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当起,止于当止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以真情实感为依托,用洗练的语言,新颖的比喻,深刻的反问,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的境界。
  片段示例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赏析
   文章起笔扣住了“夜游”的“夜”字,直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精练简洁,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析
   这一句化用了“月光如水”的比喻。不过,作者不是用普通的明喻,而是写自己的错觉,用“庭下如积水空明”这个隐喻先引发人们的想象。接着进一步写水中的藻、荇,它们参差错落,互相交接。这样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院子里怎么会有“空明”的“积水”呢?又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時也看见了天空中的月亮,这才醒悟过来:原来空明的积水是一泻千里的月色,水中的藻、荇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这样的比喻修辞别出心裁,自然让人眼前一亮。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
   哪一夜没有月光临照?哪里没有竹枝与柏影?作者连用两个否定的反问句式,将冬夜寻友出游欣赏月夜美景的情致推展开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吾两人”是“闲人”,那别人便都是忙人。正是这“闲人”一词道出作者的处境。寥寥数语,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心境深刻地刻画了出来。
其他文献
文题:那时云开  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作文不要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第一,注意“那时”,代表要从回忆库里寻找好的素材,“那時”指某一特定时间,要有明确的交代。  第二,当心“云”这个意象,现实和抽象,表层与深层,要处理得当。  第三,留心“开
期刊
盛夏时分,聒噪的蝉声在烈日下分外喧嚣。翻开日记,目光落到了一篇仅有三个字的日记上:云、打、花。  一片白云遮住了我的思绪,并投下一片阴凉,与一年前的那片别无二样。  那是一节体育课,棉花糖似的云,笼罩着我们整排路队。春日总是闲适的,以至于路队并不整齐,每个人都放慢脚步,与周围的伙伴嘻嘻哈哈。我当然也不例外,在路队最后不显眼的位置与C侃着大山。  这时,另一阵脚步声散乱零落地挤进了耳膜,我不禁扭头,
期刊
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我最重视理解。哪怕只是一个汉字,寻根溯源地去看,顿悟之时也会感慨仓颉老祖造字的妙不可言。平时阅读书籍古文时,了解适当的写作背景更能将自己置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中,白纸黑字就都会活起来,宛若一幅幅图画,此时想来,便好似同作者心意相通一般,读书也多了几分趣味。  自然,在考场之中并不会有这么多的时间来一字一句细细品味,也没有诸多写作背景可供查阅,可若把自己当作那篇章中的人物,去揣摩他
期刊
二郎侄:   得书知安,并议论可喜,书字亦进。文字亦若无难处,只有一事与汝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是此样,何不取旧时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揚,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学亦然,善思吾言。  感悟  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那些情节离奇、语言华丽、感情外露、手法怪诞的作品,直言之,喜欢浓艳的风格。我们
期刊
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这一睿智英勇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历史上,虽然没有梅长苏这一人物,这个人物是作家虚构出来的,但是却有一个与梅长苏形象相似的人——南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   陶弘景生于江东名门,自幼聪明异常,四五岁常以芦荻为笔,在灰沙上学写字;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作《寻山志》。他博学多识,读书逾万卷,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齐高帝为相时,引其为诸王侍读,
期刊
我似乎不受待见,不被喜欢,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然后消失不见。  ——题记   “这书的插画真精致,作者文笔也好,就它啦!”小女孩甜甜一笑,把我紧拥在怀里带回了家。  小女孩小心地翻动书页,聚精会神地读简介并掀到目录,她对内容的深切渴望汇聚于目光,并洒落在我的身上。我欣喜若狂,眉飞色舞,恨不得将自己的一切灌入她的脑海。  一阵手机消息提示音改变了这一切,勾走了小女孩的目光,恍惚了我。  小女孩开始
期刊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母亲和树(15分)   ①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活成树就好了。母亲总爱拿树说人论事,在母亲的眼里,树是那么神奇,神奇到我们都应该当神灵般供奉着。   ②我家茅坑边有棵杨树,打我记事起就很粗很高大了。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我想,是它心里的热情太高长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皮儿赶不上里面的生长速度。   ③
期刊
《答谢中书书》一文仅68个字,摄入的景物却多达十来种,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勃勃生机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但综合起来,不外乎静景和动景两种景物。一静一动,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感,还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消长气息。   例: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作者括古今,含四时,兼顾晨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动静变幻与搭配最
期刊
语文學习就如一场漫长的跋涉,虽然路经荆棘险滩、越过泥沼高山,但沿途所览春华秋实、夏蝉冬雪,俱让人不悔此行。  初中三年语文之旅中,我认为,方法为基石,练习为工具,兴趣为动力,心态为保障。  许多人,尤其是男生,对语文有着很深的恐惧,特别在阅读方面,其实阅读在培养我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喜欢读什么书,就从什么书开始。但渐渐要有所扩展,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而不是沉迷其中;要从书中找到
期刊
随着各地高校2018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的发出,拼通知书的颜值,也成为准大学生和网友热议的话题。高校也希望通过这第一份见面礼,向新生们传递出更多的校园文化意蕴。  清华大学:3D校门   清华大学以首届00后跨入象牙塔为契机,在通知书里夹了一份激光雕刻的3D清华“二校门”纸雕工艺品,由30多件纸艺部件和上百个拼插结构组装而成。打开录取通知书,3D版的二校門就会跃然纸上。清华招办表示,这既传递着历史的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