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格雷夫斯指出:“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门专业气氛中进行写作。因为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参与。”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但对于硬件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小学,我们只能基于以上的理念,站在管建刚作文教学革命的肩膀上另辟蹊径。小组循环日记应运而生,它通过“个体写作,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指导”模式,在多元欣赏与评价中唤醒学生的写作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主动地学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愉快地分享作文。
关键词:循环日记;快乐作文
三年级孩子,由写话进入作文,总觉有一种难以跨越的高度,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千篇一律。循环日记激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唤醒学生的写作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阅读、鉴赏的能力。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的一种写作形式。它遵循“自主习作——家长参与——评议修改——教师评价——习作展示”的运作模式,注重交流,学习借鉴,体验成功,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实施循环日记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小组建设——为循环日记的开展奠定基础
组织好学习小组,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到开发,智力得到互补,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我将班中45名同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男女性别、个体差异、能力强弱等状况进行合理地搭配分组,每组5人。一组一本作文本(专用印刷的),小组中的成员协商决定各自固定在一周中的哪一天,本子在小组成员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评前一名学生的作文,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作文,再由自家的家长评价自家孩子作文。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的作文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作文以及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评语。多维度交流,增强了展示的功能。
二、素材积累——给循环日记“找米下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也如此,如果脑中无感性认识,手中缺乏作文的素材,是难以写好作文的。
我教给学生“发现”素材的方法。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回忆,或者从此刻向前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今天我哭过吗?今天我笑过吗?今天我后悔过吗?今天我尴尬过吗?今天我做错作业了吗?今天我学到新知识了吗?今天我和冤家有什么故事?今天我和同党有什么故事?今天我开小差了吗?今天老师生气了吗?今天老师笑了吗……凡是能捕捉到的那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那么多事情,记录哪一件呢?我指导学生想:哪一件最有价值,最有意思,写出来后别人感兴趣,想读,那么,就记录这一件。
我学着管建刚的做法——每日简评。让学生用简短的几句话记录当天最值得一记的事情。然后让学生从一周的七则每日简评之中选择一件作为本周循环日记的写作的素材。
三、读写结合——掌握写作技巧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写方法值得学习模仿。我利用课文传授写作规律与方法,如《荷花》文质兼美,我带着孩子积累语言,观看春风中的桃花,模仿写作。这样一课一练,读写结合,学生经过无数的片段、技能练习,逐渐掌握写作技巧。
四、自主写作——让学生畅所欲言
要让学生热爱写作,就要让学生感到表达上的自由。在写作中,我主张学生不说套话、假话,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肯定他们的点滴发现、鼓励他们的“异想天开”。在这里,作文可以是同一主题甚至同一题目,也可以是接龙连载的,还可以利用文字或记事,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配上几句说明,或采撷几片秋的落叶拼一个有趣的图案,作一番解释;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作介绍,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在切磋砥砺,互相启发的氛围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表达与交流的快乐,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
四、多元评价——共同进步
循环日记倡导家长评价、师生共改、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多元评价,让学生从批改别人的日记中汲取营养。同时,日记得分高低、评价情况都将计入小组总分,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写作、评改的过程中来,孩子们共同进步。
1.同学评价——且赏且改
学生批改,重在教给批改方法:
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得到写作分10分)
用﹏勾出好词、佳句、美段,简单点评。(一处得到写作分10分)
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一处得评改分5分)
找出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一处得评改分2分)
圈出文中的错别字。(一处得评改分2分)
2.家长评价——感动孩子
一般来说,家长都比较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容易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而对自己孩子的不足总是揪着不放。这是对孩子进行评价时最大的忌讳。因此,在这一栏中我让家长评价孩子完成循环日记过程中的“努力等级”、“感动瞬间”。让家长了解体会孩子为完成这项任务所付出的努力,所花费的心血。写下瞬间,感动自己,也感动孩子。真正达到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所说的“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境界。同时,家长评价满分10分,计入小组总分。
3.教师批改——找到讲评点
“循环作文本”交上来,一天只有9本,在了解孩子们写、评及家长的参与情况下,我有时间细致批改,发现他们存在的共性,或薄弱点,或闪光点,为习作讲评做好准备。
五、习作展示——让孩子感受成功
学生渴望成功,渴望被周围人认可。他们往往在意自己在同学、家长、老师心中的位置。“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需要。”因此,我通过习作展示,让孩子体验成功,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评,快乐写作,快速提升。
每天,我总会抽出20分钟的时间,让当天写日记的同学对前一个日记进行点评,这一点评主要是发现优点,可以是点评日记中的好题目,朗读日记中好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篇章,目的是让多数孩子获得表扬。同时,我针对批改情况进行专项性点评,一课一得。
循环日记的实施已将近一年,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感触颇多,我最想说:班级循环日记,家校合力,唤醒孩子写作激情,开启习作教学大门。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2004年12月版24—68页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7年版整本书
[4]《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年第11期第4、16页
[5]《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11期第7页
关键词:循环日记;快乐作文
三年级孩子,由写话进入作文,总觉有一种难以跨越的高度,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千篇一律。循环日记激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唤醒学生的写作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阅读、鉴赏的能力。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的一种写作形式。它遵循“自主习作——家长参与——评议修改——教师评价——习作展示”的运作模式,注重交流,学习借鉴,体验成功,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实施循环日记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小组建设——为循环日记的开展奠定基础
组织好学习小组,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到开发,智力得到互补,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我将班中45名同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男女性别、个体差异、能力强弱等状况进行合理地搭配分组,每组5人。一组一本作文本(专用印刷的),小组中的成员协商决定各自固定在一周中的哪一天,本子在小组成员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评前一名学生的作文,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作文,再由自家的家长评价自家孩子作文。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的作文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作文以及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评语。多维度交流,增强了展示的功能。
二、素材积累——给循环日记“找米下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也如此,如果脑中无感性认识,手中缺乏作文的素材,是难以写好作文的。
我教给学生“发现”素材的方法。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回忆,或者从此刻向前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今天我哭过吗?今天我笑过吗?今天我后悔过吗?今天我尴尬过吗?今天我做错作业了吗?今天我学到新知识了吗?今天我和冤家有什么故事?今天我和同党有什么故事?今天我开小差了吗?今天老师生气了吗?今天老师笑了吗……凡是能捕捉到的那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那么多事情,记录哪一件呢?我指导学生想:哪一件最有价值,最有意思,写出来后别人感兴趣,想读,那么,就记录这一件。
我学着管建刚的做法——每日简评。让学生用简短的几句话记录当天最值得一记的事情。然后让学生从一周的七则每日简评之中选择一件作为本周循环日记的写作的素材。
三、读写结合——掌握写作技巧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写方法值得学习模仿。我利用课文传授写作规律与方法,如《荷花》文质兼美,我带着孩子积累语言,观看春风中的桃花,模仿写作。这样一课一练,读写结合,学生经过无数的片段、技能练习,逐渐掌握写作技巧。
四、自主写作——让学生畅所欲言
要让学生热爱写作,就要让学生感到表达上的自由。在写作中,我主张学生不说套话、假话,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肯定他们的点滴发现、鼓励他们的“异想天开”。在这里,作文可以是同一主题甚至同一题目,也可以是接龙连载的,还可以利用文字或记事,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配上几句说明,或采撷几片秋的落叶拼一个有趣的图案,作一番解释;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作介绍,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在切磋砥砺,互相启发的氛围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表达与交流的快乐,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
四、多元评价——共同进步
循环日记倡导家长评价、师生共改、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多元评价,让学生从批改别人的日记中汲取营养。同时,日记得分高低、评价情况都将计入小组总分,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写作、评改的过程中来,孩子们共同进步。
1.同学评价——且赏且改
学生批改,重在教给批改方法:
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得到写作分10分)
用﹏勾出好词、佳句、美段,简单点评。(一处得到写作分10分)
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一处得评改分5分)
找出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一处得评改分2分)
圈出文中的错别字。(一处得评改分2分)
2.家长评价——感动孩子
一般来说,家长都比较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容易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而对自己孩子的不足总是揪着不放。这是对孩子进行评价时最大的忌讳。因此,在这一栏中我让家长评价孩子完成循环日记过程中的“努力等级”、“感动瞬间”。让家长了解体会孩子为完成这项任务所付出的努力,所花费的心血。写下瞬间,感动自己,也感动孩子。真正达到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所说的“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境界。同时,家长评价满分10分,计入小组总分。
3.教师批改——找到讲评点
“循环作文本”交上来,一天只有9本,在了解孩子们写、评及家长的参与情况下,我有时间细致批改,发现他们存在的共性,或薄弱点,或闪光点,为习作讲评做好准备。
五、习作展示——让孩子感受成功
学生渴望成功,渴望被周围人认可。他们往往在意自己在同学、家长、老师心中的位置。“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需要。”因此,我通过习作展示,让孩子体验成功,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评,快乐写作,快速提升。
每天,我总会抽出20分钟的时间,让当天写日记的同学对前一个日记进行点评,这一点评主要是发现优点,可以是点评日记中的好题目,朗读日记中好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篇章,目的是让多数孩子获得表扬。同时,我针对批改情况进行专项性点评,一课一得。
循环日记的实施已将近一年,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感触颇多,我最想说:班级循环日记,家校合力,唤醒孩子写作激情,开启习作教学大门。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2004年12月版24—68页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7年版整本书
[4]《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年第11期第4、16页
[5]《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11期第7页