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剑》是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压卷之作。接下来,笔者就带领大家用“比较”的方法来解读《铸剑》,希望可以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效果。
一、比较“出游”和“出丧”的场面
如果说出游的情节是为表现王至高无上的威严的话,那么,出丧的场面就展现出了王的可笑和可悲。我们不禁要感叹:“国民”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王的荣耀、威严、权利,都是闲人、百姓成就的;王的可悲可笑,也是由他的奴才们反映出来的。什么样的国民,喂养出什么样的统治者;什么样的统治者,拥有什么样的国民。所以说,鲁迅的这篇历史小说是在借“复仇的故事”揭示国民思想亟待改造这一“新”问题。
在游山的行阵中,鲁迅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耀武扬威的国王形象,像漫画中的人物一样滑稽。在匍匐在地的国民心中,“王”是天之骄子,是“神”一样的存在。而在后文,武士们从鼎中试图打捞出国王“尊贵”的头颅之时,却分不清哪一个头才是国王的。在这个场面中,我们哪里还看得到出身的高低贵贱?哪里还能分得清“九五之尊”和“普通平民”的差别?
如果《铸剑》的主题仅仅是复仇的话,那么小说写到眉间尺和黑色人把王杀了,故事就可以结束了。可是,小说并没有到此收尾,之后,作者还别出心裁地写了宫廷内外的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殡葬闹剧。“城里的人民”“远处的人民”都一起“奔来”,“天一亮”,路上“已经挤满了男男女女”,他们都是来看“三个头”在同一个灵车上的“热闹”场景的。不仅如此,在出丧的过程中,男人“但哭着”追着看女人——王后和王妃;作为女人的王后、王妃也“但哭着”看男人。此时,这些男人、女人都是看客,彼此之间你看我,我看你,互相端详与品味,不难想象那是多么滑稽的场面。
小说至此,复仇壮士的悲壮之感已荡然无存,唯有滑稽的“看客”还在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热闹”生活。此刻,读者才能真正懂得鲁迅为什么要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才能真正理解黑色人为什么不赞成眉间尺称他为“义士”,才能真正理解黑色人为什么要冷然、傲然地称“仗义、同情”这些“先前曾经干净过”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这场跨越了生与死的复仇,终于在看客的目光中变得毫无意义,变成了一出荒诞、滑稽的大戏。
王游山时,百姓出来看热闹;王出丧时,百姓也出来看热闹。两个情节前后呼应,无论是国王活着“出游”还是死后“出丧”,民众都要出来看热闹,两件事情在他们的心中没有任何差别。鲁迅先生通过《铸剑》这个新编的复仇故事表达了“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揭示了看客的丑恶嘴脸。
二、比较“雌剑”与“雄剑”
《铸剑》原名《眉间尺》。如果以“眉间尺”这个人名作为篇名,那么,神话中的人和事应是小说表现的重点,小说中眉间尺与黑色人联合复仇之后的内容就是多余的了。作者为什么要以“铸剑”命名呢?我们可以思考这几个问题:“剑”指什么?铸的是何剑?谁铸的剑?鲁迅写此《铸剑》是想铸什么样的剑?
“剑”在中国文学中是个特殊的意象。华夏民族素有佩剑、崇剑之风,“利剑在手”往往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在《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铸造了两把剑,将雌剑给了王,把雄剑藏了起来。他不愧为一代名师,不仅精通铸造,而且深谙人情,预先就料到王会为了保证宝剑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而杀死自己。王以为自己从此就有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拥有了不容任何人挑衅的权利和威严,孰不知,还有一把一模一样的雄剑在等着他,而这把雄剑一旦握在了他的仇人手里,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眉问尺第一次看到这把神奇之剑时,“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随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长五尺余,却并不见得怎样锋利,剑口反而有些浑圆,正如一片韭叶”,鲁迅先生对人们惯常看重的剑之“锋利”避而不谈,眉间尺和黑色人用雄剑复仇成功之后,文中就再也没有对雌雄双剑的任何描写了。可见,作者看重的不是“剑”本身,而是“剑”象征的意义。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哪里有绝对权力的至高统治,哪里就会有推翻此统治的至强力量;统治与反统治,绝对的权力与反抗之强力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雌雄双剑是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了麻木不仁的王,也就没有了正义的复仇者。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拥有这雌雄剑的“王”“眉间尺”“宴之敖”,分别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专制君王”“个人复仇者”“社会反叛者”,这三者是极难割裂开来的,文中的“三头同鼎”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他们都是中国社会的王,都是中国历史的主宰者,也是中国历史中的牺牲者。《铸剑》表现的就是这三个王之间的关系。”
文中的“雌雄宝剑”与“结仇、复仇”的故事是相伴而生的,所以复仇结束后,剑的使命就完成了,也就没有再出现的必要了。在文章的结尾,“铸剑”的深层意义才浮显出来。鲁迅先生把思想批评之利剑指向了那些男男女女、熙熙攘攘的看客,先生要铸的是一把“疗救麻木看客”“改造愚昧国民”的现实主义之剑!先生希望用这把剑,用“新编”的“故事”來实现他毕生追求的“用文字拯救世界”“写文章来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的人生理想。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一、比较“出游”和“出丧”的场面
如果说出游的情节是为表现王至高无上的威严的话,那么,出丧的场面就展现出了王的可笑和可悲。我们不禁要感叹:“国民”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王的荣耀、威严、权利,都是闲人、百姓成就的;王的可悲可笑,也是由他的奴才们反映出来的。什么样的国民,喂养出什么样的统治者;什么样的统治者,拥有什么样的国民。所以说,鲁迅的这篇历史小说是在借“复仇的故事”揭示国民思想亟待改造这一“新”问题。
在游山的行阵中,鲁迅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耀武扬威的国王形象,像漫画中的人物一样滑稽。在匍匐在地的国民心中,“王”是天之骄子,是“神”一样的存在。而在后文,武士们从鼎中试图打捞出国王“尊贵”的头颅之时,却分不清哪一个头才是国王的。在这个场面中,我们哪里还看得到出身的高低贵贱?哪里还能分得清“九五之尊”和“普通平民”的差别?
如果《铸剑》的主题仅仅是复仇的话,那么小说写到眉间尺和黑色人把王杀了,故事就可以结束了。可是,小说并没有到此收尾,之后,作者还别出心裁地写了宫廷内外的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殡葬闹剧。“城里的人民”“远处的人民”都一起“奔来”,“天一亮”,路上“已经挤满了男男女女”,他们都是来看“三个头”在同一个灵车上的“热闹”场景的。不仅如此,在出丧的过程中,男人“但哭着”追着看女人——王后和王妃;作为女人的王后、王妃也“但哭着”看男人。此时,这些男人、女人都是看客,彼此之间你看我,我看你,互相端详与品味,不难想象那是多么滑稽的场面。
小说至此,复仇壮士的悲壮之感已荡然无存,唯有滑稽的“看客”还在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热闹”生活。此刻,读者才能真正懂得鲁迅为什么要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才能真正理解黑色人为什么不赞成眉间尺称他为“义士”,才能真正理解黑色人为什么要冷然、傲然地称“仗义、同情”这些“先前曾经干净过”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这场跨越了生与死的复仇,终于在看客的目光中变得毫无意义,变成了一出荒诞、滑稽的大戏。
王游山时,百姓出来看热闹;王出丧时,百姓也出来看热闹。两个情节前后呼应,无论是国王活着“出游”还是死后“出丧”,民众都要出来看热闹,两件事情在他们的心中没有任何差别。鲁迅先生通过《铸剑》这个新编的复仇故事表达了“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揭示了看客的丑恶嘴脸。
二、比较“雌剑”与“雄剑”
《铸剑》原名《眉间尺》。如果以“眉间尺”这个人名作为篇名,那么,神话中的人和事应是小说表现的重点,小说中眉间尺与黑色人联合复仇之后的内容就是多余的了。作者为什么要以“铸剑”命名呢?我们可以思考这几个问题:“剑”指什么?铸的是何剑?谁铸的剑?鲁迅写此《铸剑》是想铸什么样的剑?
“剑”在中国文学中是个特殊的意象。华夏民族素有佩剑、崇剑之风,“利剑在手”往往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在《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铸造了两把剑,将雌剑给了王,把雄剑藏了起来。他不愧为一代名师,不仅精通铸造,而且深谙人情,预先就料到王会为了保证宝剑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而杀死自己。王以为自己从此就有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拥有了不容任何人挑衅的权利和威严,孰不知,还有一把一模一样的雄剑在等着他,而这把雄剑一旦握在了他的仇人手里,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眉问尺第一次看到这把神奇之剑时,“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随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长五尺余,却并不见得怎样锋利,剑口反而有些浑圆,正如一片韭叶”,鲁迅先生对人们惯常看重的剑之“锋利”避而不谈,眉间尺和黑色人用雄剑复仇成功之后,文中就再也没有对雌雄双剑的任何描写了。可见,作者看重的不是“剑”本身,而是“剑”象征的意义。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哪里有绝对权力的至高统治,哪里就会有推翻此统治的至强力量;统治与反统治,绝对的权力与反抗之强力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雌雄双剑是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了麻木不仁的王,也就没有了正义的复仇者。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拥有这雌雄剑的“王”“眉间尺”“宴之敖”,分别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专制君王”“个人复仇者”“社会反叛者”,这三者是极难割裂开来的,文中的“三头同鼎”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他们都是中国社会的王,都是中国历史的主宰者,也是中国历史中的牺牲者。《铸剑》表现的就是这三个王之间的关系。”
文中的“雌雄宝剑”与“结仇、复仇”的故事是相伴而生的,所以复仇结束后,剑的使命就完成了,也就没有再出现的必要了。在文章的结尾,“铸剑”的深层意义才浮显出来。鲁迅先生把思想批评之利剑指向了那些男男女女、熙熙攘攘的看客,先生要铸的是一把“疗救麻木看客”“改造愚昧国民”的现实主义之剑!先生希望用这把剑,用“新编”的“故事”來实现他毕生追求的“用文字拯救世界”“写文章来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的人生理想。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