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妇女扫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中国目前成人文盲有8500万,其中70%是妇女,也就是说每10个文盲中就有7个是女性,而这些文盲妇女90%分布在农村,其中又有一半分布在西部贫困地区。由此可见,女性是文盲人口的主体,而西部贫困地区的文盲妇女显得尤为突出,那里的扫盲工作也就格外重要了。
  另外,我国目前农业“女性化”趋势严重,男子大量涌向城市打工,70%以上的农业是妇女在支撑。如果妇女教育搞不好,那么农业科技含量就不会提高,农业现代化就很难实现。比如看不懂农药说明书、乱配药或是使用过期的农药。
  基于对西部贫困地区妇女扫盲现状的分析,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确保资金到位,多方争取经费
  
  要大力宣传妇女扫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政府领导观念;重视妇女扫盲教育,在资金投入上要确保到位,不能截留资金而挪做它用;制定保护政策,做到专款专用。但是仅政府的投入远不能满足需要,要充分发挥多渠道的作用,广泛争取支持,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NCO等组织,争取他们的资金支持,甚至人员上的帮助。
  
  二、进行教师培训,特别是女教师的培养,在必要的地区开展双语教学
  
  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发达地区的教师,然后派遣他们进入西部贫困地区执教一段时期,可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教授某些特别技能(如农业知识)的教师,则要不仅进行双向奖励,更要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培养当地女教师,以优惠政策使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毕业后只能回原地任教。积极招募、任用青年志愿者为流动教师。
  双语教学在某些地区是必不可少的。在盛行本民族语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便于沟通、交流,教师不仅要懂汉语,而且更要懂民族语。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少数民族妇女,消除她们的心理隔阂。
  
  三、加强教材建设,办学形式要灵活,同时也要加强文化生活环境的建设
  
  教材内容不单单是读写算知识,而是要涵盖更多、更广、更生活化的知识。教材内容编写应从以下三点考虑:反应她们最关心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能引起她们兴趣的。这样的教材才会在广大妇女中产生巨大反响,使她们乐于学、愿意学,真正能学有所获。就西部贫困地区而言,目前最为现实的话题就是如何脱贫、如何致富。落实到教材上,可有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实用技术。如甘肃省漳县金钟乡斜坡村,处在高寒地带,全年无霜期还不到两个月,这样的地理环境适合地膜当归的生长,根据这一地理情况,就可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发展地膜当归生产。除生产实践的技术外,教材还应提供给她们具体的医疗卫生常识、家庭育儿常识、营养膳食常识和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促使她们的思想实践由浅入深地发生转变。针对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教材所提供内容的深度也应不同。
  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不能只局限于教室。根据所教授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时间和地点。另外,为方便一些有年幼子女的妇女学习,可在附近办幼儿园,请人代管孩子。为了防止复盲,文化环境建设十分必要。定期给贫困地区发送一些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地方应购买集体电视,使她们在教材之外继续接收新信息,从而巩固所学内容。不定期展播人口教育片、实用技术录像,加深所学知识,还可学习新内容。
  
  四、激发女性自身的学习热情,同时对男子加强法律、政策宣传,促进女子学习
  
  文盲妇女内心能够有“我要学习”的渴望,这就是学习当中的最大动力,势必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怎么才能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呢?首先,以她们急需的、最紧缺的东西进行刺激、激励。现在比较典型的就是农村小额贷款。可以把政策制定为:要想获得农村小额贷款,前提条件是妇女接收扫盲班教育,并达到一定的标准。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极想脱贫而又苦于无资金的群众,就会努力学习,争取贷款。其次,扫盲过程中要渗透权利意识,提高女性自身认识,即妇权。妇女脱盲的作用,不仅是会认字写字,而是要在思想深处提高她们的自我认识,使她们从封建传统的女性观念中解放出来,去争取做一个现代女性。而一旦她们的思想发生变化,认识到女性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时,不自觉地就会渴望活得更有尊严,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她们自身就会产生“我要学习”的念头。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有些文盲妇女确实不愿接受教育,而安于现状,这些妇女就不是扫盲教育的对象。而应对男子进行法律政策的宣传,使其认识到女性的重要作用和“半边天”的地位,也要他们自觉支持女性接受扫盲教育。
  
  五、改革扫盲教育评价标准
  
  现行的扫盲教育评价是以识字数量为准。事实上,识字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反映一个文盲妇女是否真正脱盲。现在通行的功能性扫盲,“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应被视为一种准备手段,使每个人将来在社会、公民及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它大大超过了只是包括教授读与写的最基本的扫盲训练。学习读写的过程应该作为一种机会,以获得能够提高她们生活水平起直接作用的知识。通过学习读写,人们不仅能掌握最基本的普通知识,还应能培养工作能力,提高生产率,更好地参与非文盲生活和理解周围世界,并最终开辟一条通向基本人类文化之路。所以脱盲标准应由考察识字量的多少转变为考察脱盲人员的能力运用,包括查找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注重她们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养成及表现出的个人对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西部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
  
  加强西部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不仅是实现“普九”的关键环节,也是杜绝新生妇女文盲的重要环节。女童,她们的受教育程度不仅关系她们自身的发展,将来为人妻为人母,其教育程度也会关系到整个家庭和当地社会的发展。如果女童教育解决不好,那么妇女扫盲教育将永无止境。
  (马延伟摘自《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供稿)
其他文献
“垂线与平行线”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内容主要包括: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