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艺军:自中杰首先是“受害者”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hz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上众多的大国中,我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独立的《少年法》的国家。
  
  白中杰案件一经曝光后,立刻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教授。
  《方圆》:您认为,白中杰在17岁时便成为A级通缉犯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皮艺军:白中杰社会化成长的环境是非正常的,他的家庭状况并不理想,他的父母虽然注意到了破裂婚姻会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但是白中杰还是发现了这些特殊的家庭变化。父母对白中杰的监管也开始逐渐失控,当今社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都是失控的未成年人,他们脱离社会控制后,误入歧途的速度是相当可怕的。失控中很大的原因是辍学,学校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社会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白中杰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他依旧在上学,这个悲剧是绝对可以避免的。
  《方圆》:白中杰为什么这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呢?
  皮艺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白中杰自己内在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白中杰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的管教是简单的暴力教育,学校教育则出现很多漏洞,他可以多次翻墙出校通宵上网,在人类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没有受到很好的引导。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认知。加上他本身的生理特点,还是未成年人,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模仿性和学习性是比较强的,在和其他犯罪嫌疑人长期接触后,会自然地效仿这些人的不良行为,白中杰在作案前不就是和主犯何俊住在一起吗,在这个过程中何俊就会对他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直至共同实施犯罪。二是外因,就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方圆》:社会大环境会对白中杰对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皮艺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产品,因为每个时期社会环境的不同,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不一样的,而白中杰就是这个社会生产出来的残缺不全的产品。
  他首先是“受害者”。然后才成为了罪犯。白中杰是当今非常典型的没有责任感、罪恶感、价值观的未成年人,在这个时代像这样的未成年人还有很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还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利益驱动、金钱至上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到处泛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自然不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也处在极低的水平,大大增加了他们成为罪犯的几率。
  《方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未成年人罪犯呢?
  皮艺军:任何人犯错后都应受到惩罚,现今中国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是从快从轻处理,没有死刑,连无期徒刑都很少,但是依旧是用成年人刑法来处理未成年罪犯,这点对未成年人来说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尽快颁布一部《少年法》。
  
  少年司法应该“另起炉灶”
  
  《方圆》:中国已经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什么您强调还要颁布一部《少年法》?
  皮艺军:在世界上众多的大国中,我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独立的《少年法》的国家。我们现在虽然颁布了两个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这两部法律根本无可操作性,只有宣言和倡导的功能,至今为止没有被一个司法机关引用过。他们本应是实体法的,但现在来看,它们既不是实体法,同时也不是程序法,又没有明确执行主体,因此严格地讲,这部法律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年法律。
  《方圆》:那《少年法》又应该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呢?
  皮艺军:一部真正的《少年法》,应该具备三要素:既是实体法,也是程序法,也是组织法,才可以操作。实体法解决的是犯什么罪?判多少年?送何地执行等问题;程序法解决的则是由谁来受理此案件,检察院能否暂缓起诉,法院能否暂缓判决等,或者干脆“转向处理”,或非监禁处罚等;组织法是指公检法司等部门都应设立与未成年人有关的相关机构,国外既有专门的少年警察,也有专门的少年监狱(严禁把少年犯和成人犯混押)。这些都是我们所应借鉴的。
  《方圆》:少年司法在成人司法的框架中进行,会产生什么问题?
  皮艺军:少年司法从司法原则、法律规定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不应该在成人司法的框架中进行。成人司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所以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触犯法律就应该负责。但孩子不是理性人,他们正在向理性人发展,是很感性的,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对事情的性质、后果的判断不可能像成年人那么理性,这时用对待成年人的法律处罚未成年人,我认为是不公平的。所以少年司法应该“另起炉灶”!
  《方圆》:那如何建立中国的少年司法?
  皮艺军:少年司法是一块陌生的土地,当我们踏进这块陌生的土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迈出你的脚,而是先要选择一个方向。因此,中国少年司法的探索应该坚持“理念先行”,并要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等六大理念。
  当前中国少年犯罪的高批捕率和低假释缓刑率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少年司法改革的排头兵上海市在2007年少年犯罪批捕率为89%。2001年上海的全部假释缓刑人员仅占14.8%。也就是说,从全国范围里来看,绝大多数未成年罪犯被投入监狱并最终在监狱中服刑。这种现象的存在正是我国长期缺乏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对未成年罪犯一味适用成人司法标准所致。
其他文献
我们在写记叙文时,常依赖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的情节,缺少其他方面的设计;或平铺直叙交代事件,失于平淡。其实,好的记叙文要能在方寸之间给人以雄奇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而这离不开情节的巧妙编排。一扣准情感的脉搏  记叙文要好看,需要腾挪跌宕的构思。但若一味着眼于情节的突转,人物形象易摇摆不定,导致难以取信于读者。因此,在编排情节之前,我们应该先把准读者的情感脉搏,让读者的情感跨越
虽然“侦查学”概念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共识,但见仁见智的各种观点早已趋于大同小异    张玉镶、文盛堂合著的《当代侦查学》第三版最近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版本的最大特点是继承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前沿性的创新。如将侦查各类刑事案件的现行立案标准及侦查实务的新规范、侦查改革的新规制、审查判断侦查证据的新规定等,或融入侦查理论以参验学术观点,或辑于对应章节便于读者查
在郭新忠的办公桌抽屉里,一份未能签发的简报原稿尘封了13年。那是1998年初,郭新忠从基层检察院借调到包头市检察院政治处工作时起草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领导对我的工作还算满意。”正当他对自己“感觉良好”的时候,有一次却发生了领导“不满意”的情况。当时郭新忠赶写一期简报初稿,政治处主任审过,而检察长的批示却是“文不对题,不发”。从此这份未能签发的简报原稿成了一张“黄牌”,被郭新忠用来时时提醒自己:做
最近,高校“夸夸群”火了,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不少高校都建有自己的“夸夸群”。这些“夸夸群”大都由学生自主创建。据《华商报》报道,西安交通大学的“夸夸群”就是几名大三男生创建的,他们表示,建群的初衷是传播快乐,抚慰人心。  夸夸群,顾名思义,以夸奖为主。从被网友贴出的几个“夸夸群”群聊截图看,“夸夸群”内氛围十分火爆。一名学生说:“勤勤恳恳做个认真的‘码农’,学习了一下午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有“硬核”的人生才能绽放自己的光芒,只有“硬核”的行业才能在竞争中飞速发展,只有“硬核”的民族才能在灾难中涅槃重生。“硬核”精神,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珍宝。  “硬核”精神,是一个人的自立自强。  正如《后浪》中所言,每个人都是奔涌的后浪,即使迎着冷眼与嘲笑,也要用力向前奔跑,争做“一浪更比一浪强”的“硬核”青年。一个人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不践踏“受之父母”的身体、不抛弃
孔乙己惊醒了。  他刚刚做了个噩梦,梦里的他在习题堆积如山的书桌上奋笔疾书。昏黄的灯光一闪一闪的,他写得手指酸痛,手腕乏力,眼皮打架。他要看的书摞成了一堵高墙,这堵墙挡住了他眺望希望的双眼。  孔乙己下床翻了翻作业本,之后长吁一口气:“还好都写完了。”然后又躺了回去,再次进入梦乡。  “丁零零……”孔乙己伸手拍掉了第一只闹钟。“咚咚咚……”他不耐烦地关掉第二只闹钟。“梆梆梆……”他恼火地按掉了第三
尽管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印发了《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但他们在实践中还是感到有些问题不太容易把握,希望能够尽早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以增强操作性    “规范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简称“量刑规范化改革”),是中央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今年10月1日,随着“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正式试行,此前还在局部进行试点的检察机关量
各位家长:  你们好!  随着金秋九月的到来,你们的爱子作为高一新生,为我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倍感欣喜。今天是新生报到日,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我是多么激动!岁月如梭,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迎来送往,见了太多的学生和太多的事。恕我直言,今天看着你们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神态,看着你们的孩子追逐嬉闹的悠闲和逍遥,我不禁想:现在的花儿是否越来越离不开温室了?  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
当代秦腔的40年兴衰沉浮,被作家陈彦写进了长篇小说《主角》。  小说上部,宁州秦腔剧团首场折子戏引起轰动,名角苟存忠却猝死舞台。临终前,苟存忠将秦腔绝技“吹火”的方法密告弟子易青娥。  据说史上最厉害的秦腔艺人可以连吹72口。小说中苟存忠为练这门绝活儿,十二三岁就烧光了眉毛、头发,浑身上下疤痕累累。“秦腔吹火,那个苦就不是人能受的。那是‘鬼吹火’,只有鬼才能拿动的活儿。不蜕几层皮,你休想吹好。”易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来北京向校友筹款——不,应该说是来看望校友——并为此在中国大饭店举行酒会。北京大学一位80多岁的老教授从城西赶到城东参加聚会。老先生是哥大的化学博士,还拿过成绩优秀的金钥匙奖。老先生走之前非要与校长道别,而校长正与哥大法学院毕业的一位中国校友热烈交谈。老先生恭立一边,但校长大人视若无睹。我上前打断他们的交谈,表示老先生要与校长道别。校长这才懒洋洋地敷衍了几句。  金钱真是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