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圈
李哈利的电话我打了两遍。没人接听。下午3点还没睡醒,现在潮流圈的小伙子都这么费身体吗?
在打这个电话之前,我是有点心虚的。我们已经五年多没有联系了。
想起来大二时,几个隔壁寝室的朋友为他庆生。我拿起一瓶啤酒,祝他生日快乐。他什么也没说仰头就喝,喝到第三口时,他哭了。他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李哈利(@李哈利HaRRy)的身上总有一种挣扎的欲望。他想在一线大城市,只靠自己生存,但更想出名。欲望代表了这名邯郸少年的心,也代表了无数个90后的现状。让大家觉得自己很酷—一这是他能想出来的方法。
和李哈利一样,也有更多品牌想要在一线生存,但更想出名,变得更酷。
这几年,很多户外品牌的设计思路和营销策略纷纷转型,去户外标签化的营销越来越多,复刻、联名、跨界是它们的三板斧—一它们想打入时尚圈。
很多时尚品牌,也开始融入一些户外品牌的设计思路。在2019年奢侈品牌LOEWE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帆布手提包、斜挎包、小牛皮登山鞋、围巾、袜子、摇粒绒帽子,这些泛户外元素的产品成为了它的关键词。
大家都在想着出国和出名。李哈利也不例外。当李哈利接到我的第三通的电话时,我知道电话那头又酷又拽的短发少年,已经变成了会昏睡到下午3点的30岁上海模特。
无论是作为一名“国内人士”,还是一名与品牌陷入同样境遇的人,在哈利的身上,总能找到答案。我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时尚品牌开始融入一些户外元素,为什么户外品牌喜欢出国和跨界。我希望李哈利能给我一些思路,甚至是更明确、直给的启发。
电话接通,终于,那头响起了一个疲惫的声音——“喂?”
摇粒绒、阿美咔叽与潮流杂志
2019年的秋冬季,一股以摇粒绒为代表的Li伦style风席卷着亚太地区。在北京的三里屯、东京的涩谷、首尔的明洞,随处可以见到米白色的毛绒外套。刚从韩国回来的同事说,从地铁口出来,一眼望去都是白花花的羊驼。
目之所及,各大户外品牌( THE NORTH FACECampshire系列,PATAGONIA Retro系列,COLUMBIA、MILLET- - - - -)都推出了自己的摇粒绒款式。当你把目光放得广,发现颇具潮流敏感度的国潮小作坊们,也开始笨拙地模仿起来。
奢侈品如BURBERRY,快速消费品领域如优衣库,摇粒绒都是其模特身上的必备元素。在优衣库新出的杂志《Lifewear》中,赫然发现英国设计师JW Anderson把探险元素融入日常造型的几款摇粒绒马甲和外套。
如果你是一名户外爱好者,那么你一定会把摇粒绒等同于户外场景中经常使用的抓绒。广义上讲,摇粒绒确实是抓绒的一种,但懂行的人会嗤之以鼻。摇粒绒是在制造过程中滚筒“摇粒”而制成的绒,面料表面呈球形,而抓绒只是用机器抓出绒毛的效果。无论是摇粒绒还是抓绒,PATAGONIA公司当年发明这款产品时,放棄了这个面料的专利性,最终得以让各大品牌开源地设计出自己的款式。
当美国户外品牌PATAGONIA在20世纪中叶,发明了摇粒绒的时候,摇粒绒作为保暖的中间层,在攀登和探险活动中迅速大行其道。发展至今,摇粒绒的厚重已经被逐渐淘汰。在追求轻量化的探险活动中,它基本被更轻量、更保暖的抓绒面料取代,但却在另一个场景中火了——日常生活(1ifestyle)。
摇粒绒的厚,在日常生活的服饰应用中,变得比相同面积的抓绒更为暖和;摇粒绒的重,在并不追求极限的平实生活中,显得更加有质感;而流行于上世纪的美国摇粒绒款式,经过日本设计师的重新打造,变得充满复古的质感。
日本更像是一个潮流中转地,大量的美国品牌在本土还主打着功能性,但是到了日本,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或精致、或潮流、或复古、或街头,价格翻番的潮流单品。工装品牌CARHARTT,户外品牌PATAGONIA,运动品牌GHAMPION......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以PATAGONIA的Retro(复古)系列为代表的摇粒绒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户外品牌的设计思路和营销策略纷纷转型,去户外标签化的营销越来越多,复刻、联名、跨界是它们的三板斧一一它们想打入时尚圈。很多时尚品牌,也开始融入一些户外品牌的设计思路。”
“户外活动热潮对应的法兰绒衬衫和登山靴,让人想起秋天昏暗光线下朦胧的多岩山脉,这种风格本质上也充满怀旧色彩回归自然与老式的生活形态。”
这一天,我就是穿着PATAGONIA的RetroX摇粒绒马甲,和马安平在北京安定门的一家星巴克碰头的。马安平是一名跨界设计师,身上的title有很多:攀岩冠军、户外摄影师、射箭发烧友、IT数据专家、互联网公司高管。但在我眼中,我最开始注意到他,是因为他身上最独特的标签:户外潮男。
一开始我以为CHUMS是一个日本品牌,后来才了解到,它的本家竟然也是美国。一群美国漂流爱好者在犹他州创立的户外品牌,一开始以销售眼镜绳为主。到了80年代末,日本代理商买断了该品牌在日本的所有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款主打潮流休闲、轻户外的品牌。
‘潮流’元素不再是美学上的设计,更像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是一趟开往春天的盈利列车,眼看大家都纷纷上车,自己先跟风买了票再说,终点是哪里,似乎并不重要。
“我们希望坚持自己的品牌文化,fun,love,friendly,而不是跟随所谓潮流随波逐流,”施迪文补充道,“每个人对潮流的定义都不同。”
时尚先锋的尴尬
微信公眾号和知乎上曾经涌现过一批时尚大号。有一个段子说:“时尚杂志的编辑就是一群月薪八干的人在教一群月薪三干的人学习月薪三万的人怎么生活。”
很多人在看到这句话莞尔一笑之时,也有很多人在下面留言:“别净发些欧美人怎么穿搭的图啊,发些中国人穿搭好看的啊!”
这个好像还真发不了,不是中国人穿搭得不好,而是中国人的审美层次距离拉得太大,我们也缺少太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我们的骨子里很难接受异类,我们需要循序渐进。
第一次接触复古文化的时候,马安平还在700bike工作。这是一家定位在“提供具有城市美学的自行车和运动周边产品”公司。
2012年前后,马安平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复古骑行。“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第一次穿那些衣服,礼帽、小西服、紧巴巴的马甲、复古自行车,特别局促。”马安平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我们见面时都哈哈大笑,互相骂对方傻X。”
到了第二年举办复古骑行,大家明显能接受多了。现在,他们这群当年互相嘲笑对方的先锋者,也是国内关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