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落实,需要中国放弃依靠增加国内投资和增加外需出口拉动GDP增长的模式,大力发展和扶持对拉动和吸纳劳动力人口就业力度最大的民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境外就业、增加国内需求。
【关键词】深化改革开放;公平就业;无形贸易
一、中国就业问题的理论与现状
现代经济学认为,就业是最为基本的生产力,就业是民生之本。
(一)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就业问题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岗位预计减少到900万,但新增劳动力达到2400万,包括611万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约600万往年未就业的各类学校往届毕业生,约600万新增农民工。[1]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倒闭,停产或不断裁减员工,2008年已经有超过两千万农民工因为企业倒闭,停产或裁员而失去工作,数百万城市职工也因此失去工作。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与新增劳动力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新增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与已就业劳动力不断失业,使中国的就业问题愈发显得严峻。
(二)中国知识分子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经过30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技术人才密集,知识分子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可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国的产业结构不要停留在发展没有技术含量和没有知识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里,不要停留在轻工业商品的加工制造业内,不要停留和不要满足在“九亿条裤子交换一架空中客车”的国际贸易之中。在中国大陆地区即使在中国大陆的西部地区,也应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因为“从1999年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连创新高,2006年、2007年,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413万和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11万人,毕业生规模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国家发革委专家估计2009年应届大学生无业人数将上升到200万。[2]
(三)招商引资导致的就业问题
中国最近30年来,各级政府招商引资,主要依靠增加投资来促进GDP增长,这种方法值得改进了。2008年四万亿投资对就业的贡献日益减弱,出现了GDP增长无就业增长的局面。目前中国就业形势就是这样。[3]这是因为投资这种资本是经济要素,这是投资收益增量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加资本投入,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了资本排挤工人的现象。投入增加,产出(包括就业岗位等)不一定增加。如果往庄稼地中,一个劲地增加肥料,最后肥料太多,把庄家都烧死了,连种子也收不回来,边际产量成了负的。
这个例子就是农业经济学家杨格为证明这个原理而做的“杨格堆肥实验”。所以,投资增加,对就业岗位产出不一定增加。中国产能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的充分就业才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和缓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
二、中国目前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中国有必要深化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开放,依靠经济管理体制创新和机制的创新,一是增加就业供给,对增加雇用劳动力就业岗位的企业,政府要给予资金补贴或银行贷款支持。[4]二是提高中国待业者的全球就业能力,缓解中国的就业问题。
(一)东部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中西部不能放弃代工
高端制造业是未来中国的灵魂。中国中西部地区也不能放弃加工制造业。对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来说,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设起来,对于在中心企业工作的农民工而言,就业,即使在最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企业就业,是他们最大的工资收入来源,也是农民工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中国加工制造业全面垮台,中国将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二)境外就业,发展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可以分为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主要是指发展与境外的技术贸易、情报资料的知识贸易、教育培训贸易、劳务贸易、与境外的物流运输服务、跨国金融保险服务和吸引外国游客等等。
1.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提升对外劳务输出
中国大陆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中国东南西北沿海延边地区和中国西部地区紧邻许多国家的国境,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求国际劳务合作,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西部地区劳动者收入、缩小各地的制度差距(“制度租”,严汉平,方芳,2009)、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促进贫困落后省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5]劳务输出等于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外技术服务和知识服务,增加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不但可以解决过剩的劳动力供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就业人口的价格(劳动力的工资)。为了实现劳务输出质量,要尽快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
2.学习外国,依法为国民劳务输出提供出境服务
在促进与保护境外就业和跨国流动的立法方面,一些劳务输出国走在了前面。[6]如印度尼西亚人力部于1970年颁布了《人力招募条例》;泰国于1985年颁布的《工人招募与保护法》;印度议会于1983年颁布了《1983年移民法》,印度中央政府于同年制定了《1983年移民规则》作为移民法的补充;尼泊尔国王1985年颁布了《国外就业法》;菲律宾海外就业署1985年颁布了《海外就业规则与条例》;韩国1989年6月修订了《就业保障与促进法》等。所以,中国应该制订“境外就业保障和促进法”,保障境外就业者权益;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制,成立“境外就业促进局”,建立“一站式”境外就业服务;设立“促进境外就业保障基金”;加速境外劳务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以境外就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境外就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3.利用国内资源,提升对外无形贸易规模
吸引外资和吸引外国人来华国际旅游是变相的国际劳务输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及国外人员进入中国,要做好向外资企业及国外人员提供多种劳务的工作,大力开展国际旅游业、医疗保健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提高对在华的外资企业、外国人和海外华侨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外国消费者,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各种合格的劳务人员,能够为扩大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总体规模发挥重要作用。根据WTO有关文件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界定,国际劳务合作在广义上既包括对外派出各种服务人员,也包括境内对外劳务合作活动,如开展电子游戏软件产业、国际旅游、医疗保健、印度那样的计算机软件外包服务等服务。狭义的劳务合作主要是指:对外派出人员提供劳务,向外国雇主收取工资或议定的服务费用;以服务成果(如承担地形地貌测绘,资源勘探,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指导和培训人员,维修设备等)向境外雇主收取费用。在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往往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交织的。因为中国对外劳务输出有利于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4.发展对外高端劳务输出,打破国内高收入服务行业官营垄断
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浓厚的“官本位”和“任人唯亲”特色的管理体制,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很难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解决在外国就业的经商务工人员和在个体户企业中就业的大学生的户口、档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问题,有助于缓解大学生预期收入最大化的问题。大力打破职业垄断,特别是一部分公有部门垄断和国有企业垄断,例如,打破“一人做官,全家做官”公务员录用垄断,还要打破各地的移动、联通、电信、银行等国有企业垄断,供水供电供气企业等产业垄断,等等。因为大型的垄断企业,待遇高,总收入等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工资,这是由于产业垄断利润高决定的,不是企业自由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所以,中国要大力打破职业垄断和产业垄断。容许私人资本开办高端通讯服务和所有金融服务。
(三)开放户籍管制,实行中国公民的就业市场一体化
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多元分割,主要表现为制度性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职业分割、行业或部门分割的并存,这种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流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国就业市场的多元分割还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与岗位之间匹配错位的时间比发达国家更长。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相对过剩的现象。此外,在中国许多企业或事业单位里,还存在着“老人”与“新人”分割、新体制与旧体制分割、体制内与体制外分割等多元分割,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的提高。所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要促进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必须努力减轻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状况,尤其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体制性分割。
三、中国现阶段缓解就业问题的研究结论
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学视角去解决。复杂的政治、行政、人口、环境、历史、信仰和文化,导致经济理论不能解释中国公民就业难现象。
(一)中国在长期的未来仍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各级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试图解决就业问题,但政府出台的各项举措只能减轻就业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实在太多,但是中国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很慢,各级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增加本地投资和增加本地GDP上,没有把主要精力和积极性,放置在增加就业岗位的事业上,推进本地的改革开放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即使新增劳动力能胜任所有新增工作岗位,每年仍有超过1000万新增劳动力不可能找到工作,况且并不是所有的新增劳动力都能胜任新增工作岗位。如果改革开放不到位,即使金融危机结束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在未来几十年仍然存在并且严峻。
(二)GDP、劳力技术密集产业与可提高的就业率不协调
理论上讲,提高就业率需要经济的发展。中国年GDP每增长1%,大约可安置新增长劳动力100万左右。“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实际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现在的8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些产业内部客观上存在资本、技术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对劳动力吸纳作用明显偏弱。一个IT或银行职员所占用的资金也许比100个1000个端盘子的服务员所占用的资金还要多。反之,投资少、技术含量低、就业容量大的建筑业、纺织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生产生活型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匹配。
(三)中国必须转变为既能发展技术又能带动就业的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就业吸纳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就业溢出过程。面对中国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巨大的现实国情,必须认真审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中国劳动力中,虽然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但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化低、技能低,这就决定了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带动更多就业的道路,形成比较优势的发展。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转变。
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和被考核业绩时,应该以就业总量增加和各地人口就业总量增长率为中心,放弃以前的GDP和GDP增长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做到民生最大。就业是民生之本,从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出发看中国的生产力,就业是中国最为现实的基本的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落实,要求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立足点是让扩大就业增加内需,来拉动GNP,解决方法是大力发展和扶持吸纳人口力度大的企业和产业。
参考文献
[1]人保部:预计今年城镇1200万人缺岗[N]. http://www.shoudurc.com 首都人才网,http://www.shoudurc.com/news/news_detail.asp?newsid=19436
[2]何亦名.市场分割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分析[J].财经科学,2008(9).
[3]杨伟国.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9(1).
[4]詹明安,张辉,张燕华.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5]严汉平,方芳.东西部之间制度落差分析[J].财经科学,2009(2).
[6]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简介:邹定斌(1966-),男,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关键词】深化改革开放;公平就业;无形贸易
一、中国就业问题的理论与现状
现代经济学认为,就业是最为基本的生产力,就业是民生之本。
(一)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就业问题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岗位预计减少到900万,但新增劳动力达到2400万,包括611万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约600万往年未就业的各类学校往届毕业生,约600万新增农民工。[1]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倒闭,停产或不断裁减员工,2008年已经有超过两千万农民工因为企业倒闭,停产或裁员而失去工作,数百万城市职工也因此失去工作。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与新增劳动力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新增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与已就业劳动力不断失业,使中国的就业问题愈发显得严峻。
(二)中国知识分子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经过30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技术人才密集,知识分子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可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国的产业结构不要停留在发展没有技术含量和没有知识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里,不要停留在轻工业商品的加工制造业内,不要停留和不要满足在“九亿条裤子交换一架空中客车”的国际贸易之中。在中国大陆地区即使在中国大陆的西部地区,也应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因为“从1999年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连创新高,2006年、2007年,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413万和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11万人,毕业生规模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国家发革委专家估计2009年应届大学生无业人数将上升到200万。[2]
(三)招商引资导致的就业问题
中国最近30年来,各级政府招商引资,主要依靠增加投资来促进GDP增长,这种方法值得改进了。2008年四万亿投资对就业的贡献日益减弱,出现了GDP增长无就业增长的局面。目前中国就业形势就是这样。[3]这是因为投资这种资本是经济要素,这是投资收益增量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加资本投入,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了资本排挤工人的现象。投入增加,产出(包括就业岗位等)不一定增加。如果往庄稼地中,一个劲地增加肥料,最后肥料太多,把庄家都烧死了,连种子也收不回来,边际产量成了负的。
这个例子就是农业经济学家杨格为证明这个原理而做的“杨格堆肥实验”。所以,投资增加,对就业岗位产出不一定增加。中国产能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的充分就业才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和缓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
二、中国目前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中国有必要深化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开放,依靠经济管理体制创新和机制的创新,一是增加就业供给,对增加雇用劳动力就业岗位的企业,政府要给予资金补贴或银行贷款支持。[4]二是提高中国待业者的全球就业能力,缓解中国的就业问题。
(一)东部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中西部不能放弃代工
高端制造业是未来中国的灵魂。中国中西部地区也不能放弃加工制造业。对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来说,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设起来,对于在中心企业工作的农民工而言,就业,即使在最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企业就业,是他们最大的工资收入来源,也是农民工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中国加工制造业全面垮台,中国将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二)境外就业,发展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可以分为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主要是指发展与境外的技术贸易、情报资料的知识贸易、教育培训贸易、劳务贸易、与境外的物流运输服务、跨国金融保险服务和吸引外国游客等等。
1.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提升对外劳务输出
中国大陆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中国东南西北沿海延边地区和中国西部地区紧邻许多国家的国境,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求国际劳务合作,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西部地区劳动者收入、缩小各地的制度差距(“制度租”,严汉平,方芳,2009)、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促进贫困落后省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5]劳务输出等于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外技术服务和知识服务,增加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不但可以解决过剩的劳动力供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就业人口的价格(劳动力的工资)。为了实现劳务输出质量,要尽快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
2.学习外国,依法为国民劳务输出提供出境服务
在促进与保护境外就业和跨国流动的立法方面,一些劳务输出国走在了前面。[6]如印度尼西亚人力部于1970年颁布了《人力招募条例》;泰国于1985年颁布的《工人招募与保护法》;印度议会于1983年颁布了《1983年移民法》,印度中央政府于同年制定了《1983年移民规则》作为移民法的补充;尼泊尔国王1985年颁布了《国外就业法》;菲律宾海外就业署1985年颁布了《海外就业规则与条例》;韩国1989年6月修订了《就业保障与促进法》等。所以,中国应该制订“境外就业保障和促进法”,保障境外就业者权益;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制,成立“境外就业促进局”,建立“一站式”境外就业服务;设立“促进境外就业保障基金”;加速境外劳务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以境外就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境外就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3.利用国内资源,提升对外无形贸易规模
吸引外资和吸引外国人来华国际旅游是变相的国际劳务输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及国外人员进入中国,要做好向外资企业及国外人员提供多种劳务的工作,大力开展国际旅游业、医疗保健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提高对在华的外资企业、外国人和海外华侨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外国消费者,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各种合格的劳务人员,能够为扩大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总体规模发挥重要作用。根据WTO有关文件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界定,国际劳务合作在广义上既包括对外派出各种服务人员,也包括境内对外劳务合作活动,如开展电子游戏软件产业、国际旅游、医疗保健、印度那样的计算机软件外包服务等服务。狭义的劳务合作主要是指:对外派出人员提供劳务,向外国雇主收取工资或议定的服务费用;以服务成果(如承担地形地貌测绘,资源勘探,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指导和培训人员,维修设备等)向境外雇主收取费用。在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往往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交织的。因为中国对外劳务输出有利于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4.发展对外高端劳务输出,打破国内高收入服务行业官营垄断
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浓厚的“官本位”和“任人唯亲”特色的管理体制,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很难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解决在外国就业的经商务工人员和在个体户企业中就业的大学生的户口、档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问题,有助于缓解大学生预期收入最大化的问题。大力打破职业垄断,特别是一部分公有部门垄断和国有企业垄断,例如,打破“一人做官,全家做官”公务员录用垄断,还要打破各地的移动、联通、电信、银行等国有企业垄断,供水供电供气企业等产业垄断,等等。因为大型的垄断企业,待遇高,总收入等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工资,这是由于产业垄断利润高决定的,不是企业自由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所以,中国要大力打破职业垄断和产业垄断。容许私人资本开办高端通讯服务和所有金融服务。
(三)开放户籍管制,实行中国公民的就业市场一体化
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多元分割,主要表现为制度性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职业分割、行业或部门分割的并存,这种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流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国就业市场的多元分割还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与岗位之间匹配错位的时间比发达国家更长。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相对过剩的现象。此外,在中国许多企业或事业单位里,还存在着“老人”与“新人”分割、新体制与旧体制分割、体制内与体制外分割等多元分割,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的提高。所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要促进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必须努力减轻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状况,尤其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体制性分割。
三、中国现阶段缓解就业问题的研究结论
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学视角去解决。复杂的政治、行政、人口、环境、历史、信仰和文化,导致经济理论不能解释中国公民就业难现象。
(一)中国在长期的未来仍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各级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试图解决就业问题,但政府出台的各项举措只能减轻就业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实在太多,但是中国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很慢,各级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增加本地投资和增加本地GDP上,没有把主要精力和积极性,放置在增加就业岗位的事业上,推进本地的改革开放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即使新增劳动力能胜任所有新增工作岗位,每年仍有超过1000万新增劳动力不可能找到工作,况且并不是所有的新增劳动力都能胜任新增工作岗位。如果改革开放不到位,即使金融危机结束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在未来几十年仍然存在并且严峻。
(二)GDP、劳力技术密集产业与可提高的就业率不协调
理论上讲,提高就业率需要经济的发展。中国年GDP每增长1%,大约可安置新增长劳动力100万左右。“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实际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现在的8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些产业内部客观上存在资本、技术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对劳动力吸纳作用明显偏弱。一个IT或银行职员所占用的资金也许比100个1000个端盘子的服务员所占用的资金还要多。反之,投资少、技术含量低、就业容量大的建筑业、纺织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生产生活型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匹配。
(三)中国必须转变为既能发展技术又能带动就业的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就业吸纳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就业溢出过程。面对中国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巨大的现实国情,必须认真审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中国劳动力中,虽然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但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化低、技能低,这就决定了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带动更多就业的道路,形成比较优势的发展。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转变。
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和被考核业绩时,应该以就业总量增加和各地人口就业总量增长率为中心,放弃以前的GDP和GDP增长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做到民生最大。就业是民生之本,从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出发看中国的生产力,就业是中国最为现实的基本的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落实,要求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立足点是让扩大就业增加内需,来拉动GNP,解决方法是大力发展和扶持吸纳人口力度大的企业和产业。
参考文献
[1]人保部:预计今年城镇1200万人缺岗[N]. http://www.shoudurc.com 首都人才网,http://www.shoudurc.com/news/news_detail.asp?newsid=19436
[2]何亦名.市场分割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分析[J].财经科学,2008(9).
[3]杨伟国.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9(1).
[4]詹明安,张辉,张燕华.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5]严汉平,方芳.东西部之间制度落差分析[J].财经科学,2009(2).
[6]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简介:邹定斌(1966-),男,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