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获得2011年波米西亚国际广播节目比赛二等奖的广播特写《兰卡》,是由捷克广播电台布朗尼斯拉瓦·耶尼奇科瓦采访制作的。特写描述了一个问题少女的成长。兰卡的故事超越了问题青年的常见模式,表现了一个青春女孩叛逆、挣扎,寻找自己的生活,在绝境中完成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拯救的过程。
关键词:问题女孩 记日记 被采访者主动邀约的采访 深化主题的结尾设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捷克广播电台布朗尼斯拉瓦·耶尼奇科瓦采访制作的广播特写《兰卡》,获得了2011年波米西亚国际广播节目比赛二等奖。这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广播特写,长达58分钟。题材并不新鲜,是一个有关问题少女成长的故事。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采访制作的呢?这个特写有哪些独特之处,又有哪些遗憾呢?
被采访对象主动邀约的采访
《兰卡》的作者布朗尼斯拉瓦·耶尼奇科瓦大学时学的专业是广播,毕业后在捷克电台的青年频率工作,后来去了捷克电视台的特写中心,目前是捷克广播电台第二频率的主编。《兰卡》是她自己采访、撰稿、制作的。
在与作者交谈时,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女孩从她13岁到22岁,从少女成长为成熟女性。可我从音响里听不到兰卡的声音前后有多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告诉我,尽管她认识兰卡长达9年,但一开始,她并没有想到要做关于兰卡的广播特写。等到兰卡主动来找她,她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特写题材,但那时候兰卡的故事已经发生了很长时间,许多音响已经无法补录了。所以特写中听到的,已经是成年的兰卡。她说:“我是2002年在利贝雷茨的青少年治疗中心第一次见到兰卡的。我发现兰卡不仅长得漂亮,还十分聪明。我开始关注她,但并没有想采访她,因为那时我为电视台工作,在青少年治疗中心拍摄另一个故事。4年后,也就是2006年的夏天,兰卡刚好18岁。她给我发了封邮件,约我见面。那时,我已经回到电台。去见她的时候,我带上了录音机。可我还没想到后来会跟踪采访兰卡5年。她的故事总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跌宕起伏、引入入胜。她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我不得不寻找她,采访她,跟着她录音,收集材料。由于无法复制已经发生的故事,我不止一次对自己说,如果我能在一开始认识她的时候,也就是她13岁那年采访她,跟踪采录她的生活,这个特写会更生动,更有戏剧性。而现在,我只能听到她冷静地回顾她最困难的日子。我几次想放弃这个特写,直到有一天,兰卡把她的日记给了我,并允许我摘录其中一部分。她的日记字迹工整,条理分明,又一次显示了她的不同凡响。”
日记的妙用
采访对象主动提供的日记,是这个特写起死回生的关键。作者从心理医生那里得知,兰卡有一本很不寻常的日记。在治疗中心,记日记是一种治疗方法。而对兰卡来说,写日记绝不仅仅是接受治疗,而是支撑她走过利贝雷茨青少年治疗中心那三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
兰卡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长处,同时也让别人感到她不属于青少年治疗中心。她的才能、智慧远远超过周围的人。正因为如此,她不合群,经常独来独往。后来治疗中心只有她一个人进了文法学校,但那里的同学并不欢迎她。在那个阶段,日记是她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途径。而特写《兰卡》正是通过她的日记,成功地架起了听众走进她心灵深处的通道。
如果说兰卡的日记是绝佳的素材,作者的人品打动了采访对象,那么,对日记的使用就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技巧。
首先,用日记巧妙地弥补未能录下的2006年以前兰卡故事的遗憾。作者没有直接让成年的兰卡读自己十三四岁少女时候的日记,而是选择成年的兰卡先读几句,然后置入另一位13岁女孩的声音。两个声音同时叠加运行,十几秒后兰卡的声音消失。整个节目中只有开头和结尾两处出现的日记有成年兰卡的声音,其他地方都是另一个13岁女孩在“读日记”。这样既让听众感觉真实,又生动悦耳。因为“读日记”的声音线与作者采访兰卡的音响线是交织前行的,如果让兰卡读自己的日记,的确很真实,但节目会变得呆板、单一,会造成听觉上的疲劳。
第二,让日记贯穿整个特写。尽管特写的后半部分,已经有采访兰卡的音响,但作者依然保证“读日记”声音的出现频次。特别是在最后,当已经成为师范大学学生的22岁的兰卡回到当年的校园时,“读日记”的声音再次出现,这时,兰卡13岁的日记不只表达少女兰卡的心声,更传达了成年兰卡的反思和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感悟,以及作者对某些教育弊端的批判。这里,日记的出现,不只是节目形态完整的需要,更是展示人物性格、提升主题的重要手段。
结尾的独特设计深化了主题
出人意外的结尾,是广播特写《兰卡》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特写在兰卡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并被师范大学录取时结束,那么,它充其量只是一个一般问题少年的成长故事。
兰卡的故事一开始听起来的确与一般的问题少年没有太多的不同。童年不幸,13岁失去妈妈,生父和继父对她不闻不问,外公爱她、抚养她,却没有办法与她交流。兰卡觉得被抛弃,于是离家出走、逃学、吸毒,被送进青少年治疗中心。在那里,她抽烟、打架,与女生谈恋爱,又被送进少年罪犯感化院。回到青少年治疗中心后,她又逃跑,爱上吸毒的妓女,在街头流浪。但兰卡又不是一个普通女孩,她的故事超越了问题少年的常见模式。她叛逆,但努力寻找自己的生活,在絕境中完成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拯救。广播特写《兰卡》展现了一个年轻生命的挣扎,她不断冲破环境的束缚,争取个性的生存权利。她在最危险的关头,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开始自我拯救,并寻找社会力量帮助自己,让自己回归正常的生活。主动找记者采访自己,说自己的故事,就是她自我拯救的一种方式。
作者在这个特写中不只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采访者、报道者,还是采访对象一直在寻找的、值得推心置腹的朋友。她不只是记录展现兰卡的生活,她还设计了兰卡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引导了特写的最终走向。特写的最后,作者设计了一次“目的地保密的旅行”,把兰卡带回当年彻底否定她的学校,让当年的老师看到长大成人的兰卡。这一设计,首先是顺应了兰卡希望成为老师的内心选择;其次是为兰卡、也为兰卡曾经的老师创造了一个反思的机会。这种出人意外的设计增强了特写的冲击力。至此,兰卡的故事不再仅仅是一个问题少女的成长史,它让听众看到造成问题少女更深层次的原因,让听众思索兰卡的过去,展望兰卡的未来。报道一个问题女孩,却让听众感受到希望,体验到美好,这才是公共广播的目的,也是《兰卡》赢得听众、赢得奖项的真正原因。
当然,《兰卡》也有令人遗憾之处。尽管有日记作弥补,但作为广播特写,丢失故事原有的生动、真实的音响,还是一个难以挽回的损失。其次,对兰卡转折的关键点交待得不够清楚,也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
关键词:问题女孩 记日记 被采访者主动邀约的采访 深化主题的结尾设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捷克广播电台布朗尼斯拉瓦·耶尼奇科瓦采访制作的广播特写《兰卡》,获得了2011年波米西亚国际广播节目比赛二等奖。这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广播特写,长达58分钟。题材并不新鲜,是一个有关问题少女成长的故事。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采访制作的呢?这个特写有哪些独特之处,又有哪些遗憾呢?
被采访对象主动邀约的采访
《兰卡》的作者布朗尼斯拉瓦·耶尼奇科瓦大学时学的专业是广播,毕业后在捷克电台的青年频率工作,后来去了捷克电视台的特写中心,目前是捷克广播电台第二频率的主编。《兰卡》是她自己采访、撰稿、制作的。
在与作者交谈时,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女孩从她13岁到22岁,从少女成长为成熟女性。可我从音响里听不到兰卡的声音前后有多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告诉我,尽管她认识兰卡长达9年,但一开始,她并没有想到要做关于兰卡的广播特写。等到兰卡主动来找她,她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特写题材,但那时候兰卡的故事已经发生了很长时间,许多音响已经无法补录了。所以特写中听到的,已经是成年的兰卡。她说:“我是2002年在利贝雷茨的青少年治疗中心第一次见到兰卡的。我发现兰卡不仅长得漂亮,还十分聪明。我开始关注她,但并没有想采访她,因为那时我为电视台工作,在青少年治疗中心拍摄另一个故事。4年后,也就是2006年的夏天,兰卡刚好18岁。她给我发了封邮件,约我见面。那时,我已经回到电台。去见她的时候,我带上了录音机。可我还没想到后来会跟踪采访兰卡5年。她的故事总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跌宕起伏、引入入胜。她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我不得不寻找她,采访她,跟着她录音,收集材料。由于无法复制已经发生的故事,我不止一次对自己说,如果我能在一开始认识她的时候,也就是她13岁那年采访她,跟踪采录她的生活,这个特写会更生动,更有戏剧性。而现在,我只能听到她冷静地回顾她最困难的日子。我几次想放弃这个特写,直到有一天,兰卡把她的日记给了我,并允许我摘录其中一部分。她的日记字迹工整,条理分明,又一次显示了她的不同凡响。”
日记的妙用
采访对象主动提供的日记,是这个特写起死回生的关键。作者从心理医生那里得知,兰卡有一本很不寻常的日记。在治疗中心,记日记是一种治疗方法。而对兰卡来说,写日记绝不仅仅是接受治疗,而是支撑她走过利贝雷茨青少年治疗中心那三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
兰卡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长处,同时也让别人感到她不属于青少年治疗中心。她的才能、智慧远远超过周围的人。正因为如此,她不合群,经常独来独往。后来治疗中心只有她一个人进了文法学校,但那里的同学并不欢迎她。在那个阶段,日记是她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途径。而特写《兰卡》正是通过她的日记,成功地架起了听众走进她心灵深处的通道。
如果说兰卡的日记是绝佳的素材,作者的人品打动了采访对象,那么,对日记的使用就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技巧。
首先,用日记巧妙地弥补未能录下的2006年以前兰卡故事的遗憾。作者没有直接让成年的兰卡读自己十三四岁少女时候的日记,而是选择成年的兰卡先读几句,然后置入另一位13岁女孩的声音。两个声音同时叠加运行,十几秒后兰卡的声音消失。整个节目中只有开头和结尾两处出现的日记有成年兰卡的声音,其他地方都是另一个13岁女孩在“读日记”。这样既让听众感觉真实,又生动悦耳。因为“读日记”的声音线与作者采访兰卡的音响线是交织前行的,如果让兰卡读自己的日记,的确很真实,但节目会变得呆板、单一,会造成听觉上的疲劳。
第二,让日记贯穿整个特写。尽管特写的后半部分,已经有采访兰卡的音响,但作者依然保证“读日记”声音的出现频次。特别是在最后,当已经成为师范大学学生的22岁的兰卡回到当年的校园时,“读日记”的声音再次出现,这时,兰卡13岁的日记不只表达少女兰卡的心声,更传达了成年兰卡的反思和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感悟,以及作者对某些教育弊端的批判。这里,日记的出现,不只是节目形态完整的需要,更是展示人物性格、提升主题的重要手段。
结尾的独特设计深化了主题
出人意外的结尾,是广播特写《兰卡》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特写在兰卡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并被师范大学录取时结束,那么,它充其量只是一个一般问题少年的成长故事。
兰卡的故事一开始听起来的确与一般的问题少年没有太多的不同。童年不幸,13岁失去妈妈,生父和继父对她不闻不问,外公爱她、抚养她,却没有办法与她交流。兰卡觉得被抛弃,于是离家出走、逃学、吸毒,被送进青少年治疗中心。在那里,她抽烟、打架,与女生谈恋爱,又被送进少年罪犯感化院。回到青少年治疗中心后,她又逃跑,爱上吸毒的妓女,在街头流浪。但兰卡又不是一个普通女孩,她的故事超越了问题少年的常见模式。她叛逆,但努力寻找自己的生活,在絕境中完成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拯救。广播特写《兰卡》展现了一个年轻生命的挣扎,她不断冲破环境的束缚,争取个性的生存权利。她在最危险的关头,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开始自我拯救,并寻找社会力量帮助自己,让自己回归正常的生活。主动找记者采访自己,说自己的故事,就是她自我拯救的一种方式。
作者在这个特写中不只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采访者、报道者,还是采访对象一直在寻找的、值得推心置腹的朋友。她不只是记录展现兰卡的生活,她还设计了兰卡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引导了特写的最终走向。特写的最后,作者设计了一次“目的地保密的旅行”,把兰卡带回当年彻底否定她的学校,让当年的老师看到长大成人的兰卡。这一设计,首先是顺应了兰卡希望成为老师的内心选择;其次是为兰卡、也为兰卡曾经的老师创造了一个反思的机会。这种出人意外的设计增强了特写的冲击力。至此,兰卡的故事不再仅仅是一个问题少女的成长史,它让听众看到造成问题少女更深层次的原因,让听众思索兰卡的过去,展望兰卡的未来。报道一个问题女孩,却让听众感受到希望,体验到美好,这才是公共广播的目的,也是《兰卡》赢得听众、赢得奖项的真正原因。
当然,《兰卡》也有令人遗憾之处。尽管有日记作弥补,但作为广播特写,丢失故事原有的生动、真实的音响,还是一个难以挽回的损失。其次,对兰卡转折的关键点交待得不够清楚,也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