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写《聊斋志异》著称于世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落第,一生穷愁潦倒。相传,他早年流落苏北宝应县时,身无分文,只好挂牌悬壶济世。
有一次,他为县太爷治好了小病,县太爷十分感激,送了块“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额给他。谁知县太爷一时大意,把“时”字错写成了“诗”字。匾额一挂起,就触怒了当地一班儒生:瞧他这副寒酸相,竟能医诗病,他有多大学问?遂蜂拥而至,向他发难。当时蒲松龄如稍有闪失,他们就要砸掉他的牌匾,把他逐出宝应。
蒲松龄见门外吵吵嚷嚷,忙出门观望。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位秀才,拱手道:“先生号称诗医,在下觅得小诗四句,请圣手赐教。”说罢递上一张纸条。蒲松龄接过一看,原来是一首人生四件喜事的五言绝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略一思索,当即提笔处方:“此诗宜补,病有起色。”
众儒生一看,哄堂大笑:“诗文哪有吃补药的?”
蒲松龄回应道:“依我之见,此诗每句开头宜各补两字,改成七绝:三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发匠金榜题名时。诸位意下如何?”
众儒生道:“此诗乃宋代诗人汪诛的传世之作,历来无人敢随意增删!你这样一‘补’,岂不是有损原意?”
蒲松龄道:“先谈首句,夏天三个月不下雨是‘久旱’,一年不下雨也是‘久旱’,补成‘三年久旱逢甘雨’人们喜悦的心情才无法形容呢!”
众儒生听罢,仔细一想,感觉补得还蛮有道理,忙问:“第二句如何要补‘万里’?”
蒲松龄答道:“从宝应到兴化,从宝应到高邮,在兴化、高邮遇到自己家乡人有什么稀奇?‘万里他乡遇故知’才使人倍感亲切啊。”
众儒生点点头,也认为补得不错,接下来询问:“那第三句洞房花烛夜,为何要补‘和尚’?”
蒲松龄道:“人到青年,有条件的小伙子,都要当新郎,都要进洞房,太普遍了,也就不稀奇了。只有和尚不准结婚。如果和尚做了新郎,那才叫稀奇呢!”
众儒生复又频频点头,默认蒲松龄之高见,接着赶紧询问:“末句金榜题名时,先生补上‘发匠’有何见地?”
蒲松龄道:“读书人都要去赶考,总有不少人中举而‘金榜’挂名的,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剃头师傅(理发匠)禁止参加考试,如果发匠‘金榜题名’了,那才了不起哩!”
众儒生惊叹蒲松龄的才华,一时都无言以对。汪诛这首短短的四言诗,竟被蒲松龄增补了八个字,就意味隽永,耐人寻味,较原诗远胜,也堪称是医诗一绝了。
众儒生未能难倒蒲松龄,还是不甘罢休。过了一会儿,一个瘦子秀才走出人群,从袖中取出一纸道:“在下姓杜,这首诗是老祖宗遗墨,请圣手诊治。”蒲松龄一看,原来是千古传诵的极品,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他灵机一动,也写下八字处方:“泻药一剂,脚轻手快。”众儒生不解,便问怎么泻法?
蒲松龄道:“《清明》诗虽为千古绝唱,但总觉得语言提炼不够。我把每句开头二字泻去,如何?”说罢,他提笔边删边说:“点题《清明》就是时节,故‘清明’二字系多余;行人自然是在‘路上’,‘路上’二字显示重复;‘何处’就是问路,何须‘借问’;末句‘牧童’二字也嫌累赘。把这些重复累赘部分统统泻去,就也了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谁优谁劣,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众儒生觉得蒲松龄言之有理,杜秀才卻提出异议:“前三句泻得好,末句则万万不可泻。否则,有谁来指路呢?”
蒲松龄道:“‘牧童’所指甚窄,难道没有其他知情者指路么?可见你从来没有回家祭祖扫墓。”几句话把杜秀才羞得面红耳赤,怏怏而退。
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来骚扰他了。从此蒲松龄在当地安然地过上行医作文的生涯。
题图:李敏学
有一次,他为县太爷治好了小病,县太爷十分感激,送了块“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额给他。谁知县太爷一时大意,把“时”字错写成了“诗”字。匾额一挂起,就触怒了当地一班儒生:瞧他这副寒酸相,竟能医诗病,他有多大学问?遂蜂拥而至,向他发难。当时蒲松龄如稍有闪失,他们就要砸掉他的牌匾,把他逐出宝应。
蒲松龄见门外吵吵嚷嚷,忙出门观望。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位秀才,拱手道:“先生号称诗医,在下觅得小诗四句,请圣手赐教。”说罢递上一张纸条。蒲松龄接过一看,原来是一首人生四件喜事的五言绝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略一思索,当即提笔处方:“此诗宜补,病有起色。”
众儒生一看,哄堂大笑:“诗文哪有吃补药的?”
蒲松龄回应道:“依我之见,此诗每句开头宜各补两字,改成七绝:三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发匠金榜题名时。诸位意下如何?”
众儒生道:“此诗乃宋代诗人汪诛的传世之作,历来无人敢随意增删!你这样一‘补’,岂不是有损原意?”
蒲松龄道:“先谈首句,夏天三个月不下雨是‘久旱’,一年不下雨也是‘久旱’,补成‘三年久旱逢甘雨’人们喜悦的心情才无法形容呢!”
众儒生听罢,仔细一想,感觉补得还蛮有道理,忙问:“第二句如何要补‘万里’?”
蒲松龄答道:“从宝应到兴化,从宝应到高邮,在兴化、高邮遇到自己家乡人有什么稀奇?‘万里他乡遇故知’才使人倍感亲切啊。”
众儒生点点头,也认为补得不错,接下来询问:“那第三句洞房花烛夜,为何要补‘和尚’?”
蒲松龄道:“人到青年,有条件的小伙子,都要当新郎,都要进洞房,太普遍了,也就不稀奇了。只有和尚不准结婚。如果和尚做了新郎,那才叫稀奇呢!”
众儒生复又频频点头,默认蒲松龄之高见,接着赶紧询问:“末句金榜题名时,先生补上‘发匠’有何见地?”
蒲松龄道:“读书人都要去赶考,总有不少人中举而‘金榜’挂名的,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剃头师傅(理发匠)禁止参加考试,如果发匠‘金榜题名’了,那才了不起哩!”
众儒生惊叹蒲松龄的才华,一时都无言以对。汪诛这首短短的四言诗,竟被蒲松龄增补了八个字,就意味隽永,耐人寻味,较原诗远胜,也堪称是医诗一绝了。
众儒生未能难倒蒲松龄,还是不甘罢休。过了一会儿,一个瘦子秀才走出人群,从袖中取出一纸道:“在下姓杜,这首诗是老祖宗遗墨,请圣手诊治。”蒲松龄一看,原来是千古传诵的极品,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他灵机一动,也写下八字处方:“泻药一剂,脚轻手快。”众儒生不解,便问怎么泻法?
蒲松龄道:“《清明》诗虽为千古绝唱,但总觉得语言提炼不够。我把每句开头二字泻去,如何?”说罢,他提笔边删边说:“点题《清明》就是时节,故‘清明’二字系多余;行人自然是在‘路上’,‘路上’二字显示重复;‘何处’就是问路,何须‘借问’;末句‘牧童’二字也嫌累赘。把这些重复累赘部分统统泻去,就也了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谁优谁劣,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众儒生觉得蒲松龄言之有理,杜秀才卻提出异议:“前三句泻得好,末句则万万不可泻。否则,有谁来指路呢?”
蒲松龄道:“‘牧童’所指甚窄,难道没有其他知情者指路么?可见你从来没有回家祭祖扫墓。”几句话把杜秀才羞得面红耳赤,怏怏而退。
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来骚扰他了。从此蒲松龄在当地安然地过上行医作文的生涯。
题图:李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