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负荷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笔者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针对课堂实践中帮助视频存在的不足,以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为例论述帮助视频的设计与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认知负荷 帮助视频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3-01
认知负荷是指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资源的总量。当占用的认知资源超过了学生原有认知资源总量时,认知负荷产生,学习效率受到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操作中所付出的心理努力强度来判断其认知负荷的大小。学生投入的心力太多或学习任务太难都有可能造成认知负荷偏重。要想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阻碍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优化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
笔者在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中,将操作题的步骤制作成帮助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更好的自主学习。但是一段时间后,帮助视频的不足逐渐显现。笔者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针对帮助视频的不足,对其设计与应用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依托“不完整”—— 删繁就简,直奔主题
操作熟练后,许多学生不愿意看视频,认为浪费时间。学生操作中必须付出一定的认知资源在拉动视频滚动条上,增加了认知负荷,阻碍了学习。笔者尝试录制不完整的帮助视频来降低认知负荷,删除部分小题操作步骤,仅录制较难小题的操作,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帮助视频。
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循序渐进的筛选视频录制的内容。例如:学生具备了基础的Word技能,对于文字、段落、图片的设置已经信手拈来,这部分视频就可省去。但是对于页眉页脚和纸张的设置等有难度的操作,就可以重点录制。笔者尝试录制较难题的操作步骤,逐步渐减直到学生能熟练操作每个小题。从认知负荷调查问卷的结果上看,清晰简洁的视频确实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
不完整的帮助视频不但使学生愿意去看视频,降低了阻碍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没有进行录像的小题进行操作,使课堂教學变得更加自主。
二、依托“标记”—— 强调重点,有的放矢
一些学生反映不能集中注意去看视频,建议教师在视频中添加标记来提醒重难点。笔者在视频中难点的位置添加标记,标记本身不会给视频带来任何新内容,仅是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词、短语或特殊符号,使与标记有关的内容成为注意的中心,提高该内容被注意的可能性。学生根据标记的提示,清楚地明确重点操作,减轻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
成语“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针对性。教学中“的”不是箭靶子,而是学习的发生、学生的发展,“矢”不是箭,而是促使学习发生和学生发展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视频中的标记,学生把有限的认知资源集中在观看重难点上,“针对性”促使学生认知负荷得到降低,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依托“错误”——引发思考,洞察细节
很多学生不注重操作中的细节规范,缺乏思考。对于简单易错题,下发正确的帮助视频,学生未经思考,还是重复犯错。其实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并且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笔者试图在帮助视频中利用纠错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意识到一类问题的错误。虽然纠错会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看似增加了认知负荷,但只要能建构起正确的图式,这类认知负荷便是促进学习的。长此以往,学生遇到类似问题,就能独立解决,养成良好操作习惯。错误的陷阱和纠错的过程,使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中种种细节和种种操作规范,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深层心理上。
四、依托“归纳”—— 揭示规律,延续时空
学生利用帮助视频学习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认知资源,就可以将这部分资源用于与学习有直接相关的归纳中。通过归纳将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结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进行图式构建。虽然这样的归纳活动也会耗费认知资源,但这些认知资源的耗费与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容直接相关,可以导致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这类的认知负荷对学习是有积极效果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完成操作后,及时归纳总结操作的规律与方法。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推进,认知负荷理论逐步走进教学,它为教学材料的设计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帮助视频的看法和建议,观察教学中学生认知负荷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帮助视频的设计与应用策略,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慧,张凡.认知负荷理论综述[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04:45-47.
[2]王欢.认知负荷理论在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
【关键词】认知负荷 帮助视频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3-01
认知负荷是指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资源的总量。当占用的认知资源超过了学生原有认知资源总量时,认知负荷产生,学习效率受到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操作中所付出的心理努力强度来判断其认知负荷的大小。学生投入的心力太多或学习任务太难都有可能造成认知负荷偏重。要想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阻碍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优化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
笔者在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中,将操作题的步骤制作成帮助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更好的自主学习。但是一段时间后,帮助视频的不足逐渐显现。笔者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针对帮助视频的不足,对其设计与应用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依托“不完整”—— 删繁就简,直奔主题
操作熟练后,许多学生不愿意看视频,认为浪费时间。学生操作中必须付出一定的认知资源在拉动视频滚动条上,增加了认知负荷,阻碍了学习。笔者尝试录制不完整的帮助视频来降低认知负荷,删除部分小题操作步骤,仅录制较难小题的操作,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帮助视频。
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循序渐进的筛选视频录制的内容。例如:学生具备了基础的Word技能,对于文字、段落、图片的设置已经信手拈来,这部分视频就可省去。但是对于页眉页脚和纸张的设置等有难度的操作,就可以重点录制。笔者尝试录制较难题的操作步骤,逐步渐减直到学生能熟练操作每个小题。从认知负荷调查问卷的结果上看,清晰简洁的视频确实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
不完整的帮助视频不但使学生愿意去看视频,降低了阻碍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没有进行录像的小题进行操作,使课堂教學变得更加自主。
二、依托“标记”—— 强调重点,有的放矢
一些学生反映不能集中注意去看视频,建议教师在视频中添加标记来提醒重难点。笔者在视频中难点的位置添加标记,标记本身不会给视频带来任何新内容,仅是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词、短语或特殊符号,使与标记有关的内容成为注意的中心,提高该内容被注意的可能性。学生根据标记的提示,清楚地明确重点操作,减轻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
成语“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针对性。教学中“的”不是箭靶子,而是学习的发生、学生的发展,“矢”不是箭,而是促使学习发生和学生发展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视频中的标记,学生把有限的认知资源集中在观看重难点上,“针对性”促使学生认知负荷得到降低,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依托“错误”——引发思考,洞察细节
很多学生不注重操作中的细节规范,缺乏思考。对于简单易错题,下发正确的帮助视频,学生未经思考,还是重复犯错。其实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并且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笔者试图在帮助视频中利用纠错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意识到一类问题的错误。虽然纠错会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看似增加了认知负荷,但只要能建构起正确的图式,这类认知负荷便是促进学习的。长此以往,学生遇到类似问题,就能独立解决,养成良好操作习惯。错误的陷阱和纠错的过程,使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中种种细节和种种操作规范,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深层心理上。
四、依托“归纳”—— 揭示规律,延续时空
学生利用帮助视频学习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认知资源,就可以将这部分资源用于与学习有直接相关的归纳中。通过归纳将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结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进行图式构建。虽然这样的归纳活动也会耗费认知资源,但这些认知资源的耗费与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容直接相关,可以导致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这类的认知负荷对学习是有积极效果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完成操作后,及时归纳总结操作的规律与方法。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推进,认知负荷理论逐步走进教学,它为教学材料的设计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帮助视频的看法和建议,观察教学中学生认知负荷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帮助视频的设计与应用策略,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慧,张凡.认知负荷理论综述[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04:45-47.
[2]王欢.认知负荷理论在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