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迄今为止,管理层尚未正式公布放弃货币“从紧”政策,但是人们事实上已经很难听到“从紧”的声音了。从决策者的角度看,目前货币政策的焦点应该已经不在“从紧”,而在于实行何种程度的“松动”。种种迹象显示,货币政策在一段时间的左右摇摆之后,有望重归“稳健”。
当前货币政策沉默 自从2007年二季度以来,在每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前后,总会牵动货币政策的变化,这已成为央行与市场之间一种微妙的默契。在这种默契下,货币政策的动向很容易观察。“利率政策看CPI,汇率政策看顺差,准备金率看外储,公开市场操作看流动性,信贷看增长”,基本可以概括此前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模式。
但是,这种默契在今年7月份被打破了。毫无疑问,“双防”转向“一保一控”是打破这一默契的触发点。从7月份的PPI和CPI数据看,一忧一喜,一方面,PPI创下12年新高,另一方面,CPI却强劲回落。在悲观预期弥漫的氛围下,人们的偏好会倾向于通胀加重而非减轻。于是,在PPI公布的当天和次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央行机关报《金融时报》分别刊文引导市场预期。两文的标题也几乎一致,前者是《正确看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较快上涨》,后者《如何看待PPI涨幅达到10.0%》。这或许说明,管理层希望通过货币政策之外的手段引导通胀预期。当然,也说明货币政策紧缩的可能性在降低。
从操作工具看,在央行3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目前两个受限(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松动(公开市场操作)。现在,信贷阀门也被冲破。因此,撇除一些无谓的争议,事实上“从紧”已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如此,货币政策的存量效应仍将继续发挥作用。高达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升值幅度已高达20%的人民币汇率,都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行为产生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改善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
接下来,货币政策的焦点应该不在“从紧”,而在于何种程度的“松动”上。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已经决定了,“松动”将以“微调”和“局部”的形式出现,迅速转向宽松的概率相当微小。 一方面,全球央行的货币决策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偏向宽松(即使是欧洲央行,也已经停止了升息的步伐),新兴经济体则偏向紧缩,而中国恰恰处于双方的交叉点,偏松和偏紧都需要谨小慎微。近期美元和油价的走势向我们表明,一些被人们认识固化的经济问题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逆转。因此,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诡异莫测的前提下,中国央行的次优选择是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利剑依旧高悬于顶。虽然CPI的高点已过,但并不代表通胀压力随之减轻,食品价格的回落掩盖了非食品价格上涨的风险。目前来看,通胀只是暂时被赶出了CPI。同时,由于我国CPI在权重设置上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能源价格的变化很难反映在CPI之中,因此,仅仅通过CPI很难看出社会整体通胀水平的变化。这一点,人们可以从CPI指数的两个细项数据看出:一是交通和通信类的“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二是居住类的“水、电及燃料价格”。前者从1月份的6.8%攀升至7月份的22.2%,后者从1月份5.5%攀升至7月份的9.1%。从这一点来说,目前货币政策也以底下继续做些小动作,大面上保持缄默为宜。
货币政策重归“稳健”可期
种种迹象显示,央行货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重归“稳健”是可期的。在日前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通篇不愿提及“从紧”一词,而在一季度报告中,这两个字被报告撰写者一再提及,合计13次。其实让央行表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本就等于是将“稳健”一词重新拾起。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师出有名,如今通览形势,也不外乎凡事求个“稳”字。国内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涨势已经基本可控,而国际油价也在7月以来出现连续下跌走势,无论本轮通胀是国内因素多一些还是国际因素多一些,那么,当这些情况出现后,央行紧绷的神经是可以暂时歇一歇,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宏观经济运行。防通胀,从来都不是中国央行一以贯之的目标,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才是要务。
事实上,由于价格扭曲和行政干预的存在,中国当前的物价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如果没有2007年四季度以来的“从紧”,通胀压力未必能如此迅速的缓解。客观地讲,在回笼多发货币、控制物价上行这个问题上,从紧无论在方向还是力度上都没问题。
从紧之下,宏观和微观问题的出现,更多在于货币政策之外,包括瓶颈约束、金融机制、外需放缓、产业导向等。这也正是央行二季度报告,开篇不久就对眼下颇受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表达看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非单纯的融资困难,既是其经营出现困难导致资金紧张等现状的反映,也是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经济调整中诸多矛盾的综合体现”。央行应该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较为客观的认知。
货币政策从来就不是调结构的,但从紧却把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再次“逼”出来,尚不清楚这是“一功”还是“一过”,如今看似乎是后者。无论如何,当经济增长从过热回归中性、甚至有失控下行风险的时候,从紧的方向就明显不再是宏观调控所追求的。
虽然目前全球许多经济体宏观政策陷入维护物价稳定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处境,但从市场的角度判断,如果国际油价未来3—6个月能稳定在80美元/桶至120美元/桶的波动区间,就会有更多的经济体出现政策转向,尤其是亚洲区内很多经济体的决策者,将对经济增长投入更大的关注度。当然,除了国际油价,这还取决于政府和民众的通胀预期会否逐渐降温。7月以来,调控收力、信贷放松、升值放缓,这些迹象的相继出现,初步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已处于过渡期,退回到“稳健”基调是可期的;当然,这也意味着,2008年下半年的信贷规模将很难控制住。总体而言,从央行有关人士最近表达的思路看,央行确实已开始追求政策操作的“稳健”,但考虑通胀等因素,央行短期内对于货币政策的放松很可能主要在比较有限的范围、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 换言之,在央行眼中,“一保一控”重点虽然是“一保”,但目前思路的倾斜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这可能表明,央行不准备在短期内进行全面或者更大力度的放松。
当前货币政策沉默 自从2007年二季度以来,在每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前后,总会牵动货币政策的变化,这已成为央行与市场之间一种微妙的默契。在这种默契下,货币政策的动向很容易观察。“利率政策看CPI,汇率政策看顺差,准备金率看外储,公开市场操作看流动性,信贷看增长”,基本可以概括此前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模式。
但是,这种默契在今年7月份被打破了。毫无疑问,“双防”转向“一保一控”是打破这一默契的触发点。从7月份的PPI和CPI数据看,一忧一喜,一方面,PPI创下12年新高,另一方面,CPI却强劲回落。在悲观预期弥漫的氛围下,人们的偏好会倾向于通胀加重而非减轻。于是,在PPI公布的当天和次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央行机关报《金融时报》分别刊文引导市场预期。两文的标题也几乎一致,前者是《正确看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较快上涨》,后者《如何看待PPI涨幅达到10.0%》。这或许说明,管理层希望通过货币政策之外的手段引导通胀预期。当然,也说明货币政策紧缩的可能性在降低。
从操作工具看,在央行3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目前两个受限(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松动(公开市场操作)。现在,信贷阀门也被冲破。因此,撇除一些无谓的争议,事实上“从紧”已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如此,货币政策的存量效应仍将继续发挥作用。高达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升值幅度已高达20%的人民币汇率,都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行为产生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改善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
接下来,货币政策的焦点应该不在“从紧”,而在于何种程度的“松动”上。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已经决定了,“松动”将以“微调”和“局部”的形式出现,迅速转向宽松的概率相当微小。 一方面,全球央行的货币决策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偏向宽松(即使是欧洲央行,也已经停止了升息的步伐),新兴经济体则偏向紧缩,而中国恰恰处于双方的交叉点,偏松和偏紧都需要谨小慎微。近期美元和油价的走势向我们表明,一些被人们认识固化的经济问题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逆转。因此,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诡异莫测的前提下,中国央行的次优选择是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利剑依旧高悬于顶。虽然CPI的高点已过,但并不代表通胀压力随之减轻,食品价格的回落掩盖了非食品价格上涨的风险。目前来看,通胀只是暂时被赶出了CPI。同时,由于我国CPI在权重设置上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能源价格的变化很难反映在CPI之中,因此,仅仅通过CPI很难看出社会整体通胀水平的变化。这一点,人们可以从CPI指数的两个细项数据看出:一是交通和通信类的“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二是居住类的“水、电及燃料价格”。前者从1月份的6.8%攀升至7月份的22.2%,后者从1月份5.5%攀升至7月份的9.1%。从这一点来说,目前货币政策也以底下继续做些小动作,大面上保持缄默为宜。
货币政策重归“稳健”可期
种种迹象显示,央行货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重归“稳健”是可期的。在日前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通篇不愿提及“从紧”一词,而在一季度报告中,这两个字被报告撰写者一再提及,合计13次。其实让央行表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本就等于是将“稳健”一词重新拾起。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师出有名,如今通览形势,也不外乎凡事求个“稳”字。国内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涨势已经基本可控,而国际油价也在7月以来出现连续下跌走势,无论本轮通胀是国内因素多一些还是国际因素多一些,那么,当这些情况出现后,央行紧绷的神经是可以暂时歇一歇,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宏观经济运行。防通胀,从来都不是中国央行一以贯之的目标,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才是要务。
事实上,由于价格扭曲和行政干预的存在,中国当前的物价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如果没有2007年四季度以来的“从紧”,通胀压力未必能如此迅速的缓解。客观地讲,在回笼多发货币、控制物价上行这个问题上,从紧无论在方向还是力度上都没问题。
从紧之下,宏观和微观问题的出现,更多在于货币政策之外,包括瓶颈约束、金融机制、外需放缓、产业导向等。这也正是央行二季度报告,开篇不久就对眼下颇受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表达看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非单纯的融资困难,既是其经营出现困难导致资金紧张等现状的反映,也是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经济调整中诸多矛盾的综合体现”。央行应该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较为客观的认知。
货币政策从来就不是调结构的,但从紧却把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再次“逼”出来,尚不清楚这是“一功”还是“一过”,如今看似乎是后者。无论如何,当经济增长从过热回归中性、甚至有失控下行风险的时候,从紧的方向就明显不再是宏观调控所追求的。
虽然目前全球许多经济体宏观政策陷入维护物价稳定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处境,但从市场的角度判断,如果国际油价未来3—6个月能稳定在80美元/桶至120美元/桶的波动区间,就会有更多的经济体出现政策转向,尤其是亚洲区内很多经济体的决策者,将对经济增长投入更大的关注度。当然,除了国际油价,这还取决于政府和民众的通胀预期会否逐渐降温。7月以来,调控收力、信贷放松、升值放缓,这些迹象的相继出现,初步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已处于过渡期,退回到“稳健”基调是可期的;当然,这也意味着,2008年下半年的信贷规模将很难控制住。总体而言,从央行有关人士最近表达的思路看,央行确实已开始追求政策操作的“稳健”,但考虑通胀等因素,央行短期内对于货币政策的放松很可能主要在比较有限的范围、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 换言之,在央行眼中,“一保一控”重点虽然是“一保”,但目前思路的倾斜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这可能表明,央行不准备在短期内进行全面或者更大力度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