者们有很多的回答。在国际竞争背景下,基于要素分析的比较优势理论被广为接受。这一理论认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供给,是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天然优势。
  不过,人们从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经验中又发现,同样存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这些地区的工业生长态势并未达到中国这样的效果。因此又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不在于廉价,而在于高素质。
  后一种观点涉及了文化问题。因为所谓高素质,不是知识水平意义上的,而是中国人在性情特点上更容易被组织起来,产生效率。
  林语堂说,中国劳动力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培养成技术工人,而技工是需要精细的素质的,“也许中国人智慧的稳定性要高于西方的许多种族”。辜鸿铭则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被驯化了的动物”,温顺是他们最重要的特点,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
  温顺,容易被培训、被组织,无疑是现代工业制度下最理想的产业工人的样子。近年来,那些有过排华历史的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道歉和忏悔的姿态。事实上,如果回到歧视和迫害中国劳工的现场,人们也会发现,中国人是疏于反抗的,他们之所以被敌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勤勉、忍耐和智慧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
  尽管我们离开“纯种”的中国传统社会已经有百年以上的时间,但文化传统带给中国人的基本素养,仍然流淌在今天的躯体里。
  孩子般的民族
  只要环境允许,中国人就会力图过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人们不愿意将物质追求变成一种精神负担,也不愿意被外力拘束,就像尧帝时代的《击壤歌》所描绘的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 汲井而饮, 帝何力于我。”
  所以严格说来,现代工业制度其实是和中国人本性上相违背的,它对效率的极端崇拜和对人的束缚,已经突破了中国人的中庸原则。
  机器和工业组织方式之所以能够带来效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能够让一切变得精确起来,机器让工业产品呈现品质上的一致性,而工业组织方式则让管理者对人的行为可以精确掌控。
  不过,传统的中国人对精確是缺乏兴趣的。亚瑟·史密斯总结中国人的最重要特点,就是“缺少精确”。
  回顾中国文明留传给我们的遗产,最为精确的可能是农业的规律,它反映在传统历法上,用来指导农时。但这种精确还是以经验和哲学包裹起来的,科学只是一种背后的支持力量,而且人们对其中最为重要的科学原理也不求甚解。
  还有一些对精确要求较高的领域,比如道门中人对炼丹的原料配比,以及算术。前者被认为直接导致了火药的发明,但这些领域在文明体系里都处于边缘地带。主流上最精确的,则是历史,某年某月发生什么事情,以及帝王的起居活动,都得到详细的记载。然而中国人还是强调史学的文学性,好的史家如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认为是“信史”,但其中也有很多文学加工的痕迹,或者说,就是在不影响事实基本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补充。
  和西方人更偏重于使用头脑思维不一样,中国人对心灵的感知能力非常看重。心灵是一种直觉,它会产生和固定常识;倚重心灵来认知世界其实是一种人类本能,就像孩子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一样。因此辜鸿铭说,中国人一直过着一种孩童般的心灵生活。
  这从我们的语言中也可以得到佐证,汉语是一种极端简化的语言,不像西方语言那样有时态、语格之分,也没有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区别。故而中国人学英语不容易,而西方人学汉语就更艰难。前者是用孩子的方法去学习成人的思维,而后者则是用成人的思维来将就孩子的天性—这要求他们首先主动在心智上降级。

  不过中国还有一套书面的语言,即文言文,它适用于精英们进行更准确和理性化的思考,但它是不向普通大众开放的一个系统。这种书面语与口语的割裂,林语堂认为是为了防止一个“半知识阶层”的产生,这样一个阶层被认为是对文明的威胁。各安其份是儒家的“控制论”,如果不专业的人们参与对道理的思考和解释,那么世界就会乱作一团。
  今天我们已经不喜欢这种控制,但按照这个传统逻辑去观察历史和当下,会发现它所预言的后果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是导致和加剧“礼崩乐坏”的力量,而今天中国融入当代世界以后,人人都想当意见领袖,许多半吊子的解读和误导也让人莫衷一是,有时候真理越辩越模糊。真理诚然不应该被少数人垄断,但它的本质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却仍然还是真理。
  回到“现代工业制度与中国文化的本性相违背,但中国人仍然还是把它习惯下来”这个问题上,我们就会发现,工业发展早期所谓的高素质劳动力,相当程度上和那些从农民摇身变来的中国工人有一种孩童本性,而不是一个“半知识阶层”有关。他们调整了自身角色,找到了各安其份的“份”,凭借直觉予以内化,而没有能力在权利和利益结构上对这个新的“份”展开理性的思考。
  角色调整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化上的变通性,把外来的新事物按照自身所在的文化框架进行重新包装,转化为其中的一部分。只要不过于苛刻,在可以忍受的程度范围内,工业结构里的上下班,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新形式,即便有制度管束,仍然可以找到一种平衡。在珠三角典型的工业集聚区里,你会看到很多室外桌球场,人们花几块钱就能获得一个游戏的机会,还有一些小店会把电视机对着大门外,就能吸引很多工人长时间坐着观看。
  赛珍珠说,中国哲学教导人们知足,享受任何可以享受的东西,哪怕它很微不足道。这种哲学使人们的生活规律化,并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我们从工业区的生活也可以发现这一点,她的这一描述,事实上对中国工业化之路的顺畅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工作和享受
  我们今天已经非常熟悉的科层制,是保障效率的制度设计,建基于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体现着德国式的纪律性和美国式的工业主义。它让每个人认清楚自己在结构中的等级角色,并扮演好这个角色;它让诸如企业这样的社会组织,可以规模非常庞大但同时保持运行稳定。
  对于等级制,中国人从不陌生,因为儒家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等级秩序体系。不过,在传统社会里中国人对等级的感知和遵守,是在熟人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血缘关系和彼此的相互了解成为一层润滑剂,让等级显得不那么生硬和强制。
  这种对于角色的心甘情愿就是一种心灵体验,它让森严的规矩变得模糊化,变成一种自然举止。庞大的、强制的和没有温度的科层结构,才是陌生的外来者。

  中国人对现代组织制度的适应是迫不得已的,这也是温顺和实用主义精神的体现—在机会有限的条件下,寻找生存庇护是第一要务。新的机会一旦出现,他们又会萌起重返更合乎情理的生活的冲动。90年代知识分子和官员的下海潮中,许多人其实是在转换生活轨道,寻求不被规则所管理而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可能性。
  而在今天,国企、外企这样的大型企业也不再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去向。创业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表现出来的创业主动性和能力都令人侧目。还有许多对大城市陌生人社会厌倦了的人们,则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无论是去民企、中小微企业就业,还是自己创业、回故乡工作,人们都是在退回一个小环境里去。真正符合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工作,其实是“作坊式”的。民企、中小微企业和自己创办的小团体,常常可以提供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劳动不会异化,人们更容易意识到自身的完整性。
  传统社会里,工作与享受是结合在一起的—哪怕这种享受卑微得可怜,一个木匠会在制作木桶的过程中获得艺术体验,一个农民会在插秧的时候唱着山歌或小调。而现代社会的大部分职业,都把工作和享受区分得非常清楚;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把工作视为一种煎熬,坚持的目的只是为了可以结束它。不过在今天,人们又有条件努力促成两者的结合了。

  也有人在反向而行。因為我们的文化着重于家庭,而不关心社会,人们会把适用于家庭的相处方式扩展到社会领域去,而无法理解现代文明对隐私的需求。比如七大姑八大姨们热衷于对年轻人的恋爱、婚姻、薪水甚至日常私生活进行公开的询问和谈论,使得一部分接受了现代社会规则训练的年轻人不得不待在大城市里,以逃避乡土。
  艺术与心灵
  我们今天还是无法彻底理解和接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旨趣,而这显然是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尽管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效法西方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自立,但我们在制度和道路上还是强调中国特色。
  城市形态的西方化,其实是出于效率上的需求,而不是内心的真正偏好。内心里,我们还是对古式的城镇和建筑更加倾注感情。
  此外,我很怀疑那些宣称喜欢梵高、毕加索和达利作品的人中间,是不是还混杂了一些装模作样之辈,因为我们传统的审美里是抗拒剧烈、抽象和奇异的。同时我们也不喜欢艺术上的过于真实,西方油画进入中国的时候,士人们就认为它不美,因为它太过真实了。中国的传统绘画、音乐,不主张用作品去展示自己对社会的独特见解,画作基本上都在表现同一主题:自然的美和心灵的宁静。
  前面说过,文化就是我们的“宗教”,而宗教在义理上是有恒定性的,无论人处于何种贫困、艰难的境遇,都会把这一义理作为心灵的慰藉。自然的悠远、宁静和神秘,就是中国绘画、音乐艺术的义理。林语堂引述明朝萧士玮的话说:“如果雨点打在你的头上你也不躲开,你会发现这些雨点是很美丽的。”

  是化解而不是解决,解决是消除问题,而化解是让问题虽然继续存在,但已不构成一個问题—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品质。每当一些在道理上没有漏洞但不太符合情感体验的事情出现时,人们没有解决办法,但有化解办法,他们会谆谆劝导说:“虽然你道理不亏,但‘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这样’,那这个空间里的团结和运作还怎么维持?”
  中国人依靠心灵来认知和行事的传统不会轻易改变,这是我们体验生活幸福感的方式。如果取消了这一点,那么许多微小但珍贵的幸福也会跟着烟消云散。体现在当下的社会,是现代性虽然不断生长,但人们在共处细节上还是遵从内心、自由不羁,比如餐馆里的吵闹在西方人看来让人皱眉,但对中国人而言,这正是餐馆应有的样子。
  用心灵来认知的最大缺陷在于,这样的人群更有可能受一些不理智的卡里斯玛式的人物的精神支配,从而沦为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有效地防止这一点,是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他文献
120年前,是一个著名的戊戌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在中国发生。为了变法,有人牺牲,有人发配,有人流亡,连皇帝也被软禁。  在政治事件的表征之下,整个晚清的中国社会,思想激荡,近代性快速萌发,国族认同凝聚,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起,决意为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流血奋斗,百折不回。  今天也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中国人当以宽阔的视野、平和的心态去接近这段历史,寻求教益的同时致敬历史上那个改革
《气候赌场 :全球变暖的风险、不确定性与经济学》  全球变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即使不去看科学文献中的数据,仅是凭切身的生活感受,我们已经不难体察到这样的事实:夏天一年比一年热,一年比一年难熬。然而,人类毕竟是生活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中,面对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者之间的抉择,各国难以避免地处于“囚徒困境”式的博弈之中。各国政府在国外要为本国的发展权益据理力争,在国内要面对形
2019年9月22日,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一起出现在休斯敦的集会上  中美贸易战已使全球经济增速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弱的一年,从去年的3.6%放缓至目前的2.9%,而到2020年预计为3.0%。  特朗普需要的不仅仅是在贸易战中获胜,更需要在2020年再次当选时为美国带来良好的经济前景。为了对冲股市动荡、工厂产量下降和房屋销售下滑,他已经着手在
穿越羌塘无人区的车队  如何想象一场穿越?  空旷的天空、辽阔的大地、绝美的湖泊、干涸的沙漠,人在极端的考验中撕裂肉体,对抗意志,在生与死的边缘触碰到自己的灵魂,获得救赎。  但也许,危险穿越,只是一场说死就死的旅行。  6月12日晚上,7个驴友来到四川卧龙保护区,想来一次勇敢的穿越。但大门已关,他们翻越不得,直接扯开了铁丝网,偷偷潜入。可刚进入的当天上午,一个人就失踪了。  两天后,失踪的队友被
《82年生的金智英》  金智英,是1982年韩国出生女性中最为常见的名字之一。这本书的女主角,82年生的金智英,她有什么特别之处?答案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但是作者开辟了另外一条路。不写最特别的,而是最普遍的,她以浓缩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当今韩国,乃至东亚社会女性的普遍人生。这些女性,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会遭遇来自性别的困惑。小时候,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先给弟弟。上学时,被管束得比男孩子更紧,
产权保护自2016年年底以来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从官方到民间在2018年下半年和今年“两会”上更是成了主流的声音。如何从刑法角度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如何看待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南风窗》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刘仁文研究员。刘仁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刑法学”负责人,2014-2015年曾挂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民企面临的刑
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晚。窗外已经漆黑一片,朱心欣还是没有睡意。尽管时间还早,时针才指向十点,但她九点就躺床上了。  怀孕带来的反应愈加剧烈,她经常感觉胸闷,透不过气,手脚又肿胀得厉害,大段时间用在翻来覆去地调整睡姿上,七年前初次怀孕的轻松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她是山东潍坊一位35岁的二胎妈妈。  过去朱心欣也觉得一个已经足够,小孩已经上了小学,她很欣喜生活逐渐回归到规律和自由,但很快发现身边的同事、
世界杯要到了,我约了一个“球友”Roy见面聊天。我们曾经一起在香港观战利物浦对莱斯特城,和现场五万名觀众组成翻滚的人浪。也曾在北京拿到曼彻斯特德比的球票。结果比赛忽然取消,曼联连声道歉也没有,曼城反而给我发来了礼盒和纪念衫,还送了一年的会员。  我和Roy对足球的认识都起源于1998年法国世界杯,当年都喜欢奇拉维特。这位巴拉圭的传奇门将当年动不动就主罚点球,还嚷嚷着竞选总统。1998年的中国第一次
一系列的新商业形态兴起,或正在图谋兴起;同时,一系列的新商业形态崩溃,和正在走向崩溃。  每一个循环,都不过是短短数年。  P2P、共享单车、网约车、直播以及更多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关的商业模式,贾跃亭、罗永浩、王思聪以及更多失信者,还有那些从风光无限的网红堕落为罪犯的人,都在这样的循环中浮沉。  有时,当那些耳熟能详的机构崩溃的一刹那,因其社会化的资金来源带来的实质和隐形伤害,甚至让人分不清楚它们
罗新教授  罗新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老师,历史,听起来就是个要耐着性子坐冷板凳的专业。  但罗新和《南风窗》记者的“常识性”想象不同。  53岁的时候,罗新为了用行走重新发现历史、发现中国,追随蒙元帝王的辇路,徒步15天,行走450公里,归来后写出一本《从大都到上都》。  最近他的新书《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登上各种推荐书单,不是专著,而是一篇篇的随笔,但大多都能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如他写《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